阿拉山口海關加強動植物檢疫保障國門生物安全——站好口岸崗 把牢...

2020-12-19 新華網新疆頻道

  阿拉山口口岸作為我國西北地區輻射最廣、過貨量最大、功能最齊全的陸路口岸,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重要節點區域,蓬勃發展的現代物流業,促進了口岸經濟騰飛。

  近年來,阿拉山口海關全面開展提升動植物檢疫防控能力、示範口岸創建工作,構建了以海關為核心的國門生物安全防線,織密生物安全防控網,打造堅實的「國門之盾」。

  構建內外一體防控體系

  國門生物安全,是指海關通過在出入境口岸設置防線,對出入境貨物、人員、運輸工具等實施檢疫查驗,防止外來有害生物入侵,避免和減少對我國的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生產以及人類健康造成危害,屬於非傳統國家安全,也是國家安全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

  4月29日,阿拉山口海關組織開展本底有害生物調查。圖為關員在野外放置捕鼠夾。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生物入侵者也搭乘國際貿易的「便車」「登堂入室」。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遭受過或正在遭受外來入侵生物的嚴重危害,中國作為貿易大國,也成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目前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已達660餘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已入侵我國的有51種。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和中歐班列的日益成熟擴大,近年來,通過阿拉山口口岸進口歐洲及中亞各國的肉類、小麥、葵花籽、紅花籽、木材等各類動植物產品達到200多萬噸,對促進本地加工製造業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阿拉山口口岸是典型的邊境陸路口岸,與沿海口岸相比,陸路口岸與當地生態系統之間缺少天然屏障,給外來生物入侵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生態條件。加之長期以來,邊境陸路口岸國門生物安全查驗、疫情防控等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檢疫風險不斷加大,建設科學、安全、有效的邊境國門生物安全防控體系迫在眉睫。」阿拉山口海關負責人說,示範口岸創建以來,阿拉山口海關牢牢抓住「境外、口岸、境內」三個關鍵環節,緊抓風險防控、過程監控、聯防聯控支撐體系,設置境外、口岸、境內三道防線,著力構建口岸外來有害生物內外一體防控網,努力達到「以防為主、御疫於外」的目的。

  抓風險防控體系有的放矢。阿拉山口海關以國外疫情形勢、國門有害生物監測等為基礎繪製口岸風險網絡圖,對重點敏感商品組織開展準入風險分析和疫病疫情風險研判。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發布風險預警,完善應急處置流程,實施從易到難、從點到面的檢疫監管措施,降低有害生物傳入風險。

  抓過程監控體系無縫銜接。阿拉山口海關通過優化完善現場檢驗檢疫監管流程,根據風險等級實施分類管理、過程監控等制度,重點提升有害生物檢出率。加強口岸貨檢、旅檢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申請進口高風險商品指定監管場地資質,配備完善現場檢疫查驗處理設備。對小麥、葵花籽等高風險商品,實施定點企業加工制度,並與加工企業所在地海關建立調運聯繫機制,對調運貨物實行全程監管。針對口岸進口動植物產品現場查驗、檢疫處理、疫情監測、應急處置等環節,全面梳理各項防護要求,制定安全防護措施標準,全程有效跟蹤、無縫銜接,實現全鏈條閉環安全有效。

  抓聯防聯控體系高效合力。在加強內外防控的同時,阿拉山口海關還強化與地方政府溝通聯繫。通過專報、參加聯席會議等措施主動融入,提升地方各級部門對國門生物安全的重視程度,聯合成立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小組,加強部門協作,明確職責,及時相互通報情況,聯合開展應急演練和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口岸聯防聯控水平。

  健全生物安全查驗機制

  進出境動植物檢疫作為一項保護人類、動物或植物生命健康的必要措施,是維護國門生物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環。

  1492年的哥倫布橫跨大西洋引發新舊大陸之間的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大交換,促成了一次前所未見的生物跨洲流動,辣椒、馬鈴薯、玉米等等很多植物進入歐亞大陸後成為重要的作物。然而物種大交換也是一把雙刃劍,每個國家的發展都得益於大交換,同時也被大交換危害過。造成馬鈴薯毀滅性減產的馬鈴薯晚疫病菌、永久改變葡萄酒世界的葡萄根瘤蚜、讓松樹得「癌症」的松材線蟲等,都是物種大交換、大流動帶來的危害。為保護本地生態系統免受外來有害生物的侵染和幹擾,人類由預防醫學的做法得到啟發,從而誕生了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是國門生物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調查統計,目前傳入中國的外來生物39.6%屬有意引種傳入,49.3%是隨人類活動(主要形式為貿易、交通、旅遊等)而無意傳入,只有11.1%是由於風或物種遷徙等自然原因越境傳入的。這三種傳入途徑,除了少部分非人為因素,絕大部分可以通過海關環節「防患於未然」。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健全國門生物安全查驗機制,有效防範物種資源喪失和外來物種入侵」,並且「加強進出境動植物檢驗檢疫」已被納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工作部署。

8月17日,阿拉山口海關關員對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進口小麥加工掛麵企業進行監管。

  阿拉山口海關在科學防控理念指引下,以實現進境動植物檢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根據海關總署和烏魯木齊海關整體部署,結合工作實踐,在強化進出境動植物檢疫上下功夫,梳理優化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流程,完善檢疫準入、檢疫審批、註冊登記、口岸查驗、隔離檢疫、定點加工、疫情監測等機制,全面提升軟硬體水平,建立高效精準動植物檢疫查驗監管機制;充分發揮海關政策服務優勢,為擴大高風險商品安全準入提供硬體保障,也完善了口岸功能。

  同時,對現場檢疫流程進行梳理優化,實現對轄區7家定點加工企業實時監控,對進口企業及貨物實施「精準畫像」,為現場「精準查驗」提供支撐。

  針對入境旅客在不知情情況下容易攜帶水果、肉類、種苗甚至昆蟲等高風險動植物入境的實際,阿拉山口海關豐富查驗手段,最大範圍消除疫情監管盲區,大大提高了現場查驗效率和精準度。

  在不斷加強外來有害生物及疫病疫情防控的同時,阿拉山口海關還積極做好本底生物監測。基於邊境生態環境相似的特點,在口岸及博州其他地區設置外來有害生物監測點67個,重點針對歐洲櫻桃實蠅、葡萄花翅小卷蛾、橘小實蠅、蘋果枝枯病等有害生物傳入風險實施監測,先後發現5種有害生物,第一時間通報地方相關部門並協助進行剷除銷毀。通過開展有害生物監測,探索制定針對邊境區域化進境動物疫病和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建立邊境外來疫病疫情控制區,提高動植檢工作精準性。

  提高科技檢測技術水平

  在全球一體化發展的今天,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有許多東西「引進來」,也要有很多東西「走出去」。隨著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推動落實,跨境旅遊、跨境電商、海外直郵、新型寵物等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迅猛發展,國門生物安全形勢日趨嚴峻。亞洲型舞毒蛾、松材線蟲……這些外來有害生物的名字,隨著科技發展,逐漸為公眾熟知。

  「近3年來,阿拉山口海關從進境動植物及其產品中累計檢出各類有害生物254種3.48萬種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18種476種次。檢出的57種有害生物是新疆口岸首次截獲。」阿拉山口海關技術中心副主任李蘭說。

  有了檢疫對象,外來有害生物就可以被擋在國門之外嗎?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簡單。傳統形態學方法難以鑑定不同發育階段生物個體(如種子、卵、無性階段等)、近似種、複合種、隱存種與生物殘體等,有的有害生物破壞性很大,甚至可能給生態環境帶來滅絕性的破壞。為儘量降低有害生物傳輸的風險,又不影響正常貿易活動,就必須加強口岸動植物檢驗檢疫科研工作,找到準確、快速的檢測方法。

  面對肉眼無法可見的有害生物風險,阿拉山口海關立足科技進步,提升技術執法效果。加強與中科院、新疆大學、新疆農業大學和石河子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技術交流合作,對動植物檢疫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集中進行科研技術攻關和專業人才培養,提高口岸快速檢測技術及檢疫處理技術水平。

  經過多年的堅持不懈,換來累累碩果。阿拉山口海關先後有3人獲得高級農藝師職稱,2人入選海關總署進出境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工作組,3人入選烏魯木齊海關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應急處置專家組;64人取得動植物檢疫現場查驗專家崗資質,8人取得動植物檢疫高級籤證官資質,解決了動植檢崗位「專業人員不在崗、在崗人員不專業」問題。實驗室涉及昆蟲、雜草、線蟲、病原真菌、病原細菌、病毒及植物轉基因7大領域54個檢測項目均通過國家認監委CNAS考核認可,43項能力驗證、標準驗證均獲得滿意結果。制定了《動植物檢疫執法技術能力需求清單》,為一線執法人員提升現場有害生物初步鑑別能力提供技術保障,為示範口岸創建提供智力支持和能力素質支撐。

  在不斷提升人才「軟實力」的同時,阿拉山口海關還整合業務現場現有技術資源,建立現場初篩快檢室,通過配備遠程鑑定系統連線各級專家在線指導,提升現場初篩水平。改造完善PCR檢測室與醫學媒介生物監測實驗室設備配備,促進實驗室順利通過自治區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備案,有效提升了口岸實驗室動植物檢測硬體保障水平。

  目前阿拉山口海關技術中心可檢測商品40多種近2000個項目。

  今年以來,阿拉山口海關在科學標準體系的指導下,嚴格按照要求開展動植物檢疫防控能力提升示範口岸創建工作,以責無旁貸的擔當精神將維護國門生物安全責任扛在肩上,穩步紮實推進各項工作,織密生物安全防控網。

  新時代需要新擔當,新使命要有新作為。2020年作為「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開局交匯的特殊之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也即將實施,保障國門生物安全任重道遠。阿拉山口海關繼續履職盡責,以保護我國農林業生產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為出發點,努力構建國門生物安全立體防控體系,打造堅實的「國門之盾」,為改革發展提供安全保障,為推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海關力量。

相關焦點

  • 質檢總局局長: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築牢國門生物安全防護網
    著力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建立了質檢、農林、商務、海關等多部門密切協作,覆蓋海、陸、空口岸,囊括進出口貨物、出入境人員、國際郵件快件、國際交通工具的立體式國門生物安全管理體制。著力加強頂層規劃設計,加強進出境動植物檢驗檢疫、健全國門生物安全查驗機制、嚴防並治理外來物種入侵和遺傳資源喪失、口岸動植物檢疫規範化建設等內容,分別寫入中央政策文件或國家發展規劃。
  • 國家質檢總局動植物檢疫監管司司長李建偉:堅決維護國門生物安全防線
    1月9日,2018年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為了創新宣傳形式,回應民眾關切,本次會議新設「司局長通道」。圖為國家質檢總局動植物檢疫監管司司長李建偉接受記者採訪。  國家質檢總局動植物檢疫監管司司長李建偉:確實我們「綠蕾」行動廣泛受到社會的關注,也成為我們工作的一個品牌。根據這幾年的查驗情況發現攜帶和郵寄種子種苗的比較多,從2015年開始組織開了「綠蕾」專項行動。並且這個行動連年開展,去年我們搞了「綠蕾3」專項行動,用高壓的態勢持續的打擊,成效非常明顯。
  • 數字解讀《生物安全法》與海關執法
    在生物安全領域,《生物安全法》與《國境衛生檢疫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等是母法與子法、一般法與特別法的關係。「2」——兩個主要執法空間國境口岸,是海關執行《生物安全法》的最主要的空間領域。海關在國家開放的口岸嚴把國門生物安全。
  • 維護國門生物安全 創建美麗生態家園
    4月14日,在位於合肥市的安徽蜀山跨境電商產業園監管區內,安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查看截獲的動植物及其產品。為了守住國門生物安全,安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大力提升口岸核心監管能力,在全省各口岸全面推進動植物檢驗檢疫規範化建設,加大口岸檢疫基礎設施、初篩實驗室建設力度,在出入境旅客攜帶物和郵件監管中全面運用「檢疫官—X光機—檢疫犬」三位一體的綜合查驗模式,提高現場查驗工作能力和效率。
  • 海關提醒
    發布會上,石家莊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王錫剛通報了今年以來石家莊海關強化監管,全力保障國門安全有關工作情況,相關負責同志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二是全面梳理衛生檢疫安全的準入風險,建立涵蓋風險內容、表現形式、重點環節的風險清單,將衛生檢疫風險防控納入海關安全準入體系,構建系統、科學、全面、高效的疫情監測網絡。
  • 守衛國門生物安全,助力構築生態家園
    國家安全涵蓋領域十分廣泛,威脅和挑戰日益複雜多元,既有硝煙瀰漫的傳統戰場,也有容易被忽視的非傳統戰線,國門生物安全就是其中之一。一、什麼是國門生物安全?
  • 廣東省內海關全力以赴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
    央廣網廣州2月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呂丹、關悅、陳昊昱、李釗、湛關宣)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東省內海關迅速行動,海關系統廣大黨員堅定站在口岸疫情防控第一線,不僅做好疫情防控物資快速驗放確保通關「零延時」,同時也做好旅檢現場的應急值守,築牢國門檢疫防線。
  • 阻止多種外來生物入侵 維護國門生物安全
    央廣網重慶4月15日消息(記者 吳新偉)今天是我國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今公布近年截獲外來有害生物信息,呼籲關注國門生物安全。其中烏布蘇虎天牛為全國口岸首次截獲。  據統計,去年該局從3125批進境動植物及其產品中截獲真菌、雜草、昆蟲等有害生物448種,2942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33種,201次。
  • 海關總署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依法執行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保障措施及其他關稅措施。 (五)負責出入境衛生檢疫、出入境動植物及其產品檢驗檢疫。收集分析境外疫情,組織實施口岸處置措施,承擔口岸突發公共衛生等應急事件的相關工作。 (六)負責進出口商品法定檢驗。監督管理進出口商品鑑定、驗證、質量安全等。負責進口食品、化妝品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依據多雙邊協議實施出口食品相關工作。
  • 微笑青島|青島流亭機場吳俊卿:恪盡職守,築起國門的「防護牆」
    2020年伊始,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青島流亭機場作為山東省最主要的空港口岸,堅守防控最前線。作為旅檢三科黨支部書記,吳俊卿毫不猶豫地投身到疫情防控中來,迅速組織召開全體黨員大會,在吳俊卿的帶領下,一名名海關「戰士」高舉右拳,字字鏗鏘地重溫了入黨誓詞。「守護好祖國國門安全的那份成就感是我最喜歡的,也是我作為一名海關人一直堅守的信念。」
  • 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長春龍嘉機場海關築牢口岸檢疫防線
    日前,長春海關所屬長春龍嘉機場海關收到一封來自長春市人民政府的感謝信。信中寫道:長春龍嘉機場海關在疫情期間主動擔當,行動迅速,認真嚴謹,務實高效,嚴格把控國門衛生安全,有效防範了境外疫情輸入。短短幾句話,正是對長春龍嘉機場海關不斷築牢口岸檢疫防線的真實寫照。
  • 省婦聯主席劉蘋看望慰問口岸一線的海關女關員
    省婦聯主席劉蘋看望慰問口岸一線的海關女關員 2020-07-10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日報|寧波「國門衛士」顧建鋒:我在口岸「捉蟲子」
    《慧眼識線蟲——口岸檢疫線蟲圖鑑》出版,並被列入國門生物安全叢書。他說:「希望把我用笨辦法、苦功夫積累的經驗,轉化為可實操的參考資料,讓年輕人投身線蟲檢疫時少走些彎路。」顧建鋒不扛槍、不站崗,卻是一名實實在在的「國門衛士」。他耕耘線蟲檢疫崗位20多年,帶領寧波海關線蟲檢測團隊,有效防止檢疫性線蟲入侵,為保護我國農林業生產及生態安全作出了貢獻。顧建鋒要揪出的線蟲,隱藏在進境木材和各種植物體內,大多是肉眼看不見的「偷渡客」。
  • 哈爾濱太平機場海關堅決打贏口岸疫情防控阻擊戰
    哈爾濱太平機場海關關員第一時間啟動檢疫程序,嚴格按照進境航班「六個100%」閉環管控要求,對進境航空器實施登臨檢疫,對該航班的160名入境人員嚴格驗核健康申明卡、進行體溫監測、採樣檢測、開展流行病學調查,並配合有關部門集中開展轉運和全方位隔離工作,所有環節銜接有序、有條不紊,這就是機場海關關員的工作日常。如果說疫情是一場大考,那麼口岸一線就是海關的主戰場。
  • 檢驗檢疫合規風險與海關行政處罰
    關檢融合之後,海關的職能在表面上是在緝私、監管、徵稅、統計四種職能之外增加了檢驗檢疫方面的職能。實際上,檢驗檢疫所涉及到的業務鏈條、業務主體非常複雜、多元,貿易合規方面的風險也比較高。概括而言,檢驗檢疫合規涉及進出口商品檢驗、出入境動植物檢疫、國境衛生檢疫和進出口食品安全四個領域。以下,結合具體案例作簡要介紹。
  • 「國門守夜人」雲南海關關員郭大全:我是共產黨員 就應該吃苦在前
    做為一名奮戰在口岸一線的年輕海關關員,騰衝海關口岸監管二科郭大全已經七年沒在家裡過過春節。他總是說:「我是共產黨員,就應該吃苦在前,大家一年下來不容易,自己不忍心讓他們連年都過不好。「」今年科裡春節排班的時候,科內同志一致要求他回家陪著家人過一個節。臘月二十九那天,郭大全終於第一次在過年前回到了家,但他心裡總不踏實,對疫情的關注卻一刻也沒停止。
  • 寧波「國門衛士」顧建鋒從事線蟲檢疫20多年,他的任務是——揪出看...
    2021年01月06日 浙江日報第00008版 本報記者李華通訊員莫超琳任傑斌2020年底,寧波海關技術中心研究員顧建鋒主編的《慧眼識線蟲——口岸檢疫線蟲圖鑑》出版,並被列入國門生物安全叢書。他說:「希望把我用笨辦法、苦功夫積累的經驗,轉化為可實操的參考資料,讓年輕人投身線蟲檢疫時少走些彎路。」
  • ...運作、100%隔離、100%檢測……各地海關加強國際入境人員口岸檢疫
    自3月23日開始,所有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始發客運航班均需從天津、石家莊、太原、上海等12個指定的第一入境點入境,海關總署統一部署各地海關全力做好口岸檢疫工作,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輸入。海關總署在全國範圍內緊急調配專業人員支援12個相關海關,同時要求海關與地方聯防聯控機制密切溝通,全力做好應對準備。此外,海關總署派出專家組赴相關海關進行現場指導,協助制定應急預案,規範工作流程,並通過視頻連線進行遠程技術指導,聯合專家共同做好現場處置。
  •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跨境電商火熱 出口包裹一周超百萬件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10日電(記者孫少雄)開年剛過一周,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口跨境電商包裹已超100萬件,貨值超800萬元人民幣。據阿拉山口海關最新統計,當地於2020年1月21日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全球知名電商平臺阿里巴巴等於此發運跨境電商貨物,涉及國內50.6萬家跨境電商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