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寧波「國門衛士」顧建鋒:我在口岸「捉蟲子」

2021-01-07 浙江在線

2021-01-04 16:55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華 通訊員 任傑斌 莫超琳

2020年底,寧波海關技術中心研究員顧建鋒主編的《慧眼識線蟲——口岸檢疫線蟲圖鑑》出版,並被列入國門生物安全叢書。他說:「希望把我用笨辦法、苦功夫積累的經驗,轉化為可實操的參考資料,讓年輕人投身線蟲檢疫時少走些彎路。」

顧建鋒不扛槍、不站崗,卻是一名實實在在的「國門衛士」。他耕耘線蟲檢疫崗位20多年,帶領寧波海關線蟲檢測團隊,有效防止檢疫性線蟲入侵,為保護我國農林業生產及生態安全作出了貢獻。顧建鋒要揪出的線蟲,隱藏在進境木材和各種植物體內,大多是肉眼看不見的「偷渡客」。一臺顯微鏡,就是顧建鋒的「武器」。

不放過一條「漏網之蟲」

在寧波海關技術中心植物檢疫實驗室見到顧建鋒時,他正在滿是化學儀器的實驗室裡埋頭看顯微鏡。顯微鏡下的玻片上,是剛剛從一批進口木材中分離出的線蟲。

拿起玻片仔細觀察,肉眼完全看不出有東西。「我把它投影到屏幕上,你就能看清它的樣子了。」顧建鋒身穿白大褂,戴著高度近視眼鏡,說話輕聲細語而不失嚴謹。見我對線蟲好奇,他打開電腦上與顯微鏡連接的操作界面,完成對焦後,只見一隻形似蚯蚓的線蟲在電腦屏幕上扭動,看著有些瘮人。

顧建鋒在顯微鏡下觀測線蟲。 拍友 莫超琳 攝

「不要看它們小,可以說是五臟俱全。」一說到線蟲,有些不善言辭的顧建鋒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你看,這是它的頭,它的尾巴,這是它的牙齒……」大部分線蟲肉眼觀測不到,個子最大的也只有三四毫米長,比頭髮絲還要細。

「它們的危害很大嗎?為何對這些小東西如臨大敵?」我不解地問。

顧建鋒的神情嚴肅起來。「這個就是線蟲裡最有名的外來生態殺手——松材線蟲。」對著屏幕上一張線蟲照片,顧建鋒介紹,「1982年在南京首次發現,目前,已經在我國大面積擴散,病死松樹超過1000萬株。雖然它沒手沒腳,卻可以通過天牛攜帶快速傳播擴散,入侵一個月即可導致一棵松樹死亡,幾年就能毀掉一片森林。」

近年來,我國對外來生物安全越來越重視,在有害生物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制定了《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其中,約200多種線蟲被列為植物檢疫性線蟲。

「列入名錄的200多種線蟲,就是我們要重點防控的『偷渡客』。」顧建鋒說,口岸人員會對原木、木質包裝和景觀樹、種球、根、土等進境貨物抽樣,並把樣本送到顧建鋒所在實驗室進行檢測。一旦發現檢疫性線蟲,就會進一步採取除害處理、退貨或銷毀等相關措施,嚴防有害生物傳入國內。

回憶起揪出鱗球莖莖線蟲的經歷,顧建鋒至今還有點緊張。

「這種線蟲很可疑,大家手頭工作放一放,一起來做比對!」2016年的一天,在對一批西班牙苜蓿草樣本檢測時,一種形態陌生的線蟲出現在顯微鏡下。憑著經驗和直覺,顧建鋒如臨大敵,發動整個實驗室對線蟲進行形態和分子生物雙重鑑定。花了幾天時間,比對了幾十種參考資料後,它的身份被最終確定——鱗球莖莖線蟲。這是一種被我國列入「黑名單」的檢疫性線蟲,其寄主達500多種,可嚴重危害鬱金香、水仙、風信子等觀賞植物以及多種農作物,能在極端乾燥的環境中存活。國家質檢總局隨即向全國口岸發布警示通報。「當時我國口岸還沒發現過這種線蟲活蟲,如果不小心,它可能就成了『漏網之蟲』。」顧建鋒說。

截至目前,顧建鋒帶領團隊已累計截獲檢疫性線蟲2000多種次。

為「敵人」畫肖像立家譜

1972年出生的顧建鋒,從小生活在農村,曾在南京農大學習植物保護專業。

2002年,在參加一場中德木材傘滑刃屬線蟲鑑定技術培訓班時,顧建鋒結識了兩位德國線蟲專家,由此跟線蟲深深結緣。

「通過他們,我了解到國外對線蟲研究已經很深入,相比之下國內差距很大。如今中國口岸吞吐量越來越大,線蟲檢疫肯定需要更強大的技術支撐。」因此,顧建鋒一頭扎進了浩如煙海的線蟲世界。

「線蟲研究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它的豐富和未知。」顧建鋒說,國際上普遍認為線蟲至少有50萬種以上,而目前已描述的只有2萬多種。

顧建鋒查看口岸送檢的木材樣本。 拍友 莫超琳 攝

種類多,這也是線蟲鑑定最難的地方。在顯微鏡下捕捉各類線蟲的主要鑑定特徵,準確總結出種內和種間的差異,即便對於顧建鋒來說,這也是十分複雜的工作。說話間,顧建鋒習慣性地摘下眼鏡,揉了揉眼睛。「眼睛不舒服,是我們的職業病。」他苦笑道。

「發現一個不常見的線蟲,我們要四處查資料作對比,確定它的種類。如果查不到,就要進行新種認定,為他們畫肖像、立家譜。」顧建鋒說,他的工作也算是複合工種,不僅要懂專業知識,還得懂英語、會畫畫。

「這是我們最新發現並命名的一種線蟲。」在電腦上打開一篇英文論文,對著一幅由他手繪的線蟲圖像,顧建鋒如數家珍地介紹起這種線蟲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危害性等——這篇論文2020年10月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Nematology》(線蟲期刊)上,這種發現於日本進口雞爪槭上的線蟲,也正式被顧建鋒命名為日本吻球線蟲。今後,如果其他地方發現這類線蟲,顧建鋒的研究成果就成為最權威的參考。

讓鑑定識別智能化

在實驗室的一側,顧建鋒自豪地向我介紹起一個上著鎖的柜子。「這裡面裝著5000多片線蟲標本,有200多種線蟲,是國內標本數量最大的線蟲標本庫。」顧建鋒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片標本說。

20多年來,他發現並命名線蟲新種58種、亞種4種、新紀錄種13種,建立新屬2個。正因為有這些標本作為重要證據,這些成果才受到國際認可。

「線蟲標本數量,實際上也體現了行業內的國際話語權。」顧建鋒說,現在,經常有國際線蟲研究專家聯繫上他,要借線蟲標本進行研究。

俯首與線蟲打了20多年交道,顧建鋒在科研領域碩果纍纍:發現並命名線蟲新種58種;先後出版專著7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9項,並受邀參與松材線蟲國際標準的修訂;2014年,顧建鋒主持的「口岸高風險種苗病原分子檢測和檢疫處理技術研究及其體系構建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年,顧建鋒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譽,成為寧波海關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研人員。

榮譽紛至沓來,實驗室裡的顧建鋒,心卻更定了。

「線蟲研究是在拓展生物學的認識邊界,沒有捷徑可走,必須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去做研究。」這是顧建鋒在線蟲檢測業務培訓班上經常重複的一句話。

顧建鋒還有一個目標:他正帶領線蟲團隊探索智能識別系統,希望讓線蟲鑑定識別智能化、便捷化。

「現在線蟲形態檢測需要有經驗豐富的專家,而且至少要兩三天。以後通過智能化手段,可能新手也只要幾分鐘就能得到初步檢測結果,在提升口岸效率的同時,也讓國門防線和生態安全更有保障。」顧建鋒說。



1609750525000

相關焦點

  • 寧波「國門衛士」顧建鋒從事線蟲檢疫20多年,他的任務是——揪出看...
    2021年01月06日 浙江日報第00008版 本報記者李華通訊員莫超琳任傑斌2020年底,寧波海關技術中心研究員顧建鋒主編的《慧眼識線蟲——口岸檢疫線蟲圖鑑》出版,並被列入國門生物安全叢書。他說:「希望把我用笨辦法、苦功夫積累的經驗,轉化為可實操的參考資料,讓年輕人投身線蟲檢疫時少走些彎路。」
  • 首屆「十大國門衛士」榮記個人一等功
    國家移民管理局給全國移民管理機構首屆「十大國門衛士」榮記個人一等功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樹立標杆,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根據《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獎勵條令》《國家移民管理機構人民警察獎勵實施辦法》有關規定和《國家移民管理機構首屆
  • ...入境邊防檢查站開展「禮讚國門•最美衛士」馬拉松健身悅跑活動
    為迎接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1月8日,甘其毛都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在巴彥淖爾鏡湖生態旅遊區湖畔和口岸一線分別開展了「禮讚國門·最美衛士」馬拉松健身悅跑活動。上午10時許,隨著指揮員一聲號令,全體民警冒著零下20度的低溫,精神抖擻,縱情奔跑,大家你追我趕、互相鼓勵,挑戰自我、奮勇爭先,以堅韌的意志、飽滿的熱情圓滿完成全警參與賽、健身悅跑賽、衛士精英賽、勇士挑戰賽,展現了勇爭第一、
  • "十大國門衛士"評選,您這一票很重要!-廣西新聞網
    全國移民管理機構  首屆「十大國門衛士」評選  投票正式啟動  他們是眾多堅守在口岸邊境上  國門衛士中的一員  也是其中的優秀代表2019年12月,該同志查獲湖北對外開放口岸近10年來最大的毒品走私案,繳獲毒品麻果3165.8克。在建國70周年大慶安保和武漢軍運安保任務中,該同志探索建立全方位管控體系,抓獲多名危安人員,確保了國門口岸政治安全。
  • 國門衛士練就「火眼金睛」!一張紙條揪出跨國逃犯,一個背包搜出三...
    楚天都市報8月26日訊(記者黃忠 劉中燦 見習記者張建林 通訊員江明 周澤方 龍擎天)他15年堅守國門口岸一線,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外防輸入這道防線上,他片刻不敢鬆懈,不僅帶隊奮戰抗疫一線,還曾近距離查驗確診患者「人證合一」。
  • 廣西東興口岸籤證處:戰「疫」在國門口岸一線
    來源:經濟日報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處於關鍵時期。廣西東興口岸籤證處始終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民警陳宗玲已連續兩年除夕初一上口岸勤務,處領導考慮到她回家團圓問題,有意在除夕春節排班中安排其他同志上勤,她卻說「我家離東興不遠,安排外地的同志先回家團圓吧,我是黨員我先上」。1月24日除夕,頭天值完班的她發現自己出現低燒的症狀,馬上同一起上班的同事聯繫,告知自己的狀況,詢問同事有無異常,並及時報告領導。同時,取消了回家吃年夜飯的計劃,在東興進行自我隔離。
  • 深圳灣邊檢民警黃平獲評首屆全國「十大國門衛士」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任建新 通訊員 黃釗 李鑠今 鄭增浩2020年10月23日,全國移民管理機構首屆「十大國門衛士」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深圳灣邊檢站民警黃平榮膺全國移民管理機構首屆「十大國門衛士」,並受到國務委員、公安部黨委書記、部長趙克志的親切接見。
  • 寧波口岸領域企業信用「成績單」亮相
    新時代,如何打造健康和諧、公平透明的口岸營商環境,助力世界一流口岸建設?寧波的探索和實踐之一是加快口岸誠信體系建設,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日前,由市口岸辦指導,寧波航運交易所等單位聯合評選的2019年度寧波市口岸領域企業信用評價結果正式出爐。據介紹,此次評價企業總量為1848家,比上一年度增加502家,增幅達37.3%。
  • 寧波海港出入境口岸正式啟用中國首個「登輪碼」
    黃金麗 攝(抗擊新冠肺炎)寧波海港出入境口岸正式啟用中國首個「登輪碼」中新網寧波5月8日電(記者 林波 通訊員 黃金麗 李儀)5月8日,記者從浙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寧波指揮部獲悉,從該日起,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寧波各海港出入境口岸正式啟用中國首個「登輪碼」。
  • 寧波口岸將打造區域最大玉米酒糟粕交易市場
    央廣網寧波7月28日消息(記者杜金明 通訊員臧憲朋 儲星星 高保立)寧波檢驗檢疫局今天通報說,寧波梅山口岸正著力打造江浙滬地區最大的玉米酒糟粕交易市場。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寧波口岸共進口玉米酒糟粕2.54萬噸,貨值511.8萬美元,同比分別增加31.54%和3.45%。這也是寧波口岸開展玉米酒糟粕進口業務以來的歷史最高值。
  • 「我與寧波日報」
    陳鳴達相遇《寧波日報》,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那時,在外奔波20年的我返回家鄉,在等待分配工作的日子裡,提筆給《寧波日報》寫稿。隨著一篇篇時評見諸報端,生活得以充實。為《寧波日報》撰稿成為我業餘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我將以往的文稿、主要是在《寧波日報》發表的評論文章彙編成書,名為《一鳴集》,公開出版。手捧油墨飄香的新書,既有一種成就感,又充滿對《寧波日報》的感激。退休後,有人對我說,這麼大年紀了,爬什麼格子,寫什麼文章?的確,名與利早已遠離我而去。
  • 浙江寧波查獲6600噸走私進口白糖,查獲數量為單次最多
    浙江寧波查獲6600噸走私進口白糖,查獲數量為單次最多
  • 浙江日報|寧波梅山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因此,寧波舟山港對東亞地區大型貨櫃船舶和國際中轉貨櫃的吸引力大幅提升,對推進浙江自貿區寧波片區、長江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和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意義重大。眼下,梅山港區的國際航線已超過100條,並保持持續增長。內引外聯,隨著鐵路穿山港站整體接入我國海鐵聯運網絡,以及梅山、穿山兩港一體化穩步推進,兩港整合後,年貨櫃吞吐量將突破2500萬標箱,將成為世界一流強港的硬核支撐。
  • 微笑青島|青島流亭機場吳俊卿:恪盡職守,築起國門的「防護牆」
    2020年伊始,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青島流亭機場作為山東省最主要的空港口岸,堅守防控最前線。作為旅檢三科黨支部書記,吳俊卿毫不猶豫地投身到疫情防控中來,迅速組織召開全體黨員大會,在吳俊卿的帶領下,一名名海關「戰士」高舉右拳,字字鏗鏘地重溫了入黨誓詞。「守護好祖國國門安全的那份成就感是我最喜歡的,也是我作為一名海關人一直堅守的信念。」
  • 貨櫃車不放空 "浙江電子口岸"建物流"放大器"
    貨櫃車不放空 "浙江電子口岸"建物流"放大器"www.zjol.com.cn 2007年01月22日 16:30:52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如一輛貨櫃運輸車,在將進口貨物從寧波口岸運抵蕭山的進口企業後,由於缺乏物流運輸信息,返回時只好放空車。既增加了企業的運輸成本,也浪費了物流運輸資源。  如果能將散落在船運公司、貨代公司、物流運輸企業、進出口企業的物流信息聯通起來,那無疑意味著浙江現有物流運輸能力的成倍放大。
  • 寧波口岸首次進口活體波士頓龍蝦 市民們有口福了
    :寧波晚報        瀏覽量: 7400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這批美國波士頓龍蝦共計326.4公斤,是寧波口岸首次進口,也是寧波機場成為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開通後的首批業務。
  • 暢想綠色 感受生命 浙江環保小衛士走進杭州師範大學
    浙江在線·環保新聞網11月26日訊(記者 陳秋傑)淅淅瀝瀝的冬雨擋不住小衛士們實驗室探秘的熱情。今天,浙江環保小衛士走進杭州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在這裡開啟探秘之旅——暢想綠色,感受生命。
  • 罕見「日本偽瓢蟲」侵襲新房 捉蟲子人都快瘋了
    浙江在線08月01日訊「很多小小的瓢蟲,地板上爬,牆壁上爬,天花板上也爬,我都快瘋了!」家住金東區東方明珠的小陳夫婦最近被家裡四處亂爬的蟲子折磨得寢食難安。  小陳夫婦今年3月搬進新裝修的房子,去年年底裝修完成,吊頂、門、家具等主要材料由小陳親自從金華一家家具廠中採購來的板材組成。
  • 堅守平凡述忠誠——記全國移民管理機構首屆「十大國門衛士」黃平
    他就是2020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首屆「十大國門衛士」黃平,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6次,2019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國「最美基層民警」榮譽稱號。平凡的工作,藏著滿腔的熱愛深圳灣邊檢站組建之初,黃平所在的羅湖邊檢站執勤二隊,整體被調至深圳灣邊檢站。
  • 浙江大麥嶼口岸首次截獲臺灣茂谷柑
    央廣網台州5月3日消息(記者 李佳 通訊員 李海娟)五一假期,浙江台州檢驗檢疫局在對大麥嶼口岸對臺直航入境旅客攜帶物實施檢疫時,截獲臺灣茂谷柑、蘋果、桔子、蓮霧、臘肉、雞蛋等物品,其中茂谷柑為首次截獲。目前,上述截獲物已按相關規定送檢疫實驗室做進一步排查。  禁止旅客攜帶、郵寄水果入境主要是防止境外水果攜帶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