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化學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開創者曹怡逝世,享年91歲

2020-12-09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有機光化學家、我國光化學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開創者之一、原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理化所前身之一)所長、研究員曹怡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4月9日23時28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1歲。

原感光所所長曹怡同志(1990年代)。 中科院理化所官網 圖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方面介紹:結合目前防疫形勢,喪事從簡,曹怡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已於4月13日上午在海澱醫院舉行。曹怡同志至親,理化所副所長王雪松和部分同志參加儀式。

公開資料顯示,曹怡1929年7月出生,1951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化學系,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先後在中科院院部、上海有機所、化學所、感光所、理化所工作。1958年至1960年在蘇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留學。曾任中科院感光所副所長、常務副所長、所長。

曹怡主要從事有機光化學研究,取得一系列開拓性進展。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根據國家戰略需求,中科院化學所開闢了感光化學研究方向,催化膠體研究室和有機化學研究室合作,投入到特種膠片的研製。曹怡從理論有機研究轉向感光膠片的剖析與合成,她是有機方面的負責人之一,配合感光膠片研製,出色地完成了國家高速航空片99任務和衛星用膠片160任務,集體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曹怡同蔣麗金等老一輩化學家一道,選定了當時在國內基本上仍處於空白領域的光化學作為研究方向,開始了我國在光化學研究領域的系統研究。曹怡先是從事光化學合成新反應研究,在光化學反應機制探索中於國內率先開展了光致電子轉移反應基礎及應用基礎研究,並逐漸聚焦到光化學反應的工業應用;不僅在模擬光合作用方面提出先進的模型體系,而且在高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開拓性進展,使所從事的研究躋身於國際先進行列,分別於1988年和1995年兩次獲得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

1975年1月,中科院感光所成立,曹怡在感光所業務處從事具體的科研組織與領導工作,1978年起擔任副所長、常務副所長(所長空缺),1986年至1992年擔任所長,她是感光所第一任科學家所長,也是當時中科院為數極少的女所長之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方面表示,曹怡具有高度的戰略眼光,及時瞄準國際科技發展動向,在感光所開闢了光化學這一新的研究領域。1987年,曹怡組織申請成立了中國化學會光化學委員會並擔任主任。1990年,在曹怡及其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感光所成立了中科院光化學開放實驗室,從此我國有了第一支以光化學命名的研究團隊。曹怡先後成功地組織了多次國際光化學學術會議和中日、中美雙邊合作會議並擔任主席,擴大了我國在國際光化學研究領域的影響。在曹怡任期內的十餘年間,感光所的光化學研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漸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光化學研究基地之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知網發明人在加拿大逝世 系我國機器翻譯事業開創者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3月27日發布訃告:我國著名中文信息處理專家、知網發明人董振東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2月28日凌晨十二時零八分在加拿大蒙特婁市逝世,享年82歲。公開簡歷顯示,董振東出生於1937年4月,上海人。
  • 「避孕藥之父」逝世 享年91歲 是暢銷小說《荊棘鳥》作者
    「避孕藥之父」逝世 享年91歲 是暢銷小說《荊棘鳥》作者2015-02-03 10:59:22 來源:  華龍網綜合    【摘要】 世界文壇近日有兩位知名作家去世。美國史丹福大學1月31日證實,史丹福大學榮譽化學教授卡爾·傑拉西因癌症併發症在舊金山的家中逝世,享年91歲。傑拉西因主導研發了口服避孕藥而聞名,被稱作「避孕藥之父」,晚年他轉行寫作。    世界文壇近日有兩位知名作家去世。1月29日,《荊棘鳥》作者、澳大利亞暢銷作家考琳·麥卡洛病逝,享年77歲。
  •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築學家李道增逝世,享年90歲
    新京報訊(記者 李麗霞)3月20日,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於2020年3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李道增院士對建築學理論有深入的研究、廣泛的設計實踐,並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堅持中國建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出了「新制宜主義的建築學」理念,主持設計了清華大學建校百周年紀念性建築——新清華學堂、校史館、蒙民偉音樂廳,以及中國兒童藝術劇場、北京天橋劇場、台州藝術中心等重要文化建築工程。
  • 著名教育學家、心理學家李卓寶逝世,享年91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以及李卓寶教授親友處獲悉,著名教育學家、心理學家,清華大學原黨委委員、原校務委員會委員、原學術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理學院原領導小組組長,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長李卓寶教授於3月13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 我國著名生化學家、糖生物學奠基人張樹政逝世 享年94歲
    據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網12月13日消息,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樹政先生因病於2016年12月10日18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樹政先生因病於2016年12月10日18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 日本前眾議院議長櫻內義雄逝世 享年91歲 - 人民網日本版--主頁
    日本前眾議院議長櫻內義雄逝世 享年91歲     新華社東京7月6日電(記者 張煥利):日本前眾議院議長、前日本國際貿易促進會會長、日中友好活動家櫻內義雄因呼吸衰竭於5日晚在東京都澀谷區的一家醫院逝世,享年91歲。
  • 我國著名核醫學家朱承模教授因病逝世,享年90歲
    原標題:我國著名核醫學家朱承模教授因病逝世,享年90歲4月18日晚,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發布一則訃告:我國著名核醫學家,中國臨床核醫學創始人之一,上海第二醫學院放射醫學專業創建人之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核醫學科奠基人朱承模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
  • 《亂世佳人》譯者陳良廷逝世,享年91歲
    作者丨彭鏡陶據陳良廷之女陳造榮消息,著名翻譯家、作家陳良廷於4月23日逝世,享年91歲。陳良廷主要譯作有《亂世佳人》《教父》《兒子與情人》《馬爾他黑鷹》《熱鐵皮屋頂上的貓》《愛倫·坡短篇小說選》等百餘部作品,曾任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上海作家協會會員等。
  • 新聞學界泰鬥、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趙玉明逝世,享年83歲!為中國廣播電視史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每經編輯:彭水萍8月30日晚,中國傳媒大學官微發布訃告,著名新聞教育家、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前副校長、教授趙玉明,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30日凌晨2點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趙玉明同志主要從事中國新聞史、中國廣播電視史教學研究工作。
  • 著名作家、表演藝術家黃宗英逝世 享年96歲
    記者從上海作家協會獲悉,我國著名作家、表演藝術家,曾獲得上海第七屆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的黃宗英先生於12月14日凌晨3點28分逝世,享年96歲。2016年,她以91歲的高齡,出版《黃宗英文集》。2019年,她獲得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 理論物理學家戴元本院士逝世 大師離開了……
    ,享年92歲。1961年在中國科   原標題:理論物理學家戴元本院士逝世 大師離開了……     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戴元本,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9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家、中山大學教授吳定宇逝世,享年74歲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家、中山大學教授吳定宇逝世,享年74歲 譚豔花/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網站 2017-07-24 21:15
  •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李煒因病逝世,享年60歲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李煒因病逝世,享年60歲 澎湃新聞記者 彭渝 2019-05-06 22:55 來源:澎湃新聞
  • 院士蔣亦元逝世,中國今年已痛失9位院士,近2天3位大師離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農業大學教授蔣亦元,因病於2020年2月24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2歲。蔣亦元,1928年11月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他創造性地進行穀物割前脫粒收穫機的研究,並率先取得成功,推動了我國穀物收穫機的創新和發展;在機械設計相似理論與模型實驗方法方面,對傳統理論作了重大修改,使相似準則的應用更易推廣;推動農業工程教育體系改革,培養了大批專門人才。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我國譯介學創始人、著名翻譯理論家謝天振因病在滬逝世,享年76歲
    我國譯介學創始人、著名翻譯理論家謝天振因病在滬逝世,享年76歲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04-22 因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安排告別儀式
  • 著名民法學家、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寇志新逝世,享年89歲
    著名民法學家、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寇志新逝世,享年89歲 西北政法大學官網 2017-12-23 14:12
  • 低成本航空模式開創者西南航空前總裁Herb逝世
    航空模式開創者西南航空前總裁Herb逝世" title="低成本航空模式開創者西南航空前總裁Herb逝世476165_" style="; border: 0px; max-width: 100%; ; ; line-height: 26.6px
  • 理論物理學家戴元本院士逝世 享年92歲 戴元本院士研究方向著作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粒子物理學家,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戴元本,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9月26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2歲。  戴元本,1928年7月15日出生於江蘇南京,籍貫湖南常德。1952年10月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在南京工學院先後任助教、講師。
  • 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田餘慶逝世 享年90歲
    北京大學官方微博於12月25日上午發布訃告:「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資深教授田餘慶先生,因病於2014年12月25日凌晨6時0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田餘慶先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史,代表作有《東晉門閥政治》、《秦漢魏晉史探微》《拓跋史探》等。」田餘慶先生逝世的消息在網絡迅速傳播開來,引發學界同仁的悼念——
  • 中科院院士劉若莊逝世,享年95歲
    10月9日,北京師範大學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計算化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8日零時三十五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