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發明人在加拿大逝世 系我國機器翻譯事業開創者

2020-12-11 中國青年網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3月27日發布訃告:我國著名中文信息處理專家、知網發明人董振東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2月28日凌晨十二時零八分在加拿大蒙特婁市逝世,享年82歲。

公開簡歷顯示,董振東出生於1937年4月,上海人。董振東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即開始從事機器翻譯研究工作,1987年成功開發了我國第一個商品化機器翻譯系統原型「科譯1號」。

1987年至1992年,董振東擔任中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尼、泰國五國多國語機器翻譯國際合作項目的中方技術負責人。其中,董振東於1990年作為「905」中文信息平臺項目的總體組負責人,指導和規劃了平臺的總體設計和實施計劃。

1990年代後期,董振東開始設計與實現的中國第一個電子知識系統「知網」,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均具有重大的發現和獨創,「知網」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1987年獲得解放軍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1年獲得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首屆終身成就獎,2012年獲「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方面表示,董振東教授曾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常務理事,是我國機器翻譯事業的開創者,畢生從事機器翻譯研究與開發工作,為我國中文信息處理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倡導的創新精神影響了一大批中青年學者。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of China)成立於1981年6月,錢偉長、甄健民、安其春等為主要發起人。該學會是依法成立並經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接納的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學術性群眾團體,是具有獨立社團法人資格的國家一級學會。

原標題:我國著名中文信息處理專家董振東教授逝世,享年82歲

相關焦點

  • 我國光化學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開創者曹怡逝世,享年91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有機光化學家、我國光化學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開創者之一、原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理化所前身之一)所長、研究員曹怡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4月9日23時28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1歲。
  • 鐵骨鴻儒中國軟體的開創者徐家福教授
    第二年,徐家福上機設計程序,用的就是那臺箭牌計算機,導師要他用機器指令編寫雙精度算術運算程序,一個題目做三個月。手編程序繁瑣複雜,出錯不易排查。回國後,他致力於軟體自動化研究,成為我國軟體開創者之一。   徐家福先生一生獻給了中國的軟體事業,堪稱軟體領軍帶頭人!軟體泰鬥,培養大批學子。
  • 低成本航空模式開創者西南航空前總裁Herb逝世
    航空模式開創者西南航空前總裁Herb逝世" title="低成本航空模式開創者西南航空前總裁Herb逝世476165_" style="; border: 0px; max-width: 100%; ; ; line-height: 26.6px
  • 92歲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清華水利系原系主任張憲宏逝世
    92歲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清華水利系原系主任張憲宏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20-01-12 08:43 來源:澎湃新聞
  • 我國譯介學創始人、著名翻譯理論家謝天振因病在滬逝世,享年76歲
    我國譯介學創始人、著名翻譯理論家謝天振因病在滬逝世,享年76歲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04-22 因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安排告別儀式
  • 用手指追趕聲音——速錄機發明人唐亞偉逝世
    而小小速錄機的發明人,卻在18日中午悄然離世。記者日前獲悉,曾經以92歲之耄耋高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亞偉速錄機創始人——唐亞偉離世,而他所未帶走的,是通過文字所實現的「超音速」,以及整個欣欣向榮的速記產業。  2007年2月27日,人民大會堂。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唐亞偉這位精神矍鑠的老教授格外引人注目。
  • 翻譯的過去與未來:機器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周末談
    語言對全球豐富的文化多樣性有著重要的貢獻,翻譯使得日益頻繁的對外交流成為可能,但譯者的貢獻未能得到足夠重視。翻譯有著悠久的歷史,也將在可見的未來變得越來越重要。隨著全球化進程和我國的改革開放,各個領域的中外交流愈發頻繁,而這種交流之所以能夠成為現實,離不開翻譯活動。
  • 一文看懂我國機器翻譯發展情況及BAT、科大訊飛等機器翻譯格局分析
    機器翻譯技術的發展一直與計算機技術、資訊理論、語言學等學科的發展緊密相隨。從早期的詞典匹配,到詞典結合語言學專家知識的規則翻譯,再到基於語料庫的統計機器翻譯,隨著計算機計算能力的提升和多語言信息的爆發式增長,機器翻譯技術逐漸走出象牙塔,開始為普通用戶提供實時便捷的翻譯服務。
  • 翻譯的過去與未來:機器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據經濟參考報消息,我國出境旅遊人數和境外旅遊支出在2014至2017年均居世界第一位。而這只是我國對外交流中的一小部分。隨著全球化進程和我國的改革開放,各個領域的中外交流愈發頻繁,而這種交流之所以能夠成為現實,離不開翻譯活動。
  • 我國自主研發的專利人工智慧機器翻譯系統受好評
    10秒鐘翻譯1萬字,準確率90%以上我國自主研發的專利人工智慧機器翻譯系統受好評「10秒鐘翻譯1萬字;日漢雙向翻譯準確率接近98%、英漢雙向翻譯準確率接近95%、德漢雙向翻譯準確率接近90%。」
  • 我國著名的泌尿外科專家仁濟醫院江魚教授逝世
    訃告 我國著名的泌尿外科專家,新中國男科學奠基人之一,國內第一本男科學專業刊物《中國男科學雜誌》創刊主編,國內人工腎、動靜脈瘻、腎移植及腸管在泌尿外科中應用的開創者和首倡者之一,原上海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主任委員、上海醫學會男科分會主任委員、仁濟醫院泌尿科主任和學科帶頭人江魚教授於
  • 機器翻譯的夢想與現實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性能的提高,雲計算、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相關技術迅速發展,人工智慧再度崛起,機器翻譯重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一時間,機器翻譯系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各種報導隨之呈井噴式爆發,「機器翻譯將取代人類」的說法也時有耳聞。然而,機器翻譯的真實水平如何,夢想與現實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 新聞學界泰鬥、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趙玉明逝世,享年83歲!為中國廣播電視史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每經編輯:彭水萍8月30日晚,中國傳媒大學官微發布訃告,著名新聞教育家、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前副校長、教授趙玉明,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30日凌晨2點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趙玉明同志1936年出生於山西汾陽,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1958年轉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59年畢業後到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任教,先後擔任新聞系副主任、主任,副院長等職務,於1992年起領取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至
  • 【碧海丹心】張璽:我國海洋動物學奠基人、貝類學開創者
    |張|璽|張璽我國海洋動物學奠基人貝類學開創者畢生致力於海洋科學的研究及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張璽(1897.2-1967.7這是我國首次進行的海洋動物的調查,雖然涉及的範圍僅限於膠州灣及其附近,但膠州灣位於我國北部沿海,它的海洋環境和動物區系在我國北部沿海具有代表性。因此,張璽的研究,特別是一些種類的記載成為研究我國北部沿海動物區系所必須參考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動物資源的變動和環境汙染對比的寶貴資料。
  • 未來的世界:機器翻譯VS人工翻譯
    為了進一步踐行「博雅翻譯文化沙龍」的思想碰撞平臺功能,我們推出這個「語言服務智庫」網刊,期待教育界企業界的專家學者們在這一全新的平臺上盡情表達自己的相關理念、觀點、經驗與規劃,我們鼓勵思想碰撞,不刻意追求結論,從多角度向各界關心我國語言服務事業的朋友們提供思想及方法,以進一步促進翻譯教育及語言服務事業的長足發展。
  • 中歐啟動專利中英文機器翻譯合作
    人民網布魯塞爾12月6日電   (記者 孫天仁)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歐洲專利局6日在布魯塞爾正式啟動了專利中英文機器翻譯合作。 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歐洲專利局網站建立起英文、中文的自動翻譯體系,使中文專利內容能夠在網站上自動翻譯成其他指定國家的語言,也可以把網站上的英文內容自動翻譯成中文。
  • 我國藏語文翻譯事業蒸蒸日上
    新華社拉薩7月28日電(記者劉洪明)由西藏當地藏語言專家翻譯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檔案西藏》《茶花女》等51部優秀作品,日前受到表彰。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評選出的優秀翻譯作品文種更加多樣化、內容廣泛、題材豐富,標誌著我國藏語文翻譯事業蒸蒸日上。  西藏第二屆優秀翻譯作品表彰大會26日在拉薩舉行。
  • 著名詩人屠岸逝世 曾翻譯出版我國第一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原標題:著名詩人屠岸逝世   據人民文學出版社消息,2017年12月16日下午5點,著名詩人、翻譯家、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輯屠岸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4歲。   屠岸,1923年11月22日生,江蘇省常州市人。原名蔣璧厚。
  • 著名社會學家、教育家鄭杭生教授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社會學家、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一級教授、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主任鄭杭生教授,因病於2014年11月9日21時在北京逝世,
  • 我國著名生化學家、糖生物學奠基人張樹政逝世 享年94歲
    據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網12月13日消息,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樹政先生因病於2016年12月10日18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樹政先生因病於2016年12月10日18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