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挫折教育中成長

2020-11-16 育兒公社


在現在的很多教育中過多的呵護和溺愛,造成兒童成長長期處於順利期,很少承擔過挫折體驗,遇事就會產生很多尷尬問題。

小孩在校被老師批評而哭泣,甚至跑出班級等行為;是小孩心智不足的表現。如果這樣長此以往會更糟;很多在新聞上看到的孩子自殘、為小事甚至跳樓等等都是沒有受到挫折教育,對待事情承受力不足,加上心智不成熟所造成的。

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適當的進行挫折教育有利於孩子有好的成長。

挫折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成功,也會遇到各種挫折,即所謂的「碰釘子」心理學上認為挫折是:當個人受到障礙或幹擾時所表現的情緒狀態。挫折教育是讓孩子在體驗中學會面對困難並戰勝挫折,培養孩子的一種耐挫力。他不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會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獨立、勇氣、意志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培養。也就是說挫折教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目的不只是讓孩子吃點苦、受點挫折,而是時時地、潛移默化地從各方面著手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培養孩子挫折教育從哪幾方面出發

一、家長可以讓孩子品嘗一些生活的磨難和挫折,正確引導孩子做點家務,讓孩子學會在挫折中接受教育,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

二、注重生活的細小事件,從事件中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應對挫折。

三、父母可以有意識的創造挫折情景,比如體驗寒冷、飢餓、孤獨等。使其發現自己的錯誤並改正錯誤。

四、父母讓孩子面對挫折時,又要引導孩子勇於面對挫折的耐心。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要正確評估孩子的承受力,要適度加以練習,太過就會破壞孩子的自信心。所以父母在教育時要多加注意。

相關焦點

  • 專家:應該給孩子一定的「挫折教育」!哪些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呢
    近年來,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關於孩子承受不住壓力的就自殺的新聞,很多人都說,現在孩子抗壓能力不行,應該給他們一些「挫折教育」,來鍛鍊他們的內心。但,其實真正在實際教育中,還是多多少少會存在很多問題的,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呢?
  • 挫折教育≠讓孩子吃苦?做到這3點,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教育
    挫折教育不應該是給孩子製造挫折,而是通過陪伴、傾聽、輔導,增強孩子處理挫折的能力,和勇於直面挫折的心理基礎,並陪伴挫折中的孩子幫助他們更好的應對。否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會一點點的丟掉,進入自我否定的泥淖,缺少探索的勇氣和創造力的精神。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也曾說過:「挫折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壞事,關鍵在於他對待挫折的態度。」
  • 樂嘉送女兒去少林寺練功:挫折教育還是過度挫折教育?
    徒步沙漠的苦自是不必說,孩子人小總是落在後面,密密麻麻的發紅疹,腿上和腳上的水泡拿針挑掉繼續出發。一個四歲多的孩子一天徒步走了20公裡,6萬多步。網友看了之後褒貶不一,有的說樂嘉做的好,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應該吃點苦,不能太嬌氣。還有些網友則認為,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未免也太「狠」了些,孩子的童年更應該在遊戲和小夥伴中成長。
  • 張偉偉:心智型教育必將革新傳統教育模式,讓孩子在體悟中成長
    然而,如果當教育轉換為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孩子個性的培養與心智的完善,對不同孩子的不同個性採取針對性教育,才能脫離舊有固定模式,激發孩子的創新意識,在個性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區學習,個性張揚又不失謙遜。
  • 孩子需要的不是挫折,而是挫折教育
    看似難以置信的理由,可能包含著很多複雜隱情,比如青春期叛逆、親子溝通不暢、心理隱患作祟……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不容忽視,就是現在很多孩子缺乏「挫折教育」,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搭的積木塌了,做的功課錯了,考試成績砸了……先別忙著「代辦」,最好趁勢引導孩子直面問題,正視困難,讓孩子學會處變不驚,重整旗鼓。試想,如果一個孩子能對日常遇到的挫折等閒視之,還會「一言不合」就受不了嗎?反之,如果長著「玻璃心」,即使被攔下了一時衝動,等到以後遇到比「不讓看電視」更大的問題時,能平和對待嗎?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家長要把握好時、度、效。
  • 挫折教育:不是人為製造挫折,而是教孩子如何對待挫折
    很多人認為挫折教育就是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並增強抗挫折能力的目的。認為挫折教育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打擊驕傲的情緒,讓孩子適應現代環境,享受真正的成功。為了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一些家長費盡心思,結果事與願違,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反而下降了。
  • 「挫折教育」讓孩子不再「玻璃心」
    河青新聞網訊 新學期開始了,在學校裡,孩子們難免會遭遇到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挫折事件,有些孩子情緒低落一陣後,就過去了。但是,個別孩子可能會做出極端的選擇。因此,挫折教育應該成為學生成長的必修課。挫折教育教給孩子的不是挫折,而是要教給學生面對挫折的勇氣和積極的態度,承受挫折的能力,避免和減少不必要的傷害以及解決問題、戰勝困難的方法。家長們該如何進行挫折教育呢?
  • 孩子遇到挫折就崩潰?這樣進行挫折教育,孩子內心更強大
    秀秀發現如今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非常傷心、心情低落,甚至放聲大哭,情緒崩潰,實在是經不起挫折的打擊,在秀秀看來,要想讓孩子的內心強大,最重要的是進行挫折教育。如何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1、遇到挫折先冷靜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鼓勵孩子,不要灰心,並且一起跟孩子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到底是哪些問題導致了失敗。
  • 挫折教育,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一個能戰勝挫折成長起來的人,他的人生必定不凡,一個人需要挫折才能有別樣的人生。物質條件優越的今天,家長不願孩子受挫,孩子也不願意吃挫折的苦。但是孩子如果小的時候不經受挫折,他將來就會面臨更多的挫折。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就是讓他直面挫折。現在的孩子就是沒受過挫,才會在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或者被別人擠對了幾句等小事上大發脾氣或心悶不樂。
  • 無教育不挫折,請正確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如果成長的過程中,從沒經歷過挫折,孩子長大後很容易一挫就折,跌倒了就爬不起來。所以,父母常常希望通過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讓孩子不至於風一刮就倒,雨一淋就病。《教育的選擇》中,有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要家長製造挫折,而是能夠和孩子一同面對挫折。挫折教育的本質,是要通過教育,消除孩子在失利、挫敗或者是沒能達到目標時產生的負面心理狀態。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常常會因為缺乏專業知識,掉入挫折教育的誤區。
  • 「挫折教育」是什麼?正確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孩子才能贏到最後
    近年來,對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一個很令人苦惱的問題。感覺好像和之前的孩子們比起來,這一代的孩子格外的「脆弱」?如果一個人的各方面都很優秀,但是抗挫折能力很差,那麼他在以後的種種競爭中是註定走不遠的。現在大多數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點都是只知道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物質生活,但是對於孩子其他各方面的發展基本上都不怎麼注重,這也就造成了現在孩子們的這種情況。
  • 「挫折教育」是毀了孩子還是讓孩子更勇敢?
    我時常覺得,一些新式、前沿的教育理念聽起來很好,描繪出來的願景也很棒,但是到了實際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就因為一知半解,帶著似是而非又自圓其說的理解去養育孩子……最後,因為自己曲解了教育理念,卻總怪孩子長不大。
  • 讓孩子在書香中成長
    父母應該信任你的孩子,信任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者。不需要棍棒也是天然的學習者。孩子總會按照人的生命形式自然發展。爸媽都期望孩子在書香陪伴中成長,熱愛讀書,喜歡閱讀。1.選書。要選適合孩子年齡,圖文優美的圖書。要避免有暴力情節的圖書。2.與孩子一起讀書。爸媽和孩子可以一起讀書,不只是將故事讀給孩子聽或孩子自個讀,更多的是用讀書營造一種溫馨美好充滿書香的氛圍。這種畫面會留在孩子將來長久的回憶中,使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每每可以拿出來補充能量。
  • 抗挫折教育:重在教育,而不是製造挫折
    最近有個家長來問我「要不要教導孩子抗挫折教育。」我說:「這個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們一定要陪伴,帶領孩子耐受挫折。」然後,她和我講了她姐姐家的事。中國家長信奉現在不讓孩子吃苦,長大後社會會讓孩子吃更多苦。很多父母過度的去理解了這句話,認為孩子要一直吃苦才能有出息,自以為是實施著過度的挫折教育。
  • 孩子成長需要挫折教育
    上海奧數網10月23日: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都願意幫助孩子取得成功,害怕孩子失敗,一看到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難就沉不住氣,急於伸手幫忙。有的家長甚至常常不知所措地跟在孩子後面,遇事總是包辦代替,始終不讓孩子獨立活動,不給孩子任何嘗試錯誤、克服困難的機會。
  • 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你最想讓孩子擁有什麼品質?懂事?勇敢?學習好?......在眾多答案當中,「抗挫折能力」經常被家長所忽略,卻對孩子的發展至關重要。抗挫折能力就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稱為「逆商」,是指一個人面對逆境時的挫折承受能力與反逆境的能力。逆商對一個人的未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孩子成長的路上,什麼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挫折,是指人們在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阻礙人們達成目的的障礙。當「挫折」遇見「教育」演變成「挫折教育」時,事情就朝一個奇怪的方向發展了,父母們就會打著「挫折教育」的旗幟,故意給孩子製造各種困難和阻礙,預示著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能夠戰勝挫折的人。
  • 父母的「挫折教育」,培養了多少失敗的孩子
    他覺得不可思議,自己如此的努力,才能有今天這番作為,自己這麼好的榜樣,孩子為什麼沒有學到一點。而且他對孩子,一直要求很高。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百思不得其解。他說就怕孩子,從小嬌生慣養,遊手好閒,不知道上進,所以從小就要求嚴格,給他挫折教育,訓練他的抗挫力。沒想到,這孩子這麼不成器。
  • 不可缺位的挫折教育
    同樣是作弊被抓,有些孩子情緒低落一陣後,就過去了。但是,個別孩子可能會做出極端的選擇。近期,在青少年群體中發生的幾起悲劇性事件雖誘因不一,卻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青少年挫折教育的思考。挫折 成長路上的必修課近期,筆者進行心理輔導時遇到幾個前來求助的學生,原因都與無力應對挫折有關。中考在即,小明因為數學成績一落千丈感到十分沮喪。
  • 堅強的孩子是教出來的!挫折就是磨刀石,讓挫折中的教育恰到好處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挫折的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作為不太受人們待見的並時常出現的生活調劑品困擾著大多數人。琪琪是一個表現不錯的孩子,但她有一個問題就是禁不起一丁點的批評,只願意聽到表揚的聲音。比如:琪琪在家畫了一幅畫,第二天讓小朋友們看,卻沒有受到小朋友們的肯定,就有點不高興了,再加上老師沒有注意到她帶畫來幼兒園,也沒有表揚她,琪琪就覺得自己不受重視,所以心情很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