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海參索賠案」反轉!職業打假索賠人,非以生活目的購買商品,不支持十倍賠償

2020-09-25 龍巖市司法局

去年,一則「職業打假人花10萬買問題海參,終審獲賠天價賠償」的案例,引發社會輿論的高度關注。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了再審判決,撤銷了二審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十倍天價賠償,維持了一審判決。

事實經過:

2015年5月至6月,原審被告李某參加了原審被告聚豐世紀公司舉辦的北京馬甸大型服裝服飾購物節的展銷活動,主營產品為海產品。同年6月1日,原審原告劉某從李某攤位處購買了80盒包裝盒上有天雄海參字樣的海參,每盒重量250克、單價為1250元,並支付價款10萬元。同年6月5日,劉某又在公證員見證下,在李某攤位處購買了同樣的海參6盒,支付價款7500元。之後,劉某以其所購買的海參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為由,將銷售商李某、生產商大連棒仔島海珍品有限公司及展銷公司聚豐世紀公司訴至法院,要求三被告李某、棒仔島公司、聚豐世紀公司返還購物款107500元,公證費2500元,並賠償十倍貨款107.5萬元。

一審判決:

一審法院支持劉某退貨,但因其為職業打假索賠人,非以生活目的購買商品,不支持十倍賠償。一審法院認為:因涉案海參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因此劉某要求李某及棒仔島公司返還購物款107500元及公證費2500元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因展銷公司既不是銷售者也不是生產者,故劉某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依據不足,法院不予支持。

關於劉某要求賠償商品價款十倍的訴訟請求,法院認為,《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籤、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根據該條款的規定,索要十倍賠償是消費者才享有的權利。

法院認為,本案中,結合劉某找到公證處辦理保全證據的公證以及其另有數十起購買商品後索賠案件的情形,法院對劉某購買涉案海參是以生活消費為目的的主張不予認可,因此,對其主張十倍賠償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最終一審法院作出判決,判令生產商大連棒仔島海珍品有限公司及銷售商李某向劉某退還貨款107500元,並支付公證費2500元,駁回劉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判決:

原告不服判決,向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另查明,涉案海參未載明生產日期,標籤中表明的產品標準號SC/T3111-2006系凍扇貝的產品標準號,非海參的產品標準號。

二審法院認為,民以食為天,國家保障食品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對於食品安全的監管和生產者、銷售者的法律責任認定問題,應當首先適用《食品安全法》。劉某的消費行為發生在2015年6月1日及6月5日,《食品安全法》(2015修訂)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故本案仍應當適用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安全法》。

對於本案的爭議焦點

一、劉某是否屬於應依法保護的消費者?

二審法院認為,消費者是相對於生產經營者即生產者和銷售者的概念,只要在市場交易中購買、使用商品是為了個人、家庭生活需要,而不是為了生產經營需要的,就應當認定為消費者,法律並沒有對消費者的主觀購買動機作出限制性規定,其合法權益就應當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的保護。

法院認為,雖然上訴人主張劉某為職業打假人,具有主觀惡意,並非真正的消費者,也不能據此否定劉某的消費者身份,其合法權益應依法予以保護。

二、是否應十倍賠償

法院認為,棒仔島公司生產的涉訴海參包裝上未標明生產日期,且標註的產品標準號為凍扇貝的標準,不符合《食品安全法》(2009)及《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標準要求,尤其涉訴海參包裝無生產日期,足以影響食品安全並對消費者造成誤導,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有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是涉及食品安全的重大問題。

棒仔島公司作為生產者、李某作為銷售者,應當承擔十倍價款的賠償責任。上述涉案海參購買於2015年,現早已超過保質期,不應再進入消費者市場流通,故剩餘海參無需退回,由劉某自行銷毀。

綜上,2018年12月28日,二審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支持劉某的「退一賠十」訴求,判令生產商大連棒仔島海珍品有限公司及銷售者李某退還貨款107500元,向劉某賠償107.5萬元。

再審判決:

再審中,各方當事人主要圍繞爭議焦點,案涉海參是否是預包裝食品,是否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質量問題,繼而被告李某和棒仔島公司是否需要承擔十倍賠償責任展開討論。

案件事實調查中認定,案涉海參為散裝稱重海參,由於原告劉某的要求才包裝為禮盒,故再審法院推翻了原判關於案涉海參是預包裝食品的認定。此外,原告劉某無法提供相關證據證明本人或他人食用該食品導致損害的事實,故未支持原告主張的十倍判罰。對於產品包裝未載明生產日期以及產品標準號列印有誤的事實,法院認為涉案食品標籤確有不實之處,故支持劉某關於退還貨款的請求。最終再審法院駁回了二審判決,維持了一審判決。

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的戴嘉鵬律師、張櫻山律師和高詩晨實習律師等作為展覽公司聚豐世紀的代理人,在庭審中除了主張展覽公司應當免責之外,就職業打假人的身份進行了觀點闡述。我方認為原告劉某作為職業打假人,不是普通的消費者,其以打假盈利為目的,有系統、有規模地購買商品,實際是一種經營行為,不應獲得用於保護消費者的十倍賠償。銷售者如果有不符合規定的行為,應當由相關執法部門予以懲處,不應籠統地通過打假進行十倍賠償,這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也不符合立法原意,也達不到淨化市場的目的,使合法經營的商人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劉某的行為不應作為消費者保護。

遺憾的是法院在再審判決中沒有正面回應這一觀點,也未對職業打假人的身份予以認定,而是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糾正了二審法院的判決。雖然本案並沒有對知假買假的職業打假人問題的是與非做出直接認定,但一定程度上體現當前司法審判中對職業打假人主張十倍賠償的態度和趨勢。


來源:法律一講堂

相關焦點

  • 反轉再反轉!職業打假人買海參索賠百萬,北京高院再審宣判:不支持十倍賠償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周琦)5年前,劉某先後在北京馬甸大型服裝服飾購物節的展銷活動上花10萬餘元購買86盒海參,隨後以未標生產日期、標籤中標明的產品標準號非海參為由,將銷售商、生產商、展銷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方返還購物款、公證費,以及增加十倍貨款賠償等費用,總計百萬餘元賠款。
  • 「職業打假人買海參索賠百萬案」再審落錘:不支持十倍賠償
    今年,「職業打假人買海參索賠百萬案」廣受關注,判決結果經歷了兩次反轉。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撤銷了原二審判決,判決商家退貨退款,不支持職業打假人的十倍索賠訴求。據了解,北京朝陽法院一審判決時,查明海參購買者劉某在2014年至2017年之間,曾在北京多個區縣法院提起過數十起購買商品後進行索賠的訴訟案,為此認定劉某屬於職業索賠人,非以生活目的購買商品
  • 職業打假人買海參索賠百萬終審:不支持十倍賠償
    職業打假人花10萬餘元買「問題」海參起訴索賠「退一賠十」一審判決退還貨款不支持十倍賠償二審改判退還貨款再增加十倍賠償但因其為職業打假索賠人 非以生活目的購買商品不屬於消費者 不支持十倍賠償關於某要求賠償商品價款十倍的訴訟請求,法院認為,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索要十倍賠償屬於消費者 才享有的權利,而結合劉某找到公證處辦理保全證據的公證以及其另有數十起購買商品後索賠案件的情形,可以認定劉某不屬於消費者,對其主張十倍賠償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 北京一職業打假人買海參索賠百萬 再審反轉不支持十倍索賠
    央廣網北京10月9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職業打假人劉某買「問題」海參索賠「退一賠十」案作出再審判決,判令被告方向劉某退還貨款,不支持十倍賠償。
  • 海參天價賠償案:又反轉了
    一審判決:一審法院支持劉某退貨,但因其為職業打假索賠人,非以生活目的購買商品,不支持十倍賠償。一審法院認為:因涉案海參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因此劉某要求李某及棒仔島公司返還購物款107500元及公證費2500元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
  • 男子花10萬買86盒海參,「打假」索賠百萬,法院宣判:不支持
    5年前,劉某先後在北京馬甸大型服裝服飾購物節的展銷活動上花10萬餘元購買86盒海參,隨後以未標生產日期、標籤中標明的產品標準號非海參為由,將銷售商、生產商、展銷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方返還購物款、公證費,以及增加十倍貨款賠償等費用,總計百萬餘元賠款。
  • 職業打假人索賠百萬敗訴,惡意打假不該支持
    曾引起廣泛關注的「職業打假人買海參後索賠百萬案」近日再審落槌:北京高院撤銷原二審判決,不支持職業打假人的十倍索賠訴求。(10月11日澎湃新聞)這起打假索賠案一波三折。5年前,劉某在北京的一個展銷活動上花10萬餘元購買86盒海參,隨後以未標生產日期、標籤中標明的產品標準號非海參為由,將銷售商、生產商、展銷公司訴至法院,索賠十倍貨款賠償等費用,總計百萬餘元。
  • 職業打假人「百萬」索賠案!再審,判了
    職業打假人花10萬餘元買「問題」海參起訴索賠「退一賠十」一審判決退還貨款不支持十倍賠償至此,這一歷經5年的職業打假人「百萬」索賠案結案1 劉某花10萬餘元請公證員隨行購買「問題」海參將銷售商及生產商告上法庭
  • 天價海參索賠案再審改判,盈科大連律師代理逆轉成功
    北京法院支持食品職業打假》的案例文章,引發社會輿論對於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進行天價索賠行為的強烈關注。2020年9月15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再審終審判決,撤銷了二審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十倍價款賠償的判決,維持了一審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原判,為本案爭議畫上句號。
  • 「人民日報」北京一職業打假人買海參索賠百萬終審
    北京一職業打假人買海參索賠百萬終審:不支持十倍賠償人民日報 2020.10.7關注職業打假人花10萬餘元買「問題」海參起訴索賠「退一賠十」一審判決退還貨款不支持十倍賠償二審改判退還貨款再增加十倍賠償共計107萬餘元經營者不服向北京市高院申請再審近日法院作出終審判決
  • 【以案說法】購買無中文標籤進口奶粉,欲索取十倍賠償?法院:不支持!
    【以案說法】購買無中文標籤進口奶粉,欲索取十倍賠償?法院:不支持!於是一些人以打假為幌子,以索賠為目的,專門到商店購買無中文標識的進口食品,然後十倍索賠。這些人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案情回顧張某是一名無業人員,在聽說購買無中文標識的進口商品能夠獲得十倍賠償的消息後,立刻付諸行動。張某先後到南海、江門等地的商店購買了無中文標識的進口商品,要求退貨,同時要求商品銷售者返還商品價款,並按商品價款的十倍予以賠償。
  • 遭遇了職業打假人,法院為什麼不支持「退一賠十」?
    2015年6月1日、5日,劉某先後在北京馬甸大型服裝服飾購物節的展銷活動上,從李某的攤位購買了86盒包裝盒上有「天雄海參」字樣的海參,每盒重量250克、單價為1250元,共支付價款107500元。其中,6月5日購買的6盒有公證員現場見證。
  • 職業打假人獲十倍賠償,走紅判決書引熱議
    首先,韓先生購買的紅酒屬於生活資料,因此韓先生是消費者;其次,難以給職業打假者下定義,打假是好事,打假獲取的是合法利益;第三,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韓先生明知紅酒存在問題仍購買,不能作為超市抗辯的理由;第四,價款十倍的懲罰性賠償不以消費者人身權益遭受損害為前提
  • 最新判例:職業打假人花10萬買「問題」海參,終審獲賠100萬!
    最新判例:職業打假人花10萬買「問題」海參,終審獲賠100萬!職業打假人買問題海參起訴索賠,近日終審被判獲賠107萬餘元,法院在判決書中,態度明確地對食品領域職業打假索賠的積極意義予以高度肯定劉某花10萬餘元,請公證員隨行購買「問題」海參,將銷售商及生產商告上法庭,索賠「退一賠十」
  • 被職業打假人索賠二十多萬的這家企業,向檢察院遞交了監督申請書...
    隨著法律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增大,社會上出現了這樣一些買家:他們並非單純為了滿足生活消費需求而購買商品,而是利用法律規定中的懲罰性賠償規則,通過大規模採購瑕疵商品、利用商家漏洞,打著維護自身權益的旗號,對商家進行高額索賠。有些人甚至將商家告上法庭,利用訴訟權利,上演維權與惡意索賠的戲碼。
  • 買86盒"問題"海參獲賠百萬……青島近兩成維權消費者系"職業打假人"
    一份是對幾名賣假減肥藥微商的判決,罰金最高達到1200萬元;一份是關於職業打假人起訴超市索賠獲支持。兩份判決均指向同一個領域,就是食品藥品安全。儘管職業打假人的身份目前在其他領域頗受爭議,但是在食品藥品領域卻不斷得到支持。相關人士認為,這體現了國家層面對食品藥品安全的高度重視,社會共治體系逐漸形成。
  • 買茅臺酒,竟然都是假的,索賠十倍賠償
    「假酒不一定質量不合格、假商標不意味著假產品」南充的甄先生花了24000餘元買了9瓶53度的茅臺,後發現是假茅臺,就將商家告上法庭索取10倍賠償。一審法院以上述理由認為該酒尚不存在質量問題,不予支持甄先生的索賠請求。
  • 盯上羅永浩的「職業打假人」:以正義之名,做年入百萬的索賠生意!
    根據媒體此前的報導,王海一單的打假收入在30萬,年收入在百萬到千萬之間。 高收入背後,是對職業打假人的質疑。按常理,職業打假人打的是確實不符合規範的產品,依據的是法律知識,走得也是正規法律程序,對商品市場確實有一定的規範作用,無論是從流程還是結果上來看,似乎都是合乎規範的。
  • 關於「職業打假人」的調查報告:哪些容易引起他們注意
    「職業打假人」與一般消費者的區別在於其購買商品及服務的目的系營利,而非因生活所直接需要而購買商品及服務。職業打假人並不是一個法律概念,沒有準確的法律定義,多數法院並不會對職業打假人進行定義和認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消費者的界定是要以生活消費為目的的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這個解釋側重使用商品的目的為「為生活消費需要」,但是怎樣是「為生活消費需要」需要法院在實際審理中去判斷。
  • 「假一賠十」對於職業打假人有效嗎?
    目前很多職業打假人通過法律途徑向廠商或銷售商索賠,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劉某於2015年6月1日從上述李某攤位處購買了海參,劉某支付價款100000元。之後,劉某以其所購買的海參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為由,將銷售商李某、生產商及展銷公司訴訟至法院,要求李某及生產商返還購物款,並賠償十倍貨款。經查劉某為職業打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