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情系深藍 與人民海軍血脈相連

2020-12-23 騰訊網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青島,這座黃海之濱的現代化都市有著很多城市名片:比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藍色科技中心等等,而她更因為參與並見證了人民海軍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又被人們稱為「海軍城」。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即將在青島舉行,今天,就讓我們帶您走進這座極富魅力的海洋之城。

  記者 郭燕波:

  正值青島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這兩天,走在青島的大街小巷,已經感受到了慶祝海軍節日的濃厚氛圍。馬路兩旁掛滿了富有海軍特色的標語,公交站臺以及市區的大屏幕上也循環播放著慶祝海軍成立70周年的宣傳海報,對於青島市民來說,4月23日,不僅僅是海軍的生日,也是他們最隆重的節日。

  青島這座海濱城市

  不斷見證著海軍發展壯大

  海軍的盛大活動,選擇在青島舉行,已經不是第一次了。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成立後,來自全國各大野戰軍的先輩分赴青島組建海軍部隊和院校。從那以後,青島這座海濱城市,不斷見證著海軍發展壯大的一個個歷史瞬間。

  青島當地軍民同呼吸,共命運

  在中國海軍邁向深藍的徵程中,青島佔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地軍民同呼吸,共命運,共同發展藍色經濟,打造海軍名城。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慶祝海軍節日的氛圍更為濃厚,這裡是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母港所在地。對於海軍,這裡的群眾有著不一樣的感情。

  為了建設中國第一座航母軍港,附近6個村1429戶人家整體搬遷。畢宗明和鄉親們一起搬出了祖祖代代生活的家園。

  記者採訪畢宗明

  搬遷那年,畢宗明的兒子畢志城剛滿10歲,如今,他也成為了一名海軍戰士。

  如今,古鎮口融合創新區已經形成了包括船舶海工、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海洋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在內的高科技企業園區,不僅推動了部隊戰鬥力提升,也讓從海邊搬到示範園區的鄉親們享受到了紅利。

  正是這些服務部隊的舉措和當地群眾真心為軍的熱情,青島連續8屆被表彰為雙擁模範城。青島市還出臺了一系列惠軍政策。

  軍地同心,共建共榮

  駐青島部隊大力支援地方經濟建設,很多軍人退役後也加入到了服務青島的大軍中。這兩天,快樂沙公益組織的創辦者林風謙異常忙碌,他要去小學為孩子們普及海洋知識。林風謙曾在海軍服役25年,是原石家莊艦政委。2015年自主擇業後,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成立了這個組織。

  戰艦與城市血脈相連

  海軍與青島同頻共振

  如今

  人民海軍已經成長為捍衛國家利益的戰略鐵拳

  而青島也快速發展

  躋身於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行列

  記者:鄭冰 郭燕波 淳于懷濤 秦然 項文年 曹海峰 米鵬 張印傑

  編輯:李小凡

相關焦點

  • 「海軍城」山東青島:以城市的名義與人民海軍同頻共振
    「海軍城」,一往情深向深藍  ■解放軍報記者 董 強  作為我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海防重鎮,青島這顆鑲嵌在太平洋西岸的璀璨明珠,見證了人民海軍的光輝歷程。戰艦與城市血脈相連,海軍與青島同頻共振,青島軍民同呼吸、共命運。如今,人民海軍已成長為捍衛國家利益的戰略鐵拳,而青島也躋身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行列,並始終在城市建設中自覺貫徹落實國防建設要求,譜寫了青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同步發展的華彩樂章。
  • 人民海軍成立七十一周年 青島水兵們踏歌起舞為海軍慶生
    在這個萬物復甦、花團錦簇的季節,4月23日,海軍官兵又迎來了自己的節日——海軍節。22日晚,黃海之濱,珠山之畔,伴隨著夜幕升起,一場慶祝人民海軍成立七十一周年「起航春天」軍港聯歡會在青島某軍港拉開帷幕。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勤務保障大隊全體官兵歡聚一堂、踏歌起舞,共同為人民海軍慶生,讚頌人民海軍71載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向奮戰在保障一線的水兵戰友們致敬。
  • 洪澤湖艦在青島光榮退役 正式告別海軍戰鬥艦艇序列
    9月6日上午,青島某軍港碼頭,被譽為「中華補給第一艦」的人民海軍第一代綜合補給艦——洪澤湖艦,隆重舉行退役儀式,正式告別海軍戰鬥艦艇序列。1979年9月6日,作為當時海軍噸位最大的艦艇之一,人民海軍第一代綜合補給艦洪澤湖艦在大連紅旗造船廠下水,從此開啟了38年劈波斬浪、挺進深藍的徵程。
  • 人民海軍的標誌符號,你真能讀懂它嗎?
    它很尋常,在水兵生活中處處可見,它很重要,能讓艦船不再四處漂泊,它又是人民海軍的標誌符號。它很尋常,在水兵生活中處處可見它很重要,能讓艦船不再四處漂泊它又是人民海軍的標誌符號
  • 2019海軍成立70年青島海上閱兵觀後感 心得體會(多篇)
    2019海軍成立70年青島海上閱兵觀後感 心得體會  4月23日,一場隆重的海上閱兵在黃海上進行。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登上檢閱臺,檢閱受邀參加海上閱兵活動的13國海軍18艘艦艇。我們一起來看看青島海上閱兵的觀後感和心得體會吧~
  • 人民海軍70年丨大海作證——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
    新華社青島4月26日電題:大海作證——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全記錄    新華社記者黎雲、張汨汨    4月22日,伴隨著悠揚的迎賓曲,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開幕式在青島舉行。    「日程豐富、亮點紛呈。」
  • 參觀青島海軍博物館 了解我國海軍發展歷史
    2019年7月16日,大批遊客參觀青島海軍博物館,登上101鞍山艦、531鷹潭艦,遠眺已退役的首艘核潛艇"長徵一號,了解我國海軍的發展歷史以及人民海軍的戰鬥歷程和建設成就,學習武器裝備知識。2019年7月16日,大批遊客參觀青島海軍博物館,登上101鞍山艦、531鷹潭艦,遠眺已退役的首艘核潛艇"長徵一號,了解我國海軍的發展歷史以及人民海軍的戰鬥歷程和建設成就,學習武器裝備知識。
  • 遊青島,這個博物館要去看一看 中國海軍博物館
    遊青島,這個博物館要去看一看 中國海軍博物館 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宣告成立,國家海軍領導機關是一年後的1950年在北京成立的。青島雖然不是海軍成立的地點,但這裡有重要的海軍軍港,舉行過重大的海軍閱兵儀式,遼寧艦的母港也在青島。
  • 記南部戰區海軍南寧艦艦長周智峰:我和中國海軍一起走向深藍
    海軍南寧艦艦長周智峰,入伍21年來,先後參加過建國50周年國慶閱兵、敘利亞化武海運護航、第25批亞丁灣護航、「4.12」南海閱兵等30多項重大軍事任務,被評為全軍優秀參謀1次,受到海軍、戰區海軍表彰5次,榮立三等功4次。
  • 劉同敬:走向深藍的「中建海軍」
    原標題:劉同敬:走向深藍的「中建海軍」   「行走在祖國70%的水畔,中建築港致力於打造特色鮮明的水工建設
  • 俄羅斯來華留學生卡佳:我與中國血脈相連
    「在中國期間,我堅持每年為中國人民獻血,現在已累計超過2500 毫升。我老公是中國人,女兒在中國上小學一年級,我雖然是俄羅斯國籍,但內心早已與中國血脈相連。」  邂逅石大,感受別樣特色  「來此讀書之前我就來過青島,它是我來中國最早接觸的城市,青島人善良熱情,在生活上給了我很多幫助。」
  • 2021徵兵報名開啟,人民海軍歡迎你!
    2021徵兵報名開啟,人民海軍歡迎你!乘風破浪、海豚伴航坐著軍艦去亞丁灣這樣的極致人生只有海軍官兵才能享受曾經有一份珍貴的機會擺在我面前小編選擇了珍惜在人民海軍挺進深藍的偉大航程中我不僅是見證者更成為了親歷者
  • 黃岡中學:觀海軍基地,揚軍旅文化,展深藍情懷
    12月13日,在教務處副主任張科元、海航班班主任汪正祥和海航學員教官潘河林的帶領下,高一、高二年級海航班全體學員前往海軍某基地開展遊學活動。此次活動為期半天,同學們參觀了基地的生活環境和訓練設施,觀摩了基地軍人們整齊的部隊列操和匕首操,聆聽了專場講座。
  • 人民海軍第一支偵測勁旅,60歲生日快樂!
    他被譽為海上「開路先鋒」他是新中國第一支海上偵察、海陸測繪和海洋調查部隊他就是東部戰區海軍某偵測船大隊六十載量天測海為海軍走向深藍標註使命刻度大隊自組建以來一代代海測兵攀懸崖、爬泥灘、闖大洋、鬥惡浪先後完成300
  • 兩岸血脈相連原本一家 統一的中國眾望所歸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旺報》10日文章,原題《統一的中國 眾望所歸》,全文摘編如下:這世界有一些東西你永遠扯不斷,分不開,那就是根與血脈。20多年前,我在大學的時候,偶讀余光中先生的那首著名的小詩《鄉愁》,讀得我幾乎涕淚潸然。
  • 解讀海洋文學 傳承精神血脈
    為增強學員們對中華海洋文明與中國海洋文學的了解,並通過解析經典,思接歷史、喻古觀今,構築學員們知海、愛海的海洋情結,激勵大家更加堅定、自覺地培育弘揚新時代海軍精神,近日,在基礎部教員的悉心指導和學員大隊的大力支持下,潛淵文學社的同學們策劃了一次主題為「向海而歌——解讀海洋文學經典 傳承精神血脈」的第二課堂活動。
  • 人民海軍籌建的背後
    此時此刻,這支海軍只有13人,所有現代化機械裝備僅美制吉普車3輛,無一艘現代化戰艦。這一天——4月23日,在1989年2月17日被中央軍委頒文確定為人民海軍誕生日。就在這一天,國民黨海軍給人民解放軍海軍送了一個大大的禮包。4月23日下午3點30分,也就是會議召開的兩個小時後,原國民黨海防第二艦隊司令林尊在南京笆鬥山江面宣布率部起義,投入人民的懷抱。
  • 人民海軍歷史上的若干個第一
    第一支海軍部隊成立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宣告成立,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華東軍區海軍的成立日,成為人民海軍的誕生日。 第一份報刊《人民海軍》報1950年1月1日,華東軍區海軍《人民海軍》報出版創刊號,刊頭「人民海軍」4字為毛澤東1949年秋所題。 首次舉行軍艦命名授旗典禮1950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南京草鞋峽江面舉行軍艦命名授旗典禮。
  • 這封感謝信的背後是「血脈相連」~
    「孩子今年5歲,剛上幼兒園,是個懂事、乖巧、可愛的『小棉襖』……今年5月26日,孩子高燒不退……」可以想像,在「遇見」顧金富之前,小女孩的一家人背負著多少惶恐與不安,「有時候家人的一個電話,朋友間的一句問候,病友問起孩子的經歷,這一切的一切都成為眼淚的催發劑……」 素未謀面卻從此血脈相連
  • 985本科招生上萬,山大、吉大,和鄭大血脈相連
    比較有意思的是,山東大學和吉林大學都和鄭州大學關係密切,可以說鄭州大學就是由山東大學和吉林大學以及其他兄弟大學幫助建立的,鄭州大學和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血脈相連,今日都是巨無霸。1952年,我國效法前蘇聯對全國高等學校院系進行調整,第一是把原河南大學拆分,然後把青島辦學的山東大學遷到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