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海軍歷史上的若干個第一

2020-12-24 騰訊網

第一支海軍部隊成立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宣告成立,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華東軍區海軍的成立日,成為人民海軍的誕生日。

第一所海軍學校組建1949年5月16日,以國民黨軍「重慶」號巡洋艦起義人員為基礎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安東(今丹東)海軍學校。同年11月22日,在安東海校基礎上組建第一所正規的海軍學校—大連海校,肖勁光任校長兼政治委員,張學思任副校長兼副政治委員。

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首次為海軍題詞1949年8月28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為海軍題詞。

第一批水面艦艇大隊組建1949年11月8日,以華東海軍學校第五、第一大隊為基礎,組成第一、第二艦艇大隊,各轄艦艇10艘。

第一份報刊《人民海軍》報1950年1月1日,華東軍區海軍《人民海軍》報出版創刊號,刊頭「人民海軍」4字為毛澤東1949年秋所題。

首次舉行軍艦命名授旗典禮1950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南京草鞋峽江面舉行軍艦命名授旗典禮。

人民海軍首次海戰1950年5月25日凌晨,參加萬山戰役的廣東江防部隊「解放」號和「桂山」號炮艇突入國民黨萬山防衛司令部所在地垃圾尾島海域,對停泊在港內的國民黨海軍30餘艘艦艇實施猛烈攻擊。

首次組織艦艇掃雷1950年6月19日,華東軍區掃雷大隊對長江口實施掃雷,至10月底,共清水雷4枚,長江口航道得以暢通。

第一個海軍基地成立1950年10月10日,以陸軍第11軍為基礎組建的海軍青島基地,在匯泉體育場召開大會,正式宣告成立。

首次大批接收青年學生和青年工人參加海軍建設1950年12月18日至1951年2月13日,海軍派出600餘接收人員分赴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十多個大中城市,共接收青年學生和青年工人6732人。

第一批魚雷快艇大隊組建1951年9月17日海軍電令華東、中南、華北和青島基地各組建一個快艇大隊。據此,海軍快艇第1大隊、快艇第11大隊、快艇第21大隊、快艇第31大隊分別在上海、廣州、塘沽、青島組建。

組建海軍第一個航空師1952年6月27日,以陸軍第10軍第30師師部為基礎,在上海虹橋機場組建海軍航空第一師。該師轄1個水雷轟炸機團,一個驅逐機團。

毛澤東首次視察海軍艦艇部隊1953年2月19日至24日,毛澤東主席在公安部長羅瑞卿陪同下視察華東軍區海軍艦艇部隊。

海軍航空師首空戰1954年3月18日,海軍航空兵第6團2架米格-15比斯飛機,在三門灣上空與國民黨空軍F-17型戰鬥轟炸機4架進行空戰,取得擊落、擊傷各1架的戰果。

第一個潛艇大隊成立1954年7月22日,以旅順潛艇學習大隊及接收的兩艘蘇聯潛艇為基礎與待接收的另兩艘潛艇,組成海軍獨立潛水艇大隊。這是人民海軍最早成立的潛艇部隊。

第一個驅逐艦大隊成立1954年7月22日海軍下發命令,以接收蘇聯的兩艘驅逐艦為基礎,組建海軍驅逐艦大隊。1954年10月25日,青島基地召開驅逐艦大隊成立大會,所轄驅逐艦分別命名為「鞍山」、「撫順」號。

海軍航空兵首次轟炸一江山1954年11月4日,海軍航空兵第1團杜-2型轟炸機9架,在第10團和空軍獨立第1團各1個殲擊機大隊的配合下,對一江山島國民黨軍實施大規模轟炸,拉開了三軍聯合解放一江山島作戰序幕。

魚雷快艇首次擊沉國民黨海軍護衛艦1954年11月14日,華東軍區海軍魚雷快艇31大隊4艘快艇,對國民黨海軍護衛艦「太平」號實施魚雷攻擊,將其擊沉於高島附近海面。

組建海軍第一個陸戰師1954年12月9日海軍命令,以華東軍區水兵師師部攜2團與華東軍區海軍2個團合併組成海軍陸戰師。1957年6月海軍陸戰師調歸南京軍區。

第一個水上飛機大隊組建1955年6月9日,海軍以接收蘇聯進口的6架別-6型水上飛機,組建水上飛機大隊,稱海軍航空獨立第1大隊。

周恩來首次乘艦檢閱海軍艦艇部隊1957年8月4日,周恩來總理在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大將陪同下登上「鞍山」號,檢閱了海軍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及航空兵飛行跳傘表演。

首次組織岸艦飛彈對海實彈射擊1959年6月12日,海軍某基地飛彈連對海上目標進行第一次實彈射擊。

首次炮擊金門1958年8月23日17時30分,海軍駐廈門地區海岸炮兵6個連,首次打響了嚴懲金門國民黨軍隊的戰鬥,至10月6日止,海軍配合兄弟部隊共擊沉、擊傷敵大小艦艇21艘、水陸兩用運輸車20輛,擊落擊傷敵機4架。

首次與攜帶「響尾蛇」飛彈的國民黨空軍飛機作戰1958年9月24日,海軍航空兵米格-15比斯飛機8-架、殲-5飛機8架,在浙江溫州地區上空與攜帶美制「響尾蛇」飛彈的國民黨空軍F-86型飛機24架空戰,擊落敵機2架。

首次組織岸艦飛彈對海實彈射擊1959年6月12日,海軍某基地飛彈連對海上目標進行第一次實彈射擊。

毛澤東首次為建造核潛艇作指示1959年10月,毛澤東主席在蘇聯停止對華技術援助後,指出:「核潛艇,一萬年也搞出來。」

第一個岸艦飛彈大隊成立1963年2月4日,海軍以1個飛彈連和2個中隊及新接收的1個試驗營為基礎,組建海軍岸艦飛彈大隊。

首次擊落美國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1965年3月24日,海軍航空兵殲-6飛機1架,在海南島上空擊落美國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1架。

相關焦點

  • 「海軍城」山東青島:以城市的名義與人民海軍同頻共振
    海拔1132.7米的嶗山山脈最高峰,是中國大陸海岸線上的第一高峰。  1917年12月,康有為第一次來到青島,他敏銳地發現青島風貌風情與眾不同。多年後,他這樣形容青島: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綠樹紅瓦,可舟可車。  而今,行走在青島街頭,「萬國建築博覽會」的風格所帶給人們的強烈感受,除多樣文明的「存照」之外,更有帝國主義列強侵佔中華的歷史屈辱。
  • 人民海軍70年丨大海作證——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
    在國防部4月2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這樣評價多國海軍活動。    大海為媒,海軍文化扮靚海洋之城    趕在海軍節來之前,司機隋福恆在公交車廂內懸掛起海軍軍旗,這位在海軍服役了16年的老兵,以這種方式紀念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
  • 青島:情系深藍 與人民海軍血脈相連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青島,這座黃海之濱的現代化都市有著很多城市名片:比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藍色科技中心等等,而她更因為參與並見證了人民海軍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又被人們稱為「海軍城」。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即將在青島舉行,今天,就讓我們帶您走進這座極富魅力的海洋之城。
  • 參觀青島海軍博物館 了解我國海軍發展歷史
    2019年7月16日,大批遊客參觀青島海軍博物館,登上101鞍山艦、531鷹潭艦,遠眺已退役的首艘核潛艇"長徵一號,了解我國海軍的發展歷史以及人民海軍的戰鬥歷程和建設成就,學習武器裝備知識。2019年7月16日,大批遊客參觀青島海軍博物館,登上101鞍山艦、531鷹潭艦,遠眺已退役的首艘核潛艇"長徵一號,了解我國海軍的發展歷史以及人民海軍的戰鬥歷程和建設成就,學習武器裝備知識。
  • 人民海軍籌建的背後
    陳毅同志強調,這是歷史逼著我們去幹的,而且非幹好不可,要你去幹,是黨中央對你的信任,你是合適的人選。就這樣,我受命於關鍵之時,從此把全副精力投入到組建海軍的調查研究和策劃之中。」渡江戰役前夕,張愛萍來到第三野戰軍司令部的駐地江蘇泰州白馬廟,見到了粟裕,研究組建海軍的準備工作。
  • 90年,人民軍隊的90個「第一」
    90年,人民軍隊的90個「第一」  編者按:從1927年8月1日在南昌城打響第一槍至今,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走過90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留下一個又一個「第一」。值此紀念建軍90周年之際,半月談雜誌社與新華社解放軍分社、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共同評選出人民軍隊90年歷史上的90個「第一」,以表達對人民子弟兵的崇高敬意。  一、軍隊建設發展方面  1、打響人民解放軍「第一槍」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中,我黨掌握的「葉挺獨立團」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 不靠海卻誕生了人民海軍 江蘇泰州憑什麼?
    今天,「重走解放路 奮進新時代」長三角主流新媒體記者團來到泰州,循著歷史的腳步,探尋人民海軍的起源。  首先,是自然選擇了泰州。  奔騰的萬裡長江,至泰州段,江面陡然收緊,相對狹窄的江面,有利於兩岸的來往交流。如江北岸泰州下轄的靖江,就曾與江南岸分屬無錫的江陰曾是一家。  隨後,歷史也選擇了泰州。
  • 江南是中國海軍的發源地:第一支海軍誕生於2500年前?
    吳歌原創在一次講座中,吳歌說:江南是中國海軍的發源地。聽的人說:對啊。1949年4月,新中國的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長江邊成立,不久,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海軍艦隊東海艦隊在上海組建。又有人說:對啊。
  • 青島「最具歷史意義的景點」,現存中國唯一,見證了中國海軍崛起
    文|城市旅遊推薦官青島「最具歷史意義的景點」,現存中國唯一,見證了中國海軍的崛起曾經的亞洲第一巨艦,卻在清政府腐敗無能中沉入海底,一場甲午戰爭對於許多遊客來說,旅遊不僅僅是一種休閒娛樂方式,更是能從中了解到許多文化與歷史,極大程度增長我們的閱歷,可謂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青島這個景點保留了我國海軍崛起的歷史。假期帶孩子來旅遊,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情懷,非常不錯哦!
  • 「地評線」鏗鏘回答海天迴響 人民海軍壯我海疆
    作者:殷建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32艘艦艇、39架戰機,分別編為6個群、10個梯隊,依次接受檢閱。通過檢閱艦時,受閱艦艇鳴起長哨、官兵整齊站坡,向習主席致敬。「同志們好!」「主席好!」「同志們辛苦了!」我們怎能忘記林文虎率20噸的炮艇,衝入敵群;我們怎能忘記毛澤東曾「三次點將」的「海空雄鷹團」;我們怎能忘記某潛艇基地官兵,將世界核潛艇長航紀錄刷新至90天以上;我們怎能忘記「海空衛士」王偉、「忠誠黨的創新理論的模範教員」方永剛、「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馮理達、「全國道德模範」李玉枝;我們怎能忘記「航母戰鬥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一個個英雄的名字為人民海軍走向強大奉獻力量。
  • 人民海軍的標誌符號,你真能讀懂它嗎?
    它很尋常,在水兵生活中處處可見,它很重要,能讓艦船不再四處漂泊,它又是人民海軍的標誌符號。 (原標題:人民海軍的標誌符號,你真能讀懂它嗎?)
  • 蕭勁光大將——毛主席欽點的新中國第一任海軍司令
    1948年5月他兼任東北野戰軍第一前線圍城指揮部(後為第一兵團)司令員,與肖華同志一起率部圍困長春,採用軍事包圍、經濟封鎖、政治瓦解的方法,爭取了國民黨第60軍起義,迫使其餘守軍全部投降。遼瀋戰役結束後,他率東北野戰軍5個縱隊入關,圓滿完成了隔斷平津和協同友鄰部隊包圍北平的任務。平津戰役後,蕭勁光同志任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 南沙第四代「高腳屋」呼之欲出——《人民海軍駐守南沙20年紀實...
    汪洋大海上,官兵們無寸土之地可以立足,伴隨著高溫、高溼、颶風、狂濤,一座座「高腳屋」在人民海軍進駐的各個礁盤上堅強地矗立起來。到現在,南沙的「高腳屋」已經從第一代,第二代,發展到了第三代。  如今,南沙的第一代高腳屋,已經完全消失了;第二代高腳屋,也只剩下幾個生鏽的鐵架子,偶然還有海鳥過來歇息;現在官兵們住上的是第三代高腳屋。
  • 人民海軍70年|這八套海軍服你真不一定都見過!
    海軍服裝經過多次改革調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品種系列逐步豐富完善,服裝質量不斷提高,較好地適應了海軍建設發展的需要。開國大典時的海軍服裝1949年4月23日,在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解放南京的同一天,人民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宣告成立,開創了中國人民保衛海疆、經略海洋的新紀元。
  • 人民海軍70年|新中國海軍首次掃雷作戰:第一次掃雷失敗
    組建新中國第一支掃雷部隊1949年9月,上海市解放,我隨部隊進駐上海。國民黨軍敗逃時,企圖阻止我軍追殲,在長江口航道施布了許多水雷,封鎖了上海港的進出咽喉,從政治、經濟、軍事上給剛解放的上海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這個問題,黨中央、周恩來總理及上海市領導都很重視,也很著急。
  • 「銘記歷史」貴州桐梓金家樓,抗戰期間辦在內陸的「海軍學校」
    1937年9月,改名為「馬尾海軍學校」的福州船政局為了防止日軍轟炸造成破壞,就從馬尾遷到福州鼓山的湧泉寺繼續上課。隨著戰事的不斷擴大,又繼續向西南內地遷移。先是1938年6月遷往湖南湘潭,後又1938年10月中旬遷到貴州桐梓,開始了歷經八個年頭的「桐梓海軍學校」時期。在經過多處選擇之後,最終選定桐梓縣城內的「金氏節孝祠」(金家樓)作為校址。
  • 人民海軍成立七十一周年 青島水兵們踏歌起舞為海軍慶生
    在這個萬物復甦、花團錦簇的季節,4月23日,海軍官兵又迎來了自己的節日——海軍節。22日晚,黃海之濱,珠山之畔,伴隨著夜幕升起,一場慶祝人民海軍成立七十一周年「起航春天」軍港聯歡會在青島某軍港拉開帷幕。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勤務保障大隊全體官兵歡聚一堂、踏歌起舞,共同為人民海軍慶生,讚頌人民海軍71載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向奮戰在保障一線的水兵戰友們致敬。
  • 楊尚昆談新中國若干重大歷史事件
    《楊尚昆談新中國若干重大歷史事件》   《楊尚昆回憶錄》原計劃分三冊出版,第一冊從他的童年寫到抗日戰爭勝利,第二冊寫在中央辦公廳20年,第三冊寫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 人民海軍新一代指揮員潘志強:航跡遍布5大洲3大洋
    2015年4月,海軍152編隊開始執行第20批護航和環球訪問任務,潘志強在千島湖艦上擔任保障指揮所指揮員。 環球訪問第一站就是非洲國家蘇丹。蘇丹港水淺而狹窄,兩萬噸的千島湖艦像一個龐然大物,在港內掉個頭都很困難。
  • 「加油 人民海軍」:摩斯密碼被天文愛好者破解
    來源:新華社解放軍分社原標題:「加油 人民海軍」:摩斯密碼被天文愛好者破解——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 「海洋與國防科普」全國青少年系列活動持續開展為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4月23日22點40分00秒至22點41分59秒,瓢蟲一號衛星在太原上空用肉眼可見聚光燈陣閃爍發送了一串摩斯密碼。天文愛好者們破解了這串密碼——「加油人民海軍」。這是對人民海軍70年華誕的祝福,也代表了全國人民對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海軍的迫切期待,同時還是向中國航天事業致敬的一份科學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