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後,活著的人該拿我的QQ、微信號怎麼辦?-虎嗅網

2020-12-17 虎嗅APP


在網絡流行語中,有這樣一個句式「你想把我笑死,好繼承我的螞蟻花唄/王者榮耀/表情包……」拋開這個梗的應用環境和表達效果,這句話的後半句——「繼承螞蟻花唄/王者榮耀/表情包」可以延伸出一個關乎你我的嚴肅問題。 

       


命不久矣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處理那些摸不著、碰不到的虛擬物品?真的可以把它們傳給後代或者指定繼承人嗎?死後,我們的微信、微博、QQ、豆瓣、抖音、遊戲帳號會怎麼樣?    

  


當網絡在人類生活中日益重要,並且快速成為個人數字檔案中心的時候,數字財產就出現了。數字財產是指以數字形態存在的,包括但不僅限於網站及其內容、應用軟體、代碼、電子文檔、圖片內容、媒體內容、電子貨幣、電子郵件帳戶及其內容、社交網絡帳戶及其關係和內容、雲端服務帳戶及其數據等。



每個人的數字財產都有變成數字遺產的那一天。一直是大數據「算計」人類,也到了人類考慮自己數字財產的時候了。


人類天生就被與財產相關的東西吸引,英國法學家威廉·布萊克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任何一種事物能夠像財產權這樣,令人浮想聯翩、百感交集;沒有任何一種事物能夠像財產權這樣,可由人類以完全排它的方式對外界主張,行使其唯一的、絕對的支配權。」



而且,網絡死亡用戶的數量遠比我們想像的多。雖然沒有人對微博或微信做過統計,但 Facebook 的數據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某種死亡的氣息。


2012 年,在 Facebook 推出僅僅 8 年後,已經有 3000 萬用戶死亡。自那以後,這個數字一直在上升,平均每天大概有 8000 多名用戶死去。在 90 後白髮蒼蒼的時候,他們會見證 Facebook 變成虛擬墳墓的那一天。那個時候,Facebook 的死用戶比活用戶還多。



在 NHK 新聞節目《close-up 現代+》的一項調查中,55% 的日本網友對如何處理數字遺產感到不安。同時,95.2% 的網友不知道該拿數字遺產怎麼辦。

       


放眼世界,美國德拉瓦州是近四年內唯一一個頒布有關數字遺產法律的地方。在當事人死後或喪失行為能力後,家人可以獲得當事人的數字財產。也就是說,德拉瓦州的孩子們可以繼承父母的比特幣了。

       


若是簡單粗暴地給數字遺產做個分類,可以分成物質和精神兩類。物質數字遺產指的是跟錢直接掛鈎的,比如支付寶、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遊戲帳號裡的 money;精神的則是那些社交帳號類、文件視頻圖片類。


保存物質類數字遺產的平臺對用戶死亡的說明做得都比較詳細。



而一旦處理起社交帳號類數字遺產,就不可避免地要和「第三個人」討價還價。因此,所有數字遺產中,物質類的相比精神類的好處理,而精神類中最難處理、處理起來也最尷尬的就是帳戶類。一對德國父母和 Facebook 打了六年的官司。


2012 年,德國 15 歲女生跌落地鐵站臺被撞身亡。女生的父母想通過查看女兒的 Facebook 數據和歷史記錄,來確定女兒是不是自殺。然而,不知道 Facebook 哪來的這個女生去世的消息,馬上鎖定了這個女生的帳號,將女生的帳號頁面變為悼念頁面,並且拒絕提供這個女孩的相關數據。


       


這對夫婦在 2015 年贏了第一場官司,法院要求 Facebook 提供女生的相關數據。但在 2017 年,柏林上訴法院站到了 Facebook 那一邊,認為網絡帳戶隱私受到德國憲法的保護。2018 年 7 月 12 日,德國聯邦法院裁定,Facebook 必須允許死去女孩的父母作為女兒用戶帳戶的繼承人進入。判決下來的時候,這個女生的帳戶已經被封鎖了五年半。


德國法官 Ulrich Hermann 說:


死後將私人日記和信件交給合法繼承人是很常見的,沒有理由對數字數據有任何不同的處理。父母有權知道他們的未成年子女在網上與誰交談。現在父母接管了這個帳戶,這才意味著他們的女兒正式離開了。



在處理數字遺產方面做得比較到位的還屬谷歌。


谷歌在 2013 年推出了「死亡服務」。按照你的設置,如果谷歌發現你的數位化身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在谷歌世界的任何角落出現,它就會給你發郵件。一旦你在一個月內沒有回覆,你的谷歌帳戶就會正式進入死亡流程。


谷歌會向你指定的親朋好友發送你的谷歌帳戶數據包。什麼 Gmail 通訊錄、谷歌雲盤文件夾、YouTube 播放列表等等都可以發送到親朋好友的郵箱裡。


       


如果你不想給任何人發送任何數據,谷歌會幫你刪除它能管得到的帳戶。與此同時,你與谷歌有關的一切都會消失。到那個時候,在另一個世界裡,你就可以和你的幽靈小夥伴們說:「我從未用過谷歌的產品。」


       


在為自己的社交帳號考慮身後事之前,你必須仔仔細細、一字不落地閱讀社交平臺的用戶協議。如果你嫌翻看那些社交平臺的用戶協議和服務條款太麻煩,畢竟讀完亞馬遜 kindle 服務條款需要九個小時,你可以找處理數字遺產的公司幫忙。


日本朝日電視臺就開了一家這樣的公司。這家名叫「dele.LIFE」的事務所專門刪除客戶去世後不想被任何人發現的精神數字財產。

       


這家公司的運作模式是這樣的:籤約後,他們會在客戶的電子設備上安裝一個軟體。這個軟體和公司的伺服器連接。籤約時客戶會規定一個時間限,比如一個月,三個月,半年。在這個期限內,如果軟體監測不到客戶手機或電腦的任何操作,軟體就會發出警報聲。


然後公司確認客戶是否死亡。如果客戶確實離開人世了,公司就會遠程刪除客戶生前指定的電子數據。

       


發明這個軟體、並且主導整個公司技術的是冷麵程式設計師坂上圭司。他因疾病下半身不遂,只能坐在輪椅上生活。  



確認客戶死亡的小助手叫真柴祐太郎,他的性格和程式設計師小哥完全相反。他是名副其實的暖心小哥。



程式設計師小哥的律師姐姐坂上舞為公司提供法律支持。程式設計師小哥和小助手弄的爛攤子都得她來處理。



該公司的第一個客戶是心懷新聞理想的狗仔。在收集了警察局貪汙受賄的證據後,他與「dele.LIFE」公司籤了約,希望自己遭遇不測後,公司幫忙銷毀這些證據,保家人平安。


其實,這個狗仔想刪除的東西還包括他為了炒新聞,給明星們設下的那些圈套。

       


第二個客戶是一位二十六歲獨居女子,也是唯一一個在生命最後一刻後悔的客戶。

       


像很多原生家庭悲劇一樣,父母按照自己的意願培養孩子——孩子離父母規定的道兒越來越遠——斷絕親子關係,永不來往。小姐姐沒有按照父親的想法成為一名古典音樂家,而是和朋友們組樂隊,發匿名唱片,做著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


為了留住這樣的快樂,和父母死生不復相見,她為自己提前辦了葬禮。

  


她要刪除葬禮的視頻,以免死後讓父母看到。在倒地還留有一口氣的時候,她用筆在紙上寫下「數據還是別刪了」。公司按照她的意願,讓父母觀看了視頻。


小姐姐這樣的做法既是對父母的成全,讓他們看到女兒的笑容,放下沒有好好照顧女兒的悔恨;同時也是對父母的報復——沒有你們,我也能活得很好。

   


做了 28 年線人的老爺爺是公司的第三個客戶。他監視了住在對面的理髮店老闆娘 28 年,老闆娘成了他的精神伴侶。在監聽老闆娘的時候,他會露出幸福的笑容,會望向窗戶跟她說話。


在整個情報工作快要結束的時候,爺爺投海自殺,拜託公司把所有的情報都刪除。

      


說到這裡,你應該猜到了這家公司不是真實存在的。這些全是最新日劇《人生刪除事務所》的內容。



雖然「dele.LIFE」公司是虛構的,但是國外已經有了處理數字遺產的公司。日本數據公司 Data Salvage 可以在硬碟、網盤、社交網絡裡提取死者與家人朋友的合照。提取完畢後,死者所有的數據都會被存到一張碟裡。這張碟會被放入粉碎機,變成一堆圖釘。

   


當我們獨自面對精神類的數字財產時,說白了也就兩種選擇,刪除/保留。


米蘭·昆德拉在《不朽》中提到,人類的靈魂有兩種,一種做加法,另一種做減法。


要培植「我」的獨特性,有兩種方法:減法和加法。阿涅斯減去她的「我」的所有表面的和外來的東西,用這種辦法來接近她真正的本質。


洛拉的方法恰恰相反:為了使她的「我」更加顯眼,更加實在,更容易被人抓住,她在她的「我」上面不斷地加上新的屬性,並儘量讓自己和這些屬性合二為一。

       


昆德拉對人類靈魂的解釋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有的人選擇刪除,有的人選擇留下。選擇刪除的人就是阿涅斯,選擇留下的人則是洛拉。


而當我們把家人朋友的感受考慮進來時,讓專業人士幫忙處理遺物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或許,對家人來說,打開你的網絡世界就像是打開一個潘多拉盒子。

 


找公司處理數字遺產就像是為遺體化妝。遺體原貌會給家人帶來打擊,像睡著了一樣、安詳的遺體對家人是一種安慰。我們的數位化身也需要這樣的「化妝」。

    


數字遺產不可避免地會牽扯到隱私問題。而解決網際網路背景下的各種隱私問題,技術方法治標,改善人類對數據和自我的認識才治本。


不管什麼時候,人類還是需要隱私,哪怕是一點點去包容自己的不完美。人生總有一些記憶、一些感受、一些事情是必須要留給自己。和閨蜜在微信互罵婊子、在某些微博下艾特男朋友……這些東西會教壞小孩子,還是不要繼承了。 

   


技術不停進化和生長,人類要學會和這個朋友好好相處。不仰視,不蔑視,平常心對待就是了。面對數字遺產也是如此。


相關焦點

  • 當我死後,誰會記得我?讀繪本《獾的禮物》,思考人生意義
    隨著一天天過去,疫情被一步步控制,心也慢慢平靜下來,恢復了常態之外,更是引發了我的思考。當我死後,誰會記得我?獾老了。他自己很明白,日子要到頭了。他不害怕,他知道自己的一生沒有白白度過,但是,他也有擔心,不是擔心自己,而是擔心朋友們會難過。
  • 餘華《活著》:人為什麼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
    《活著》是餘華的中篇小說,並且本書獲得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等多種獎項,本書主要講述了福貴這個人的一生,"我"去民間收集民謠時,偶遇了一個垂危的老人——福貴,由福貴講述了他的一生,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
  • 我該拿你怎麼辦?我的破壞大王
    銥姐姐從小就破叫做壞大王,一歲前糟蹋她爸爸打火機,一分鐘好好的打火機會拆成零碎,嚇得她爸整天到處藏打火機,只要我不在屋裡,鍋碗瓢盆經常在被窩裡出現,就是蔬菜她也能拿出來玩,有一天我從外面回來,發現我家的剁辣椒桶在電梯間門口放著。
  • 微信號不能修改啷個辦嘛!小夥微信號裡含有前女友生日惹怒現女友
    一開始李先生還感到莫名其妙,因為他根本就不記得自己微信號設置的什麼,當女友點開他的微信資料拿給他看時,他這才想起當初設置微信號時自己正和前女友處於熱戀中,看到微信自動生成的微信號又長又不好記,就把微信號設置成了自己的名字首字母加上自己和前女友的生日。「我當初就是隨便設置的。」面對女友的質問,李先生解釋說。
  • 因為抑鬱症的媽媽,我覺得活著沒意思,該怎麼辦?
    服用了安眠藥,當時我還小,都是我爸我姐在陪伴,經過一年多才恢復過來。不愛說話,對自己很沒自信,連工作上的報表都覺得自己做不來,壓力大,怕擔責任,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覺著活著沒意思,找不到生活的樂趣。也去看了醫生開了一些藥,可是看著媽媽笑不出來我也很難受,我也找不著生活的樂趣。我只知道我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陪伴她,我很怕她會做出當年同樣的事情,將軍,我該怎麼辦?
  • 深刻解讀餘華《活著》,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一直以為《活著》是餘華刻意編造的悲劇,直到前陣子看過這麼一個視頻。視頻中交警看到一個大叔騎著滿載的三輪車,交警問大叔:你拉著這麼多東西,出事了怎麼辦,你爸爸不管你嗎?大叔說:「我爸爸死了,死十一年了。」交警:「媽媽呢?」大叔:「媽媽死二十多年了。」
  • 微信號怎麼改,微信號改成什麼比較有意義,教大家如何改微信號
    最近微信可以改微信號, 很多人表示很開心,可以給哪些微信號有出生年月日或者手機號的人一次從新機會,今天我們就來教大家如何來修改微信號。第一步:首先我們打開我們微信,找到右下角的我,點擊進去之後就如下頁面,我們找到微信號右邊箭頭地方點擊一下就可以了。
  • 《請你迷失在我身旁》:老了該怎麼辦?活著與效率無關,學會感恩
    有些年輕人選擇不結婚生子,但總被身邊的人反問:老了該怎麼辦?其實,結婚跟養老並沒有直接關係,並不說結婚生孩子以後,養老就有著落了。就算你結婚生子,老了依舊會生病也會孤獨……人生不是一條直線,活著與效率無關。
  • 哥哥的孩子,父母讓我拿40萬給他結婚,我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表妹的遭遇:表妹自由戀愛結婚,當時她的大伯哥生有兩個兒子,而她生的女兒。婆婆一鬧,老公就慌了哥哥的小孩,父母要求我出40萬幫他結婚,大家怎麼看?父母讓你拿40萬,真是害了大兒子又害孫子,更是讓你的生活陷入困境,不僅是情感困境更是無底洞似的經濟壓力。俗話說「救急不救窮」,當然更不能「救懶」,哥哥是典型的「懶人」,父母讓你出40萬給哥哥的孩子結婚,更是在變相的讓孫子再成為不知上進的人。
  • 痛失丈夫,女人痛苦糾結:公婆失獨我還年輕,該拿遺腹子怎麼辦?
    世事兩難全,她無法做到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她只是一個普通人,只能自私的保全自己。 也正因為那篇文章,一位女孩找到了我,向我訴說了她的類似遭遇,然而她到現在還沒有下定決心該怎麼辦,但她能等,孩子等不了,只能找到我,希望我能給她一點建議。
  • 人死後的狀態(人死後靈魂去了哪裡)
    儘管痛苦折磨人,人總得有所選擇,不是上就是下,不前進則後退,因為沒有中間立場。今天會對你以往所領受的帶來挑戰,請你為此而感謝!因為真理就是力量。  近幾年很多人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關注人死後的狀態。死後狀態有關的書籍和電影實在是太多了:死後靈魂飛來飛去,也會遇見活著的家人等等,有很多這類的電影。新聞當中有報導說,好萊塢現在更多是以人死後的狀況和魔鬼有關的內容為主題拍攝電影,這類影視更受人歡迎。
  • 死後,把我也做成一副教學用骨架,這也是我的夙願.
    2000年,他向妻子和子女公開了自己的決定:我做了一輩子的醫生,死了以後也要拿這身『臭皮囊』為醫學作一些貢獻,學生在我身上練熟後,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我患過腦腔梗、高血壓血管硬化,可以做病理解剖;解剖切完用完之後,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學使用。
  • 入不敷出還愛請人吃飯 我該拿這個「賠錢老公」怎麼辦
    自從上次丈夫找陳珠要錢她沒給後,兩人一直冷戰至今「上個星期六,我老公又問我要錢請人吃飯。」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陳珠感到迷茫,不知道該拿這個「賠錢」老公怎麼辦。銷售老公愛請客戶吃飯昨日上午,記者在江北九街肯德基門口見到陳珠,她個子嬌小,扎了個利落的馬尾。今年24歲的她已經有了一個半歲大的寶寶。「他比我大五歲,我們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剛在一起的時候,他對我特別大方。」
  • 我不甘心,我要活著
    2011級的一名學生,在校期間,我學習成績優異,多次獲得學校獎學金。我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就能為自己拼得一個美好的未來,終於,今年3月份我順利通過複試,順利錄取為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超聲科專業型研究生,當我滿懷期待,憧憬未來美好生活的時候,上天卻給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 人為什麼活著?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活著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著的人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餘華《活著》用最樸實無華、最平鋪直述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人生的真諦, 直指人心,書中人物接踵而至的死亡,讓人沉痛不已、深陷其中,更使人展開了深深的思考。在當時社會背景下有著太多的躁動與不安,個人的命運在時代的潮流中顯得渺小不堪,那是一個不成熟、不理性、不民主的時代。生命是脆弱無常的,生活的意義與幸福的標準,永遠沒有答案。
  • 孩子總是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我該怎麼辦?
    最近一位寶媽跟我們聊天的時候,提到了一件讓她非常頭疼的事情,她女兒總是喜歡偷偷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她氣瘋了。 我們安慰她說,彆氣,說說怎麼回事。她說發現好幾次了,每次都用心教育,還帶去人家道歉了,都沒用,過段時間還是會拿。
  • 老婆出身並不高貴,卻有嚴重的公主病,我該拿這樣的她怎麼辦?!
    版權所屬,禁止轉載,嚴禁抄襲講述人:明天你好,我叫幹不倒我和老婆結婚到現在已經有三個多月了,我很愛我老婆,但是結婚之後我發現我老婆有非常非常嚴重的公主病有人說,愛一個人就要包容她的全部,雖然我在盡我所能去包容我老婆,可是也總有包容不了的時候,比如說,我老婆這個嚴重的公主病,很多時候我就覺得我自己無法接受。
  • 我醉駕把人撞死了,家屬要一百萬,但我沒有能力賠償,該怎麼辦?
    醉駕必須判刑,但是遇到那種特困戶你怎麼辦?幾年前老家農村有個例子,一個四十多的單身漢,家裡兩間瓦房,他老母親眼睛基本看不見了,駕駛剛花了幾千塊錢二手拉磚農用車,撞了一對夫妻,一死一重傷,沒錢賠,願意去坐牢,他老母親被鄰居送到村委會住起,這就是個悲劇!誠懇道歉是擺在首位的!但此時你可能已在拘留處,只能委託他人代表。
  • 「面對校園欺凌,我該怎麼辦」
    【原標題:「面對校園欺凌,我該怎麼辦」】  「檢察官你好,我遭受到了語言欺凌!因為我長得胖了點,有的同學就嘲笑我是『曲美』,我聽了很難受,現在覺都睡不好,我該怎麼辦呢?」  「這種言語上的欺凌一般不構成犯罪,重要的是我們心理上的調節和認識上的改變。
  • 《你好再見,媽媽》車宥利:比我想死還迫切的話是,我想要活著
    生命,到底該算什麼?這個世界上好像每一個人對於生命的定義都不一樣,有的人想不顧一切地死掉,有的人卻想拼盡全力的活著。車宥利就是一個想要再好好活著的媽媽,對她來說,死亡不是她願意,一場交通事故的來襲給了她毫無徵兆的一擊,帶走了她的生命,也帶走了她擁抱女兒的權利。但死後的她人生並沒有徹底結束,五年來她始終以鬼的形態存在世間,也長期陪伴在女兒瑞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