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近幾年的寧波市數學中考題的選擇題中都有一道原創的PISA題。PISA是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的縮寫,PISA題的三個明顯特徵是:情景、運用、思維。這些試題著重考查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與數學基本素養。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這些經典題目。
1、(2011浙江寧波卷12題)把四張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長方形卡片(如圖1(1))不重疊地放在一個底面為長方形(長為m cm,寬為n cm)的盒子底部(如圖1(2)),盒子底面未被卡片覆蓋的部分用陰影表示.則圖1(2)中兩塊陰影部分周長和是( )
(A)4m cm (B)4n cm (C) 2(m+n) cm (D)4(m-n) cm
解:這裡有好多矩形。一是基本元素小矩形,另外兩個陰影矩形,再一起圍成一個大矩形。我們可以設小矩形的兩邊長為a,b。接下來,把陰影矩形的邊長用字母表示出來,再觀察各邊長特點,再巧妙求解。具體解題過程如下:
2、(2013年浙江寧波卷第12題)7張如圖2(1)的長為a,寬為b(a>b)的小長方形紙片,按圖2(2)的方式不重疊地放在矩形ABCD內,未被覆蓋的部分(兩個矩形)用陰影表示,設左上角與右下角的陰影部分的面積的差為S.當BC的長度變化時,按照同樣的放置方式,S始終保持不變,則a,b滿足( )
解:條件中說當BC的長度變化時,S始終保持不變。所以,基本思路是設BC=x,用a,b,x表示出S,最後含x的項消失。
3、(2015年浙江寧波卷第12題).如圖3,小明家的住房平面圖呈長方形,被分割成3個正方形和2個長方形後仍是中心對稱圖形.若只知道原住房平面圖長方形的周長,則分割後不用測量就能知道周長的圖形的標號為( )
A.① ② B.② ③ C.① ③ D.① ② ③
本題與前兩題相同,也是由一些小矩形圍成大矩形,解題方法一樣。設邊長,用代數式來解決。我們可以從最中間的小正方形開始,沿著從3號到2號到1號到2號到1號,這樣逆時針方向,依次表示出各矩形的邊長。然後觀察各矩形周長的代數式特點,即可求解。
4、(2017•寧波)一個大矩形按如圖方式分割成九個小矩形,且只有標號為①和②的兩個小矩形為正方形.在滿足條件的所有分割中,若知道九個小矩形中n個小矩形的周長,就一定能算出這個在大矩形的面積,則n的最小值是 ( )
A、3 B、4 C、5 D、6
去年中考題選擇最後一題。如下圖,設邊長,用代數式表示各矩形邊長。
或者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中考PISA題中蘊含了初中數學中的重要數學思想-整體思想,是融PISA理念於一體的經典。問題的設計巧妙簡潔,再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考查了學生對於數與式的掌握,理解變量與不變量的辯證關係,讓學生體會數學的無窮魅力!
下面,小編老師搜集了類似一些題目供大家練習。
練習1、(2017•奉化市模擬)如圖,一塊呈平行四邊形的菜地,被分割成3個菱形和2個平行四邊形後仍是中心對稱圖形.若只知道原平行四邊形菜地的周長,則不用測量就能知道分割後的圖形的周長的圖形標號為(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練習2、(2013秋•金谿縣模擬)如圖,矩形ABCD被分割成六個正方形,其中最小正方形的面積等於4,則矩形ABCD的周長為_________、面積為__________。
練習3、把四張大小相同的長方形卡片(如圖①按圖②、圖③兩种放在一個底面為長方形(長比寬多6cm)的盒底上,底面未被卡片覆蓋的部分用陰影表示,若記圖②中陰影部分的周長C2,圖③中陰影部分的周長為C3,則( )
練習4、(2016 鄞州模擬)11.(4分)如圖,矩形ABCD,由四塊小矩形拼成(四塊小矩形放置是既不重疊,也沒有空隙),其中②③兩塊矩形全等,如果要求出①④兩塊矩形的周長之和,則只要知道( )
A.矩形ABCD的周長 B.矩形②的周長
C.AB的長 D.BC的長
練習5、(2016鎮海模擬)10.(4分)在一個邊長不超過8釐米的大正方形ABCD中,如圖所示,放入3張面積都是20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紙片BEFG、OPNC、IQKJ,已知3張小正方形紙片蓋住的總面積為44平方釐米,那麼大正方形ABCD和小正方形BEFG的邊長之比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