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經在北京生活過幾年,當年第一次去北京的時候,可以說是對這座城市特別喜愛。
圖為天府豆花莊。
摩奇桃汁,出遊必備,這個桃汁現在應該沒有了吧,至少我在北京旅遊的時候沒有見過,不過看圖中的小朋友,莫名口渴了。
圖為香妃烤雞,關於這張圖我問了生活在北京的朋友,他說看到這個就想到店門前的過街天橋,連接西單商場,這裡是北京第一座過街天橋,當年可是新鮮物,大老遠坐109無軌電車來看熱鬧,另外還想起旁邊有家名曰精益眼鏡店,精益求精這個成語我就是由此熟悉的。
西單商場,這張圖片應該是早期的西單商場,應該是在5.60年代的,也算是當年的人的記憶了。在當年物資匱乏的時代,這種商場往往是人們瘋狂選購的場所。
北冰洋汽水老照片,關於這個北冰洋汽水的價錢,我以前在北京旅遊的時候聽過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說過,北京北冰洋汽水早期一瓶一毛伍分錢、小豆、紅果冰棍三分錢一根、所謂牛奶冰棍伍分一根,只是不知道說的對不對。不過按照當年的物價,這種價錢還算可以。
圖為西單體育場,從圖中可以看到這個體育場附近還有標牌,人們在這個體育場玩耍。
熟肉店,不過這家店鋪上面的「北京經銷部自產自銷」幾個字現在看起來真的很有年代感。
街邊賣冰棍的老太太,朋友說小時候住在東單北大街的胡同裡,記得最親切的一句話就是(冰棍兒,小豆冰棍兒)一聽到這句早就熟悉的話語,立馬找到鋼鏰兒,撒丫子跑到院子外面,第一時刻找到賣冰棍兒的大媽,能看得出來這是他當年的美好回憶。
小時候的夏天,胡同裡誰家能買個大西瓜吃,就算條件可以了,不過西瓜下來的時候幾分錢一斤,誰家的水桶裡不泡個大西瓜,等拉秧了就哪都沒有了,哈哈。
現在網購便利了,但也失去了人少人交往的機會,兒時三分紅果五分奶油冰棍、賣冰掍老奶奶賣鐵蠶頭的大爺門口油鹽店可親的阿姨,給人回憶增加無限親情,理在出去半天一句話都沒說出去,那時作到挺難的,各有千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