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提出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房子加養老,兩大熱點交織,讓以房養老話題持續發酵。19日,記者前往南京首例養老地產項目——湯山留園老年公寓探訪,驅車一個多小時,最終發現,這個曾名噪一時的老年公寓,已變成溫泉酒店。
2005年,溫泉留園老年公寓推出以房養老,其設想是:擁有本市60平方米以上產權房、年齡60歲以上的老人,自願將房產抵押給留園,經公證後入住留園,終身免交一切費用。老人去世後,房屋產權歸養老院所有。這一做法,很快被媒體解讀成「以房養老南京模式」,但以房換養少有人問津,其後因陷入經濟糾紛而停止。
南京江寧區老齡辦工作人員回憶,幾年前溫泉留園老年公寓辦過幾筆業務,曾有4位老人入住。「這項目只能算養老地產項目,承辦人是民營養老院。」南師大教授吳亦明說,「房產倒按揭更像理財產品,承辦主體可能是政府或銀行,跟留園不一樣。」省老齡辦主任王虹森表示,倒按揭以房養老熱議多年,不過省內尚無試點。
省民政廳副廳長鈕學興透露,該省老年人口已達1424.7萬,佔總人口的19.5%。到明年,每百名江蘇人中,就有20個是老年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達19%,至少290萬老人需要護理型養老服務。而城市空巢家庭比例高達51.7%,80歲以上高齡老人比例達15%。
銀髮潮洶湧而來,國務院此次提出以房養老,意在為老有所養多闢一條路。這一政策,老人領不領情呢?
在南京帶孫子的揚州老太顧秀英說:「老家兩套房賣了一套,給兒子在南京買房當首付。還有一套要是抵押給銀行,兒子媳婦肯定不答應,他們還眼巴巴等我賣房,在南京換個三室大房子!」
但對身邊沒有兒女照料的空巢老人來說,以房養老,似乎是不錯選擇。去年入住省老年公寓的南信大退休教授王偉學已79歲,老伴去世,三個兒子都已移民。兒子也不要他的財產,他去年把房子賣了,錢存銀行,利息支付老年公寓一年4萬元的費用。如此變相以房換養的獨居老人,其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