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語》是呂坤廣為流傳的著作,成書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是呂坤積三十年心血所著的語錄體、箴言體的小品文集。他在原序中稱:「呻吟,病聲也。呻吟語,病時疾痛語也。」故以「呻吟語」命名。
病中之語,皆肺腑之言,能直擊心靈。行文靈活,言短而意長,包含許多人生智慧和經驗,有許多修身、待人處事的原則和方法。無論從哪一頁哪一段開始翻閱,都會有所收穫和領悟。如「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如「古人教子七不責」。
《呻吟語》開啟了明清救世啟蒙思潮的先河,在中國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均產生了深遠影響,先後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出版發行。明末清初文學家申涵光稱:「呂新吾先生《呻吟語》,不可不常看。」 《呻吟語》還被現代學者譽為「古今罕見的修身持家治國平天下的指南性書籍」。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深受此書影響,直言《呻吟語》是他修煉自己與管理企業的四本書之一。他認為一個合格的經營管理者應該具備「三個資質」,即呂坤《呻吟語》中所說的「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換言之就是「人格、勇氣、能力」。
稻盛和夫
《呻吟語》的序言主要講此書的成書過程。呂坤以自己的身心疾病和戰勝疾病的種種體會,體現了儒家的為己之學,從而推導出治世救人的願望。序中把社會和世人的病分為三種,即將死病、各有病、未然病,為醫治這些病開出良方。序中說「病語狂」,一個「狂」字表達出呂坤的思想特點。這是他積三十年的從政與生活經驗的心血之作,心有所感,即使是半夜也起身記下,經多年積累成集,在好友的激勵下而編輯問世。
《呻吟語》的序言主要講此書的成書過程。呂坤以自己的身心疾病和戰勝疾病的種種體會,體現了儒家的為己之學,從而推導出治世救人的願望。序中把社會和世人的病分為三種,即將死病、各有病、未然病,為醫治這些病開出良方。序中說「病語狂」,一個「狂」字表達出呂坤的思想特點。這是他積三十年的從政與生活經驗的心血之作,心有所感,即使是半夜也起身記下,經多年積累成集,在好友的激勵下而編輯問世。
呻吟,病聲也。呻吟語,病時疾痛語也① 。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難與他人道,亦惟病時覺,既愈,旋復忘也② 。
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③ ,病時呻吟,輒志所苦以自恨曰④:「慎疾,無復病。」已而弗慎,又復病,輒又志之。蓋世病備經,不可勝志;一病數經,竟不能懲⑤ 。語曰:「三折肱成良醫⑥ 。」予乃九折臂矣。瘎痼年年⑦ ,呻吟猶昨。嗟嗟⑧ ! 多病無完身,久病無完氣,予奄奄視息⑨ ,而人也哉?
三十年來,所志《呻吟語》凡若干卷,攜以自藥。司農大夫劉景澤攝心繕性⑩ ,平生無所呻吟,予甚愛之。頃共事雁門⑪,各談所苦,予出《呻吟語》視景澤,景澤曰:「吾亦有所呻吟而未之志也。吾人之病大都相同,子既志之矣,盍以公人⑫?蓋三益焉:醫病者見子呻吟,起將死病⑬;同病者見子呻吟,醫各有病;未病者見子呻吟,謹未然病⑭。是子以一身示懲於天下,而所壽者眾也。即子不愈,能以愈人,不既多乎⑮?」予矍然曰⑯:「病語狂,又以其狂者惑人聞聽,可乎?」因擇其狂而未甚者存之。嗚呼! 使予視息苟存,當求三年艾⑰,健此餘生,何敢以瘎痼自棄?景澤,景澤,其尚醫予也夫⑱?
萬曆癸巳三月⑲ ,抱獨居士寧陵呂坤書。
【注釋】
①疾痛語:病痛時說的話。
②旋:立即。
③予:我。小子:謙稱。
④志:記載。
⑤懲:警戒。
⑥三折肱成良醫:語出《左傳》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喻挫折愈多,經驗教訓愈豐富。
⑦瘎痼(chéngù):痼疾,積久難治之病。
⑧嗟嗟:嘆息聲。
⑨奄奄視息:目僅能視,鼻僅能息,有偷生苟活之意。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視,看。息,呼吸。
⑩劉景澤:名兌,新安人。可參見呂坤所著《去偽齋集· 廉惠倉碑》。攝心繕性:指修養。攝,收斂。繕,整治。
⑪頃:不久以前。雁門:指雁門關。
⑫盍:何不。《論語· 公冶長》:「盍各言爾志?」邢昺疏:「盍,何不也。」公人:公開於人。
⑬將死病:將要死之病,重病。
⑭謹:慎。未然病:還未發生之病。
⑮多:稱讚。
⑯矍(jué)然:驚懼貌。
⑰三年艾:《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此指多年幹透的艾草。艾,指艾草。針灸用艾,必須積年幹透為好。
⑱其:大概。
⑲萬曆: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曆癸巳,萬曆二十一年,即1593年。
【譯文】
呻吟,是病中發出的痛苦的聲音。呻吟語,是受到疾病的折磨而總結出的經驗教訓。患病的痛苦,只有病人才能知道,很難與他人講清楚,這種痛苦也只有病時才能體會到,痊癒了,痛苦很快就被忘記了。
我這個人生來就昏弱多病,病時痛苦地呻吟,總是記下當時的痛苦並且很後悔地說:「一定要小心謹慎,好好治療,以免再次生病。」不久由於不小心,又生了病,又把疾病的痛苦記錄下來。世間的病痛經歷得多了,簡直不可勝記;一種病患了好幾次,竟然還不知警戒。據說:「三折肱成良醫。」我已經是九折臂了啊!年年都不停地生病,天天都不停地呻吟。唉!多病就沒有健康的身體,久病就沒有充足的氣力,我這樣少氣無力地苟且偷生,哪像個人的樣子呢?
三十年來,我記下的《呻吟語》共若干卷,攜帶著它作為醫治自己疾病的藥草。司農大夫劉景澤是位善於修養身心的人,平生沒有生過什麼疾病,我非常喜歡他。不久前,我們一起在雁門為官,各人都談了自己的苦惱,我取出《呻吟語》給景澤看,景澤說:「我也有痛苦中發出的呻吟,只是沒有記錄下來。我們這些人的病痛大都相同,你既然記下來了,何不公之於眾呢?這樣做有三個好處:治病的人見你呻吟,可以治好將要死亡者的病;患同一病症的人見你呻吟,將會醫治各自的病;沒病的人見你呻吟,防止將來生病。這樣以你一個人現身說法使天下人受到懲戒,很多人就可以長壽了。即使你的病不能痊癒,而能使別人的病痊癒,這不是值得稱讚的事嗎?」聽了景澤的話,我很驚惶地說:「這是我病中說的一些狂語,又用這些狂語去迷惑別人,怎麼行呢?」因此就選擇了一些不太狂妄的言論保存下來。唉!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要尋求那治病的良藥,使我能健康地度過餘生,哪敢以病重為藉口而自暴自棄呢!景澤啊,景澤,你大概就是善於醫治我疾病的人吧!
萬曆癸巳三月,抱獨居士寧陵呂坤書。
點擊書影進入京東購買↑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噹噹購買↓
《呻吟語》(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王國軒 王秀梅 譯註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35145
84.00元
《呻吟語》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呂坤的代表作之一,成書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是呂坤積三十年心血所著的語錄體、箴言體的小品文集。他在原序中稱:「呻吟,病聲也。呻吟語,病時疾痛語也。」故以「呻吟語」命名。全書共分六卷,前三卷為內篇,後三卷為外篇。一共有大約數百則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語錄筆記。《呻吟語》是呂坤對宇宙、人性、命運、時事、治道、物理、人情的觀察與思考,充滿了哲理性,閃爍著智慧之光。它不僅能使人看到明代政治、學術風貌,還可以從中汲取許多有益的經驗。如怎樣構築自我,怎樣待人,怎樣處世,怎樣排除煩惱,怎樣延長生命,怎樣擺脫困境等。此次出版的《呻吟語》是「中華經典全本全注全譯」叢書的一種,注釋簡潔得當,譯文準確通俗。
呂坤(1536—1618),字叔簡,號新吾,河南寧陵人。他一生經歷了嘉靖、隆慶、萬曆三朝, 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他與沈鯉、郭正域被譽為明萬曆年間天下「三大賢」。呂坤剛正不阿,為政清廉,分別在陝西、山西、山東及朝廷做官二十餘年,六十二歲因上著名的《憂危疏》而遭讒,辭官家居,八十三歲卒於故裡。呂坤著作很多,除《呻吟語》外,還有《去偽齋集》《實政錄》等二十餘種。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刑法、軍事、水利、行政管理、婦女教育、幼兒啟蒙、音韻學、醫學及殘疾人就業等各個方面。呂坤思想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其代表作《呂坤全集》是傳統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創性之作。
福莫美於安常,禍莫危於盛滿。天地間萬物萬事,未有盛滿而不衰者也。而盛滿各有分量,惟智者能知之。是故卮以一勺為盛滿,甕以數石為盛滿。有甕之容,而懷勺之懼,則慶有餘矣。①
【注釋】
①「福莫美於安常,禍莫危於盛滿。」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所以李斯臨刑時感嘆不已《史記·李斯列傳》:「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你)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李斯不是貪官,只是政治鬥爭中的失敗者。臨刑時才知道平平常常生活的好處。今天看一些貪官的下場,就會懂得禍福相因,就會知道平常是福的道理,就會知道金山銀山不如孫猴子的花果山。卮,酒杯。
【譯文】
福沒有比安於平常最美的了,禍沒有比盛滿更危險的了。天地間萬物萬事,未有盛滿而不衰的。而盛滿各有分量,只有智者才能知道。杯子以一勺為盛滿,甕以數石為盛滿。有甕的容量,而懷有勺的畏懼感,那就該大加慶賀了。
冬者,萬物之夜,所以待勞倦養精神者也。春生、夏長、秋成,而不培養之以冬,則萬物之滅久矣。是知大冬嚴寒,所以仁萬物也。愈嚴凝則愈收斂,愈收斂則愈精神,愈精神則生發之氣愈條暢。譬之人須要安歇,今夜能熟睡,則明日必精神。故曰:冬者萬物之所以歸命也。
【譯文】
冬季,是萬物的黑夜,是等待疲勞的人休息養神的季節。春生、夏長、秋成,而不在冬季培養,萬物早就毀滅了。因此知道大冬嚴寒,是對萬物施行的仁惠。愈嚴凝則愈收斂,愈收斂則愈精神,愈精神則生長發育之氣愈舒暢。譬如人須要安歇,今夜能熟睡,則明天必定有精神。所以說:冬季是萬物生命回歸的季節。
附:中華經典全本全注全譯系列叢書書目
(統籌:陸藜;編輯: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