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畫清明上河圖在孝義誕生

2020-12-13 孝義市廣播電視臺

12月25日 孝義 晴 -8~4℃

眼前這幅長5.2米、寬0.25米的鋼筆畫就是田海奎的最新力作《清明上河圖》,是按原畫1:1的比例勾勒出來的,說起這幅作品的創作靈感還得從第一幅畫作說起。

田海奎:

上回畫了那幅長卷,大家說這是孝義版的《清明上河圖》,就給我一點啟發,我也畫一幅《清明上河圖》。

於是,田海奎便開始上網查找資料,找到北京故宮博物館收藏的《清明上河圖》這一版本進行臨摹。創作時,田海奎喜歡一鼓作氣,每天12小時,歷時18天,這幅《清明上河圖》新鮮出爐了,強烈的黑白對比,簡練、細密、乾淨的線條,造就了鋼筆畫傳神的畫面效果。

田海奎:

我用中性筆畫的時候都很費勁,最小人物的五官面目最大才3毫米,就是遠景的鏡頭,有時候圖片上看不清楚,憑自己的感覺走了,特別是賣兒賣女的鏡頭,我憑自己的感覺畫出來。

起初畫作完成時,田海奎還不是很滿意,結果裝裱出來的效果讓他眼前一亮,他說這就是古畫,不論這幅畫是否珍貴,關鍵是它有參考價值,圖片比文字記載更直觀。

在整個216小時的創作時間裡,田海奎耗盡了17支筆芯。其中最難的要屬畫裡面小人物的表情了,田海奎用0.28毫米的中性筆畫都很費勁,更別說當年《清明上河圖》作者張擇端用的毛筆了,高超的技藝讓田海奎著實佩服。說起未來,他也有了初步規劃,下一部作品也有了雛形。

田海奎:

共產黨建黨一百年,這是我從去年年底就開始構思了,現在前面一半的圖片已經做了,初步的總結已經構思好了,這個接下來就是在這個長度上我看多長畫完,開始起筆有這個預想。

田海奎的畫作著實滿足了大家對文化生活的需要,增加了趣味,期待著田海奎下一部更好的畫作。

責編/王建東 記者/家蔚 娟娟編輯/範藝嬌

相關焦點

  • 孝義:田海奎用鋼筆畫出《清明上河圖》(圖)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訊(李竹華)日前,一幅十分引人注目場面浩大的大型鋼筆版《清明上河圖》在孝義市誕生。這是該市田海奎先生耗時18天用鋼筆畫的技法創作而成的,觀者無不嘆服。田海奎先生的鋼筆畫《清明上河圖》據悉,《清明上河圖》原畫長5.287米,寬0.248米,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該畫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繁華熱鬧的景象及汴河兩岸優美的自然風光。畫面以出郊、上河、趕集、掃墓為主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水平。
  • 宋朝軼事:那些收藏過清明上河圖的人,都什麼來頭?
    宋徽宗鑑賞完之後大為讚賞,當即為畫題名「清明上河圖」,並加蓋雙龍小印,成為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北宋末年,靖康之難,金朝滅亡宋朝,兵荒馬亂之中,清明上河圖被盜出皇宮,流落民間,被張著、張公藥、酈權、王磵、張世積等人收藏過。
  • 故宮推出《清明上河圖》立體書,國寶背後的秘密,都在這裡
    除了給你視覺震撼的立體書,還精心製作做了一本《清明上河圖面面觀》。  《清明上河圖》立體書,一條生活館有售▼  限時特惠價 ¥288 (圖書定價 ¥702)  一套3件,含:立體書×1、拼圖×1、《清明上河圖面面觀》解讀書×1  12月22日23:59特惠結束  故宮出的《清明上河圖》立體書,神還原!
  • 鋼筆淡彩建築手繪素材圖,美術生寫生時必不可少的鋼筆畫作品
    外出寫生的小夥伴們畫建築速寫是很常見的,建築速寫畫畫好了也會吸引不少的眼球,其實有不少人的建築手繪畫的都是很不錯的,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優秀的建築手繪作品!這組作品有實景做對比,用水彩畫出來的,畫的真的是太好看的,用色上跟實物沒有太大的區別!(圖作者:歐陽貝)如果你畫功不錯為何不畫一下樓下的小店呢?越是熟悉的事物畫起來更加得心應手,看看別人是怎麼畫出來的吧!
  • 葫蘆島六旬翁鋼筆畫33米百塔圖 想要挑戰吉尼斯
    一張長長的宣紙上畫了100座古塔,而且古塔完全是用鋼筆繪製而成,百座古塔連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比較完整的大型風景畫,很多人看到這幅別具特色的百塔圖後都感到很震撼。但由於當時家庭條件一般,買不起畫筆,就只能用鋼筆或鉛筆畫。隨著喜歡的加深,老人曾特意到外地參加短訓班學習美術。目前,老人畫作的內容大多是植物、動物和景物寫生。兩年前,老人受北宋名作《清明上河圖》的啟發,決定用鋼筆繪製一幅大型畫作。想到就畫,老人先在網上尋找到塔的圖片列印出來,然後用鋼筆在宣紙上構圖臨摹,又在塔附近畫花和草。
  • 開年巨獻——故宮隆重打造絲絹版《清明上河圖》
    近年來,書畫收藏引領潮流,「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藝術衍生品成為大家競相爭搶的目標,尤以《清明上河圖》為甚,通過統計歷年的拍賣數據發現,《清明上河圖》相關產品的成交價格驚人,在2010年6月的昆明廣交會上,一幅十字繡清明上河圖叫價
  • 日本畫家用鋼筆畫了一幅畫,放大5倍,網友:比冷軍更極致
    鋼筆這玩意在古人車馬慢的時代是沒有的,進入現代文山會海多起來之後毛筆明顯跟不上記錄的節奏,鋼筆便成為了學習工作的標配硬體,用鋼筆畫畫的時間就更短了,大概是手持鋼筆開著冗長無趣的會議時,某個有點藝術細胞的與會者開始嘗試用鋼筆塗鴉,由此就誕生了鋼筆畫這種藝術產物。
  • 陽光沙灘風 哆啦A夢誕生前100年特展移師高雄
    (圖片來源:臺《聯合報》)哆啦A夢誕生前100年特展,在臺北、臺中吸引百萬人次的「哆啦A夢誕生前100年特展」,8月3日至11月10日將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B3、B4棟展出。高雄市文化局主秘潘政儀表示,繼清明上河圖展在高雄造成轟動,文化局也協辦這次的哆啦A夢展,希望主辦單位多將優質展覽導入南部。
  • 乾貨,畫一幅完整的鋼筆畫風景,有詳細的步驟
    那麼今天我們就要學習如何畫樹,樹是風景畫中最普遍、也是很主要的題材,對於新手來說,練習畫樹,最好先從一棵樹開始,然後再學習畫一組樹或多組樹的練習,由淺入深的一步一步學習!這就是《芥子園畫譜》,可能有人會說了,這本書不是畫中國畫用的圖譜嗎?跟鋼筆風景畫速寫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關係大的很呀,比如說繪畫的技法、創作示範、章法布局,這些都為我們提供了鋼筆畫風景速寫很好的知識與解決方案。可以這麼說,目前大多從事畫風景畫速寫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學習過《芥子園畫譜 》,有些是直接學習、有些是間接學習!
  • 還記得那幅《清明上河圖》嗎?當它出現在我們身邊時,徹底淪陷了
    一幅畫,一幅生動的畫,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曾引起一度的轟動,描繪出了北宋東京汴梁百姓的市井生活、民俗風情、皇家園林等躍然紙上,活靈活現。他的技術也是相當的高,每一個人的刻畫,馬的刻畫,店鋪,風景,甚至於人物表情都是那麼的細緻入微……於是乎,為了還原北宋這一繁華景象,國家就專門按照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修建了如今的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屬於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坐落在八朝古都河南開封,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 鋼筆畫 畫出一片新天地
    在記憶中和一般人的認知裡,鋼筆畫只是插圖和連環畫而已。日前,在海南省圖書館舉辦的「蜀水蘭心醉丹青」——— 四川鋼筆畫藝術家江中蘭中國古建築、世界古建築、少數民族人物鋼筆淡彩畫作品展覽,卻顛覆傳統看法,令人震撼,一直被人們視作小畫種的鋼筆畫竟有大作為。
  • 著名畫家鄧勇鋼筆畫的藝術特色
    長期從事鋼筆畫研究,2002年在西藏遊歷期間獲第四屆拉薩美術書法攝影展優秀獎,2004年在雲南、新疆遊歷期間被西部書畫藝術院聘為高級畫師,2006年在結束遊歷回到家鄉期間入選首屆全國鋼筆畫展。此後入選歷屆全國鋼筆畫展,獲優秀、銅、銀獎若干次。目前專攻家鄉文化題材的精細鋼筆畫,繪畫特色為有故事的寫實畫,每幅畫都寫有一篇人文歷史的背景散文。
  • 鋼筆畫民間愛好者王亞男用一支鋼筆畫出保定風情古韻
    鋼筆畫屬於獨立的畫種,是一種具有獨特美感且十分有趣的繪畫形式。在古城保定,就有這麼一個熱衷鋼筆畫的民間愛好者,他用2年時間搜集整理素材,走遍保定每一處現存古蹟,通過畫筆挖掘古城塵封已久的陳年檔案,繪製出一批反映老保定風情風貌的鋼筆畫,涵蓋了歷史建築、鄉土建築、歷史遺蹟,民風民俗等內容。
  • 2020廣州清明上河圖3.0展覽什麼時候結束?
    2020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展  時間:2020年5月20日-6月4日>  地點:廣州國際媒體港  票價:28元-98元  購票入口:點擊進入  《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展,重新開展啦!  再現一幅恢宏的巨作  "盛世長卷"將呈現一幅近5米高、30餘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巨幅動態高清投影。動畫的線稿部分由20餘位原畫師歷時400多天手工繪製而成,真實還原原作筆觸,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宋代畫作效果,並通過後期合成、render等手法,讓畫中事物"活起來",再現經典巨作。
  • 畫鋼筆畫,你不知道這些鋼筆繪畫知識,你的鋼筆畫是永遠畫不好
    建築鋼筆繪圖基礎知識建築鋼筆手繪就是用鋼筆進行繪畫的一種手繪形式,相對於其他形式的手繪,所需的工具要簡單。建築鋼筆手繪表現要求繪畫者要有一定的素描功底,掌握手繪的基礎知識,包括透視的運用、線條的運用、取景與構圖意識的培養,以及不同材質與結構的表現。
  • 他用原子筆畫300個小時還原7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同學:張擇端
    文:鐵匠論書畫他用原子筆畫300個小時還原7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同學:張擇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他也是復原《清明上河圖》,但是他的方式有些特別,他是用原子筆畫出7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圖為7米長的《清明上河圖》
  • 「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怎樣翻成英語?
    但是,一位沒有留下姓名的網友就這道題的英語翻譯中的「清明」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認為該畫的內容並不是指清明節的時候,並指出《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存世間的一幅精品。該畫以精緻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末期、徽宗時代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郊區和城內汴河兩岸的建築和民生。該圖實際描繪的是秋季景色,「清明」二字是描繪當時正值清明,天下太平,並非清明時節。因張擇端是一位宮廷畫家,他的畫是為宮廷服務的。
  • 《清明上河圖》:一切若只如初見
    那麼談起北宋藝術,國寶級的《清明上河圖》一定是個必談話題。它畫盡了汴河上下十裡繁華,乃至整個北宋近兩百年的文明與富饒。但這幅畫真的如表面上所展示得那樣熱鬧繁華嗎?據載,張擇端是受官員所指,通過《清明上河圖》向宋徽宗展現當代的社會頑疾。遺憾的是,宋徽宗迷戀精繪祥瑞和吉兆。即使他當時看出了《清明上河圖》的畫中用意,但還是不願收藏,只草草在卷首題籤後就將其賞賜出去。
  • 德州61歲老人痴心鋼筆畫 畫出「城市寫真集」
    高志恩正在創作原標題:61歲老人痴心鋼筆畫畫出「城市寫真集」 從偶然看到鋼筆畫被深深吸引,到2009年退休後,立意用鋼筆「畫德州」。高志恩的作品由畫人物到醉心鋼筆畫高志恩說,因為有一定的繪畫基礎,企業的宣傳工作他如魚得水。
  • 他40多年潛心作畫,拒絕畫展,終成鋼筆畫領域首屈一指的大師
    鋼筆畫 算起來,徐亞華從事繪畫創作已經40多年了。 徐亞華臨摹《八十七神仙畫卷》局部 這一與《清明上河圖》齊名,由北宋武宗元創作的人物長卷,是中國美院人物畫系的必修課,一般的學生只會畫其中的幾個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