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今年四歲,幼兒園中班。
今天下班回家,孩子就拉著我說,「爸爸,你給老師轉錢吧,我明天要上延時班。」
說實話當時有點懵,這小夥子今天是怎麼了?
問了家裡那口才知道,老師也給她發信息了,說:「希望孩子上一下延時班,有邏輯高,和演講與口才。可以培養一下孩子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說實話,其實我們並不太清楚老師說的這些課程有沒有用,
但是有一點,我覺得她這樣讓孩子用這樣的方式和家長表達,個人感覺並不是太舒服。
好像是本來一個比較美好的事情,給搞的功利性略強,捎帶些逼迫的性質。
配圖與文章無關,他們在看蠶寶寶
身邊有一大姐的兒子目前初三,成績並不理想。
每周都補課,這個補課呢,是孩子班級任課老師給補的。
至於收費,並不低,具體的我沒問,
每次收費從不轉帳,只收現金。
而且都是放在作業本中夾著,當老師批改作業的時候遞上去。
當時閒聊起來說到這個話題,她兒子班裡一共7個人讓老師補課,
這樣老師一個月額外收入也不少。
還有一位姐姐的朋友,
她女兒找的是某知名教育機構的名師,
一對一輔導,
一次300,兩個小時,一星期兩次,就這還是拖關係才排上的號,因為要上這個老師課程的人太多了。
想起小時候上學,哪有什麼課外班啊,
最多的有個興趣班,足球,桌球,你想上上,不想上不上。
又想到前幾天爆出,
河南鶴壁市,周女士花了23萬,給孩子報了當地的一個輔導班
當時該培訓機構招生時對外聲稱,只要錢到位,重點中學不是問題。結果交了錢,孩子成績沒提高,中考物理成績只考了2分。
一分價值十幾萬。
當然對於有的家庭來說,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讓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
對於一般的家庭,孩子是否參加輔導班,或者其他的課外,有時候,多思考一下,多了解一下,多問問孩子的想法,未必是一件壞事。
一種事物的存在必然有一定的道理,至於好與壞,就看個人怎麼去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