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日偽統治時期,一個叛徒對東北抗聯能造成多大的破壞

2020-12-17 騰訊網

李在德,東北抗日聯軍女戰士。朝鮮族,生於朝鮮平安南道介川郡,1928年在東北湯原縣讀書,1932年冬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曾任區團委委員,1934年參加湯原反日遊擊隊擔任護理員,193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李在德

1933年10月4日,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朝鮮(族)人家都要做「打糕」。李在德的母親這天起得很早——湯原中心縣委要在她家開會,研究組建遊擊隊。沒有任何要出事的跡象。天黑前收拾停當,李在德還和兩個同學到村外轉了一圈。母親仍不放心,又親自出去轉了半個時辰,回來後才把表示「平安無事」的白布,沾溼了晾在門口柴垛上。

李元珍叛變,導致湯原中心縣委12名抗聯幹部犧牲 

天放亮時,日本憲兵和偽警察突然包圍村子,挨家挨戶抓捕青壯年。這時縣委會議剛剛結束。同時被包圍、搜捕的還有格節河、校屯,共約300多青壯年男女,被帶到鶴立鎮日本憲兵隊,關在大倉庫裡。但誰也不給敵人指認共產黨員,都說不知道什麼叫「共產黨」。 敵人把叛徒李元珍找來對質。

李元珍是李在德的同學,家裡是富農,他曾提出要和金成剛的女兒李在德交朋友,這一要求被李在德當面回絕了,但他不死心,又託人到家裡說媒,李的父親金成剛也堅決拒絕了他。「九一八事變」後,民族矛盾、階級鬥爭日益尖銳,階級陣線也越來越明顯。李元珍最後投靠了日本人。這小子是個團員,對黨團情況多少知道些。

湯原中心縣委書記裴治雲,縣委組織部長兼團縣委書記崔貴福,縣委委員、婦女主任金成剛(即李在德的母親),還有9名黨員、團員和積極分子被李元珍指認出來。

如今,鶴立鎮東北原供銷社的院牆邊,矗立著一座紀念碑,上面刻著裴治雲等12位烈士的姓名。

與此同時,南滿柳河縣委在日偽「討伐」中受到嚴重破壞,楊靖宇委派磐石縣委委員馮劍英到柳河任書記,重組縣委。1935年7月,通化中心縣委遭到破壞,柳河縣委升級為中心縣委。

馮劍英等抗聯幹部叛變,給抗聯造成沉重打擊

1937年2月,馮劍英被捕後叛變,縣委和黨組織被破壞,20多人被捕。接著「抗聯」1軍軍需部長兼1師政治部主任胡國臣、1軍政治部主任兼參謀長安昌勳,相繼被捕叛變。1938年6月,1師師長兼政委程斌又投敵叛變。

胡國臣和安昌勳是經過激烈抵抗負傷被俘的。馮劍英也是一樣,而且被施盡酷刑,堅不招供。鬼子就說,馮先生是大大的英雄,皇軍很佩服,以禮相待,給他和妻子具恩惠(柳河縣委婦女部長)安排了很闊氣的住處,好吃好喝,並給療傷。傷好後又安排他們去瀋陽「觀光」,馮劍英就把知道的都講了。

後排左起胡國臣、廉應澤、安光勳、馮建英;前排左起的第四人為程斌。

程斌投敵之前,敵人逮捕了他的母親。當時他已經是「抗聯」1師師長兼政委。1師是1軍主力,讓他任師長兼政委,足見楊靖宇對他的信賴。此人文武雙全,指揮過大小戰役幾十次,其中最著名的「摩天嶺大捷」,殲滅日軍今田中隊48人。因為後來叛變了,這方面的東西就難以留存下來。

由於馮劍英、胡國臣、安昌勳等人叛變,南滿省委癱瘓,各地黨組織均遭破壞,1師與軍部也失去聯繫。敵人的傳單很多,都是勸降的,說這支部隊「歸順」了,那支部隊「歸順」了,楊靖宇也「歸順」了,讓他當了多大的官。對於1師的命運,程斌非常清楚。下山投敵前個把星期,3團團長侯俊山說,「抗日沒指望了,我弟弟在奉天做工,咱們降了去找他吧。」程斌當即召開會議,將其處決。

1938年6月29日,程斌的師部和保安連被敵人發現並包圍。敵我兵力為3:1,但保安連從人員到裝備都是1師的精銳,彈藥也充足。堅持到晚上,瞅準機會,猛打猛衝,鑽進林子就沒影了。對於程斌,這種仗並不難打。

不料,敵人抓了程斌的母親和哥哥,兩次派他哥哥程恩上山勸降。據說第一次程斌嘴還挺硬,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第二次程恩劈頭就問:「你到底是要反日,還是要媽?」程斌這回挺痛快:「要媽。」

李元珍在叛徒中只能算小蝦米,一出手就能破壞一個中心縣委。而馮劍英從上級特委到下級縣委及基層黨組織、各級反日會,還有轄區內的抗聯隊伍和其他反日武裝,一個中心縣委書記知道的機密太多了。 至於胡國臣和安昌勳,當然是重量級叛徒了。程斌還要加個「更」字。

復建的抗聯密營地窩子

程斌叛變,給楊靖宇領導的抗聯一軍帶來慘重的打擊,將軍犧牲

6月29日,被程斌裹挾下山投降的是60人。程斌又派人上山通知1師其他部隊投降,3團、6團又有部分人員下山。總計投降了115人,攜平射炮1門、機槍5挺、自動步槍2支、步槍82支、手槍72支、子彈6000餘發。

師長兼政委而被稱為司令,是因為遊擊區、根據地有地方武裝,還有許多統戰的山林隊。程斌叛變,1師瓦解,主力垮了,這些隊伍有的散了,有的降了,剩下的也勢單力薄,沒什麼戰鬥力了。

桓仁、興京、寬甸、本溪、鳳城幾縣的黨組織、根據地都是在1師幫助下建立的。各地密營分布,糧食、槍械、彈藥儲藏地,以及交通線和地下情報、聯絡點等等,都在程斌心頭裝著,更不用說他還用輕車熟路的遊擊戰術領著敵人追打「抗聯」。

在翌年秋天開始的「野蠻大討伐」中,1路軍受到重創,楊靖宇犧牲。這次歷時一年半的「大討伐」,日偽當局調集6萬餘兵力,其中對「抗聯」危害最大的,是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指揮的10個警察大隊,包括程斌在內的10個大隊長,都是叛徒。而200多人的程斌大隊,據說幾乎網羅了1路軍各個方面軍的叛徒。

日本投降後,八路軍、新四軍闖關東,口音南腔北調,各地的罵人方式也五花八門。「抗聯」往往罵「媽個巴子,你個叛徒」。「媽個巴子」不難理解,「你個叛徒」,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後來明白了,「抗聯」最恨的就是叛徒了,氣憤得無以復加時,就把東北特色的「媽個巴子」和「你個叛徒」弄一塊兒去了。

相關焦點

  • 東北抗聯的大叛徒,殺害楊靖宇混入解放軍,後被叛徒舉報一同槍斃
    東北抗聯作為我黨在東北地區的重要支隊,他們在第一時間和鬼子作戰,十四年的抗戰生涯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毛主席回憶說,抗聯戰士的苦,是紅軍長徵比不了的,他們才是真正在逆境中抗日。
  • 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凝聚振興發展力量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
    趙尚志、李兆麟、趙一曼等抗聯英雄,他們以身許國的壯志,為國犧牲的忠誠,激勵著東北抗聯不屈不撓地戰鬥,十四年間對侵略者造成了巨大殺傷,成就了可觀戰果。據日方不完全統計,僅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35年末,關東軍就戰死4200人,傷病17.13萬人;1936年至1937年9月,死傷2662人。
  • 東北抗聯:吃樹皮煮烏拉鞋
    東北抗聯老戰士李敏 李敏家裡擺滿了和東北抗聯有關的物品,牆上懸掛著各路軍將領的畫像、共產黨呼籲建立抗日統一戰線的信件,這裡像一個關於東北抗日聯軍的小型展覽館。彼時東北抗聯戰士的糧食,都是老百姓支援的。日軍實行「歸屯並戶」、「集團部落」後,東北抗日聯軍處境日益艱難,進入嚴重挨餓的階段。對於當時抗聯戰士的處境,李敏回憶稱:「大家的臉都煞白。只能吃樹皮、草根。樺樹皮和松樹皮有著淡綠的黏液,扒下來可以直接吃。」抗聯戰士挨餓時能吃到草根、樹皮是幸運的。到了冰天凍地,大雪覆蓋時,草根也尋不到了。
  • 東北抗聯第三軍裡的勇敢鄂倫春人
    人民網哈爾濱8月31日電(丁洋、通訊員吳德恆)在興安嶺一帶,居住著一個被稱為「樹中人」的民族,他們最早在文獻中以「俄爾吞」或「俄羅春」的名字出現,最終以「鄂倫春」作為統一的族稱。鄂倫春族是我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東北地區,抗戰時期,鄂倫春族人口不足一千,卻踴躍出了大批抗戰英雄人物,作為東北地區的原住民,鄂倫春人為保衛家園頑強抵抗、奮起反擊侵略者的事跡,展現出了高貴的民族氣節,是東北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母親的家族中,就有許多為家鄉人熟知的少數民族抗戰英雄,他們是鄂倫春李氏家族。
  • 心得體會範文:學習東北抗聯精神心得範文五篇
    愛國主義是 東北抗日聯軍堅持抗戰到底的精神動力,也是現今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源泉。只有熱愛我們自己的祖 國、理想信念堅定才不會誤入歧途。我們看到,面對日偽當 局的瘋狂剿殺,尤其是冬天零下 40 度的惡寒、敵強我弱的 巨大差距,東北抗日聯軍處境之艱難、戰鬥之殘酷、生活之大差距,東北抗日聯軍處境之艱難、戰鬥之殘酷、 活之 艱苦,常人難以想像。
  • 抗聯總司令趙尚志遭叛徒殺害,頭顱下落不明,69年後在長春發現
    劉鳳陽,曾擔任抗聯三軍十四團團長,伊春軍政學校教官,是東北抗聯一名傳奇人物。這個留著一撮小鬍子的青年軍官能講一口流利的日語,化裝日軍無論從外形還是口音上都極難分辨,故此即便抗聯最困難的時期,劉鳳陽依然可以在日軍的重圍中出入自如,如入無人之境。
  • 電視劇《東北抗聯》首映式今天上午在瀋陽舉行
    新華網瀋陽9月2日電(於新超宋海燕)一部反映「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人民抗戰歷史的電視劇《東北抗聯》,今天上午在瀋陽舉行了首映式。  這部22集的電視連續劇,描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以楊靖宇等人為代表的東北抗日聯軍抗日救國的故事,它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東北人民14年抗日鬥爭歷史題材的電視劇.  遼寧省委書記聞世震說,今年是「九·一八」事變七十周年。
  • 東方壯歌·東北抗聯體驗式國防教育基地東北抗聯英烈紀念碑揭幕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東方壯歌·東北抗聯體驗式國防教育基地舉行「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東方壯歌東北抗聯英烈紀念碑揭幕儀式。活動中,哈爾濱市育紅小學快板社團的快板展示《頌豐碑》表達了對東北抗聯烈士的崇敬和愛戴
  • 試論文獻紀錄片《東北抗聯》的史學價值與創作理念
    由吉林電視臺製作的八集文獻紀錄片《東北抗聯》記述了從1931年日軍進攻瀋陽北大營開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東北解放這一段歷史。該片的定位為「文獻紀錄片」,這裡涉及到兩個概念「文獻」、「紀錄片」。文獻紀錄片《東北抗聯》即是在對抗聯歷史深入發掘的基礎上,對之進行了系統梳理,使之由「記錄」變為「紀錄」。 1、「記錄」的發掘 以顧頡剛為代表的古史辨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觀點:歷史是層累的疊加起來的。其核心思想是該片今天所看到的歷史並非是通過記錄的方法,世代傳承的流傳下來,而是通過歷代史家不斷地搜集、發掘不斷建構起來的。
  • 1940年日偽統治時期的「北京大學」
    它是日偽政府打著北京大學的旗號在北平城組建的偽北大。1937 年 12 月 7 日,由日軍操縱的華北偽政權於開始運行, 它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除了用武力對抗日力量進行打擊鎮壓之外, 還要輔以「思想戰」, 尤其是 對青少年的教育,成為日軍非常重視的一個方面,也是日軍「治安肅正」運動的一個重要內容。(更多民國各地老照片,盡在關注!)
  • 東北抗聯條件艱苦,治療傷員多用土方子,建國後惹醫生感慨
    然而當時的醫療水平有限,再加上跟隨部隊打仗,物資也不能及時獲得,這對於傷員的治療造成了巨大的問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講的是,東北抗聯時期,救傷員用土方子醫治傷員的事跡。東北抗聯,其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東北反日遊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最早、堅持抗日時間最長、條件最為艱苦的一支人民抗日軍隊。這支武裝在中華民族的危急時刻,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歲月裡,獨立堅持遊擊戰爭14年之久,牽制了數十萬日偽軍,湧現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 鬍子滿地走 馬匪自橫行:東北土匪究竟猖獗的什麼程度
    東北「鬍子」成了政治土匪最早東北人稱土匪為「鬍子」或「紅鬍子」。這個稱呼就究竟是怎麼來的?在我採訪過的大量學者中間,似乎都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說法。反過來說,東北「鬍子」也稱裝備簡陋、衣衫襤褸的共產黨為「匪」,原因也很簡單:國民黨是正統,中央政府是國民黨的。你共產黨來了一幫穿得破破爛爛的,沒有多少槍還向著窮人。他自然就不投奔你。他們幻想著能有一天國民黨收復東北,我還投啥降?上山先躲幾天,等他們來了我再出來,當個軍長、師長什麼的。大部分「鬍子」都是這種心態。所以他們一般不投降。於是,東北的剿匪內戰不可避免。
  • ​史義軍:在閱讀東北抗戰歷史文獻時要把兩個河南籍東北抗聯張姓將領的事跡區別開,別張冠李戴,甚至甲張的帽子給乙張戴上
    有些事,他說的一些史實的東西,大家包括我們還要認真地看,認真地參考,能糾正的,就把它糾正過來。這個咱們的態度是沒問題的,是明確的。」 張福有先生把此留言轉給了我,看後,確實有些莫名的感動。東北抗聯歷史研究確實問題比較多,如果都能像穆主任這樣的態度,許多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 金正恩送花圈哀悼的東北抗聯女兵 與金日成有淵源
    據海外網報導,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8月26日向東北抗聯女戰士李在德靈前送花圈,並向故人家屬致唁電,對她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金正恩在唁電中指出,獲悉李在德同志不幸逝世的噩耗,向故人家屬表示深切哀悼。據公開資料,李在德於1917年出生於朝鮮平安北道,是抗日烈士金成剛的女兒,自幼隨家人顛沛輾轉到中國黑龍江,1933年參加抗日,成為最早的一批東北抗聯戰士,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她申請加入中國國籍,後擔任周恩來總理的機要秘書。1982年,她任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秘書局副局長,後離休居住在北京,著有回憶錄《松山風雪情》。
  • 張廣德:日偽統治下的晉城縣
    當時,日軍糾集三個師團由河南上山,在晉城駐紮一個多月,1939年8月25日北撤。日軍這次駐晉期間,為防止中國軍隊的隱藏,對晉城城內的廟宇、民居和機關學校用房,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凝聚了歷代晉城人民聰明才智和心血的許多優秀建築,被日軍夷為平地。日軍第四次進攻晉城縣城,是1940年4月25日,農曆三月十八日。
  • 東北抗聯創始人之一,後成四野副司令員,55年為何沒有參加授銜?
    1931年由於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致使日軍佔領東北全境,不過在遼闊的東北大地上,還有不少堅持抵抗侵略的武裝隊伍,他們有農民起義軍、義勇軍,還有部分有良知的原東北軍,他們在我黨的領導下,組成東北抗日聯軍,堅持抗日長達14年,前後共牽制76萬日軍,消滅了18侵略者。
  • 金正恩送花圈,悼念最後一位東北抗聯女戰士
    李在德出生於朝鮮,是著名抗日女烈士金成剛之女,自幼來到中國黑龍江參加抗日,此前是唯一健在的東北抗聯女戰士。8月22日,她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李在德與朝鮮已故最高領導人金日成是戰友,兩人在抗日時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 大案紀實:東北最惡悍匪,從抗聯變為漢奸,擁萬人武裝,後被解放軍活捉正法
    因為它有一個穩固的社會經濟基礎,那就是封建小農經濟,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只要有槍、有人就可以佔山為王。抗日戰爭勝利後,人民解放軍揮師東北,但是卻發現匪患橫行。土匪武裝大大小小上百支,一部分是經濟土匪,靠打家劫舍為生。一部分是政治土匪,是偽滿殘存的警察和衛隊,以及國民黨任命的地方豪強武裝。
  • 楊靖宇慘死前厲聲質問誰是抗聯投降的,滾出來!結果無人敢應
    文|慄強之前小編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楊靖宇被四個叛徒出賣,其中一個還是他親手養大的孤兒》,講的是抗日英烈楊靖宇將軍被四個叛徒加漢奸出賣,慘死在抗日戰場的故事。文章發表後,很多熱心的讀者們紛紛給小編留言,聲嘶力竭地聲討害死將軍的叛徒們。說實話,小編看了各位的留言也是心潮澎湃,心中對楊靖宇將軍的崇敬以及對叛徒們的憤懣更是愈來愈強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