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山,天山集團董事局主席。從農村到城市,從磚瓦平房到高樓大廈,從建築隊學徒工到數萬人大集團的帶頭人。35年,吳振山的房子越蓋越高、業界口碑越來越好,他的房子也從正定留村鄉走出省會,衝向了全國。「只有把活兒幹好了,鄉親才能把更多的活交給咱幹。」在吳振山圓圓的腦袋裡,總閃爍著樸素的辯證哲學。(自河北文明網)
吳振山沒見過,但天山集團聽說過,偶然機會還去過,那時石家莊東開發區還只是一個概念,那一片還歸正定縣管轄,到處是莊稼地,一個不起眼的建築杵在那,既不惹眼,也不突出。
多少年了,這類小企業還存在,很不簡單,也很不容易,我們應為其點讚。
小型企業的生命周期一般都不長,一般也就二年,過了二年還能剩下,一則生命力頑強,二則肯定有其獨到之處,也就是其過人之處。吳振山的集團能一路走下來,他的過人之處就是誠信,誠信是企業之本。有人對外人誠信,對自己的人自己的員工就不一定誠信,剋扣工資、隨意辭退員工、打罵員工都有之,甚至有些是兼而有之。吳振山不但對外而且對內,關於對內的問題,許多管理者認為,自己手下的員工是自己人,自己人可以隨便。隨便可以,手下的人隨便就走了,自己的公司成為培訓工廠,成熟一個走一個,沒活是著急找活,找來的活,卻沒有稱心的熟練工可以做,做也可以,返工、賠錢的事常有。非常願意為吳振山的這些行為點讚,這個贊不是其它,而是做一個有良心的管理者,這些是許多公司都做不來的。
吳振山有一顆仁者之心。做社會慈善,許多企業是躲避、逃避,這個事許多社會人也搞不清,為什麼有的人會把大把的錢投入做廣告,廣告是提高自己的聲譽,這方面的錢出了,毫不心疼,而做公益、做慈善比較心疼,白花花的銀子給了別人。兩方面的錢都是提高自己的聲譽,一個做加法,一個做減法,兩項相加等於個零。吳振山是兩方面都做,尤其是做公益,吳振山的路子走得比較順,應該是一加一大於二,吳振山是一個智者,我們應為其點讚。
吳振山吃剩饅頭,場面肯定感人,我想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感人,節儉是持家之本,沒有這個本,金山銀山也會敗光,企業壯大沒有一點一滴的積累是不行的,而浪費也會讓一個大家業一點點敗光,吳振山是一個智者,以自己的行為影響團隊,整個團隊都節儉,其企業不壯大都不行。
吳振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其背後肯定有許多辛酸,還有眼淚,一個企業成功以後是幸福的眼淚。我們社會缺乏這樣的企業家和管理者,讓我們為其點一個大大的贊。(耿紅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