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窮有信,富且仁」的事習以為常【長城時評】

2020-12-20 長城原創

  無意刮傷他人汽車,車主又不在現場,「肇事者」的你會怎麼做?停在路邊的車子無故被刮傷,維修達上萬元,「車主」的你又會怎麼做?發生在今年春節的這段故事——肇事者留下一張讓車主甚感意外和無比感動的紙條,並附上了身上僅有的311元錢;車主全城尋人不為追責,還捐資獎勵肇事者。仁義車主薛戰民和誠信學生陳奕帆的事跡,溫暖了無數人。(2月15日新華社)

  古語有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古語告訴我們的就是人在不得志時要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在得志顯達之時就要造福天下黎民百姓。恰巧河南省新密市就上演了一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故事:陳奕帆家庭並不富裕,父母都打工,爺爺奶奶照看他和妹妹,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每逢寒暑假都出去打工。不富裕的家庭條件沒有擊倒陳奕帆,在撞到了別人車後,勇於承擔責任,留下致歉信和賠償金,真是一個有擔當的好少年。

  有的人可能覺得故事到這裡就該結束了吧。但是在如今誠信匱乏、道德滑坡的大背景下,陳奕帆的誠信行為不僅得到了寶馬車主的諒解,更激發了寶馬車主想要資助陳奕帆萬元的「助學金」。這個故事陳奕帆做出了一個良好的開頭,而寶馬車主更是創造了完美的結局。說實話,這就是誠信的力量!

  我們都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二十四個字,其中就有誠信二字,這可見誠信對於整個社會的重要性。如果說人人都是不認錯、逃避的心態,那麼誠信這座「大廈」會轟然倒塌。凡是這種心態,應堅決摒棄。作為官員要講官信,對群眾實在些,也就是講誠信,真真切切的為人民群眾辦事;作為一名老師,要做出表率,通過言傳身教,學生們內心才會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從而外化到個人行為;經商辦企業者若是不講誠信,怎麼贏得市場,更別提長遠發展。

  全社會都要講誠信,若是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實踐,人們對於「窮有信,富且仁」的事會習以為常。我相信,通過眾人的力量,終將會形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張飛龍)

相關焦點

  • 高考女生獻花致謝「跳井撈證」老師 巧遇「窮有信、富且仁」兩主人公
    井下打撈證件高考生孟麗的身份證就是掉進這口井裡獻花謝「打撈」孟麗返校向石玉鋒老師送花道謝邂逅「窮有信」「窮有信」男孩陳奕帆同天返校向班主任石玉鋒致謝邂逅「富且仁」「富且仁」車主薛戰民(左)與石玉鋒老師(右)、陳奕帆(中)相聚
  • 錢江晚報:窮有信,富且仁
    原標題:窮有信,富且仁   貧窮和富裕,只不過是兩種不同的人生狀態,兩種狀態在不同的環境中,通過個人的行為,其實完全可以發生逆轉。   禮失求諸野。在任何時候,都不要低估來自民間的善良傳承。
  • 古訓:窮有信,富且仁,人才有好運
    作者:洞見 jessie一個成大事者,既要有在困窘時堅守誠信之行,又能在富貴後保持仁義之心。看到這一幕,我想到了一句古訓:窮有信,富且仁。在我們感嘆傳統禮節與道德文化不斷丟失的今天,其實我們身邊始終存在著懷瑾握瑜的人。曾國藩說:「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的住。進德,則孝悌仁義是也。」古人常以德行視人,德行如有欠缺,則事事受阻。一個人只有做到德行端正,才能被世人尊敬。
  • 新華時評:「為富且仁」看戴俊
    看到這則新聞,我們為戴俊見義勇為的壯舉所感染,更感念他為我們社會樹立了一個「為富且仁」的英雄標杆。  「為富且仁」的戴俊的出現,對於扭轉長期以來社會上「為富不仁」的陳見,甚至緩解人們「仇富」心理,改變人們對「富人」的不良看法,都有很大作用。而且戴俊在關鍵時刻的挺身而出,並不是一天養成的,更不是靈機一動的行為。
  • 鄭州一高中請「窮有信富且仁」兩位主人公參加班會
    □記者李嵐文吳國強攝影窮有信,富且仁後續【事件回放】從2月9日開始,大河報接連發出報導《撞車後,留道歉信和錢感動車主》《誠實學生、仁義車主引全國關注》《小孩別擔心,撞壞的車已修好》《美國、澳大利亞華人紛紛點讚誠實學生、仁義車主》《新密「窮有信」的孩子終於找到啦!》
  • 撞寶馬後留道歉信車主欲資助萬元網友:窮有信富且仁
    原標題:本報聯手當地政府和警方多方查找新密「窮有信」的孩子找到啦!【撞寶馬後留道歉信車主欲資助萬元 網友:窮有信富且仁】從2月9日開始,大河報連續三天報導了新密一名學生,騎電動車不慎撞上了一輛停在路邊的寶馬車,因車主不在現場,該學生寫了一封道歉信,然後用信包著寒假打工掙來的311元錢卡在寶馬車門把手裡。寶馬車車主薛戰民發現了道歉信和錢後,被深深打動,產生了資助該學生的念頭。他向當地警方求助,希望找到這名學生,將錢還給對方。網友紛紛感慨:窮有信,富且仁。
  • 「富吃肚仁兒、窮散丹」,原來老北京小吃也分貧富!
    北京小吃也分窮富,當然現在不是這樣了,什麼人都能吃,與貧富無關,有的還入選了非遺,但是在過去,真的分窮吃和富吃!您比如說炒肝兒、滷煮、還有已近絕跡的羊霜腸兒,這就屬於窮吃食。過去的勞苦大眾吃不起大魚大肉,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內臟上(北京叫下水)下功夫。拿滷煮來說吧,它的前身是蘇造肉,是乾隆皇帝從江南帶回來的高檔食品,由於選料講究、工藝繁瑣,又是宮廷特供,那一般老百姓哪兒吃得起呀?
  • 北歐人為什麼都是「窮富窮富」的?
    不可否認,北歐人是世界上能把日子過得最有腔調又鬆散快活的一群人,他們給我的感覺都是「窮富窮富」的。2018全球幸福指數排名「窮富窮富」北歐人的生活態度北歐「窮富窮富」的腔調和面子無關,沒有浮誇攀比,沒有紙醉金迷。
  • 《孫子兵法》「智、信、仁、勇、嚴」,傑出企業家必備的素質
    《孫子兵法》提出的「智、信、仁、勇、嚴」,應當成為企業家必備的素質。每一位企業領導都應該是「足智多謀、賞罰分明、關愛員工、勇敢果斷、制度嚴明」的人。什麼是領導?領導就是率領一個團隊走向成功的人。從國家到各級政府再到企業,領導無處不在。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領導。沒有領導就會出現混亂。那麼,怎樣才能成為傑出的企業領導呢?
  •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有何價值?
    《富爸爸,窮爸爸》這套書籍裡面提到的理財知識,對於任何想開啟財商的小夥伴都是非常值得的!強烈推薦,每讀一次,就重新被刷一次三觀。當然,不僅僅知道,做到才最牛。本書通過對比自己的窮爸爸和朋友的富爸爸在很多事情的看法,把晦澀的金融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通俗易懂,不愧為經典。
  • 兒子是窮養好還是富養好,這些方面的「富養」會讓男孩更加有魅力
    家裡窮的沒選擇,家裡富的普通的便經常地教給兒子「我們家沒多少錢,所以要靠你自己努力」;而富得流油的呢,拼命的尋找機會讓孩子體驗一下窮人的苦。都說女兒要富養,其實兒子在這些方面也應該多多「富養」才更優秀。晉福是被父母「窮養」著長大的。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便告訴他他們家很窮,沒多少錢,他必須要努力學習才能改變他們的現狀。
  • 「窮」爸爸,「富」爸爸
    許多中國家長經常說「再窮不能窮孩子」,其實原話不是這樣的,原話是「對國家來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對家庭來說再富也要窮孩子」,也就是說,國家再窮教育預算也應該是最高的,家庭再富裕,也絕對不能讓孩子揮霍。寧肯窮了全家,也不能窮了孩子,是他們的教育信念。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習慣了伸手討要,缺乏感恩心理,今天花明天的錢,消費遠遠超出他的能力。更要命的是,責任心幾乎為零。我窮我有理、我弱我有理,這種心態會讓身邊的人對他有很大意見,人際交往上往往是失敗的。當下,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
  •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但是,它的寓意有三個,這只是其中一個。且聽俗語彙慢慢道來。想想,叫花子也還有三個朋友的,不至於窮在鬧市無人問,實際上在鬧市掙錢的機會還多過。深山造就的富人不多,富後隱居的有,如果友情朋好友去深山看望,那也是真朋友了。但是,俗語一般用誇張,比喻,排比,對比,因果等邏輯手法組句。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單句用的是因果邏輯關係,兩句又是並列邏輯關係。
  • 窮養兒子富養女,有沒有道理?窮養和富養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窮養兒子富養女,有沒有道理?窮養和富養的孩子,有什麼區別?有一句俗話說:「窮養兒子富養女」,現在的家庭都有三種情況,第一是窮養兒子富養女兒,第二是重男輕女,第三是一視同仁,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就是第一種窮養兒子和富養女兒。
  • 富爸爸窮爸爸:讓錢為你工作
    2000年3月,《富爸爸,窮爸爸》韓語版面市韓國,並在2個月內銷量達到25萬冊。2000年6月,《富爸爸,窮爸爸》靠岸澳洲,大小書店一時為紫色所覆蓋。2000年4月,《富爸爸窮爸爸》靠岸中國,出版方利用該書新穎的理財觀念,以演講方式在全國組織了多場培訓會,反響空前。
  • 為什麼有窮有富呢?也許能從這兩個字的本身得到一些啟發吧
    人類自產生以後,隨著生產力的逐漸發展,當人的生存必需品有所剩餘時,私自佔有現象也就出現了,久而久之,窮和富也隨之而產生。社會和時代發展到了今天,人類依然存在著窮富兩極分化,而且窮富的懸殊似乎越來越大了。那麼,大家都是一樣的人,為什麼有窮有富呢?
  • 渝鈐時評|謀定後動 行且堅毅
    渝鈐時評|謀定後動 行且堅毅 2020-05-25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窮女孩富女孩,雖有很多不同,但窮女孩不要太早放棄
    從出生開始,窮女孩和富女孩就已經不一樣了,彼此之間的起跑線都相差甚遠。為什麼家可以成為家,是因為那裡有可以讓我們找到歸屬的感覺的地方。富女孩的家在自己受到委屈時,永遠會第一個站出來為自己打抱不平,奪回自己的特權;然後窮女孩卻可能需要自己默默吞下這一切,因為家裡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撐住場面的地方。一個窮女孩長期這樣,難免會對自己的成長造成一定影響,小編希望他們都未曾經歷過。
  • 古代一富家女,愛上窮小子,甘心與他私奔,窮小子發達後卻變心
    但若是這窮的一方在得勢之後就變心,這事兒就有點兒令人噁心了。在古代就有這麼一位富家女,照她的條件,若是嫁個門當戶對的富家公子應該是不成問題的,然而一個窮小子卻用「騙」的方式接近了她,最終成功的打動了她,甘心與他私奔,但這窮小子在發達之後卻變了心,最終還是富家小姐一封信讓他回心轉意,但這樣的愛情真的值得傳頌嗎?這令蠢哥懷疑。
  • 富養窮養新定義
    「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已經成為了許多家長口中的教育觀念。這句話乍聽之下,頗有道理。有不少家長似乎也把這句話當作教育兒女的真理。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有個男孩,家裡條件富裕,但父母硬把「男孩要窮養」的教育觀念進行到底。從小灌輸孩子,賺錢是多麼的來之不易,鋪張浪費是多麼的造孽,勤儉節約是多麼的可貴。如果摔倒了,必須得自己爬起來,不能哭,也沒有父母的擁抱。要求孩子在學習上一定要鑽研刻苦,剝奪了他許多自由的實踐。最後那個孩子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和一個家庭背景相似的同學做了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