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去了趟北歐,回來寫了篇《在北歐,我覺得自己內心很醜陋》的文章,一時間,整個中國都開始嫉妒北歐人了!
極端自傲的高曉松說:「到了北歐沒幾天,我居然都不太敢跟人說話了,因為我覺得自己的內心很醜陋,很粗鄙,我每天琢磨的都是如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裡跟人勾心鬥角,跟北歐人的境界實在是差太遠了。」
是什麼讓極端自傲的矮大緊在北歐不敢和人說話呢?
矮大緊說:「在丹麥,人們出行就是騎一輛自行車。在瑞典,人們出行就是開一條小船。在美國,一個人如果有一艘遊艇,大家都覺得他特別厲害,但在瑞典,幾乎人人都有一條小船,大家開著小船看看落日、釣釣魚,船上也沒有什麼先進的設備,自己動手解纜繩,啟動發動機,把船開出去,過著非常安逸、與世無爭的日子。」
這點從「2018全球幸福指數排名」可以看出,北歐五國全部榜上有名。不可否認,北歐人是世界上能把日子過得最有腔調又鬆散快活的一群人,他們給我的感覺都是「窮富窮富」的。
2018全球幸福指數排名
「窮富窮富」北歐人的生活態度
北歐「窮富窮富」的腔調和面子無關,沒有浮誇攀比,沒有紙醉金迷。當然,也不是純粹的自我放棄式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很多人常常把北歐風和性冷淡聯繫起來,其實這是對北歐生活的很大誤解。如果你在北歐生活過,就會發現他們其實比任何人都更接地氣,更講求實際功能而非單純的顏控。
一部單車、一本書,北歐人的日常
北歐人最擅長的就是把日子過得既舒服又時髦。沃爾沃就是一個例子,瑞典人把極端的實用主義和時髦隨性都砸進了沃爾沃裡。
北歐人「窮富窮富」的勁兒還體現在他們的人際關係上。他們的舒適距離要比我們長很多,大概1米吧。
有社交恐懼芬蘭人的安全距離
比如,很多北歐人會在出門前用貓眼裡看看外面,如果鄰居剛好也出門,不如就乾脆等一等,免得碰到了不知道說什麼好。
有社交恐懼芬蘭人的安全距離
如果不巧需要駕車多人出行,那整個行程中,車裡的人基本都是互不搭理,有的聽音樂,有的假裝睡覺。交流少了,攀比自然也少了,沒了攀比,富不富就不那麼重要了。
如果你去過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會發現大街上基本都是襯衫、白T、緊身褲,每個人都穿得極其簡單。細心觀察北歐的產品,你會發現北歐的設計也跟北歐人的穿著一樣「窮富窮富」的。從車內飾板到屋內家具,一水的原木。
之前在斯德哥爾摩街上亂逛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工作的的街上,每隔幾步便會有一個迷你的圓桌,人們悠閒的在那喝著咖啡。這個習慣,在北歐叫Fika。跟我們北上廣深中的年輕人把咖啡當「續命飲品」不同。在北歐,人們就是會暫停工作,悠閒的喝杯咖啡。
瑞典語中的「Lagom」說的就是這樣「凡事有度」的生活態度,這種態度源自北歐人感恩生命的宗教信仰。這也是為什麼北歐人願意承擔高額的稅收,熱心去做大量的慈善,因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體系,保持人心的溫度。
這麼看,北歐人雖然過著「窮日子」,但內心卻是極其富有的。
北歐人的「窮」表現在用車上
北歐人「窮富窮富」的勁兒還表現在用車上。比如,芬蘭路上跑的計程車基本都是沃爾沃和寶馬,而私家車就一般了。
我詢問了在北歐留學的朋友,他說,「北歐的私人用車更偏向於環保、輕便、省油,再加上他們雖然人人都「富得流油」,但在他們「人人均等」的觀念裡,並不會買豪車進行攀比。而計程車因為是服務業,為了給乘客帶來更好的體驗,所以多選擇好一點的車。」
瑞典的某停車場基本全是廉價私家車
挪威在北歐算是石油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了,但挪威人很少開車。因為在挪威人眼中,沒有一輛車是絕對環保的。
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政府還要求父母要陪孩子「步行上學」,不能開車。
難以想像,作為曾經人均收入第一的國家,挪威人竟然過著如此勤儉、節制的生活。
北歐人的「富」表現在產品和軍事上
北歐人是極其富有的,如果你仔細看看北歐人賣給全世界的產品就知道了。
北歐的產品輸出有很多。比如,瑞典的汽車、光學器材;芬蘭的電信設備、船舶;丹麥的魚類、鋁製品、化工品;挪威的石油、鎳製品、鋼鐵;冰島的食用油、機械、藥品。由此可見,除了冰島和挪威,北歐的其他國家都是以工業製品為主的。
挪威石油
北歐的品牌有很多。在全球電信網絡設備通訊市場,前三席有兩席是北歐的品牌。一個是諾基亞,另一個是愛立信。
而且你知道嗎?如果沒有愛立信的核心技術,你也不用在意現在流行的是華為還是蘋果了,因為它們連最基本的通話功能都不具備。
現在全球最大的風電公司維斯塔斯,也是北歐的品牌,它源自童話王國丹麥,向全球提供著近20%的風電。
除了維斯塔斯,丹麥還有很多nb的品牌,比如,全球最大貨櫃承運公司馬士基,世界領先的生物制約公司諾和諾德,以及陪伴全球孩子成長的樂高。
樂高 X 漫威
歐洲最大的白色家電公司伊萊克斯也源自北歐,是一個地道的瑞典品牌。這個品牌從設計到用料都透露著濃濃的北歐文化。
瑞典還有像科尼賽克這樣追求極致的超級跑車,以及全球領先的重型卡車和巴士製造商斯堪尼亞公司。
北歐超跑科尼賽克
雖然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宣布中立,是一個永久中立國,但其卻是世界第九大軍火出口國。我們熟悉的薩博汽車的前母公司——薩博集團就是全球最大的軍火公司之一。薩博集團雖地處北歐一隅,卻創造出「小國大軍工」的防務奇蹟。
薩博研製的JAS 39戰機
我們熟悉的另一個瑞典品牌——沃爾沃汽車公司的前母公司沃爾沃集團,它旗下的沃爾沃卡車也負責生產軍用卡車。雖然轎車業務2010年被中國吉利汽車收購,但沃爾沃重汽目前是僅次於奔馳汽車的世界第二大重型汽車集團。
沃爾沃軍用卡車
甚至我們中國很熟悉的瑞典宜家公司也在防務領域早有建樹。也因此,對於瑞典的軍火產業,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就說過:「北歐小國、軍火大國」。
北歐人的「窮富窮富」的勁兒源自維京海盜
回顧下北歐的「家境」,你會發現,北歐人都是白手起家的。在8-11世紀的維京海盜時期,北歐人個個都頂著「窮逼+野蠻人」的標籤。
如果你還不能理解當時的北歐人有多窮,那你總知道為什麼匈奴鮮卑靠劫掠為生,為什麼索馬利亞那麼多的海盜吧?因為窮啊!不搶活不下去啊!能活下去誰還搶劫啊?!
所以,北歐人「窮富窮富」的勁兒是天生的,因為從老祖宗開始就窮怕了。
傳統的"維京海盜節"
說完窮,再說說北歐人是怎麼暴富的。北歐人發家是從公元13-15世紀的漢撒同盟時期開始的。在當時,波羅的海因地理優勢,成了一個巨大的商貿區,北歐人終於可以不同提著腦袋做海盜了。
「翻身農奴」把歌唱的維京海盜
到了19世紀,德國開始進入工業時代,波羅的海周圍北歐的小夥伴忽然發現,這特麼就是商機啊!趕緊抱住德國大哥的大腿。北歐也隨著好鄰居德國的關係,一併進入了全行業蓬勃發展的時代。
北歐和德國的地理關係
真正讓北歐人暴富的是二戰。瑞典當時偷偷賣過飛機給德國納粹,一下賺了不少錢。而且,正當西歐的朋友們打得傾家蕩產的時候,北歐人依然安靜過著小日子,你說這能不富嗎?
二戰戰場
到二戰後,北歐人又把大量的家電、重工、藥品、汽車賣給歐洲的朋友。打得毛都不剩的德英法,也只能靠買北歐人的東西過日子了。
再後來,到了1980年,北歐人在北海發現了大片的石油,同時諾基亞、愛立信、宜家、沃爾沃、HM大量的品牌迅速崛起,北歐人一下子「暴富」了。
這就是為什麼北歐雖然小國寡民,但都有股「窮富窮富」的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