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人為什麼都是「窮富窮富」的?

2020-12-11 行圓汽車大全

高曉松去了趟北歐,回來寫了篇《在北歐,我覺得自己內心很醜陋》的文章,一時間,整個中國都開始嫉妒北歐人了!

極端自傲的高曉松說:「到了北歐沒幾天,我居然都不太敢跟人說話了,因為我覺得自己的內心很醜陋,很粗鄙,我每天琢磨的都是如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裡跟人勾心鬥角,跟北歐人的境界實在是差太遠了。」

是什麼讓極端自傲的矮大緊在北歐不敢和人說話呢?

矮大緊說:「在丹麥,人們出行就是騎一輛自行車。在瑞典,人們出行就是開一條小船。在美國,一個人如果有一艘遊艇,大家都覺得他特別厲害,但在瑞典,幾乎人人都有一條小船,大家開著小船看看落日、釣釣魚,船上也沒有什麼先進的設備,自己動手解纜繩,啟動發動機,把船開出去,過著非常安逸、與世無爭的日子。」

這點從「2018全球幸福指數排名」可以看出,北歐五國全部榜上有名。不可否認,北歐人是世界上能把日子過得最有腔調又鬆散快活的一群人,他們給我的感覺都是「窮富窮富」的。

2018全球幸福指數排名

「窮富窮富」北歐人的生活態度

北歐「窮富窮富」的腔調和面子無關,沒有浮誇攀比,沒有紙醉金迷。當然,也不是純粹的自我放棄式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很多人常常把北歐風和性冷淡聯繫起來,其實這是對北歐生活的很大誤解。如果你在北歐生活過,就會發現他們其實比任何人都更接地氣,更講求實際功能而非單純的顏控。

一部單車、一本書,北歐人的日常

北歐人最擅長的就是把日子過得既舒服又時髦。沃爾沃就是一個例子,瑞典人把極端的實用主義和時髦隨性都砸進了沃爾沃裡。

北歐人「窮富窮富」的勁兒還體現在他們的人際關係上。他們的舒適距離要比我們長很多,大概1米吧。

有社交恐懼芬蘭人的安全距離

比如,很多北歐人會在出門前用貓眼裡看看外面,如果鄰居剛好也出門,不如就乾脆等一等,免得碰到了不知道說什麼好。

有社交恐懼芬蘭人的安全距離

如果不巧需要駕車多人出行,那整個行程中,車裡的人基本都是互不搭理,有的聽音樂,有的假裝睡覺。交流少了,攀比自然也少了,沒了攀比,富不富就不那麼重要了。

如果你去過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會發現大街上基本都是襯衫、白T、緊身褲,每個人都穿得極其簡單。細心觀察北歐的產品,你會發現北歐的設計也跟北歐人的穿著一樣「窮富窮富」的。從車內飾板到屋內家具,一水的原木。

之前在斯德哥爾摩街上亂逛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工作的的街上,每隔幾步便會有一個迷你的圓桌,人們悠閒的在那喝著咖啡。這個習慣,在北歐叫Fika。跟我們北上廣深中的年輕人把咖啡當「續命飲品」不同。在北歐,人們就是會暫停工作,悠閒的喝杯咖啡。

瑞典語中的「Lagom」說的就是這樣「凡事有度」的生活態度,這種態度源自北歐人感恩生命的宗教信仰。這也是為什麼北歐人願意承擔高額的稅收,熱心去做大量的慈善,因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體系,保持人心的溫度。

這麼看,北歐人雖然過著「窮日子」,但內心卻是極其富有的。

北歐人的「窮」表現在用車上

北歐人「窮富窮富」的勁兒還表現在用車上。比如,芬蘭路上跑的計程車基本都是沃爾沃和寶馬,而私家車就一般了。

我詢問了在北歐留學的朋友,他說,「北歐的私人用車更偏向於環保、輕便、省油,再加上他們雖然人人都「富得流油」,但在他們「人人均等」的觀念裡,並不會買豪車進行攀比。而計程車因為是服務業,為了給乘客帶來更好的體驗,所以多選擇好一點的車。」

瑞典的某停車場基本全是廉價私家車

挪威在北歐算是石油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了,但挪威人很少開車。因為在挪威人眼中,沒有一輛車是絕對環保的。

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政府還要求父母要陪孩子「步行上學」,不能開車。

難以想像,作為曾經人均收入第一的國家,挪威人竟然過著如此勤儉、節制的生活。

北歐人的「富」表現在產品和軍事上

北歐人是極其富有的,如果你仔細看看北歐人賣給全世界的產品就知道了。

北歐的產品輸出有很多。比如,瑞典的汽車、光學器材;芬蘭的電信設備、船舶;丹麥的魚類、鋁製品、化工品;挪威的石油、鎳製品、鋼鐵;冰島的食用油、機械、藥品。由此可見,除了冰島和挪威,北歐的其他國家都是以工業製品為主的。

挪威石油

北歐的品牌有很多。在全球電信網絡設備通訊市場,前三席有兩席是北歐的品牌。一個是諾基亞,另一個是愛立信。

而且你知道嗎?如果沒有愛立信的核心技術,你也不用在意現在流行的是華為還是蘋果了,因為它們連最基本的通話功能都不具備。

現在全球最大的風電公司維斯塔斯,也是北歐的品牌,它源自童話王國丹麥,向全球提供著近20%的風電。

除了維斯塔斯,丹麥還有很多nb的品牌,比如,全球最大貨櫃承運公司馬士基,世界領先的生物制約公司諾和諾德,以及陪伴全球孩子成長的樂高。

樂高 X 漫威

歐洲最大的白色家電公司伊萊克斯也源自北歐,是一個地道的瑞典品牌。這個品牌從設計到用料都透露著濃濃的北歐文化。

瑞典還有像科尼賽克這樣追求極致的超級跑車,以及全球領先的重型卡車和巴士製造商斯堪尼亞公司。

北歐超跑科尼賽克

雖然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宣布中立,是一個永久中立國,但其卻是世界第九大軍火出口國。我們熟悉的薩博汽車的前母公司——薩博集團就是全球最大的軍火公司之一。薩博集團雖地處北歐一隅,卻創造出「小國大軍工」的防務奇蹟。

薩博研製的JAS 39戰機

我們熟悉的另一個瑞典品牌——沃爾沃汽車公司的前母公司沃爾沃集團,它旗下的沃爾沃卡車也負責生產軍用卡車。雖然轎車業務2010年被中國吉利汽車收購,但沃爾沃重汽目前是僅次於奔馳汽車的世界第二大重型汽車集團。

沃爾沃軍用卡車

甚至我們中國很熟悉的瑞典宜家公司也在防務領域早有建樹。也因此,對於瑞典的軍火產業,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就說過:「北歐小國、軍火大國」。

北歐人的「窮富窮富」的勁兒源自維京海盜

回顧下北歐的「家境」,你會發現,北歐人都是白手起家的。在8-11世紀的維京海盜時期,北歐人個個都頂著「窮逼+野蠻人」的標籤。

如果你還不能理解當時的北歐人有多窮,那你總知道為什麼匈奴鮮卑靠劫掠為生,為什麼索馬利亞那麼多的海盜吧?因為窮啊!不搶活不下去啊!能活下去誰還搶劫啊?!

所以,北歐人「窮富窮富」的勁兒是天生的,因為從老祖宗開始就窮怕了。

傳統的"維京海盜節"

說完窮,再說說北歐人是怎麼暴富的。北歐人發家是從公元13-15世紀的漢撒同盟時期開始的。在當時,波羅的海因地理優勢,成了一個巨大的商貿區,北歐人終於可以不同提著腦袋做海盜了。

「翻身農奴」把歌唱的維京海盜

到了19世紀,德國開始進入工業時代,波羅的海周圍北歐的小夥伴忽然發現,這特麼就是商機啊!趕緊抱住德國大哥的大腿。北歐也隨著好鄰居德國的關係,一併進入了全行業蓬勃發展的時代。

北歐和德國的地理關係

真正讓北歐人暴富的是二戰。瑞典當時偷偷賣過飛機給德國納粹,一下賺了不少錢。而且,正當西歐的朋友們打得傾家蕩產的時候,北歐人依然安靜過著小日子,你說這能不富嗎?

二戰戰場

到二戰後,北歐人又把大量的家電、重工、藥品、汽車賣給歐洲的朋友。打得毛都不剩的德英法,也只能靠買北歐人的東西過日子了。

再後來,到了1980年,北歐人在北海發現了大片的石油,同時諾基亞、愛立信、宜家、沃爾沃、HM大量的品牌迅速崛起,北歐人一下子「暴富」了。

這就是為什麼北歐雖然小國寡民,但都有股「窮富窮富」的勁兒。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人,窮的越窮,富的越富?精明人都懂這3點,窮則思變
    窮的越窮,富的越富,這從根本上來說,和努力的關係並不大,然而和思維方式以及從小接受的教育卻有很大的聯繫,有些人越努力工作反而會越窮,這是為什麼?這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第一,補償心理的影響大多數窮人家庭都有補償心理,越是家境不好,越覺得不能虧了孩子。我之前招過一個員工,他父母工作不穩定,小時候跟爺爺奶奶長大。爺爺奶奶家裡也窮,但正因為窮,只要有10塊錢,就把10塊錢全花在他身上。寧肯窮了全家,也不能窮了孩子,是他們的教育信念。
  • 「心窮」的人富不了,「心富」的人窮不了
    那女人笑著摸著孩子的肚子,「你看看,你肚子都快吃飽了,回家飯都不用吃了!哈哈!」旁邊的人看了看她們娘倆,嘴撇得好長。看到她們最後離開超市的時候,竟兩手空空。唉,又不是家裡沒有東西吃,靠試吃來解饞填溫飽嗎?不勞而獲的東西怎麼能享受得如此心安理得呢?真擔心這孩子會被養成什麼樣子,起碼她身上有她母親的影子。
  •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
    最近在看《富爸爸,窮爸爸》,想必很多小夥伴都有看過吧,主要是通過作者自己的窮爸爸和朋友的富爸爸故事,來傳達理財和投資的觀念。在書中,窮爸爸是一名名校博士畢業的高智商學霸,隨後又成為了勤勤懇懇的體制內公務員,在大多數人眼中可以說是妥妥的中產了。老實本分,按部就班地讀好書,找個好工作,這位父親的觀念和傳統東方主流觀念很類似。
  • 富養窮養新定義
    「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已經成為了許多家長口中的教育觀念。這句話乍聽之下,頗有道理。有不少家長似乎也把這句話當作教育兒女的真理。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明明自己的家庭條件甚至比他同學更好,為什麼自己的未來也不見得比那同學光明,感覺自己家裡有錢,但他自己真的好窮,好無奈……
  • 戀愛中窮小子裝富和富公子裝窮,為什麼後者被原諒而前者被拒絕?
    如果問她為什麼拋棄裝富的窮小子,她一定會說:一個不誠實的人人品首先就有問題,我在意的是他的人,而不是錢。但如果問她為什麼接受富公子,她一定會說:他能把外在的光環都退去跟我以誠相待,可見他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我在意的是他的人,而不是錢。
  • 究竟什麼是窮,什麼是富?
    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億萬富翁,並且對繼女說,我不想被一些貪財的人糾纏,也不想被物質駕馭和奴役,所以請你為我保守這個秘密,等我去世之後,幫我把全部的錢都捐出去,我的喪事一切從簡,只要能聽到教堂的鐘聲就足夠了。繼女就在那一刻被他徵服了,在人人都想炫富的今天,裝窮真需要智慧呀,夫妻倆經常排隊搶購打折的日用品,能步行絕對不開車。
  • 「窮」爸爸,「富」爸爸
    許多中國家長經常說「再窮不能窮孩子」,其實原話不是這樣的,原話是「對國家來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對家庭來說再富也要窮孩子」,也就是說,國家再窮教育預算也應該是最高的,家庭再富裕,也絕對不能讓孩子揮霍。寧肯窮了全家,也不能窮了孩子,是他們的教育信念。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習慣了伸手討要,缺乏感恩心理,今天花明天的錢,消費遠遠超出他的能力。更要命的是,責任心幾乎為零。我窮我有理、我弱我有理,這種心態會讓身邊的人對他有很大意見,人際交往上往往是失敗的。當下,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
  • 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為何?
    寫於2020年06月02日 大金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為何?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為何?>能夠搜索這些問題的,我想大多並不是窮得沒有錢的下層人,也不是有錢可以自由支配的人,而是能掙兩個錢,但發現咋掙錢都無法滿足開支的人。
  • 農村為什麼說「窮養雞,富養豬」?有什麼道理?
    「窮養雞,富養豬「是農村的一句老話,為什麼會這樣說呢?一是窮養雞啥意思?在大集體年代,農村生產力落後,糧食產量低,農民經濟條件差,生活水平都在溫飽線以下,沒有特別的窮人,也沒有明顯的富人,為了貼補生活,每家每戶都會餵幾隻老母雞,餵頭膘豬。那為什麼還會說是窮養雞呢?農村人常說,雞子只要有兩隻爪,就餓不死。雞子食量少,食樣多,試想,人都沒糧食吃,會撒糧食餵雞子嗎?
  • 俗話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為什麼是三六九?
    導語:俗話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為什麼是三六九?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和命運,上帝是公平的,不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會有自己的煩惱。不過大多數的人們都會希望自己能夠擺脫貧窮,成為一個有錢的成功人士,但是萬事不可強求,社會上還是一般的普通人居多,而且你現在的富有並不代表子孫的富有,現在的貧窮並不代表後代的貧窮,在俗語中就有這樣的一句話「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說的就是一個人的現狀是代表不了愛孫後代的狀況的,那麼大家想想為什麼會用三六九這三個數字呢?
  • 「窮爸爸和富爸爸」財商觀
    讀作者羅伯特清崎的「窮爸爸和富爸爸」感悟他的窮爸爸受過高等教育,學習優異還用全額獎學金讀完了名校博士,另一個富爸爸連高中都沒考上。兩個爸爸在事業上都很勤奮, 但是最終的結局卻完全不同:窮爸爸去世後只留下了一堆待付帳單,富爸爸成為了當地最富有的人之一,名下有千萬美元的遺產和慈善機構。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結果?
  • 窮女孩富女孩,雖有很多不同,但窮女孩不要太早放棄
    從出生開始,窮女孩和富女孩就已經不一樣了,彼此之間的起跑線都相差甚遠。為什麼家可以成為家,是因為那裡有可以讓我們找到歸屬的感覺的地方。富女孩的家在自己受到委屈時,永遠會第一個站出來為自己打抱不平,奪回自己的特權;然後窮女孩卻可能需要自己默默吞下這一切,因為家裡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撐住場面的地方。一個窮女孩長期這樣,難免會對自己的成長造成一定影響,小編希望他們都未曾經歷過。
  •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財商(FQ)一詞最早由美國企業家羅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提出,它反映了一個人與金錢(財富)打交道的能力。首富李嘉誠曾說過:「30歲以前靠體力賺錢,30歲以後靠「錢」賺錢!」賺錢,不能單靠體力,還得靠財商。
  • 西安很富我們很窮
     西安是一座讓人嚮往的城市,充滿著挑戰和機遇懷揣著夢想,在這座城市裡闖蕩或是為生活而奔波,或是為夢想而奮鬥渴望有一天能夠衣錦還鄉輾轉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因為:西安很富,我們很窮而我卻越來越窮」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擠著地鐵和公交或者是騎著自行車和電動車穿梭在一波波人流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論嚴寒或酷暑平均個人工資VS今年最新平均工資5000元以上這樣的工資,讓沒在西安工作過的人好生羨慕可你真以為,所有人是工資都辣麼高嗎?
  • 說文解字「窮」和「富」
    窮和富的區別就如同我們造字的先人寫的那樣,窮人空有勞「力」,而富人卻擁有「一口田」。為什麼付出勞力的人是窮的?為什麼有資產的人是富的?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第八章《論勞動工資》裡面講到,勞動的自然工資由勞動生產物構成。在原始社會全部的勞動生成物都歸勞動者支配,勞動是衡量交換價值的尺度。
  • 孩子需要"窮養"還是"富養"
    實際上糾結這個問題的父母都搞錯了重點,那就是窮養、富養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小編覺得富養,富在見識,富在視野,富在才華,富在智慧,富在主見,富在氣質,富在修養,富在學識。使用金錢只是獲得&34;的手段,而非目的。窮養和富養首先影響的就是孩子對於金錢的觀念,也就是要教會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有很多家長秉持著再苦不能苦孩子,於是寧願自己吃糠咽菜也要保證他們的生活水平。但實際上孩子真的會感恩家長的付出嗎?
  • 唐嫣生的竟然是女兒,富養女孩,窮養男孩?
    那女孩為什麼要富養,男孩為什麼要窮養呢?1富養女,窮養男的原因所謂「富養」並不是所謂的物質上的滿足,「富」的真正涵義是培養女孩靈魂上的富足感,只有精神上的充實和獨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富足。古人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志,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為什麼申請破產,其中原委究竟是什麼?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破產啦?洗腦作者叫人致富卻自己申請破產?羅伯特·清崎是個大騙子嗎?為什麼看完《富爸爸窮爸爸》卻沒有變得更富?《富爸爸窮爸爸》通篇廢話毫無價值嗎?《富爸爸窮爸爸》不適合中國國情嗎?它是一本入門理財的經典暢銷書。人紅是非多,開頭疑問是關於這本書和作者最具爭議的話題。在回答這幾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這本書的歷史和作者的生平。
  • 富人越來越富,窮人卻越來越窮 , 一本小學生都看得懂的財務書
    為什麼辛苦存錢卻越來越窮了?《窮爸爸與富爸爸》主人公清崎有兩個爸爸:「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官員;「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清崎親眼目睹一生辛勞的「窮爸爸」失了業,「富爸爸」則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窮人如何擺脫現狀?清崎以親身經歷的財富故事,展示了對金錢財富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和理解。
  • 「窮灶門,富水缸」的說法
    有這麼一句俗語:「窮灶門,富水缸」,很多人都以為這句俗語講的是關於風水方面的問題,大多數人認為水缸可聚財,灶門會影響財運,實際上這些人理解錯了。「窮灶門,富水缸」跟以前人們生活習慣有聯繫,真正的意思是說家裡的灶臺門前擺放的柴火要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險。家裡水缸裡的水要儲存滿,以備日常使用和遇到火災時可用於救火。這裡更深層的意思是要告誡人們做什麼時候需要防範於未然,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