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叫窮,什麼叫富。
美國98歲的麥克唐納在一家平民養老院去世了,這是一個勤儉的近乎貧苦的老人,他喜歡收集各種優惠券。非打折的商品不買,經常為了節省幾分錢,走上好幾站的路。95歲那年他應邀回自己的母校參加晚宴,因為捨不得打車來回坐的都是公交車,曾經有一個養老院的老夥伴,用它來教育自己的子女翹翹,華盛頓法學院畢業的又怎麼樣,還不是窮困潦倒一生。
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億萬富翁,並且對繼女說,我不想被一些貪財的人糾纏,也不想被物質駕馭和奴役,所以請你為我保守這個秘密,等我去世之後,幫我把全部的錢都捐出去,我的喪事一切從簡,只要能聽到教堂的鐘聲就足夠了。
繼女就在那一刻被他徵服了,在人人都想炫富的今天,裝窮真需要智慧呀,夫妻倆經常排隊搶購打折的日用品,能步行絕對不開車。他們的穿著,至少跟這個時代,隔了有20年。有一次,繼女偷偷的問母親,為什麼跟這樣一個節儉過度的人結婚。母親回答,跟他生活之後我的生命之門仿佛剛剛被打開,我們一起過的最簡單的生活,但是內心的那種富足是很多人都體會不到的,你的繼父不是真的吝嗇,我很多次陪著她去給慈善機構匿名捐款,他寫支票的樣子簡直帥極了,當他把錢無償的支付給那些需要錢的人,我會覺得連自己都變得高尚了。而你的繼父真是樸素的偉大。我為跟這樣一個無私低調的人生活在一起而感到驕傲。
在我國,也有這樣一位老人,他叫方耀熊,可能大家不太熟悉。老人是因病去世,尿毒症引發腎衰竭。臨終前,他讓家人把她的遺體捐獻給了國家,這個曾經因家庭條件不好被迫輟學在家的人,12歲的時候就對自己說如果我有錢了,不僅要自己讀書,也要資助像我一樣沒有機會讀書的孩子,他資助了48名貧困的大學生,2007年,他又把自己積攢下來準備改善生活,換購電梯房的100萬捐贈給了希望工程辦公室,用來建希望小學。他說我很認同這樣的一句話,帶著財富死是一種恥辱,能為社會的進步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才是財富。該用的地方,他無數次的匿名捐款,自己的生活卻非常的拮据。當疾病令他雙腳浮腫,沒辦法穿鞋,免強塞進拖鞋裡,卻被拖鞋卡得鑽心的疼痛時,老爸實在看不下去了,堅持給他買了一雙300塊錢的鞋,他一直念叨太貴了。
在杭州,愛去圖書館讀書看報的拾荒老人去世了,這位生活拮据,靠撿破爛過日子的老人,曾經是杭州大學中文系的畢業生,退休前是中學裡的一級教師,每個月都領著5000多塊錢的退休金。這些退休金,原本可以讓她生活得很滋潤,為什麼他要靠撿破爛為生呢,原來他省吃儉用把自己所有的錢都匿名捐給了貧困的學生。整整資助了20年,還立下了遺囑,把自己身上可以用的器官以及自己的遺體全部捐獻出去。
朋友們,究竟什麼叫窮,什麼叫富呢?曾經我們以為沒錢叫窮,有錢叫富,後來我們知道思維落後叫窮,思維不變,窮根不倒。
這些真實的故事中,您對窮與富,又有新的認識了嗎?物質的富足,剛開始的確令人精神大振,但是他也會令人無限的膨脹,變得無法無天,以至於找不到自己。精神富足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儘管他們衣著樸素,飲食簡單,但它們卻時時被幸福與滿足包圍。
努力的拼搏奮鬥,不偷懶不耍滑,這種狀態本身就是富有的,當我們在某些方面擁有很多。而很多人卻並不具備的時候去無私地幫助別人,這自然也是富有的。
索取是窮,濟於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