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富養?不是單純的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更不是成天寵著護著,生怕受一點點傷害,天天陽光快樂,這種所謂的富養,實屬養尊處優式的教育,本質上是溺愛,家長大包大攬,沉迷於自己的保護欲之中,大人過分的付出反而壓制了孩子成長和獨立的機會,借用情商的說法,大人光顧著表現自己的能幹,卻沒有意識到應該給予孩子屬於他自我生命的價值體現。
這樣教育的結果,最後往往養出一個單純、脆弱、自私任性的媽寶男或者公主病,這種教育的本質其實是窮養,窮在孩子心智的幼稚和生存能力的欠缺。
富養的本質,應該是富在孩子的綜合素養培養,而不是大人的過度保護和付出,也不是待遇上的豐富和高貴,而是給予孩子開闊的眼界,堅強的意志,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歷練。
開闊的眼界在於讀書;堅強的意志需要在吃苦耐勞和各種挫折中磨鍊成長;豐富的情感培養在於感受這世界的美;深刻的歷練則需要參與到社會的實踐當中,去體會真實的生活。
法國著名思想家,數學家帕斯卡說:「人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東西,所以他是一根蘆葦,但他因為會思考,可以囊括宇宙,可以通向無窮,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嚴。」
所以,富養的本質,應該在於培養一個思想成熟、自尊自信、體魄強健的孩子,培養一個後勁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