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吃肚仁兒、窮散丹」,原來老北京小吃也分貧富!

2020-12-16 騰訊網

北京小吃品種繁多、名揚天下,您要是到了北京、不嘗嘗琳琅滿目的北京小吃,那誇張點兒說:跟沒來一樣!當然了,您說我就是來旅遊的,來看看,我不想吃,也不喜歡吃,那咱也沒槓抬!錯來北京小吃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喜歡的,最典型的就是豆汁兒,那味道之「酸爽」!雖被老北京人視為「本命食」,但外地(外國)來的朋友恐怕接受不了。

此外您知道嗎?北京小吃也分窮富,當然現在不是這樣了,什麼人都能吃,與貧富無關,有的還入選了非遺,但是在過去,真的分窮吃和富吃!您比如說炒肝兒、滷煮、還有已近絕跡的羊霜腸兒,這就屬於窮吃食。過去的勞苦大眾吃不起大魚大肉,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內臟上(北京叫下水)下功夫。拿滷煮來說吧,它的前身是蘇造肉,是乾隆皇帝從江南帶回來的高檔食品,由於選料講究、工藝繁瑣,又是宮廷特供,那一般老百姓哪兒吃得起呀?所以後來就改造了一下兒,用豬下水代替五花肉,於是就變成了滷煮。

因為下水的價格比起肉來還是要便宜的,但內臟也是肉啊!所以用它製作食物,既能解饞、價格還低。因此類似於這樣兒的小吃,過去都屬於「窮人樂」。那麼富吃食又有什麼呢?您比如剛才說的蘇造肉,還有豌豆黃兒、艾窩窩等等,這些東西本身就源自宮廷,加上製作精細,價格自然不菲,起碼兒得是有錢人才吃得起。不過也有不分窮富的,豆汁兒就是其中之一。豆汁兒本身就是很便宜的,材料不貴、加工也不難,在民間很是普及,但並不是清苦的百姓愛喝,宮廷的飯桌人家也上去過,所以在過去,豆汁兒屬於是「人盡可食」的。

好比您穿綢裹緞兒的蹲在路邊兒來碗羊霜腸兒,一定會引人側目,但甭管您什麼身份,到小鋪子裡打豆汁兒沒人笑話。還有一種小吃跟豆汁兒差不多,無法將它明確的歸為窮吃還是富吃,但它本身自相矛盾,自己內部分「貧富」,那就是爆肚兒。首先說「肚兒」是什麼?其實肚兒就是動物的胃,豬肚兒就是豬胃、羊肚兒是羊胃。爆肚兒的原材料本身屬於下貨,如果按照上述標準來講,按說屬於窮吃食,但實在無法把它歸為「窮人樂」的行列裡。至於為什麼,您去找家爆肚兒店來上一份兒就明白了。

也許爆肚兒不能算窮吃不僅是價格問題,其製作上的講究也是一方面。如今您吃涮羊肉的時候經常會買些百葉、毛肚兒之類,吃起來跟爆肚兒也差不多(也許就應該是),但其實過去賣爆肚兒和涮羊肉絕對是兩回事兒。羊肉講究的是涮,比煮、燉時間要短,但說白了也是煮,只不過不能太久而已;但肚兒的時間要更短(幾秒鐘的事兒),說白了就是開水燙熟的,講究個嫩字兒(老了也嚼不動),所以用這個爆字。涮羊肉的小料兒跟爆肚兒也不一樣,甚至連下筷子的方式都不同。

涮羊肉的料講究鹹、鮮,以醬豆腐和韭菜花兒為主(最初甚至都不加芝麻醬),下筷子叫騎馬式——兩根兒筷子垂直夾住肉片兒、往碗裡蘸,蘸點兒就得,因為蘸多了鹹;而爆肚兒的小料兒講究香,以麻醬為主,醬豆腐、蝦油等為輔,下筷子的方式叫抬轎式——平著夾爆肚兒,蘸料時兜著底兒起。從這個角度說,涮羊肉吃的是肉,小料兒換成醬油、甚至撒點兒鹽花兒都能吃;而爆肚兒吃的料,小料兒不香就不好吃,不信您吃爆肚兒別蘸料、撒點兒鹽您試試好吃嗎!涮肉館兒裡可以賣切好的肚絲、百葉您自己涮,但是爆肚兒店就是爆肚兒店,不賣涮羊肉。

那麼為什麼說爆肚兒本身分「貧富」呢?因為爆肚兒分很多種類,這一點也是爆肚兒最講究的。咱們現在說爆肚兒實際上只是個統稱、或簡稱,因為爆肚兒有三種做法:芫爆(芫爆肚絲都吃過吧?)、油爆、水爆。咱說了半天爆肚兒了其實是水爆羊肚兒的簡稱。牛羊這類反芻動物都有好幾個胃這您都知道,所以吃羊肚兒就分為了很多品種,據說早先共分九種:散丹、肚領、肚板、肚板芯、肚仁兒、蘑菇、蘑菇尖兒(也叫蘑菇頭兒)、食信兒、葫蘆。到如今有其中的五種入選了中華名小吃,同時也是眼下最常見的:羊肚仁,羊散丹、羊肚領、羊肚板、羊肚芯。

剛才咱們提到的毛肚兒、百葉,那是牛身上的,牛肚兒當然也可以水爆,但牛爆肚沒那麼多種,因為僅牛百葉、牛百葉尖、牛肚仁、牛葫蘆頭比較適合水爆,其餘部位不宜汆水食用,比較厚而且韌勁兒大,氽的時間稍久就嚼不動,所以咱還是重點說羊肚兒。您吃水爆羊肚兒的時候也點名兒要百葉,那就外行了。因為牛的叫百葉,羊的得叫散丹,這是爆肚兒裡最常見的品種。所謂散丹(非要叫羊百葉也行),其實是羊的第三個胃,學名叫重瓣胃,個頭兒較大、出的多,價格相對便宜。爆散丹也就需要五六秒的時間,口感脆嫩,應該說是最經典的爆肚兒品種。

不過由於散丹比較常見,價格也不高,因此當屬爆肚兒裡的「大路貨」,過去曾有「窮吃散丹」的說法兒;其實散丹不是最便宜的,最便宜的應該是食信兒。食信兒不是羊胃,而是羊的食管兒,口感較硬,「牙好、嘿、胃口就好」的、而且喜歡有嚼勁兒的人愛吃它,如今已不多見。此外肚板也不貴,它是緊挨食管兒的是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胃,學名瘤胃,肚板口感也較硬。這些都是過去很受窮人歡迎品種,那麼富吃什麼呢?「富吃肚仁兒」!剛才說的肚板有兩大塊,相連之處有一條較厚的肉峰,這個是肚領,口感很嫩;把肚領去皮,就是又白又厚的肚仁兒,這是爆肚兒裡最好的品種,也是最珍貴的,因為一隻上百斤的大羊也出不了幾錢,要湊一盤肚仁兒得多少只羊?您琢磨價格便宜的了嗎?

還有肚板芯,它是肚板的陰面肚板(肚板是陽面肚板),口感老嫩適中;還有蘑菇頭也比較金貴,羊的芻胃又軟又滑,口感似蘑菇,因此而得名,但蘑菇頭是芻胃底部,與腸道結合的地方,就那麼一小塊兒,也是很多隻羊才能湊齊一盤,口感老嫩適中,價格自然也不低。這些都是有錢人喜歡品嘗、也消費得起的爆肚兒品種。據很多老字號爆肚兒店說,清朝時很多貝子貝勒也是他們的座上客,普通百姓想要解解饞也沒問題,因此您說爆肚兒算窮吃還是富吃?

當然了,不管是所謂的「富吃肚仁兒、窮散丹」、還是「老北京小吃分窮富」,這都是舊社會的現象,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早就提高了,再也沒有這種劃分或說法兒了。不過需要提醒您的是:爆肚兒好吃、鮮脆而不油膩,營養也很豐富,含有鈣鐵鈉鉀等微量元素和蛋白質,據說還能治胃病,食之乃一大樂事;但是它的熱量和膽固醇含量還是很高的,不大符合現代人的養生理念,因此不宜過多食用。

註:插圖及封面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老北京小吃真的是窮講究嗎?別急,先吃完這10種地道小吃再評價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網上出現了這樣一種聲音,說老北京小吃其實只是窮講究,搞得花裡胡哨其實都是最廉價的原料。在我看來,食物本身並不會「窮講究」,「窮講究」的是某部分吃它的人。對於老北京小吃,或者說任何地方的美食,擺在人們面前的就3種態度就足夠了,那就是喜歡,不喜歡,或者一般般。
  • 現在的親戚有貧富之分,窮親戚不願上富親戚的門,越走越煩心
    隨著現在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之間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有些農民把家裡的地租出去,進城打工,一年回不幾次家,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法治越來越健全,農民也能自己維權了。現在的農村人也有很多富人,在外打工一年收入,比在家種地多了幾倍,全村之間有了貧富之分,在親戚之間更是明顯。窮親戚不願意到富親戚家,第一點原因是自卑,第二個原因是窮人和富人之間,本來就有階層,頻繁去富親戚家,不僅招人煩,還有可能被外人看成是"勢利眼",所以一般窮親戚不願經常去富親戚家。
  • 【劇評】生命價值與貧富貴賤無關_話劇《窮孩子·富孩子》_南方網
    評話劇《窮孩子·富孩子》2017年7月8日晚,在佛山瓊花大劇院觀看了大型話劇《窮孩子·富孩子》,可以用「震動、震憾」來形容,大瀝文化部站一個鎮級文化站竟然能夠做出一部如此出色的大型話劇,而且還拿到了國家藝術基金的項目資助,開創了廣東乃到全國的先河。
  • 為何有貧富差距?看完老祖宗對「窮」與「富」的解釋,才恍然大悟
    如果我們對比若干漢字,就可以看出為什麼貧富差距這麼大,為什麼貧富差距這麼大?其實,看了"窮"和"富"這兩個詞的解釋,我們在一定意義上就能恍然大悟,進而深深佩服先人的智慧。"窮"字的上半部分是穴,也就是山洞的意思,下半部分是力,在第一次用字的時候是"穴",穴下有一個人彎著身子在幹活。
  • 九門小吃,北京胡同深處的四合院,匯集京城12家老字號300種小吃
    北京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北京小吃是深蘊於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的一項重要文化成果。它的每一個品種的製作方式、食用方式等,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北京人特有的審美意趣。它既是物化的北京都城史的一塊"活化石",又是京味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老北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北京小吃不僅美味,而且從視覺上也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
  • 從小吃到大的老北京銅鍋涮羊肉,原來都吃錯了,其中門道不得不知
    老北京銅鍋涮羊肉,想必都是從小吃到大的美食,一點也不陌生。可是這裡面的門道和講究估計您至今都不知道。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一來解解饞,二來讓這個冬季大家在享用美食的同時增長一些知識,了解其中門道。老北京銅鍋涮肉主要以羊肉為主。羊肉,性溫補,既可以幫助抵禦風寒,又可以滋補養身,乃冬季肉類之佳品。
  • 最喜歡的老北京小吃,終於不用糾結吃什麼了
    哈嘍大家好,歡迎再次回到百家號火火美食,上期咱們講的北京的美食有很多人都很喜歡,本來覺得老北京的小吃挺多的,就想多寫一點,所以就有了今天這邊文章。今天就繼續來看「誘人心神」的老北京小吃,看完去北京就不用糾結吃什麼了。
  • 盤點一下老北京人必吃的幾種小吃有哪些,最後兩種卻被吐槽
    盤點一下老北京人必吃的幾種小吃有哪些,最後兩種卻被吐槽,你怎麼看,說到中國的美食那就多了,而且每個地區的美食都還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色。說有有特色的小吃,那不得不提的就是老北京的美食小吃了,而且當地不僅有分早餐吃的,也會有分點心吃的。
  • 說說北京小吃的「四大天王」
    我發現,北京小吃之所以遭到非議,無外乎兩點。一,外地人吃不習慣內臟+麻醬的搭配;二,做小吃的大都手藝不精,隨便找一家店吃,99%你得踩雷。第一點我無力改變,口味不同,無法強求。天興居之所以能代表老北京炒肝兒的門面,是因為它牽扯了這種吃食的誕生和一路發展。在老北京心目中,吃炒肝兒去天興居是一件沒有任何爭議和懸念的事情。
  • 它是老北京特有的小吃,可連點兒肉都沒有,憑什麼叫「腸」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凌洲業話,ID:lingzhouyehu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點擊標題下方「凌洲業話」藍色字體,添加關注老北京小吃品種多樣炸灌腸是北京特有的,而且它在老北京小吃中的地位也非同一般,無論街邊小館兒、還是老字號飯莊,抑或是網紅打卡地,但凡打著北京菜招牌的,幾乎必要有它,拿現在的話說,算是標配;仿佛您的菜單兒裡沒有炸灌腸,您就不敢號稱老北京。
  • 老北京了解28種小吃,每種不超過30元
    那些舊的北京小吃!老北京小吃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可分為漢族味、回族風味和宮廷風味。烹飪中,有蒸、煎、煎、煎、煎、烤、涮、煮、煨、煮等做法,各有不同的口味。著名作家舒乙用四個詞「小吃大藝」概括了北京小吃的內涵。下面就帶你去看看老北京來了解一下28種小吃,每種都不超過30元!
  • 臺灣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13個縣市家庭越來越窮
    臺灣當局經濟政策混亂 貧富差距拉大  一邊是「肚子扁扁也要選阿扁」的政治盲從,一邊是自殺現象蔓延、社會治安持續惡化等貧富差距擴大的社會後果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曾繁娟報導 在陳水扁的家鄉臺南縣,曾有一位老太太因欠下140萬元(新臺幣,下同,1元人民幣約合4
  • 「心窮」的人富不了,「心富」的人窮不了
    文/二傻傻 編輯/淑為 圖片/網絡在超市裡,一個女人帶著一個孩子在食品區逛來逛去,這裡有好多免費試吃的食品,她拉著孩子的手從這邊吃到那邊,吃過之後又轉一圈重新試吃。聽到孩子在央求她:「媽媽,媽媽,這個好吃,我們買點回去吧。」
  • 《窮孩子富孩子》全國首播 打造全收視群體
    網易娛樂7月17日報導 情感勵志大戲《窮孩子富孩子》於昨日在山東電視臺影視頻道首播,該劇直擊社會貧富差距熱點話題,吸引了家長和學生的關注,收穫了一批特殊的收視群體。製片人章飛一絕分析:「《窮孩子富孩子》裡突顯了社會、家庭和學校對年輕人成長過程的影響,家長可以當做教育片來看。
  • 網購老北京小吃咋不一樣?
    記者就此在網上查詢後發現,的確有很多商家打著「老北京小吃」的旗號在出售護國寺小吃、錦芳小吃的產品。但這些產品多與店內的產品規格和價錢上有較大出入。昨天,護國寺小吃以及錦芳小吃的工作人員均稱從未在網上出售店內產品,也未向任何商家授權。
  • 老北京人說的「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是什麼意思呢?
    在老北京有這樣一句話叫作:「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明清的時候,北京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市,東南西北劃分的是比較清晰的,這句話最早是出自於清末的一個學者,震鈞的《天咫偶聞》這本書當中的。
  • 我窮我有理,你富你有罪!你怎麼看待這樣的言論?
    ,你富你有罪。  「我窮我有理,你富你有罪。」是打土豪分田地的時候貧下中農的口號,我出生的晚沒經歷過鬥地主。從前有很多小說電視劇;電影裡邊都是這個主題,地主和大的資本家都是有罪的,劉文彩;白毛女是最典型的作品。
  • 香港窮孩子、富孩子的對比:從出生開始,起跑線的差距就令人窒息
    窮孩子、富孩子的對比相比於家庭條件優渥的孩子,窮孩子們先天就已經存在了各方面的教育差距了。就像餘偉豪讀書非常用功,他的成績在校內也是名列前茅,但是遇上關於入學資質相關的課外活動時,餘偉豪的家庭卻也只能因為囊中羞澀而放棄。
  • 《富哥哥窮弟弟》:富哥哥與窮弟弟交換生活,哥哥:性格決定命運
    《富哥哥窮弟弟》:富哥哥與窮弟弟交換生活,哥哥:性格決定命運 在如今這樣的一個金錢時代中,物質條件在某種程度上對於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其中我們就能夠看到太多的案例,在談到金錢的時候,貌似所有人也都是相當熱衷的,總之好像所有人都想著是能夠擁有無數多的錢,這樣自己往後的人生也就不發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