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智、信、仁、勇、嚴」,傑出企業家必備的素質

2020-12-25 新長城傳媒

企業老闆,是員工的領袖,是團隊的核心,是企業的領路人。《孫子兵法》提出的「智、信、仁、勇、嚴」,應當成為企業家必備的素質。每一位企業領導都應該是「足智多謀、賞罰分明、關愛員工、勇敢果斷、制度嚴明」的人。

什麼是領導?領導就是率領一個團隊走向成功的人。從國家到各級政府再到企業,領導無處不在。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領導。沒有領導就會出現混亂。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傑出的企業領導呢?在這裡,提倡企業家向古人學智慧。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人領導智慧很多,中國是天生的領導帝國。《孫子兵法》在計篇中指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孫武認為,一位出色的將領,應當具備「智、信、仁、勇、嚴」五個特點。「智、信、仁、勇、嚴」就是:足智多謀、賞罰分明、關愛員工、勇敢果斷、制度嚴明。如果做不到這幾條,就算不上是傑出的領導者。

傑出的企業家,應當具備五大要素:

一、足智多謀:管理企業,沒有智慧,誰願意追隨你?有智謀,才能縱橫天下、決勝千裡、解決問題、奪取勝利!新時代,企業需要文韜武略的領導。自己沒有文韜武略怎麼辦?可以請高水平的智囊擔當顧問。革命年代,為什麼都願意追隨毛澤東打天下?因為毛澤東始終鬥志昂揚、百戰百勝,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神」。

二、賞罰分明:賞罰不明,氣死英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好領導必須賞罰分明,有功必賞,違章必罰。否則,就很難成功!

三、關愛員工: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財聚人散,財散人聚。成就大事業的企業老闆,都是捨得拿出真金白銀獎勵下屬的的人。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四、勇敢果斷:獅子為什麼成為王?為什麼獅子帶領一群羊也能成功?因為獅子勇敢。領導在下屬眼裡,除了有親情,更希望能雷厲風行、威風八面、號令如山!團隊成員都希望跟隨英雄做事,喜歡勇敢果斷的人!優柔寡斷,領導之大忌!

五、制度嚴明:《孫子兵法》多處強調,令行禁止,萬人訓練成為一人。作為領導,必須保證團隊紀律嚴明、令行禁止,否則,就沒有執行力,就打不了勝仗。

關於這五個方面的領導藝術,很多古人也作了闡述,曹操說:「作為將帥應當五德具備。」杜牧解釋說:「先王之道,以仁為首;兵家者流,用智為先。蓋智者,能機權、識變通也;信者,使人不惑於刑賞也;仁者,愛人憫物,知勤勞也;勇者,決勝乘勢,不逡巡也;嚴者,以威刑肅三軍也。」預曰:「智不可亂,信不可欺,仁不可暴,勇不可懼,嚴不可犯。」五德皆備,可以成大事。願每一位企業老闆,都能成為具備「智、信、仁、勇、嚴」的傑出企業領導。

中國新長城組委會編輯部出品

相關焦點

  • 談古論今說教育:父母的智信仁勇嚴
    中國古代的春秋時期,傑出的統帥和軍事家孫武子著有兵法十三篇,即今所見的《孫子兵法》,其首篇《計篇》中提出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這其中的智慧對於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也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父母如何才能做到「智、信、仁、勇、嚴」。
  • 道天地將法,智信仁勇嚴
    道天地將法,智信仁勇嚴,這句話在阿里巴巴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了。對於所有的管理者,這句話就是我們對自身最重要的約束與要求。對這段話熟悉的人,大概了解這段話的出處是哪裡,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大多是講的為將之道,為帥之道。兵法曰道天地將法,『道』指的是什麼?
  • 《孫子兵法》,五事七計,不可不察
    ——春秋·孫武俗語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看完《孫子兵法》後你會知道不拘小節者難成大事。一件大事要做成,背後需要千千萬萬件小事去支撐。在三國演義一百回裡,諸葛亮北伐軍受阿鬥命撤回蜀中,害怕司馬懿在後追殺便用了個「增灶計」。
  • 項目管理與孫子兵法之一2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譯文:因此,必須通過敵我雙方五個方面的分析,七個科目的比較,得到詳情,來預測戰爭勝負的可能性。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將,五是法。
  • 《孫子兵法》體現出的孫武智慧觀
    《孫子兵法》的開篇《計》篇是全書的總綱,其中指出作為軍事管理者的「將」,應該具備五種素質:智、信、仁、勇、嚴。[1](P.7)其中,「智」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孫武所說的「智」,究竟是什麼意思?[2](P.165)《論語·裡仁》:「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3](P.47)陸德明釋文:「知,音智。」[4](P.1356)《禮記·中庸》:「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5](P.1442)《漢書》卷八一《張禹傳》:「是兒多知,可令學經。」[6](P.3347)以上文獻中的「知」都是「智慧」的「智」義(後來寫作「智」)。
  • 《孫子兵法》:簡單「五事」,緩解拖延症,加速決策
    《孫子兵法》始計篇: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簡單五事,只要認真思考使用,能緩解拖延症、決策恐懼症,請對號入座吧。道,要得到最多數的支持認可。用兵者要為道。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意思是說要善於任用將領,即選用將領的標準是「智、信、仁、勇、嚴」。要做好用人決策,孫子兵法的這五條用人標準對用人決策同樣有借鑑價值。智:專業知識,生活常識,人生閱歷;信:自信於己,施信於人,取信於民;仁:體恤下屬,以己推人,給人機會;勇:勇於冒險,敢於說不,勇於認錯;嚴:嚴於律己,嚴格要求,賞罰分明。
  • 運用《孫子兵法》的「道天地將法」原則,引領企業決勝千裡
    《孫子兵法》,是由春秋末期(約2500多年前)的齊國人孫武耗時十年創作而成,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多字,總計十三篇。孫武初次拜見吳王時,就把這部兵書贈送給吳王作為見面禮,並先後幫助吳國大破楚國和越國,從此名震天下。
  • 《孫子兵法》01始計篇
    讀懂《孫子兵法》01《孫子兵法》01始計篇原文: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兵者,詭道也。
  • 孫子兵法:五事七計 海爾集團的崛起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 《國學經典》——孫子兵法始計篇
    始計篇原文: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孫子兵法·計篇》兵之五事
    《孫子兵法·計篇》中,孫子說: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這句話什麼意思?孫子的意思就是說,所謂的道,就是要讓民(老百姓)和上位者都同意,換言之就是民心民意的意思。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孟子》)」也是這個意思。這道,代表道理,代表道義,代表了一個正確的目標。只有如此才能師出有名,士兵們才能死戰,而不畏懼危險。
  • 45個好聽且彰顯智慧的男孩名字,出自孫子兵法
    可是我們可別忘了《孫子兵法》,這可是一部享譽世界的「兵學聖典」,其中蘊含著許多帶兵作戰的智慧。從裡面我們可以挑選出很多適合男孩的名字,快來和起名網一起瞧一瞧吧。如何依據《孫子兵法》給孩子取名字一、根據其中的名句起名《孫子兵法》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流傳至今,比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家長們可以根據其中的一些名句起名,這樣一聽到這個名字都會產生一些熟悉感,知道這個名字是有典故來源的。
  • 《孫子兵法》中的十句經典名言,充滿智慧,至今依然適用
    《孫子兵法》中的十句經典名言,充滿智慧,至今依然適用《孫子兵法》是由春秋時期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創作的「兵學聖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距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第一句:「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孫子兵法·始計篇》真正的將領,應該是足智多謀,賞罰有信,對部下真心關愛,勇敢果斷,軍紀嚴明的人,才可以擔當大任,如今也是至關重要的衡量標準。第二句:「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孫子兵法·始計篇》。
  • 孫子兵法原文欣賞
  • 孫子兵法解讀二:始計(一)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每日哲理,孫子兵法,道德經,箴言賞析,敬畏學習改變命運 伊甸說
    每日哲理,孫子兵法,道德經,箴言賞析 伊甸說 孫子兵法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譯文: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頭等大事,是關係民眾生死的所在,是決定國家存亡的途徑,不能不認真加以考察、研究。
  • 「道天地將法」:《孫子兵法》中的企業謀略「心和塾」
    孫武,始終被中國人當作軍事和戰略方面無與倫比的「聖訓締造者」,他的思想傑出、精深,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依舊為人所稱道。《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著道家與兵家的哲學。
  • 孫子兵法:真正聰明的人,從5個角度規劃人生,別等40歲後才明白
    《孫子兵法》是歷史上有名的軍事文化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裡面有許多關於人生的智慧,關於如何規劃人生,設定讓自己佔據優勢的戰術。孫子說過,行軍打仗時,會先制定作戰策略,首要考慮的就是地理環境是否對自己有利。找到自己適合的領域,與別人的領域做比較,看自己是否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有勝算打贏這場仗。
  • 《孫子兵法》計篇
    計篇,是《孫子兵法》十三篇的首篇,主要論述了廟算(戰前評估)的首要性和重要性,以「五經」「七計」評估戰前的勝負因素,以「詭道」指導戰前的行動和時機。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