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簡單「五事」,緩解拖延症,加速決策

2020-12-20 古文理解

《孫子兵法》始計篇: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簡單五事,只要認真思考使用,能緩解拖延症、決策恐懼症,請對號入座吧。

道,要得到最多數的支持認可。用兵者要為道。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意思是民眾便與國君上下一致,同心同德,可以為國君出生入死,而不違抗,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做人處世,內心有無「道」,對長遠的發展好壞非常重要。要營造共同價值取向和目標,使其符合最多數人的利益。要形成志同道合團隊,使目標要一致,形成眾志成城,同心聚力的態勢。產品服務要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降低成本,能使生活變得更好,取得取得顧客的支持,獲得成功。為道,成道,才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天,認清不可能改變的客觀規律。用兵者要知天。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意思是順天時,因時制宜,順勢而為。要知道有些因素是不能被改變的,年分四季,世間萬物,不因人的意志而改變,只能被適應。外部大政方針、市場環境變化是企業不能改變的,企業只能適應這些外部環境變化,而無法改變。要認清現實和客觀規律,要抓住規律中出現的機遇,順勢而為。要認清自己的先天優勢和劣勢,揚長避短。順應形勢發展需要,較容易取得成功,逆形勢而動,很難成事。要跟上時代步伐,順應時代發展。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地,善於利用自己可以調動的資源。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用兵者要知地。意思是說要知地利,因地制宜。借地勢選擇有利於我方的戰場。如我方力強人眾,宜開闊之地正面對敵決戰。如我方力弱人少,宜狹隘之地尋機殲滅敵人。要知道自己有多少資源可以調動,了解這些資源在不同的利用模式下,能產生不同的效果,要採取對己方最有利的方法利用這些資源。企業要熟悉和掌握市場需求、市場容量、市場競爭的變化情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經營策略。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將,要知人善任實現人崗匹配。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意思是說要善於任用將領,即選用將領的標準是「智、信、仁、勇、嚴」。要做好用人決策,孫子兵法的這五條用人標準對用人決策同樣有借鑑價值。智:專業知識,生活常識,人生閱歷;信:自信於己,施信於人,取信於民;仁:體恤下屬,以己推人,給人機會;勇:勇於冒險,敢於說不,勇於認錯;嚴:嚴於律己,嚴格要求,賞罰分明。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法,要有嚴密的各項制度並嚴格執行。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用兵者要知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曲制是指軍隊的組織編制及組織運行方式,官道指職責分工,主用是指物資供應。要規劃設計企業的組織運作方式、指揮系統,明確崗位職責與分工、激勵與懲罰,使物流暢通。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計篇決策大事,不可不慎察
    今天咱們正式開啟《孫子兵法》學習之旅。   《孫子兵法》開篇頭章為計篇,這一章提綱挈領的闡述了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就是「計」。   第二,說明拍板之中進行戰略分析和預測的方法,強調精心計算敵我雙方「五事七計」等方面的客觀情況。   第三,說明落實戰略決策的一系列謀略測試,提出著名的「詭道十二法」。   最後,全篇主題強調:決策必須以實力為基礎。即「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 喜歡拖延有解決的方法嗎?三管齊下,讓你搞定拖延症
    克服失敗恐懼,拒絕那些拖拉衝動,找出容易做的事立即行動。那拖延有沒有方法去解決呢?答案是肯定的,改變消極思考方式,緩解壓力情緒,採取積極主動行為,從認知、情緒和行為這三方面三管齊下,讓你搞定拖延症。認知方法:磨亮自我察覺、改變拖延思維拖延不是一個簡單的逃避行為,而是一系列的想法情緒和行動,這些東西連在一塊才會形成一個拖延症。因此我們得首先了解拖延症的分類,拖延症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分別是期限性拖延、個人事務拖延、簡單拖延、複雜拖延。
  • 《孫子兵法》全篇學習心得分享
    今天和大家分享:《孫子兵法》全篇學習心得分享博勻課堂:博勻經典晨讀(279):《孫子兵法》全篇學習心得分享一:      歷經沒有間斷的67天連續學習《孫子兵法》,我們終於逐篇逐段地解讀完了。也希望大家可以參與到《孫子兵法》的學習總結與互動交流中來。    我讀完《孫子兵法》,覺得「孫子」有三個重要的思想,需要把它們提煉出來,那就是:慎戰思想、全勝思想和巧戰思想。        今天我們總結下《孫子兵法》三大戰略思想之一:慎戰。
  • 學點孫子兵法 提升戰略思維
    ----------我們可以從中國傳統智慧中獲取洞察力,學習下中國古代戰略大師孫子兵法的精華。孫子生活在春秋戰國群雄爭霸的時代,就競爭勢態而言與我們目前所處的全球貿易時代有某些共同的特點。孫子戰略思維的特點是不畏強敵,敢於制勝的大智大勇和冷靜的慎戰思想完美結合。
  • 終結拖延症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你難免會對一些即將要做的事有些厭煩,這種情緒包含著一種轉移注意力的衝動,讓你想用一些無關緊要但快樂的事來代替,比如打遊戲。拖延不是簡單的逃避行為,而是包含了一系列相關聯的理解和想法(認知)、情緒和感受(情緒)以及行動(行為)。
  • 《孫子兵法·計篇》兵之五事
    何為兵之五事?兵之五事的作用又是什麼?《孫子兵法·計篇》中,孫子說: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這句話什麼意思?孫子的意思就是說,所謂的道,就是要讓民(老百姓)和上位者都同意,換言之就是民心民意的意思。
  • 《孫子兵法》詳細解讀,勝算是可以算出來的,五個維度學會做分析
    孫子兵法之中提出了五事七計,而對於戰爭的決策問題是不可不察的,並且孫子也一再強調一定要經過慎重的考察,深入研究以後才能夠有所行動。其實這話說起來非常的容易,軍事原則一直都很簡單,但是想要貫徹下去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了。面對戰爭時,將軍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可以說是千頭萬緒。
  • 146《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華杉
    這本小書,希望能幫助讀者,繼孫子之絕學。第一章 計篇第一三十六計的「計」,是奇謀巧計,陰謀詭計;《孫子兵法》的計,不是用計,不是奇謀巧計,而是計算的計,是計算實力對比,對比計算的科目有五項,叫「五事七計」。五事,是道、天、地、將、法。
  • 張翔:為什麼要解讀《孫子兵法》?002解讀孫子兵法
    目前正在一字一句的解讀《孫子兵法》。這是讀一本書寫一本書第2篇原創文章。◎現在的我是知道孫子牛逼,而且他牛逼在哪裡?我能夠說出來,所以我就要開始解讀《孫子兵法》。一字一句,我能夠告訴你孫子為什麼牛逼,他牛逼在哪裡?他怎麼幫助我和你像他一樣牛逼。這就是我為什麼要解讀《孫子兵法》,解讀《孫子兵法》。就是要讓你和我像孫子一樣牛逼。而不是像孫子一樣慫。
  • 孫子兵法全球行:臺學者解秘孫子兵法「密碼」
    第一個條件是破譯漢字密碼;第二個條件是破譯想像力的密碼;第三個條件是與古人對話;第四個條件是站在中華文化與中華智慧的整體,來審視和再現孫子的大智慧。  臺灣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研究員王長河試圖解秘《孫子兵法》的「密碼」。他對記者說,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致使西方戰略家之論述往往多達數十萬言,仍不及《孫子兵法》6000餘字,言簡意賅。
  • 《孫子兵法》五事詳解,奇謀妙計是巧奪,戰略戰術是大道
    《孫子兵法》可謂是我們歷史上第一的兵法奇書,被譽為「兵學盛典」。是我們中國古老文化的璀璨瑰寶,在這本書當中孫子一共詳細的記載了13種軍事方法去贏得每一場戰役,這其中首篇講的就是始計篇。這其中的「計」講的是計算,可能就跟我們數學的計算公式一樣,在當時的孫子主要講的就有五個「計」。在《孫子兵法》原文當中就有寫到:「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這五個方面,那我們今天就先來說說前三 「計」。所謂道,講究的就是,君主跟民眾的想法和意願一致,這一點在我們古代的歷史上很多的開國皇帝就能體現出來了。
  • 《孫子兵法》五事七計的戰略觀,是計算也是策略,關鍵是知勝負
    研究《孫子兵法》的學者,大都會認為孫子「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觀是最佳戰略,稱為孫子最理想的戰略追求。學者有研究:稱孫子的「全勝觀」為大戰略,也就是國家戰略,包含政治、外交、經濟等各方面內容的戰略。有人說是計謀,有人說是計算,有人說是決策,似乎都對也都不太準確。其實,《計篇》的寫作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鳳頭、豬肚、豹尾」結構,結尾簡短有力,文之結如果之結,這「果」就是「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現)矣」,就是預知勝負。 通觀《計篇》,它是「兩花一果」,一朵「花」是內謀於廟堂,即「廟算」,「五事七計」;另一朵「花」是外謀於戰場,即「造勢」,「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
  • 項目管理與孫子兵法之一2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對這五個方面,將領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了解就能勝利,否則就不能勝利。這一段講的是孫子兵法的「五事七計」,五事:道、天、地、將、法。七計: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孫子的「計」就是從這五個方面,七個科目進行分析比較敵我雙方的政治、天時、地利、人才、法制,在戰前判斷勝負。
  • 《終結拖延症》學習記錄
    從自我意識中掙脫出來,從觀察角度審視拖延症,並梳理自己的拖延症症狀,做好終結它的心理準備。2,行動。需要用意志力控制拖延症,就是在一段時間內,比如一個周內,用意志力強迫自己扭轉拖延症,積極工作,完成任務。
  • 拖延症:72小時趕完90頁論文|拯救拖延症,將猴子打入冷宮
    "明日復明日,很好揭示了拖延症的表徵現象。搜狗百科解釋了拖延症。拖延症是指將計劃執行的任務推遲到稍後時間,嚴重的拖延症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強烈的自責,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並伴有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
  • 克服拖延症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有一個回答很戳人:「記得以前,每次她叫我做點什麼事,我都說等一會兒等一會兒;時間一久,說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最後,我錯過了她。」為了不讓我們的人生錯過很多精彩,分享一個克服拖延症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方法太難,我想也會拖延的)不想把作業留到最後一天的,不想總是鬧了鬧鐘不起來的,不想把心願留到2030年的,我們需要對拖延的習慣動手了。
  • 《孫子兵法》解讀——《始計篇》
    《始計篇》是孫子兵法的首篇,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文章用三百餘字,先概括後層層論述。開篇用「國之大事」、「不可不察」來評價戰爭,為提出「五事七計」、「兵者,詭道也」和「未戰先算」,「多算多勝」的觀點做鋪墊,並以此篇統領全書。該篇的幾項謀略,在今天仍有其現實意義,能廣泛運用到現代政治、經濟、軍事以及為人處世等方面。
  • 五事七計只是入門,清流詳解《孫子兵法計篇》的精髓
    孫子兵法成書已超2500年,到現在依舊被廣泛傳誦,是因為它揭示了戰爭的普遍規律,但凡涉及到博弈的地方,都可以運用到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不僅是兵家的思想,它還被廣泛地運用於經濟、貿易、企業管理等方面,時至今日依舊被廣泛研讀。正因為孫子兵法有很大的戰略意義,所以我決定給大家詳細地講一講。孫子兵法一共13篇,字數約6000字,我會給大家一篇篇地解讀。
  • 孫子兵法原文欣賞
  • 知否|拖延症(下):拖延症如何破?毅力不夠情商來湊
    作者 | 杜悠然視頻 | 杜悠然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上期給大家介紹了產生拖延症的原因《知否|拖延症(上):有拖延症的你 究竟在逃避什麼?》,這一期就跟大家說說如何戰勝「拖延症」。買了《戰勝拖延症》這本書,卻因為拖延一直沒有讀。連英國脫歐都一拖再拖,可見拖延症之泛濫。拖延症是由哪些心理機製造成的,又該如何克服呢?1.蔡格尼克效應很多人有與生俱來的完成欲,要做的事一日不完成,一日不得解脫。這就是蔡格尼克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