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孫子兵法 提升戰略思維

2020-10-19 唐道述精益戰略諮詢

----------

我們可以從中國傳統智慧中獲取洞察力,學習下中國古代戰略大師孫子兵法的精華。

孫子生活在春秋戰國群雄爭霸的時代,就競爭勢態而言與我們目前所處的全球貿易時代有某些共同的特點。孫子戰略思維的特點是不畏強敵,敢於制勝的大智大勇和冷靜的慎戰思想完美結合。

孫子兵法在開篇就指出:「 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火攻篇》中進一步強調:「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 主不可以怒而興軍,將不可以慍而攻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孫子的慎戰思維貫穿孫子兵法各篇之中,企業經營中競爭戰略行為,也應參照孫子思想看是否符合企業的利益為準則。

孫子即強調冷靜的慎戰思想,同時又具備不畏強敵、敢於拼搏、勇於勝利的戰略氣勢。 在《九地篇》中談到:「夫王霸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故其城可拔,其國可隳。」  所以,強大的對手並不可怕,無論是戰爭或是市場競爭中,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以小勝大的實例屢見不鮮,需要將敢於勝利和慎戰結合起來。

孫子將決定戰爭的諸多因素歸納為「五事」、「七計」,「五事」為「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七計」 指 」 主孰有道? 將孰有能? 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練?賞罰孰明?「 孫子認為只要把七計搞清楚,就可以依據此知道誰勝誰負了。

五事和七計即包含了客觀環境的因素,又充分考慮到人的主觀因素,並且將人的因素突出放在首位。在五事中,道放在首位,其含義是道者,令民與之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七計中有六項是取決於人的。由此可見孫子思維強調以人為本,人是戰爭勝負的首要因素。企業也是一樣,員工和管理團隊上下同欲、團隊能力建設、優秀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是贏得市場競爭的基礎

競爭雙方都要力爭在五事和七計中佔得優勢,但能否真正形成優勢卻往往受到時間和條件的限制。 所以在一定時間條件下,只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有限的戰略目標。任何大型公司不管其實力有多強大,其所佔有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因而不可能在一切時空中都佔有優勢。 任何小型企業,不管其實力如何渺小,但在一定時空條件下也可以佔有某種相對優勢。 企業在制定自己 的競爭戰略時,都要根據當時的時空條件,選擇有限的戰略目標進行突破,一步步實現企業發展的遠大宏圖。

孫子思想中最理想的目標是謀攻,力爭全勝。他在《謀攻篇》中闡述:」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孫子推崇不戰而勝,企業也需要通過伐謀和伐交來不戰而勝。

在戰略決策之後,戰略能否勝利實施,主要取決於企業管理層在內的全體員工。孫子在《謀攻篇》指出在實施戰略過程中要取得勝利,必須做到五點。

1.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企業競爭首先要保全自己,特別在現在市場形式不利,要保有足夠現金流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創造機會戰勝對手。

2. 識眾寡之用者勝。 無論自己力量大小,都要善於因形創勢,使自己取得相對的競爭優勢。

3. 上下同欲者勝。 企業在市場地位關乎全體員工的利益,必須依賴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須使領導者和全體員工同心同德,團結一致。

4.  以虞待不虞者勝。 進攻和防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5.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在戰略實施過程中,情況在不斷變化,作為領導者,在總的戰略指導思想下,必須因地制宜的相機行事,因敵制勝。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領導者必須擁有充分的決策自主權。

學習和了解孫子戰略思想,有助於我們了解中國傳統戰略思想,而不是單一地學習西方戰略管理思想。從中國傳統戰略思想中獲取養分,避免制定戰略時對戰略本質把握不住、重戰術輕戰略、戰略同質化、戰略空洞化等致命缺陷,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競爭戰略,在新的市場環境中實踐和成長。


精益課程和活動


-------------------------

相關焦點

  • 運用《孫子兵法》的思維居然可以學英語?厲害了!
    就拿學英語這件事來說吧,也猶如《孫子兵法》中的攻城略地,開疆闢土。一旦我們把學英語也當作一場戰爭,那麼英語會一下子變得非常簡單了。所以,今天我就要來帶領大家從古代人的智慧中裡借鑑學習經驗,運用《孫子兵法》的思維智慧來學好英語,不斷更新我們舊有的學習認知。不僅如此,《孫子兵法》對於當代的政治、經濟、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還有重大的影響,蘊含著深刻的處世哲學。
  • 思維導圖詳解《孫子兵法》(1):本書到底講了點啥
    一句話,《孫子兵法》,是一部不講兵法的兵書。經常有人將《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並列,現在還有很多書店賣《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詳解》這本書。我敢肯定編書的人沒有好好讀這兩本書,因為《孫子兵法》,比《三十六計》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那《孫子兵法》到底講了什麼?
  • 只把《孫子兵法》看成兵書的人,在戰略上就輸了
    這本書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典、戰略奇書《孫子兵法》。                    局座召忠講過一個典型的例子,大概很多人都知道,就是美國海軍軍官退役後,常常被大公司聘用為經理、董事,直接到管理層去工作,為什麼呢?
  • 孫子兵法全球行:臺學者解秘孫子兵法「密碼」
    中新網臺北12月31日電題:臺灣學者解秘《孫子兵法》「密碼」  記者韓勝寶  中評社曾發表評論:誰讀懂了《孫子兵法》?中國人。這樣回答其實只是答對了一半。為什麼?因為對中華文化與中華智慧還不大了解或者了解不夠。那麼如何才能破譯中華文化與中華智慧的密碼呢?
  • 張翔:為什麼要解讀《孫子兵法》?002解讀孫子兵法
    他可以把《孫子兵法》換成任何書籍和事物。其實這部分人那就是他知道這個東西有用,但是不是現在。而是以後有用。但是怎麼用,什麼時候用?不知道。反正我就知道這個東西有用。他們找不到銷售理由,但是要銷售又必須要一個理由啊。就像你買東西必須要有一個以上的理由。比如喜歡,比如方便,比如提升智慧。
  • 陳春花:管理者為什麼還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
    從前人的故事中照見自己,從戰略的歷史中看懂未來。軍事戰爭的勝負與商業競爭的輸贏,大國的興衰和公司的興衰背後有著共通的邏輯。對《孫子兵法》的精妙詮釋,引領著讀者觸類旁通、由此及彼,追本溯源,洞透層出不窮的表象,去探究戰略的本質。閱讀此書,能開闊你的戰略視野,訓練你的戰略思維,讓你更加「善戰」。
  • 陳春花:管理者為什麼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
    從前人的故事中照見自己,從戰略的歷史中看懂未來。軍事戰爭的勝負與商業競爭的輸贏,大國的興衰和公司的興衰背後有著共通的邏輯。對《孫子兵法》的精妙詮釋,引領著讀者觸類旁通、由此及彼,追本溯源,洞透層出不窮的表象,去探究戰略的本質。 閱讀此書,能開闊你的戰略視野,訓練你的戰略思維,讓你更加「善戰」。我們對戰略的摸索往往如盲人摸象,受限於我們所在的位置,看不清全貌。
  • 新的一年通過讀《孫子兵法》,可以學習他的立體思維,把您的思維優化升級一遍
    至於管理界讀《孫子兵法》的就更多了,MBA培訓裡頭也會把《孫子兵法》作為學習企業戰略的重要科目之一,美國的營銷專家麥可森在讀過《孫子兵法》後也說,「如果你能夠擁有一個真正偉大的戰略,你甚至可以不戰而勝。」那為什麼我們科技已經這麼發達了,進入21世紀了,還要讀這本2500年前的古代兵書呢?
  • 海外教育領域與《孫子兵法》
    香港大學碩博士論文注重對《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的理解,弘揚中華謀略,沉澱智慧結晶,構建專業思維平臺與智力庫。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學務主任及高級講師邱逸,在香港大學中文系從碩士研究《宋代的孫子兵法研究》破格升為博士研究,成為港大首位沒有碩士學位的博士生。      1985年,黃營杉以《兵家之管理思想:策略形成與執行》的論文,獲得臺灣政治大學博士學位。
  • 《孫子兵法》全篇學習心得分享
    也希望大家可以參與到《孫子兵法》的學習總結與互動交流中來。    我讀完《孫子兵法》,覺得「孫子」有三個重要的思想,需要把它們提煉出來,那就是:慎戰思想、全勝思想和巧戰思想。        今天我們總結下《孫子兵法》三大戰略思想之一:慎戰。
  • 孫子兵法與鬼谷子的較量:到底是誰更厲害?
    孫子兵法與鬼谷子裡同樣出現了正應與反應的問題,事實上要想解決反應問題,必然要用陰陽變化,捭闔有度的思維。其實正與反,缺一不可。孫子兵法裡有一句話,以正合,以奇勝,正合就是正應,就是知己知彼,以奇勝,就是反應,就是知彼知己。
  • 孫子兵法全球行:《孫子》在美國軍事學院擁有很大影響力
    圖為美國西點軍校營房 韓勝寶攝  中新網華盛頓1月13日電(記者 韓勝寶)美國著名戰略學家、哈佛大學政府系教授江億恩在《美國孫子研究》一文中披露,美國準將格裡菲思、中國將軍陶漢章、拉爾夫·索耶、安樂哲的《孫子兵法》譯本,深受美國軍事院校的歡迎, 在美國海軍學院、西點軍校、武裝力量參謀學院、美國軍事學院等軍隊學術機構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 外國人怎麼讀《孫子兵法》?日本的解讀最令人意外
    《孫子兵法》的不足   在西方,《戰爭論》是經典,但有很多人指出這部兵書存在不少缺點;在東方,《孫子兵法》的待遇好多了,似乎沒有多少人指出這部兵書有啥毛病。其實,《孫子兵法》並非十全十美,這裡代表性地說三點不足。
  • 【商戰智慧——向《孫子兵法》學經營管理】即將開始連載
    親愛的「兵法苑」學友們,喜馬拉雅FM的《薛教授精講孫子兵法》111課已經連載結束了。
  • 國防教育欄目|《孫子兵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下)
    正如美國戰略學家柯林斯所說:「19世紀以前的西方,軍事著作的任務,大多留給了歷史學家,而且只隱含著一鱗半爪的戰略知識。」的確正如柯林斯所說,西方古代的軍事歷史和戰史著作,幾乎沒有軍事理論方面的總結,更談不上有系統的戰略思想。而《孫子兵法》則是理論成熟而且體系龐大的戰略理論著作。
  • 《孫子兵法解讀辭典》|兵法十三篇,致勝五千言
    但是歐美國家卻有許多專家、學者研究《孫子兵法》方興未艾,包括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裡根在內,都認為《孫子兵法》並沒有過時。如在前言中提到的菲利普斯的英譯本《孫子兵法》,他在再版序言中稱:「《孫子兵法》是世界最古兵典,言簡意賅,以闡述基本原則為主,其中許多內容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即在現代戰爭條件下仍然適用,對指導戰爭的實施很有價值。」
  • 國防教育欄目|《孫子兵法》作者是誰?
    這是我們學習《孫子兵法》戰略思維課程必須首先了解的問題。大家知道,《孫子兵法》一書,當然是孫子所寫的書,而不是老子、孔子或其他什麼人寫的書。但歷史上關於《孫子兵法》的作者究竟是誰,卻有一段千古疑案。孫子究竟何許人也?孟子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學習《孫子兵法》戰略思維課程,我們有必要簡要了解一下孫子是什麼樣的人?
  • 孫子兵法全球行:美國準將翻譯《孫子》為何走紅西方?
    圖為一位讀者正在網上閱讀美國準將翻譯的《孫子兵法》 韓勝寶攝  中新網舊金山10月9日電(記者 韓勝寶)在舊金山圖書館,一位美國讀者正在網上閱讀美國準將塞繆爾·B·格裡菲思翻譯的《孫子兵法》。這部《孫子兵法》,曾連續數月雄踞亞馬遜排行榜第1名,一度創下一個月1.6萬本的銷量。
  • 鬼谷子絕學對比孫子兵法誰更厲害?
    直到同是孫子兵法裡的一句名言讓我醍醐灌頂。我們先看孫子兵法與鬼谷子裡的名言:        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鬼谷子        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鬼谷子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
  • 學習《孫子兵法》,我推薦這本書
    這裡以學習《孫子兵法》為例。第一階段:無知者無畏。該階段你對孫子兵法一無所知,只是想要學習《孫子兵法》,於是上網一搜關於《孫子兵法》高分書籍,囫圇吞棗的買一堆回來,並且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研讀,刻苦專研;第二階段:無知者有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