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人說:
無知者無畏,無知者有畏,有知者無畏,有知者有畏。「我覺得這四條可以用來形容我們學習某一知識或手藝都需要經歷的幾個階段。這裡以學習《孫子兵法》為例。
第一階段:無知者無畏。該階段你對孫子兵法一無所知,只是想要學習《孫子兵法》,於是上網一搜關於《孫子兵法》高分書籍,囫圇吞棗的買一堆回來,並且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研讀,刻苦專研;
第二階段:無知者有畏。尼瑪,書買多了,也太難了,這是你在這個階段是感受,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心裡想的和實際做的差距不小,懷疑自己能否繼續?在這個階段你對《孫子兵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你知道了要學好孫子兵法,你需要懂歷史,懂戰史,懂戰略,懂地理,懂政治,甚至懂管理……,這TMD太難了。
第三階段:有知者無畏。即便學習很難,但是你還是堅持下來了,把第一階段買的書讀了個七七八八,能隨口說來孫子兵法的各種名言,放眼望去,附近少於人比你更懂了,甚至能去很多地方講演,還能騙吃騙喝一番,你覺得你已經是大牛了。自恃武功高強,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抑或英雄主義,願作出頭鳥、露頭青,結果遊泳時被淹死,舞刀時砍了自己的腿。真是這樣,不如無知。
第四階段:有知者有畏。這個階段很難描述,可能就類似《天龍八部》裡面的掃地僧,紀錄片《壽司之神》裡面的小野二郎吧,懂分寸,知進退,遊刃有餘,收放自如。你總是精益求精,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但是你還是覺得越努力,越渺小,讀的書越多,知道的就越少。正如莊子所言:道在螻蟻。「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萬事開頭難,每個人都得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來,一點一點積累,所以接下來,我們推薦一些入門孫子兵法的著作。初學《孫子兵法》,最好還是讀文本。文本就是這本書的原始面貌或者最接近原貌、歧誤最少的版本,這是為了儘可能接近原著,領悟作者的思想。文本不好理解可以看註解,關於《孫子兵法》的譯著近現代首推郭化若將軍,據說是能夠去給毛主席講《孫子兵法》的人,所以他的翻譯註釋版本是最經典的了,我們現在在豆瓣搜索《孫子兵法》排名第一的版本就是郭將軍的版本;郭化若將軍之後,有吳如嵩將軍等人,對《孫子兵法》,寫了很多孫子兵法相關注釋著作,整理編纂了一系列兵書典籍,推薦吳如嵩《孫子兵法新論》。陳學凱《制勝韜略:<孫子>戰爭知行觀論》,這本書沒說的,必讀。還有一本比較出名的註解,《十一家注孫子》,這大概是宋代將古代所有註解《孫子兵法》的著作結合成冊,出了這邊《十一家注孫子》,這裡面最出名的是曹操,曹操是第一個注孫子的,加上曹操又是實戰派,更具說服力,後面的註解的多半的文人,賣弄文墨還行,打仗就soso了。此外,還有很多《孫子兵法》應用或研究的書籍,例如,還有陶漢章《孫子兵法概論》。陶漢章也是老革命了,55年少將,也是我軍中較早從事理論研究的將軍之一。這本書是根據劉伯承元帥講課內容編寫的,劉帥在軍事方面(無論是軍事指揮還是理論研究)的造詣就不用說了;閻勤民的《孫子兵法制勝原理》、《孫子神術》;付朝的《孫子兵法結構研究》;北大中文系的李零《兵以詐立》,值得一提的是,李零老師比較出名的是研究房中術,感興趣的可以去找找看他這方面的著作,一定會一飽眼福,漲知識。最通俗易懂的入門讀物,可能是華杉的《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華杉是做營銷出身的,標題就足夠吸引眼球,講透孫子,口氣太大,但是內容倒也還行,簡直就是一篇篇爽文構成,裡面很多案例,古代的,現代的,中西方的都有,加上自己做企業的一點經營之道,確實看完還是挺有收穫的。上面這些書籍大多網上能找到電子版的,我這裡主要推薦另外一本書,可能並不經典,是用創世卓越出版的
《孫子兵法經典故事》,這本書可能不一定是傳統意義上的經典,但主要是裡面的畫面太好看了,圖文生茂,如下圖所示,每一頁都這麼好看。每一句話後面都有翻譯,有注釋,還有案例,對入門來說,了解孫子兵法的概貌完全是夠的,我這裡有這本書的PDF電子版,需要的這邊書高清pdf電子版的,可以先關注,並加我微信,shuniu513,免費發您。
好書推薦 | 三本地理學與生活、歷史和戰爭相關的書
推薦三本書
一張思維導圖看懂《智慧政府:大數據治國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