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教育欄目|《孫子兵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下)

2021-02-08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


    (續前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子善於使用比喻,以水之形比喻用兵的方法。


孫子還善於使用兼格修辭。也就是同一句話或同一段話使用了多種修辭方法。
第一句:是對偶句,還有誇張;第二句:是對偶句,對比句,也還有誇張;第三句:是排比句,還運用了層遞的修辭手法。第四句:對偶、比喻、誇張。

    正如前面介紹的例子,我們不難體會出《孫子兵法》是一部文學價值極高的兵書。




可見《孫子兵法》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我們既可以當作兵書來閱讀它,也可以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名篇來欣賞。

     《孫子兵法》還是一部字數非常少,但理論體系卻是最龐大的兵書。西方古代和近現代都找不出與《孫子兵法》相媲美的軍事著作。(1-5的例證)

 正如美國戰略學家柯林斯所說:「19世紀以前的西方,軍事著作的任務,大多留給了歷史學家,而且只隱含著一鱗半爪的戰略知識。」的確正如柯林斯所說,西方古代的軍事歷史和戰史著作,幾乎沒有軍事理論方面的總結,更談不上有系統的戰略思想。而《孫子兵法》則是理論成熟而且體系龐大的戰略理論著作。

《戰略論》的作者利德爾.哈特,被西方譽為古典戰略理論的終結者,現代戰略理論的開創者。他提出了非常著名的「間接路線戰略」理論。但他卻說:「《孫子兵法》這部篇幅不長的書,將我20多部書中所涉及的戰略戰術基本原則幾乎包羅無遺。」因為早在2500多年前,孫子就已經提出了「以迂為直」的戰略思想。利德爾.哈特的戰略理論,就是孫子的「以迂為直」戰略思想的現代版。

第五,《孫子兵法》是一本充滿唯物辯證法的書。

      春秋以前,軍事領域中是封建迷信盛行,戰爭觀是天命觀當道。例如姜子牙幫助武王伐紂,誓師進軍時,恰遇颳風下雨,許多人不主張進軍,說天象顯示不吉利。但姜子牙強調:「枯骨死草何足道吉兇?」但是這樣的唯物主義戰爭觀並不佔主導地位。春秋時期,尤其是《孫子兵法》已經打破了夏、商、西周時期戰爭和軍事問題上的天命觀、迷信觀,充滿了唯物辯證法思想。



我們來看看《孫子兵法》十三篇:《計篇》為第一篇,強調了廟算戰略決策的重要性,中間各篇,從戰略和戰術等層面論述了如何爭取戰爭勝利等問題,最後一篇《用間篇》,強調了通過運用間諜獲取情報的重要性。可以說,從第一篇到第十三篇,都特別強調知彼知己,勝乃不殆,強調知天知地,勝乃不窮,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

   孫中山先生對《孫子兵法》十三篇的高度評價,可以說是非常恰當的。孫中山說:「就中國的歷史來考究,二千多年的兵書,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書,便成立了中國的軍事哲學。」——孫中山



  這一評價,對《孫子兵法》的戰略理論成就和軍事哲學成就及達到的智慧高度,給予了最高的肯定。

第六,《孫子兵法》是古今中外各界人士必須學習的一本書。

     《孫子兵法》誕生已經2500多年了,它並沒有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被人們遺忘,相反,古今中外世界各界人士卻都非常注重學習和研究《孫子兵法》。為什麼大家都強調必須學習和研究《孫子兵法》呢?我們來看一些名人的觀點就不難理解了。





從上述這些名人的觀點來看,我相信大家已經找到了人們熱衷於學習《孫子兵法》的答案了,也找到了我們自己為什麼要學習《孫子兵法》的答案了。上述六個方面,基本上回答了《孫子兵法》是一部什麼樣的兵書的問題。這裡我們還要回答一個問題:孫子兵法是13篇嗎?  

  一是認為孫子兵法是13篇。關於孫子兵法成書時間和年代問題,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成書於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公元前515至公元前512年。全書分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見面禮,這個說法,司馬遷《史記》有記載:「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所以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是13篇。

  二是認為《孫子兵法》有82篇。《漢書·藝文志·兵書略》記載:「兵權謀家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於見吳王前;見吳王后又著問答多篇。晚至唐代,流傳的孫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為上卷,還有中下二卷。

  三是認為魏武帝曹操修改和注釋了《孫子兵法》。歷史上注釋《孫子兵法》,確實是曹操首創,他是公認的注釋《孫子兵法》的第一人。


       曹操曾經說《孫子兵法》:「審計重舉,明畫深圖,不可相誣。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訓說,況文繁富,行於世者,失其旨要,故撰為《略解》焉。」

     《孫子兵法》注家杜牧也認為,「武著書凡數十萬言,曹魏武帝削其繁剩,筆其精切,凡十三篇。」曹操將八十二篇孫子兵法刪節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認為十三篇出自孫子本人,不是曹操刪節的結果。

宋神宗元豐三年詔命的《武經七書》確立了《孫子兵法》兵學首要經典的地位。《武經七書》是《孫子兵法》的一個重要版本。 現存有南宋刊行的《十一家注孫子》,則是《孫子兵法》的另一個重要版本。 

  綜上所述,孫子見吳王時獻出的兵書是十三篇,後來孫子再隱居可能還續寫了兵書,可能沒有流傳下來。如果將來有文物出土,能夠讓我們後人見到更多的《孫子兵法》,那將是中華民族和世界各國的幸事。但目前傳世《孫子兵法》應當是十三篇,是現存最古老的一部兵書。

我從上述多個方面給大家簡要介紹了《孫子兵法》是一部什麼樣的書。我再總結一下:《孫子兵法》是:現存最古老的戰爭與戰略理論著作;是中國古代智慧學代表性著作;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軍事哲學著作;總之,它是全書中沒有一個例子,只講各種用兵道理的一部「舍事而言理」的兵學名著。

本文作者:ClCC國防教育特邀專家 楊新


如何加入學會

註冊學會會員:

個人會員:

關注學會微信: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c2_china),回復「個人會員」獲取入會申請表,按要求填寫申請表即可,如有問題,可在公眾號內進行留言。通過學會審核後方可在線進行支付寶繳納會費。

單位會員:

關注學會微信: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c2_china),回復「單位會員」獲取入會申請表,按要求填寫申請表即可,如有問題,可在公眾號內進行留言。通過學會審核後方可繳納會費。


長按下方學會二維碼,關注學會微信





相關焦點

  • 國防教育欄目|《孫子兵法》作者是誰?
    這是我們學習《孫子兵法》戰略思維課程必須首先了解的問題。大家知道,《孫子兵法》一書,當然是孫子所寫的書,而不是老子、孔子或其他什麼人寫的書。但歷史上關於《孫子兵法》的作者究竟是誰,卻有一段千古疑案。孫子究竟何許人也?孟子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學習《孫子兵法》戰略思維課程,我們有必要簡要了解一下孫子是什麼樣的人?
  • 陳春花:管理者為什麼還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
    題記:本文為北大王寬誠講席教授、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教授為宮玉振教授新書《善戰者說:孫子兵法與取勝法則十二講》所寫的推薦序言。《孫子兵法》對於絕大多數國人而言,可以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書中不少格言警句,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儼然已經成了象徵東方智慧的一個超級符號。
  • 陳春花:管理者為什麼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
    《孫子兵法》對於絕大多數國人而言,可以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書中不少格言警句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儼然已經成了象徵東方智慧的一個超級符號。然而,大部分人對《孫子兵法》的理解基本就止步於此了。短短六千字,少有人通讀,更不要說讀懂讀透了。
  • 當孫子兵法遇見吳文化 穹窿山將建孫子兵法博物館
    蘇報訊(駐吳中區首席記者 範易)昨天,吳文化與孫子兵法採風活動在穹窿山舉行。本次活動由蘇州市孫武子研究會聯合吳中區委宣傳部共同開展。參加活動的既有《孫子兵法》的研究者和愛好者,也有孫武文化遺址遺蹟的保護者和建設者,還有以藝術手法傳承弘揚孫武文化的書法家和攝影家。
  • 孫子兵法全球行:《孫子》在美國軍事學院擁有很大影響力
    據介紹,美國西點軍校、印第安納波列斯海軍學院、科羅拉多空軍學院、國防指揮參謀學院等著名軍事院校的必修課程中,都列有《孫子兵法》。美軍的最高學府國防大學,更是將其列為將官主修戰略學的第一課,位於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之前。  正如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勞倫斯中將所說,《孫子兵法》在美國軍校中是作為教科書來學習的。
  • 孫子兵法全球行:美國準將翻譯《孫子》為何走紅西方?
    圖為一位讀者正在網上閱讀美國準將翻譯的《孫子兵法》 韓勝寶攝  中新網舊金山10月9日電(記者 韓勝寶)在舊金山圖書館,一位美國讀者正在網上閱讀美國準將塞繆爾·B·格裡菲思翻譯的《孫子兵法》。這部《孫子兵法》,曾連續數月雄踞亞馬遜排行榜第1名,一度創下一個月1.6萬本的銷量。
  • 海外教育領域與《孫子兵法》
    教育界掌握著激活《孫子兵法》工具,如翻譯工具、研究工具、教學工具、傳授工具等;有激活《孫子兵法》的專業人才,世界最著名的《孫子兵法》傳授的漢學家、翻譯家、博士、教授、高級講師等專家學者,大都出在知名大學。當教育與《孫子兵法》不斷融合,全球眾多軍事學院、知名高等學府及商學院都開設《孫子兵法》課程,收到了超乎想像的歡迎 。
  • 孫子兵法與危機管控論壇在仰恩大學召開
    2019年06月06日 15:37:33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6月6日電(孫虹 陳章祧)為進一步弘揚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傳統兵學文化,助推高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第三屆孫子兵法教學研討會暨孫子兵法與危機管控論壇6日在位於福建泉州的仰恩大學召開
  • 黃樸民:《孫子兵法》成書的歷史契機
    就齊國而言,收入《武經七書》中的五種先秦兵書,屬於齊地兵家系統的就有三種:《司馬法》、《孫子兵法》和《六韜》。另外,據《漢書·藝文志·兵書略》記載,齊國的重要兵學著述,還有《齊孫子》(即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出土的《孫臏兵法》)八十九篇,《子晚子》(今佚)三十五篇等等。
  • 孫子兵法全球行:葡萄牙《孫子》翻譯日久彌新
    孫子兵法全球行:葡萄牙《孫子》翻譯日久彌新 圖為裡斯本書店的葡萄牙版《孫子兵法》。 韓勝寶 攝   中新網裡斯本9月2日電 題:葡萄牙版《孫子》翻譯日久彌新常銷不斷  作者 韓勝寶 於建華  記者在葡萄牙首都裡斯本書店發現,葡萄牙版《孫子兵法》有多個版本,開本有大的,也有供讀者攜帶的小書本
  • 《孫子兵法解讀辭典》|兵法十三篇,致勝五千言
    不過,既然近十幾年來許多種解讀《孫子兵法》的新流行本都沒有結合現代例子,而我結合了,也算是打破「沉悶」空氣,有了「新意」吧!我為什麼要結合現代例子呢?中國有專家提出:「《孫子兵法》是2500 年前冷兵器時代方陣作戰的產物,它有許多內容不僅不適用於機械化時代的戰爭,更不適用於信息化時代的戰爭。」這種《孫子兵法》「過時論」觀點使我吃驚!
  • 張翔:為什麼要解讀《孫子兵法》?002解讀孫子兵法
    他們分別是《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尉繚子》、《司馬法》、《太白陰經》、《虎鈐經》、《紀效新書》、《練兵實紀》。二是因為《孫子兵法》時間沉澱足夠。《孫子兵法》成書於公元前500年左右。距近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三是因為《孫子兵法》字數足夠少。
  • 孫子兵法全球行:最新德語版《孫子》發行2萬成「搶手書」
    《孫子兵法》 韓勝寶攝   中新網科隆2月26日電 題:最新德語版《孫子》發行2萬成「搶手書」  記者 韓勝寶  記者在德國法蘭克福、慕尼黑等各大城市書店看到,最搶手的《孫子兵法》,比口袋書略大一點,套紅硬殼。
  • 與西點軍校有關的謠言:《孫子兵法》只是參考讀物
    《孫子兵法》是西點軍校必讀的軍事聖經?謠言:20世紀80年代,美國西點軍校把《孫子兵法》定為必讀教科書的說法就傳入國內。2007年,隨著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的走馬上任,《孫子兵法》在國外的「神話」又熱鬧起來。
  • 孫子兵法全球行:《孫子》翻譯出版覆蓋大半個歐洲
    西班牙文《孫子兵法》,譯者是費爾南多·蒙特斯,1974年出版第1版,2008年再版已是第14版。一本中國2500年前的古書,在歐洲國家再版次數之多,閱讀熱情之大,令人為之驚嘆。  1986年,由薩謬爾·格裡菲斯翻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平裝本《孫子兵法》最受歡迎,常年位居科學類暢銷書排行榜的前幾位,曾連續多年雄踞亞馬遜網上銷售排行榜之首。
  • 學習《孫子兵法》,我推薦這本書
    這裡以學習《孫子兵法》為例。第一階段:無知者無畏。該階段你對孫子兵法一無所知,只是想要學習《孫子兵法》,於是上網一搜關於《孫子兵法》高分書籍,囫圇吞棗的買一堆回來,並且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研讀,刻苦專研;第二階段:無知者有畏。
  • 仰恩大學舉行孫子兵法教學研討會 助推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薛國安作大會交流發言 林鴻 攝東南網6月6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 通訊員 陳章祧)為進一步弘揚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傳統兵學文化,助推高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6日,仰恩大學舉辦「第三屆孫子兵法教學研討會暨孫子兵法與危機管控論壇」。
  • 凱豐:就兩本書,《孫子兵法》算一本
    毛主席在1935年遵義會議前,到底有沒有讀過孫子兵法?到底有沒有運用過《孫子兵法》?這一直就是一個歷史謎題,今天歷史知事就和您好好聊一聊。毛主席到底什麼時候開始讀的《孫子兵法》?目前的主流觀點是,毛主席早在湖南第一師範期間,就從老師的口中間接了解到了《孫子兵法》的部分內容。
  • 梁光烈訪美最後一站為西點軍校 並講解孫子兵法
    據新華社今晨消息,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上將10日訪問了位於美國紐約州的西點軍校,並向學校圖書館贈送了關於中國歷史和中國軍隊的圖書。梁光烈於當天圓滿結束了訪美行程。  在西點軍校校長戴維·亨通的陪同下,梁光烈參觀了西點軍校,並向學校圖書館贈送了一批包括《孫子兵法》、《資治通鑑》在內的200多本中國書籍。
  • 孫子兵法全球行:臺學者解秘孫子兵法「密碼」
    中新網臺北12月31日電題:臺灣學者解秘《孫子兵法》「密碼」  記者韓勝寶  中評社曾發表評論:誰讀懂了《孫子兵法》?中國人。這樣回答其實只是答對了一半。為什麼?因為對中華文化與中華智慧還不大了解或者了解不夠。那麼如何才能破譯中華文化與中華智慧的密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