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讓錢為你工作

2020-12-24 二子與小丫的讀書周記

世界上真的會有人慷慨分享他已實踐成功可實現財務自由的方法嗎?

本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在出版這本書之前就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和退休了。

書中,他用親身經歷的財富故事,告訴了我們如何看待和獲取財富。他的兩個爸爸:「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官員;「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一個高中沒畢業卻善於投資理財。兩位爸爸有著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和財富觀。

讀完這本書雖然並不能保證你實現財富自由,畢竟環境不同,成功也難複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你帶來新的關於金錢、理財、投資的觀念,從而做出不一樣的抉擇。

本書文字淺顯易懂,理財觀念新穎,作為理財啟蒙書籍還是很適合的。

作者簡介

羅伯特·清崎1947年4月8日生於美國夏威夷,日裔美國人,投資家、企業家、教育家。「富爸爸」系列叢書合著者,富爸爸公司合夥創始人,財商教育的領路人。

大學畢業後加入了美國海軍陸戰隊,作為軍官和艦載武裝直升機駕駛員,被派往越南戰場。從戰場上歸來後,羅伯特開始了自己的商業生涯。1977年他創立了一家公司。後來他在商業上經歷了三次大浪沉浮,最終還是於1985年第三次成為百萬富翁。

在47歲那年,羅伯特退休了,因為他已經達到了他自己定義的人生最高境界--"財務自由",於是他已開始一心一意的做他最喜歡的事情--投資。

2000年3月,《富爸爸,窮爸爸》韓語版面市韓國,並在2個月內銷量達到25萬冊。2000年6月,《富爸爸,窮爸爸》靠岸澳洲,大小書店一時為紫色所覆蓋。

2000年4月,《富爸爸窮爸爸》靠岸中國,出版方利用該書新穎的理財觀念,以演講方式在全國組織了多場培訓會,反響空前。銷售很快突破150萬冊,創造了銷售奇蹟,在市場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2012年10月13日消息,《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擁有的一家公司申請破產。但是並沒有打擊他的腰包。因為,這是一次公司破產,而非個人破產。清崎本人大約8000萬美元的資產在清盤過程中不會受到波及。

01 富人不為錢工作

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

書中的富爸爸說,大多數人都是希望有一份工資收入,因為他們都有恐懼和貪婪之心。一開始,沒錢的恐懼會促使他們努力工作,得到報酬後,貪婪和欲望又讓他們想擁有所有用錢能買到的好東西。

於是會形成這樣一種模式;」起床,上班,付帳,再起床,再上班,再付帳。。。生活永遠被恐懼和貪婪控制。

因為恐懼和貪婪,大多數人一生都在追求工資、加薪和職業保障,從來不問這種感情支配思想的生活之路將通向哪裡。

不禁使人內心為之一顫,反思自己一直習以為常的生活是否就是這樣,一直被這兩種感覺控制著。

但不禁想反問:有一份工資收入至少能讓我們生存下去丫。我們真的需要改變嗎?或許控制住恐懼和貪婪能找到讓我們生存下去且快樂生活的生活模式?我們又該如何調整和改變這種生活現狀呢?

富爸爸認為是「對錢的無知導致了恐懼和貪婪」。

難道要不為錢工作直到不再有恐懼和貪婪嗎?

富爸爸給出了回答:當然不是,那樣只會浪費時間。正是因為有感情,我們才成為人。感情是我們行動的動力。忠實於你的感情,以你喜歡的方式運用你的頭腦和感情,不要讓它們控制你。學會支配錢,而不是害怕它。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利用恐懼和欲望,而不要讓它們控制自己。不然,就算獲得高薪,也只不過是金錢的奴隸。

我們可以做的是:

一. 好好觀察你的感情,別急於行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是他們的感情代替了他們的思考,感情只是感情,你必須學會拋開感情來思考。直面我們的貪婪、弱點和缺陷。確定我們該怎樣思考而不只是對感情做出反應。(不因恐懼支付不起帳單而工作,也不衝動辭職。理性規劃。花時間去思考還有啥法子,去發現和抓住機會。)

二.知道錢的運動規律。留意可以掙錢的途徑。(搞副業。學習財務知識。斜杆青年立起來!)

02 財務知識

為什麼要學習財務知識?

富爸爸認為太多人過多地關注錢,而不是關注他們最大的財富——所受的教育。

只有知識才能解決問題並創造財富,那些不是靠財務知識掙來的錢也不會長久。

從長遠來看,重要的不是你掙了多少錢,而是你能留下多少錢,以及能夠留住多久。

如果你想發財,就要學習財務知識。」眾所周知,會計可能是世界上最讓人弄不明白、最乏味的學科了,但如果你想一直富有下去,它又可能是最重要的學科

要掌握財務知識,不管之前有沒接觸過,學習、忘記、再學習是個不錯的方法。

未來學家阿爾文·託夫勒有這樣一句話:「21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不能讀和寫的人,而是那些不能學習、忘記、再學習的人。」所以不要再為不懂找藉口。

03 資產&負債

現實中很多人並不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

資產是能把錢放進我口袋裡的東西,不管我工作與否;負債是把錢從我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富人獲得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獲得負債,只不過他們以為那些負債就是資產。

對資產的定義不是用詞語而是用數字來表達的。如果你讀不懂數字,就不知道什麼是資產。在會計上, 「關鍵不是數字,而是數字要告訴你的東西。它的作用就像詞語一樣,雖然它不是詞語,但它能告訴你詞語不能告訴你的東西。

一個受過高等教育且事業有成的人,同時也可能是財務上的文盲。

例如對「現金流「(即現金流動的方向)的認識。

下面是一個窮人的現金流圖:

下面是一個中產階級的現金流圖:

下面是一個富人的現金流圖:

很顯然,所有這些圖表都經過了簡化,只表現人們最基本的吃、穿、住、用。這些圖表顯示了窮人、中產階級和富人一生的現金流。

現金流說明了問題,即一個人怎樣處理他的錢。

但有更多的錢往往不能解決問題,實際上可能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錢往往能暴露人性中那些可悲的弱點,並凸顯人們的無知。

錢只會讓你頭腦中的現金流的模式更加明顯。

如果你的模式是把收入都花掉,那麼最可能的結果是在增加收入的同時也增加支出。

富爸爸建議:用資產項中的剩餘現金進行再投資。流入資產項的錢越多,資產就增加得越快;資產增加得越快,現金流進來的就越多。只要把支出控制在資產項能夠產生的現金之下,就會越來越富有,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非勞動收入。

我的理解是,把錢投入資產項(基金、股票、房產等),錢生錢。然後用產生的收益去繼續投資或者支付花銷。花銷控制在收益範圍內。這樣當資產項越來越壯大後,就會產生更多收益。你賺到並留下的錢就會越來越多。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你認為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呢?

相關焦點

  • 窮爸爸,富爸爸:要讓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巴菲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由此可見理財的重要性。「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這句話正是本書的核心觀點。
  • 「窮爸爸和富爸爸」財商觀
    讀作者羅伯特清崎的「窮爸爸和富爸爸」感悟他的窮爸爸受過高等教育,學習優異還用全額獎學金讀完了名校博士,另一個富爸爸連高中都沒考上。兩個爸爸在事業上都很勤奮, 但是最終的結局卻完全不同:窮爸爸去世後只留下了一堆待付帳單,富爸爸成為了當地最富有的人之一,名下有千萬美元的遺產和慈善機構。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結果?
  • 看完《窮爸爸富爸爸》,你還貸款買房嗎?
    今天就給大家講講一本20年前備受批評,如今卻被定義為掌握自己財務的入門書籍。讀萬卷書系列:《富爸爸窮爸爸》備受爭議的一本書:這本20年前出版發行的書籍,在發行之初受到了風暴般的指責。因為世人都不同意富爸爸的金錢觀,而受過高等教育的窮爸爸更受歡迎。
  • 《富爸爸窮爸爸》:缺乏對金錢的正確認知,再辛苦也只能是窮爸爸
    此時,他們還有二十年的房貸、十萬的信用卡帳單、以及數字為零的存款。而夫婦倆還想要再買一套房,於是繼續努力工作。這就是《富爸爸窮爸爸》中所提到的概念——「老鼠賽跑」。沒錢的恐懼促使他們努力工作,得到酬勞後,貪婪又讓他們想擁有所有用錢能買到的東西。
  • 別說你讀懂了《富爸爸窮爸爸》,揭露富爸爸背後真正的秘密(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當中,雖然窮爸爸並不認同富爸爸的很多觀念,但是他卻建議自己的兒子去向富爸爸請教。窮爸爸是這麼說的:「如果你們想知道如何致富,不要問我,去和你爸爸談談,邁克。」
  • 《窮爸爸富爸爸》學習感悟
    2021年的春節,我看了2本風靡全球的理財入門書籍,一本是《小狗錢錢》,另一本是《窮爸爸富爸爸》。
  • 2000年,《富爸爸,窮爸爸》讓中國人思考了錢的問題|暢銷書讓我們...
    最終,他接受了「富爸爸「的觀念——「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要讓金錢為我們工作」,擅用資本的力量,成為了一個富人。簡而言之,它是一本教你如何理財賺錢的書。但不幸的是,當時美國的很多家出版社都拒絕出版這本書。編輯覺得,這本書「寫得太囉嗦」,「也不深刻」,「離一本書還差得很遠」。最後,羅伯特·T·清崎只得自費出版。
  • 《窮爸爸富爸爸》的價值在哪裡?
    《窮爸爸富爸爸》是兩個爸爸,一個在學校當教師,拿著固定的死工資,被稱為是窮爸爸;另一位爸爸是資本家,企業家,商人,擁有很多房產,商業和資本,所以稱為是富爸爸。這兩位爸爸在我們看來其實都不算窮,一個擁有穩定的工作和經濟收入,而另一個則擁有許多的資本,商業資產,同樣也要承擔風險。這本書講的是兩個9歲的孩子邁克和作者向兩位爸爸請教怎樣賺錢的故事。
  • 富爸爸窮爸爸核心內容提煉
    後來當我們參加工作的時候,他提起過這本書,當時也沒在意,反正滿大街都是,褒貶不一,那個時候也還是不怎麼願意看書的。我那個朋友,畢業的頭幾年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其實也不算很順利,後來再也沒有穩定的正式工作,但是重點來了。他不算太富有,但是不缺錢花,而且時間很寬裕,在我的印象當中,十幾年前,他已經步入退休的生活狀態。
  • 窮人思維VS富人思維——《窮爸爸,富爸爸》
    而富有的父母會告訴孩子,你要學會成為一個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然後用實踐事實幫他們鞏固思想。《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是羅伯特·T·清崎的著作,作者清崎有兩個爸爸:「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為他設計了上大學、服兵役、參加越戰的人生道路;「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是一位沒有高中畢業卻善於投資理財的企業家。
  • 羅伯特·清崎《富爸爸窮爸爸》讀書筆記
    羅伯特·清崎(,1947年4月8日生於美國夏威夷,日語名清崎徹,第4代日裔美國人,《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書籍的主要作者
  • 「窮」爸爸,「富」爸爸
    許多中國家長經常說「再窮不能窮孩子」,其實原話不是這樣的,原話是「對國家來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對家庭來說再富也要窮孩子」,也就是說,國家再窮教育預算也應該是最高的,家庭再富裕,也絕對不能讓孩子揮霍。寧肯窮了全家,也不能窮了孩子,是他們的教育信念。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習慣了伸手討要,缺乏感恩心理,今天花明天的錢,消費遠遠超出他的能力。更要命的是,責任心幾乎為零。我窮我有理、我弱我有理,這種心態會讓身邊的人對他有很大意見,人際交往上往往是失敗的。當下,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
  • 《富爸爸窮爸爸》:別讓孩子輸在財商上
    風靡世界的《富爸爸窮爸爸》正是這樣一本提升財商思維的書。為什麼它這麼被人追捧?因為這本書的理念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窮爸爸認為:貪婪是萬惡之源,人就應該懂得節制,不要渾身都是銅臭味。為此,他謹慎小心花錢,凡事思前想後節約。而富爸爸表明:「貧窮才是萬惡之源,與此相反,有錢才會幫助到更多的人……」他有著很強的風控思維,並敢於大膽投資,讓錢生錢。
  • 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破產了,這本書是垃圾還是寶藏?
    清崎的父親,是一位擁有高學歷的政府官員,相信」讀書,找好工作,努力升職「的傳統精英道路;而他好朋友的父親,一個中學沒畢業的生意人,鼓勵他辦企業做投資,為財富自由奮鬥。很明顯,前者是他的窮爸爸,後者當然是富爸爸。兩位爸爸做事都很認真,天命之年,已在各自的領域走向巔峰。受過高等教育的爸爸,官至夏威夷州教育部長。愛創業的富爸爸,成了當地有名的富豪。
  • 《富爸爸窮爸爸》,一本讓你開啟財富自由的好書
    可是為什麼有些人,終極一生辛勤勞作,也只是為別人打工勉強餬口?有些人為什麼能夠管理數10萬的員工和數百億的資產,早早實現了財富自由和自己的價值?那麼普通人和有錢人的差異到底是在哪裡?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叫做《富爸爸窮爸爸》,作者是一位亞裔美國人羅伯特.清琦。這本書是全世界很多人財富自由的啟蒙之書,它告訴了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看待財富。本書的作者清崎有兩個爸爸。窮爸爸是一位大學教授,是他的親生父親。
  • 讀《窮爸爸富爸爸》告訴你有錢人的思維
    在讀羅伯特清崎的《窮爸爸富爸爸》和本篇之前,請大家問下自己:"如果你知道了一個可以快速賺錢的方法,你樂意分享給別人嗎?"我想,不管你多麼有愛心,你都不願意無償地分享給別人,你寧可用這個可以快速致富的方法成為一個富豪,再像比爾蓋茨一樣去做慈善,也不願意將這個方法無償的分享給別人。這就是《窮爸爸富爸爸》要告訴你的第一件事:學校裡的廉價教育,批發得來的知識,只會將你教育成一個窮人,或者只是出售體力和腦力的工作者。
  • 別說你讀懂了《富爸爸窮爸爸》,揭露富爸爸背後真正的秘密(三)
    在作者9歲的時候,他去向富爸爸請教如何才能發財,但富爸爸卻給了他一份每小時10美分的工作,這筆錢在當時是少得可憐的。幹了四個星期以後,作者受不了了,他向富爸爸要求加薪,否則就不幹了,甚至還用《童工法》來威脅富爸爸。
  •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有何價值?
    《富爸爸,窮爸爸》這套書籍裡面提到的理財知識,對於任何想開啟財商的小夥伴都是非常值得的!強烈推薦,每讀一次,就重新被刷一次三觀。當然,不僅僅知道,做到才最牛。本書通過對比自己的窮爸爸和朋友的富爸爸在很多事情的看法,把晦澀的金融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通俗易懂,不愧為經典。
  • 《窮爸爸富爸爸》解讀|普通人要成為梁正賢有多難?
    同是理財入門級書籍,《小狗錢錢》讓我們明白理財的重要性,而《窮爸爸富爸爸》則分享的是財商思維。本書我利用這幾天的碎片化時間通讀了一遍,鑑定了適用於大多數的的一本財商啟發意義的好書。在《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中,羅伯特· 清崎為大家介紹了兩種爸爸對待金錢、理財、破產、資產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的親爸爸,受過高等教育的政府官員,但他卻是個窮爸爸,一生的軌跡就是讀好書,獲得高學歷,找個好工作,有個穩定的收入與生活。買房買車,一輩子還著貸款,辛苦大半輩子最後還失業了。而他朋友的爸爸是個富爸爸,中學沒有讀完。
  • 育兒視角分析《窮爸爸,富爸爸》:「窮人思維」比貧窮更加可怕
    最近看的一本書名叫《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主要通過對比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及其最後的結果來向人們解釋了跳出"打工者"的思維,懂得用金錢為工作,懂得理財投資的重要性,讓人們意識到一個道理:窮人思維比貧窮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