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集團正式破產!含著寶馬「金鑰匙」,為什麼養不出自主品牌

2020-12-18 靜心科技

靜心科技,一個有觀點、有態度的自媒體人!

10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請,這也就意味著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證監會也聲明,將依法嚴肅查處華晨集團有關債券違約的違法違規行為。

對此,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組只涉及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下與寶馬、雷諾等合資公司。

華晨集團為何走向破產,主要是和其經營管理不善和自主品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有關係。這也難怪,出了問題,首先想到甩掉的就是自主品牌。

只能說,含著華寶馬「金鑰匙」,還是沒能養不出自主品牌。

不止華晨,據財聯社報導稱,國內30家車企月銷量不足千輛,多家汽車企業也已經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一、合資模式下,自主品牌並不好走

過去,我們不僅造車技術嚴重落後,而且工業製造生產水平也嚴重不足。於是,在國家政策引導之下,希望用市場換技術和市場的方式,打造具有中國獨立自主產權的中國汽車市場。

因而,出現了一大批合資車企。包括一汽大眾、東風日產、華晨寶馬等。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並不多,反而是有歐美技術支撐和品牌的合資車更受歡迎。並不是說國產自主品牌的技術就比合資車差個十萬八千裡,這些年通過各種方式也有所追趕,但是核心技術卻始終是掌握在外資手裡。

最重要的是,國產車低端的形象難以改變。畢竟十幾萬、幾十萬的車,還得有個牌子。畢竟買車不像買手機這種,支持國產還是需要看消費者自身情況。

二、國產車和合資車的差距有多大?

實話實說,從個人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原裝進口的車是要好於合資車,而合資車又比大部分國產車好。但是,合資車跟原裝進口的差距還是很大,畢竟在國內並沒有太多國家強制標準。

比如,20多年前歐美國家就強制要求安裝安全氣囊,可是即使到2020年,國內還沒有將安全氣囊作為必須標準。

這也導致,很多合資車都是採取符合中國標準來降低成本。

但是,即使是這樣,合資車還是比大部分國產車有優勢。毫不客氣說,國產車也基本沒有完全獨立自主的標準體系,基本都是東抄一下西抄一下。就算按照合資車的標準來,層層剝削,成本也必然比合資車高。這也導致,國產車節省成本的過程中,不斷降低測試標準。

這也就是大家會看到的一個現象,大部分國產車的核心部件不容易壞(發動機這類外資產品),小問題卻是經常不斷,今天門鎖壞了,明天塑料斷了。

近期,媒體也報導,今年1月至10月,理想ONE已有「六連斷軸」。所以,國產車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因此,不要總慣著國產車,破產反而是一件好事。品質過硬之後,不愁沒有人買國產車。

如果大家資金充足,還是選擇原裝進口。資金少一點的話,還是選擇合資車。如果是選擇經濟實用的話,還是選擇國產車。

關注靜心科技,一個靜心看待世界的人!

相關焦點

  •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 旗下品牌命運幾何?
    來源:新京報華晨集團方面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此外,旗下「中華」、「金杯」、「華頌」三個自主品牌以及「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個合資品牌。破產重整落定後,金杯汽車以及申華控股緊急發布公告稱,公司生產經營不會受到影響,但可能波及公司股權結構等方面。受破產重整消息影響,華晨中國短線上揚,申華控股和金杯汽車紛紛漲停。
  • 華晨欠了多少錢,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影響到寶馬對其他交易嗎?
    華晨汽車負債超1000億元,已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組的消息在各種信息平臺上廣泛傳播。其實對於很多網友來說,華晨汽車出現這樣的情況真的是不可思議。畢竟華晨集團旗下還有一個重量級合資品牌華晨寶馬,華晨寶馬的利潤足以維持華晨的生存和運營。
  • 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新華社瀋陽11月20日電(記者陳夢陽、汪偉)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
  • 華晨集團破產,或惡意違約?
    華晨集團頻陷債務危機,此次正式宣告破產或蓄謀已久。日前,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信息,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產重整。如此復盤,不難得出華晨集團此次違約行為或經過精心籌劃。汽車分析師張翔也對車語者表示:「由於華晨集團欠債金額巨大,沒辦法按時兌付,故把名下資產轉移過去的同時就已做好破產準備,破產後清算時投資者所買債券作廢,而華晨方可逃避還債責任,簡而言之,就是為逃廢債做準備」。
  •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
    正式破產重整!華晨集團破產重整 不涉及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合資公司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昔日國產汽車巨頭「隕落」 華晨集團正式啟動破產重整
    證監會已依法對其展開專項調查,依據檢查情況,對華晨集團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決定對其涉嫌信披違法立案調查;同時對華晨集團有關債券的相關中介機構進行同步核查,嚴肅查處有關違法違規行為。據悉,此次重整隻涉及華晨集團自主品牌板塊,華晨寶馬、華晨雷諾等優質合資業務將不會被波及。
  • 華晨破產重組,一點也不可惜
    華晨集團自主板塊長期虧損,多個項目紛紛折戟其中,從華晨多個板塊的業績情況來分析,整體除了華晨寶馬能夠盈利之外,其它自主品牌均運營慘烈。今年特殊情況,催化了華晨的問題。上半年業績顯示,華晨集團負債總額超過500億,幾乎失去融資能力。
  • 華晨集團實施破產重整 旗下上市公司或受影響
    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集團重整申請。這標誌著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合資公司。「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和華晨集團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合資企業華晨寶馬汽車公司的運營不受影響。」寶馬集團相關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
  •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半個月後,原董事長祁玉民落馬
    12月4日,據遼寧省紀委監委消息: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祁玉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半個月前,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華晨集團作為遼寧省屬國企,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四家上市公司,並通過旗下上市公司華晨中國與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公司。
  • 華晨集團宣告破產重整 深陷債務危機無力償還
    接下來,在中國自主品牌迎來黃金十年發展史上,華晨甚至全部缺席。 由於自主品牌羸弱,從2011年起,華晨集團主要賺錢的資產就變成了寶馬。2011年至2018年,華晨寶馬每年為華晨集團貢獻的利潤額平均在17億元-55億元之間,在華晨集團的淨利潤佔比也逐年上漲,基本都在90%以上。
  • 正式進入程序 華晨破產重整申請獲受理
    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1月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華晨集團作為遼寧省屬國企,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四家上市公司,並通過旗下上市公司華晨中國與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公司。
  • 華晨被申請破產重整,連寶馬都「帶不動」的豬隊友有多可怕
    國內的廠商,如果能與國際一線品牌進行合資,那往往都是躺著賺錢的,尤其是豪華品牌更為尤甚,比如奔馳之於北汽,雖然北汽自家的自主品牌過得並不如意,但是在奔馳這個強勢品牌的帶動之下,北京奔馳成為了整個北汽集團的主要利潤來源。
  • 坐擁寶馬也救不了華晨,一手好牌如何被打爛了?
    華晨集團被裁定破產重整,業界一片譁然,很多人要問,華晨寶馬怎麼樣了? 華晨集團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 作為遼寧省的大型、龍頭國有企業,華晨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四家上市公司,並通過旗下上市公司華晨中國與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公司。
  • 華晨汽車進入破產程序後自主品牌銷量慘澹,庫存車售價跳水
    華晨中華的在售車型僅有中華V3、中華V6和中華V7,其銷量慘澹。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7月,華晨中華銷量為零。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晨汽車」)進入破產程序後,其旗下自主板塊風雨飄搖。
  • 華晨集團被申請破產重組,債務違約會是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背靠豪華品牌寶馬這棵「大樹」,華晨汽車還會倒下,有點出乎意料。在被供應商申請破產重整後,華晨汽車確認債務違約。11月16日,華晨汽車集團發布公告稱,目前華晨汽車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
  • 華晨集團從違約走向破產重整 投資者強烈質疑「逃廢債...
    不到一個月,遼寧省國資委旗下重點國有企業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從債券違約走向破產重整程序。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法院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
  •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華晨集團剛剛宣布破產重整,總負債超1300億,旗下股票直線...
    近2000億資產的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債務問題爆發,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據新華社消息,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華晨集團閃電破產,招商等機構「中槍」,傳現金清償率僅個位數
    記者 | 惠凱作為遼寧國資委旗下的重點國企,深陷債務危機的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11月中旬發布公告稱,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而在幾天前,已有債權人正式對華晨汽車提起破產重整申請。
  • 20餘家華晨債權人抱團討說法 對大國企走向破產感到錯愕
    在華晨集團看來,競爭力弱的自主品牌,是拖垮華晨集團的主要原因。在債權人大會上,代表華晨集團出席並發言的任姓負責人表示,華晨集團長期以來管理不善,運營成本管控不到位,產品開發不適應市場,大量研發投入產生效益較低,導致自主品牌缺乏競爭優勢、嚴重虧損,現金流始終流出,只能借新還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