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備英語的語言環境,英語作為一門選修課就夠了

2020-12-11 君若星辰不可及

眾所周知,語言的學習需要天賦和努力,但更需要的是語言環境。我們國家不具備英語的語言環境,所以,英語學習起來非常耗費精力和時間,而引起浪費國家和家庭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最終結果是,很少有人學得好,極少有人學以致用,甚至費了十多年勁,連與外國人溝通的能力都沒有。畢業以後一年半載,就忘了個乾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一種悲哀。

開設英語是有必要的,但是把她太當一回事是錯誤的。大部分人的精力、經濟是有限的。沒法直接證明,我們可以用反證法,如果英語真的那麼有用,英語系國家也不是人人都是科學家呀!所以,英語作為一門選修課就夠了,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類的探索上來。現在的大多數學術論文是英文的,所以有必要學英文,但是我們為什麼不能讓學術期刊變成中文的呢?

所以,以學術期刊是英文的所以科學家必須懂英文,其實這是錯誤的,本末倒置了。真正核心的東西都是在基礎知識上發展出來的,真正核心的東西是需要用精力研究的,真正核心的東西人家是不會發表出來的。英語學習現在是一個產業,在這個利益鏈條上的人很多,被損害利益的人當然反對,這是正常的。

另外,變成副科、選修課,不是取消英語,對於有語言天賦的、想學的、對所學專業有用的、對今後工作學習有用的人,可以繼續學,所以有的人大可不必因為英語而說一些過分的話,甚至英語選修就動了國家的根本。又不是不讓學英語,不能學英語,不考英語,那麼極端幹什麼?

支持將英語變成副科的人,大多數是覺得學英語沒啥用,或者是自己漢語都沒有學好,卻一味地去要求孩子學英語,有點滑稽搞笑和崇洋媚外了,因為英語是初考、高考的必須科目,導致家長花費太多時間、精力和資金去培養孩子的英語成績,拿我們家孩子為例,從幼兒園到如今的學前班,上的是私立學校,就是看中幼兒園有外教老師,想讓他從小有英語口感,一個朋友,為了讓孩子學好英語,報了一個班,一年學費1.8萬,我一個同事,英語還不錯,跟兩歲多娃娃在家裡交流,用英語,目的就是為了讓她鍛鍊口語。

這就是如今英語給家裡帶來的現實情況,因為英語是主科,導致家長瘋狂開始讓孩子學習英語,目的就是為了高考,而真正有幾個是為了畢業管用或者出國呢?

然而,確實有一部分人堅決反對,其中,英語教師佔據很大一部分,另外就是一些高端人士,他們享受到了英語在工作和生活中帶來的好處,以及一些眼界看似很廣的人,覺得掌握一門好的外語,是有必要的,覺得英語好了,就高大上了,就對以後生活有幫助,實際上,大多數反對的,其實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你動了他們的奶酪,自然就跟你急了。

所以,無論從人的精力講,家庭財力講,個人意義講,社會意義講,都應該改變英語的觀狀,變成副課,變成選修課!

相關焦點

  • 很多人認為英語作為選修課就夠了,那麼英國人對學外語是什麼態度
    英語是不是應該作為選修課,讓真正感興趣的人去學習?但我們為此爭論不休的時候,我們不妨來看看世界上語言使用最廣泛的國家——英國的專家對英國人學外語持什麼看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國語言學習的問題是,它越來越成為一個階層問題。公立學校對外語教學的投入甚至不如10年前那。學習現代語言的學生人數比英鎊兌歐元的下跌速度更快。自2013年以來,英國公立學校的法語和德語學習人數下降了近一半。在蘇格蘭,僅幾個月前接受BBC調查的學校中有41%的學校表示至少放棄了一門外語課程。
  • 鄭強直言英語耗費了青少年寶貴時光,那英語會不會成為選修課呢
    在每個人的學習生涯中,英語都是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當然,一些對語言有天賦的學生,學習這門語言將來會非常地享受。但不得不承認的就是,我們大部分普通人都會為學習這門語言而感到焦慮,想要學好英語這門功課可並不容易,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反覆練習。所以,學習英語可以說是有著很大爭議的。
  • 希望在選修課同學中包含英語
    希望在同學選修課中包含了英語,只是因為錯過本書最初是「放學之後教數學」在父母是孩子的孩子時由「放學之後教數學」創作的,歡迎轉載作為大學的必修課,大學生還必須參加考試的英語水平考試。如果如果考試失敗,他們將無法成功畢業。
  •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考英語成為選修課或將成為必然,有3點理由
    英語已經在中國高考中存在很多年,很多人不解,為什麼中國的高考中需要加入一門外語。 不得不說,經歷了清朝時期「閉關鎖國」的教訓之後,我們確實需要加強對國外的了解,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從而提升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而要學習,首先需要解決的便是語言障礙,所以英語的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
  • 英語可以作為選修課,那數學也可以!這話有道理嗎?
    為什麼是英語可以變為選修課,可以變為副科?縱向來看自古以來,我們的教育就把語文數學當做很重要的科目,特別是新式學堂開辦以來,這兩大主科從來沒有改變。這是因為,這兩門科目對於所有人都是具有工具性的,語文學習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數學,跟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繫,緊密相關,數學從來就沒有脫離過我們的生活實際。英語學科的開設,與對外交往密切相關,是為了對外交往而服務的。英語學科的開設的時間並不長,最多也就半個世紀而已。英語學科為什麼在我們國家可以作為選修課?
  • 鄭強教授:英語作為「選修課」或許會好些,你贊同這個觀點嗎?
    ,而鄭強教授也發表了言論:英語作為「選修課」或許會好些,他的話雖然得到了很多同學的認可,但事與願違。 要知道,英語已經作為國際化語言被世界各地所通用,而鄭強教授之所以能夠這樣說,其實也是覺得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很多家長輔導孩子並不是那麼方便,畢竟家長的文化水平有限。
  • 英語作為深圳第二官方語言?「憑什麼,粵語呢?」
    作為土生土長的深圳本地人,朋友小傑曾向我吐槽。 這也正是深圳常被說「很不廣東」的主要原因之一。 關於粵語的式微,一直讓很多人耿耿於懷。最近的兩件事,讓這個話題再度引起熱議。 第一件事,發生在深圳。
  • 如果英語從主修變成選修,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嗎?老師分析很在理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外語作為一門主修課的弊端如果英語作為一門主修課,最大的弊端就是教育裡的不公平,這話怎麼說呢?小編有個朋友他從小學習處於中等,但是在英語上完全就是學渣,從來就沒有考過25分以上,每次考試都是靠蒙的。
  • 英語學科將變成選修課?教育部:別想了,目前沒有這樣的計劃!
    語文、數學、英語這三大學科,無論教育怎麼改革,一直有著「我自巋然不動」的態勢。當然,這其中語文的地位是最穩固的,因為作為中國人,不學習自己的母語,是不可能的。數學呢,培養的是計算能力和用數學方式思維的能力,如果教材再與實際結合得更緊密些,內容不要那麼艱澀難懂,就更好了。
  • 假如英語降為選修課,您認為應該把哪科列為主科
    對於普通人,學一點也可以,但要注重語言的交流功能,現在很多中小學學英語走進了誤區,是把英語看作一門考試得分的工具。而老師也按這來教,忽略了其交流和表達的功能。其實用不著全民學英語,中高考英語的比重要有所下調,難度要降低。增加自然科學和傳統文化的比重。這與偉大中國復興夢相符的。2.中國最少百分之九十的學生在日後的生活中都用不上英語,確實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 當英語變成了選修課會發生什麼?
    隨著國家間交流往來的日益密切,英語變得越來越重要,它與語文、數學並列為三大主要學科。在我國,小學三年級就正式開設英語課程,在很多大學校園,英語四級考試都成了學生必考的科目,很多公司在招聘職員的時候,也很注重員工的六級成績。對於這一現象,很多人表示十分擔憂,倘若英語變成選修課會怎樣?
  • 讓孩子從小接觸英語原音動畫片,那麼真的可以學會一門語言嗎?
    讓孩子從小就接觸英語原音動畫片,那麼真的可以學會一門語言嗎?我們都是十分得羨慕那些可以從小的時候就可以從父母那裡可以學的到兩種語言的人,因為我們普通人大多都是沒有這種特殊情況下的家庭環境,所以我們能夠學到的只是一種語言,自己的母語。
  • 英語將從三大主科中退出,變為選修課?
    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與國際接軌的需求讓英語成了我們的三大主科之一。在中高考中,英語和語文、數學一樣佔據著絕對的霸主地位。中考英語分值120,高考英語分值150,而英語還有專門的等級考試,如果要考研英語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存在。
  • 如果英語改成選修,對學生有好處嗎?一線教師給出看法
    改革開放之後,英語便成為了我國教育當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說,英語同數學和語文並稱為三大學科,英語作為世界語言一直以來都受到我國教育部門的重視,所以一個學生想要考入好的中學,想要考入好的大學,英語就必須要過關。
  • 希望將英語列入選修課的同學,只因父母在孩子幼兒時,錯過這本書
    希望將英語列入選修課的同學,只因父母在孩子幼兒時,錯過這本書||由「放學之後教數學」原創,歡迎個人轉載英語作為大學必修科目,大學生還要參加英語等級考試,如果考試過不了,就沒法順利畢業。02英語教材的選擇要想學習一門語言,肯定少不了教材,而市面上的教材內容參差不齊,就以幼兒園的教材為例,至少幾十個版本,每套教材體系都不相同
  • 學習英語語言環境很重要,開言英語教學法解決成人英語學習痛點
    學習英語語言環境很重要,開言英語教學法解決成人英語學習痛點 2020年07月13日 16:38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學習一門語言最高效的方法是什麼?
  • 如何掌握英語的語言邏輯?關於學習一門語言的個人看法!
    要想談話就要有語言,這麼一想思維的規律就是談話的規律,邏輯是語言的基石。                 比如你擅長聽力,但是語法、寫作之類的不行,那麼你就先從最擅長的學起。萬事先從自己的長處開始,揚長避短,這樣一開始入門門檻低,才不會打擊學習的自信心。語言這個東西就跟學一門軟體用法一樣,如果想不那麼費腦子的學習的話,那就經常重複。
  • 3A英語小課堂:如何通過唱歌掌握一門語言?
    本文共1690字 | 閱讀時間約4分鐘學一門外語很難,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我曾經上過5年的法語課,但現在基本都還給老師了。現在我能記得的都是當時學習歌曲時的詞彙。更令我驚訝的是,即便是現在,時不時都會有一首法語歌跳進我的腦海。
  • 中小學將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誰最開心?
    英語顧名思義就是西方家國的語言,它是一種西日耳曼語,是中世紀早期的英國最早被使用的語言,並最終因其舊有殖民地廣闊而成為世界使用面積最廣的語言。世界上主要國家都在學習英語,有些國家還把英語當作自己的官方語言。
  • 高考還要不要考英語?教授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引來眾多支持
    以此為導向,中國的中學課程,特別是初中教育問基本上全部以英語作為外語教學課程的必修課,高中課程超過80%英語作為必修課;除非答英語外語專業,在全日制普通大學,一般以英語作為必修課,其他外語作為選修課。我只是作為一門課程,大家日常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太少,沒有合適的語言環境,進行充分的練習,所以語感不好,因此成績也提不上去。浙江大學的鄭強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就發表這樣的看法,我們的孩子在英語學習上浪費了太多的時間跟精力,這些時間跟精力本身是非常寶貴的,但是卻用來學習一門外國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我們民族不自信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