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語言的學習需要天賦和努力,但更需要的是語言環境。我們國家不具備英語的語言環境,所以,英語學習起來非常耗費精力和時間,而引起浪費國家和家庭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最終結果是,很少有人學得好,極少有人學以致用,甚至費了十多年勁,連與外國人溝通的能力都沒有。畢業以後一年半載,就忘了個乾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一種悲哀。
開設英語是有必要的,但是把她太當一回事是錯誤的。大部分人的精力、經濟是有限的。沒法直接證明,我們可以用反證法,如果英語真的那麼有用,英語系國家也不是人人都是科學家呀!所以,英語作為一門選修課就夠了,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類的探索上來。現在的大多數學術論文是英文的,所以有必要學英文,但是我們為什麼不能讓學術期刊變成中文的呢?
所以,以學術期刊是英文的所以科學家必須懂英文,其實這是錯誤的,本末倒置了。真正核心的東西都是在基礎知識上發展出來的,真正核心的東西是需要用精力研究的,真正核心的東西人家是不會發表出來的。英語學習現在是一個產業,在這個利益鏈條上的人很多,被損害利益的人當然反對,這是正常的。
另外,變成副科、選修課,不是取消英語,對於有語言天賦的、想學的、對所學專業有用的、對今後工作學習有用的人,可以繼續學,所以有的人大可不必因為英語而說一些過分的話,甚至英語選修就動了國家的根本。又不是不讓學英語,不能學英語,不考英語,那麼極端幹什麼?
支持將英語變成副科的人,大多數是覺得學英語沒啥用,或者是自己漢語都沒有學好,卻一味地去要求孩子學英語,有點滑稽搞笑和崇洋媚外了,因為英語是初考、高考的必須科目,導致家長花費太多時間、精力和資金去培養孩子的英語成績,拿我們家孩子為例,從幼兒園到如今的學前班,上的是私立學校,就是看中幼兒園有外教老師,想讓他從小有英語口感,一個朋友,為了讓孩子學好英語,報了一個班,一年學費1.8萬,我一個同事,英語還不錯,跟兩歲多娃娃在家裡交流,用英語,目的就是為了讓她鍛鍊口語。
這就是如今英語給家裡帶來的現實情況,因為英語是主科,導致家長瘋狂開始讓孩子學習英語,目的就是為了高考,而真正有幾個是為了畢業管用或者出國呢?
然而,確實有一部分人堅決反對,其中,英語教師佔據很大一部分,另外就是一些高端人士,他們享受到了英語在工作和生活中帶來的好處,以及一些眼界看似很廣的人,覺得掌握一門好的外語,是有必要的,覺得英語好了,就高大上了,就對以後生活有幫助,實際上,大多數反對的,其實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你動了他們的奶酪,自然就跟你急了。
所以,無論從人的精力講,家庭財力講,個人意義講,社會意義講,都應該改變英語的觀狀,變成副課,變成選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