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育秘笈,《傅雷家書》廣為流傳,傅雷的後代現狀又如何呢?

2020-09-03 紫星薇辰

1981年《傅雷家書》出版,從那以後,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裡面如山一般的父愛所感動,從此《傅雷家書》成為了引領青年思想修養的必讀之物,也成為了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書中傅雷嘔心瀝血地培養兩個孩子——傅聰和傅敏。傅雷因材施教,從多方面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34;等道德修養。傅雷的形象因此成為了中國父母教育的典範,現如今《傅雷家書》已經出版了將近40年了,影響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的教育。那麼作為傅雷兒子的&34;和&34;現狀又如何呢?在傅雷的教育下,他們有沒有成才呢?

成功的傅雷

傅雷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文學評論家和藝術評論家。要知道,能成為翻譯家,其文學功底也一定頗為深厚。因此,傅雷總是高談闊論,博古通今。傅雷一生主要從事法國文學的翻譯,如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人的作品,都曾有過傅雷翻譯的版本。傅雷的一生無疑是輝煌的,但是傅雷最為人所熟知的,還是1981年出版的《傅雷家書》。《傅雷家書》主要是由傅雷及其妻子朱梅馥所寫,由其子傅聰、傅敏整理出版。那麼傅雷的教育理念到底有沒有成功呢?

長子傅聰

  • 音樂天賦

傅聰於1934年3月10日出生在上海,傅聰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戰亂之中度過的。但是即使在戰亂年代,他依然沒有拋棄他一生最喜愛的事業——音樂。其實有所成就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繼承自己的衣缽,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在人生道路中受到父母的幫助,少走彎路。比如林徽因夫婦就都希望兒女成為建築大師。傅雷在文學和藝術領域的造詣頗豐,因此他早些年間的時候,也想讓傅聰學習繪畫。不過,傅聰在三四歲的時候,就展示出了對音樂的濃厚興趣。但是傅雷在那個時候並沒有打算讓傅聰學習音樂,依然想讓他學繪畫。傅聰7歲半的時候,傅雷的摯友、著名教育家雷垣,發現傅聰有極高的音樂天賦。因此傅雷才打消了讓傅聰繼續學畫的念頭。傅聰這時拜雷垣為師,學習鋼琴。

傅聰9歲半的時候,時任上海工部局交響樂隊指揮、也就是李斯特的弟子梅帕器,看中了傅聰的天賦。於是傅聰就轉拜梅帕器為師,在其門下,受教三年。1951年的時候,傅聰再拜蘇籍鋼琴家勃隆斯丹夫人為師。傅聰是一個刻苦用功,又天賦極高的孩子。當時他每天都要練習七八個小時的鋼琴,無論酷暑寒天,有的時候雙手的手指都紅腫了,他依然堅持練習。

  • 一舉成名

功夫不負有心人。1953年,世界&34;在羅馬尼亞舉行,當時的中國只有一個參賽名額,而傅聰就是中國那唯一參賽的選手。比賽結束後,傅聰獲得三等獎。雖然沒有拔得頭籌,但是他演奏的斯克裡亞賓的《前奏曲》,讓在場的一位蘇聯選手,感動得潸然淚下。

1955年,傅聰參加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這可是一次世界性的重大賽事,傅聰當時也是中國唯一一個參賽的選手,並且還是一眾選手中資歷最淺的。在74位世界著名的鋼琴家中,傅聰最後以微弱的劣勢屈居第3名。不過,他所演奏的《瑪祖卡》,摘得了最優獎的桂冠。這是東方人首次在蕭邦國際比賽鋼琴比賽中取得如此佳績。這也就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傅聰。

  • 巡迴商演

比賽結束後,傅聰就在波蘭學習鋼琴,受教於傑維埃茨基門下。傅聰在1958年畢業之前,曾在歐洲許多城市——以及他中途返回中國休假,在北京、上海等地——相繼演奏鋼琴場次達500餘場。幾乎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場傅聰的演奏,這既為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讓全世界都領略了中國鋼琴家的風採。

1958年12月傅聰離開波蘭,前往英國倫敦定居。此時的他在歐洲各地進行鋼琴表演,從1958年到1979年20多年的時間,傅聰總共進行了2400多場的鋼琴演奏,並且還擔任過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評委。

傅聰演奏鋼琴

1979年之後,傅聰多次回國演奏鋼琴,並教授音樂理論。現如今,傅聰依然堅持每年回國演出一次。傅聰現在已經86歲高齡了,他仍然每天堅持不懈地練習著鋼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童子功沒有打好,一天不練都不行。現在的傅聰和妻子住在倫敦,傅聰有兩個兒子,但是他們都沒有繼承父親的衣缽。傅聰還曾登上過《時代周刊》,《時代周刊》稱他為:當今最偉大的中國鋼琴家。

傅聰還有個弟弟叫做傅敏,他並沒有哥哥那麼知名。那麼,傅敏的現狀如何呢?

傅敏

次子傅敏

很多人知道傅聰,但很少有人知道傅敏。傅敏年輕的時候受哥哥影響,也曾想要學習鋼琴。但是傅雷一是認為,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允許他學習鋼琴;二是認為,傅聰並不是學鋼琴的料,傅雷認為付敏適合當一名老師。後來傅敏就進入了北京外交學院學習英語。1962年,傅敏被分配到北京的一所中學任英語教師。1979年,傅敏去過一次倫敦,當時很多人認為他會留在倫敦,投奔哥哥。但傅敏沒過多久就回來了。傅敏把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都帶了回來,再加上他自己保留的家書,就整理出版了《傅雷家書》。

傅雷是一個偉大的翻譯家,傅敏可以說繼承了傅雷一半的事業:成為了一名英語老師。傅敏的一生都在從事英語教師行業,曾經是一名特級英語教師,為我國英語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現如今傅敏也83歲了,已經退休的他住在北京的一棟四合院中。

傅雷


兩個兒子,都比較成功

傅雷既是一名傑出的翻譯家,文學評論家,但作為父親他同樣也是成功的。雖然很多人詬病,傅聰違背傅雷的想法,一直在海外;傅敏則沒有實現自己成為音樂家的夢想。但是依然可以說,傅雷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大兒子成為了舉世矚目的音樂家,讓全世界知道了中國鋼琴的影響力;二兒子成為了一位優秀教師,為教育行業播撒種子。《傅雷家書》中的種種教育思想,時至今日,對我們也依然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相關焦點

  • 《傅雷家書》:先做人,後成「家」,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的教育經
    1.初讀《傅雷家書》初讀《傅雷家書》的時候,我才只有12歲,剛上初一,對未來懵懵懂懂。《傅雷家書》中,收集著傅雷給兒子傅聰的許多書信,從1954年到1966年,這些信件,讀來讓人覺得親切又溫暖。我知道傅雷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但我從沒有看到過像他一樣,這樣細心關切孩子的父親。我被他感動,同時也被他在藝術領域的見解所折服。有這樣優秀的父親,傅聰怎會走不好呢?
  • 【青蓮劍歌】讀《傅雷家書》有感
    家書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傅雷作為一名父親,對遠在他鄉的兒子的勸慰和鼓勵;二是傅雷與兒子互相探討藝術真諦和自我修養;三是傅雷作為精神導師,對兒子進行為人處世、德行素養的指導。
  • 八年級必讀名著《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就是一部收集了傅雷夫婦十餘年來寄給兒子傅聰的家信集。傅雷教子一向以嚴著稱。信中的每一句批評,每一聲教導,每一次鼓勵,都是父子之間的閒話家常,更是他們之間的心靈對話。有父親對兒子遠行前的感慨:「園丁以血淚灌溉出來的花果遲早得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可是在離別的關頭怎麼免得了割捨不得的情緒呢?」
  • 《傅雷家書》:從傅雷的諄諄教誨中,我感受到拳拳父愛
    《傅雷家書》共收錄了302封家書,其中大部分為1954年到1966年期間,傅雷寫給長子傅聰的家信,少數為母親朱梅馥寫給小兒子傅敏的家書,以及傅雷寫給兒媳婦彌拉的信件。傅雷在本書中全然沒有翻譯名著時的精確、優美,反而寫盡了一個老父親的絮叨、囉嗦,事無巨細的囑咐孩子,問兒子為什麼不給自己回信。
  • 從傅聰到《傅雷家書》
    傅雷翻譯了不少法國文學名著,但我相信這些書現在也不會有多少人去看了,你現在能想到的傅雷著作,大概只剩下一本《傅雷家書》了。這本書的地位被捧得很高,但我認為是被嚴重高估的,絕大多數人就算跟風買了這本書,你也不可能看得進去,因為實在是太囉嗦了。
  • 傅雷家書,上流父母皆禍害
    那時候並不是亂世,傅聰也還沒有成為「叛國者」,而是春風得意的歲月。而且傅雷也知道傅聰一切安好。為什麼傅雷覺得孩子這封書信如何重要,以至於讓他坐立不安?傅雷在家書裡寫了這樣的文字:傅雷非常渴望他的教育孩子的文字能夠成為一本傳世的教育範文,甚至可以說,傅雷先生寫家書的時候,或者他要求孩子回信的時候,早就準備把這些書信出版給人看,他是以「立言」的心態去寫家書的。傅雷真的做到了,還做得很成功。如今「傅雷家書」一再重版,供不應求。尤其是被教育部列為必讀書目後,更是銷量劇增。只是作為傅雷的老朋友和鄰居,錢鍾書似乎並不欣賞傅雷的教育方式。
  • 名著導讀:《傅雷家書》考試資料
    《傅雷家書》主要講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2.傅雷是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致力於(法國)文學的譯介工作。 3.《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傅聰的。他有兩個兒子(傅聰\傅敏) ,長子傅聰。
  • 大名鼎鼎的《傅雷家書》裡,藏著殘酷的父愛 | 短史記
    自1981年出版以來,《傅雷家書》在中國暢銷了數十年,號稱「父母必讀的教育經典」、「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時常被列入「中學生必讀書」之類的名目當中。其實,這本家書裡的傅雷,是一個經常對孩子使用暴力,且對孩子控制欲極強的父親,並不值得當代父母們去效仿。一、經常對孩子使用暴力傅雷為人嚴肅、性格暴躁。反映在對傅聰、傅敏兄弟的教育中,就是常說的「棍棒式家教」。
  • 傅聰家信是深入閱讀《傅雷家書》的階梯
    這一年,我作為安徽人民出版社《傅雷譯文集》的責任編輯,有幸與傅家相識,至今已四十年。《傅雷家書》出版後,傅敏籤名贈送我一冊。十四萬字的小冊子,給我的震撼卻是巨大的。這樣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竟毀滅於一旦,杜鵑啼血,發人深省。《傅雷家書》一時洛陽紙貴,成為暢銷書。幾經增補再版,小冊子變成二十七萬餘字的大書,其熱銷度持續至20世紀末,1999年被評選為20世紀「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
  • 一本飽含深情的《傅雷家書》,讓很多的中國人認識了翻譯家傅雷
    晚年的傅聰回憶說:「我很少再看《傅雷家書》,因為一看就淚如雨下,無法繼續工作。」一本飽含深情的《傅雷家書》,讓無數的中國人認識了著名翻譯家傅雷,以及「鋼琴詩人」傅聰,看到了傅雷對兒子苦心孤詣的教誨。1954年,傅聰出國之前,傅雷對他叮囑了一句話:「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縱覽整部《傅雷家書》,可以看出,傅雷十分注重對孩子人格的培養,他認為,無論做什麼,做人都應該擺在第一位。
  • 名師劉聰達:《傅雷家書》可以這樣讀
    這些熨帖心懷的家書,字字句句皆是父親的深情與期許——它潛藏在對生活細節的悉心指導中,對為人處世的嚴格要求中,對人生問題的未雨綢繆中,對藝術和音樂的探討中……這教子之道背後,是中國文人滿腔的教育熱忱,他要教導他的孩子做一位真正的赤子。      那麼,面對這樣一本滿懷深情與智慧的書信集,我們應該如何真實而有效地進行名著指導呢?
  • 名著閱讀:《傅雷家書》複習資料
    5、作為父母,傅雷夫婦不只重視對子女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傳統文化)修養方面的教育,同樣時刻關注著他們的(起居、飲食、冷暖、開支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每一個細枝末節。6、(傑維茨基)教授是傅聰留學波蘭時的鋼琴老師,是著名的學者,鋼琴教育家。
  • 《傅雷家書》 暢銷25年的父子書
    這樣,《傅雷家書》更加充實和豐富了。範用記得,三聯的《傅雷家書》五版共印了116萬冊。而此後,《傅雷家書》出版了多個版本,僅遼寧教育出版社就出了兩個版本,一版是帶照片的,一版是不帶照片的。而遼教版的《傅雷家書》後來增加了8萬字,傅敏說,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根據讀者的要求,增加了一些內容,使家書更有親情。此外,裡面還增加了一些媽媽的信,這也是原來沒有的。
  • 看了10遍《傅雷家書》,我總結出18條教育的鐵律
    教育,與家境無關,與家風有關。作者:洞見Echo《傅雷家書》堪稱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家書之一,其中百封家書,記錄了傅雷傅聰的父子情誼,也道破了教育的真相。金庸曾說:「傅雷先生的家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不妨看看《傅雷家書》中18條教育鐵律。教育孩子,先教做人。
  • 《傅雷家書》:一封封家書的背後,是一位女性極致的愛情觀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傅雷家書》如雷貫耳,這本與《曾國藩家書》齊名的「抵萬金」,不僅成為很多家庭教育的必備參考書,而且始終保持著與時俱進的銷量與影響。於是有了今天的這本《傅雷寫給孩子的家書:愛在最深切的關頭》。
  • 陳泓文:《傅雷家書》讀後感
    成都七中育才匯源校區2018級10班 陳泓文「家書抵萬金」,這是杜甫在戰爭年代對親友的掛念;「欲作家書意萬重」,這是張籍客居異鄉時難平的情緒。過去,家書不僅是一封給家人問候的信件,也是一條維繫親人情感的紐帶,還是一座溝通親人思想的橋梁。在《傅雷家書》中,我讀出了傅雷對兒子傅聰的愛與關懷。
  • 不懂如何表達父愛,去看《傅雷家書》
    一本書道盡中國式父愛,每一位父親都該陪孩子讀《傅雷家書》比起母親的總是憂心忡忡中國父親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愛孩子的,仿佛離孩子很遠,其實心裡惦記著呢。然而,這種笨拙的方式往往造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父愛缺失,他們感覺不到父愛,更理解不了父親,總是要到成年後自己做了父親,才能理解自己父親當年的做法。中國式父愛很偉大,但是表達的缺失總會讓這份愛姍姍來遲。
  • 《傅雷家書》常考知識點梳理及在線閱讀訓練題
    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射,甚至可以說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為《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體現了作為父親的他對兒子苦心孤詣。7、《傅雷家書》這本書中無處不體現的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是,傅雷在疼愛孩子的同時,也不忘對他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
  • 《傅雷家書》背後的真實故事
    昨天世界聞名的 華裔鋼琴演奏家傅聰去世了,從而在華夏大地又颳起了一陣《傅雷家書》旋風。說起這本書,雖然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小有影響,但是它真正在中國大陸大熱還是在2017年入選教育部編寫的全國初中語文課本以後了。現在連一些街頭販夫走卒之類的都會互相打聽哪個書店有賣《傅雷家書》,為啥?
  • 翻譯家傅雷之子傅聰感染新冠,讓人又想起了《傅雷家書》
    剛剛看新聞得知,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之子、鋼琴家傅聰感染新冠,讓我又想起來以前徹夜讀《傅雷家書》的日子。《傅雷家書》在最近幾十年,是我國最火的兩部家書之一,另一部是《曾國藩家書》。而《傅雷家書》則主要是傅雷給兒子傅聰的家書,當時傅聰在海外學習鋼琴,參加比賽,其時傅聰由少年到青年,一刻也未缺少傅雷這位慈父的諄諄教誨。當然,錢鍾書夫人楊絳曾提到,傅雷其實是為嚴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