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老師
七層三線法讀解中華古詩詞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
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
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
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裡風鵬正舉
風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一
識字
嗟:感嘆,慨嘆。
謾:謾,常用的詞組是謾罵,謾罵就是指過份的辱罵,謾也是過份過多的意思。謾也通漫。漫溢,形容過份多,多得滿溢出來了。
九萬裡風鵬正舉:出自〖莊子逍遙遊〗:「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裡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莊子這段話就是說,如果水不多的話,就浮不起大船,用一杯水倒在地上,只能浮起芥 子。把杯子放在這灘水上面,杯子底就會碰著地,這樣水淺而船大那是不行的。
風的道理也是這樣,如果風不夠厚的話,就負不起大鵬鳥的翅膀,如果有九萬裡那麼厚的風,那就能負起大鵬鳥的翅膀,就成了翅膀在上面而風在下面了。
然後就可以憑著厚風背向著青天而扶搖直飛了,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了,然後就可以飛往南冥天池了。莊子的意思是說,如果沒有足夠大的風,大鵬鳥是不願意起飛的,只有給大鵬鳥具備了九萬裡厚的風,大鵬鳥才肯從北冥扶搖直上飛往南冥天池。
三山,指神話中的海上三座仙山,神仙住的地方。
二
直譯
詩人看到早晨的濃霧很大,連著天上的雲,雲霧又連接著天。詩人的思緒,也仿佛隨著雲霧來到了天上,還在天上看到了緩緩轉動的銀河。
因為在人間的河流裡是有帆船的,所以詩人也仿佛看到了銀河裡也有上千條帆船在遊動。詩人還來到了玉帝的天宮,聽見玉帝很殷切的問詩人:「你想回到哪裡去啊?」
從常理來說,詩人是從人間來到天上的,按理還應該回人間才是,但詩人的內心實在不願意再回人間。所以詩人回答玉帝說:「回去的路很長很長,而且天色也已經很晚了」,表示沒辦法回去了,言下之意就是不想再回人間。
但玉帝的口氣是問詩人「歸何處」,似乎並沒有想把詩人留在天上的意思,這讓詩人很為難,人間不想回去,天上又不留她,到底去哪裡好呢?於是,詩人想到海上仙山是個好去處,但是仙山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一個凡人又憑什麼去仙山呢?
但詩人覺得自己的才華驚世絕倫,自己寫的詩詞,有著驚人的好句子,是有資格去仙山的。所以詩人對玉帝說,憑著自己驚人的才華,就像大鵬鳥憑著九萬裡的厚風扶搖直上一樣,自己想去海上仙山。還請玉帝不要把風停住,就把自己乘坐的蓬舟,直接吹到仙山上。
為什麼在「我報路長嗟日暮」後面會突然冒出一句「學詩謾有驚人句」?這二句詩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呢?為什麼說「學詩謾有驚人句」指的是詩人想憑著驚世的才華去仙山?
李清照的很多詩詞常有一個特點,就是只有看完了後一句,才能明白前一句的意思。如有名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在這首詞中,當我們讀到「試問捲簾人」時,只知道詩人向捲簾人問了一個問題,卻不知道到底問了一個什麼問題,只有讀完了「卻道海裳依舊」,我們才知道詩人原來是在問海裳花怎麼樣了。
在這首《漁家傲》中,詩人回答玉帝「路長嗟日暮」,表示並沒有想回人間的意思,卻突然冒出一句「學詩謾有驚人句」,似乎跟「路長嗟日暮」並沒有什麼關聯,又不知道這一句到底想要說什麼?
下一句「九萬裡風鵬正舉」,跟「學詩謾有驚人句」雖然有聯繫,表示詩人可以憑著驚人的才華幹嘛幹嘛,但還是不知道詩人到底想憑著才華去幹什麼?只有讀完了「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我們才知道,原來詩人想憑著才華去仙山。
再回過頭來看「我報路長嗟日暮」,原來是指詩人不想回人間,卻另找了一個好去處,就是想去海上仙山。
三
意譯
詩人通過看到的雲霧和天空,想像的思緒也隨之來到了天上,在想像中,看到了銀河和銀河中的帆船,還來到了玉帝的天宮,聽到了玉帝殷切的問她想回到哪裡?
因為這一切,全是詩人的想像,並不是真的來到了天宮,當然也就談不上留在天上。所以在詩人的想像中,玉帝的問話是「歸何處」,而不是「想去何處」。
按常理,詩人是從人間來,應該還回到人間,但是詩人不願意再回到人間。詩人在天上不能留,人間不想回的情況下,想到了海上仙山是個好去處。
詩人覺得自己寫的詩詞有著驚人的句子,憑著自己的才華,就象大鵬鳥憑著九萬裡的風扶搖直上一樣,自己也是有資格去仙山的。還請玉帝不要停風,直接把自己送到仙山上。
四
色調
這首詩中所用的詞「雲濤」「霧」「星河」「夢魂」「帝所」「天語」「九萬裡風」「鵬」「蓬舟」「三山」等,都是帶有虛無飄渺色彩的,都是略微偏涼的色調。
只有一句「學詩謾有驚人句」屬於偏熱色調,但是「學詩謾有驚人句」的目的,是想去海上仙山,還是虛無飄渺的,所以這一句仍然屬於偏涼色調。
五
心境
既然整首詩都是偏涼的色調,說明詩人的心情是憂傷的
六
心意
儘管詩人不想再生活在人間,但想上天那是不可能的事,就算自己真有資格去往海上仙山,那也只是想像而已,不可能真的能夠去仙山。
在這種情況下,詩人只能繼續在人間忍受痛苦,所以內心很憂傷。詩人通過這首詩,就是想表達詩人空有絕世才華,卻得不到想要的生活,只能通過幻想來排遣內心的憂傷。
七
心中心
在這首詩詞中,詩人並沒有直接描寫自己有多憂傷,反而把自己想像成飄然出塵的神仙一樣,但透過這層想像,卻是一個極其無奈極其痛苦的內心。
讓我們讀者,從字面上享受到詩中文字的優美以及飄然塵外的境界的同時,更被詩人內心那沒有說出來的無奈痛苦所震撼。
這也只有易安居士李清照的驚人才華才能寫出這樣絕世高超的詩詞。
三線
這首詩的三線藏得很深,因為這首詩的字面意思,寫的都是詩人的想像。所以這首詩有二重三線,第一重是字面意思的三線,第二重是真正內心的三線。
字面意思的三線:
本該線既然來到了天上,本該就留在天上
如玉帝不讓留
比興線詩人感到很難過,卻又自傲的感嘆,憑我的才華,完全有資格到仙山上去。
真正內心的三線:
本該線詩人文才絕世,本該享受人間的幸福
如今線人間不幸福,很痛苦
比興線通過想像中的感嘆來排遣心裡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