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約派代表李清照的《漁家傲》,為何被稱為罕見的豪邁風格作品?

2020-12-12 梧桐樹邊羽

有朋友提問:為何後人對李清照的《漁家傲》評價極高?稱其膽氣之豪,境界之高,為宋詞中罕見?

這個說法是誰提出來的呢?

李清照有名的《漁家傲》有兩首,一首《雪裡已知春信至》是寫梅花的: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這是李清照十八歲時的一首賞梅詞,上片寫寒梅初放,下片寫月下賞梅,雖然是頌梅高潔,但用字琢詞,少女情態溢於言表。與豪放是不搭界的,這也是易安居士在是遭遇家國之變之前的普遍文風。

那麼肯定是指《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了: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這首作品寫於1130年,李清照四十六歲。這是她人生一個比較關鍵的時期,三年前的靖康之恥,讓北宋朝廷崩潰。李清照和趙明誠跟隨宋高宗南下逃難,經歷了趙明誠的縋城逃跑事件,這對鴛鴦眷侶出現了人生觀上的裂縫;北宋時期積攢的大量金石收藏在戰亂流離中被偷盜、搶奪;1129年十一月,趙明誠病逝。在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的雙重打擊之下,李清照雖然依舊追隨高宗,卻從心底看不起當時朝廷一心議和的苟且,是以才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之句。

1130年春天,李清照放下喪夫之痛,繼續追隨宋高宗流徙。倉皇奔走之態,見於她《金石錄後序》:

上江既不可往,又虜勢叵測,有弟迒任敕局刪定官,遂往依之。到臺,臺守已遁。之剡,出陸,又棄衣被。走黃巖,僱舟入海,奔行朝,時駐蹕章安,從御舟海道之溫,又之越。庚戌十二月,放散百官,遂之衢。紹興辛亥春三月,復赴越,壬子,又赴杭。

大概就是在「僱舟入海」之時,易安居士在夢中驚醒,看海天一色,感前路茫茫,不知生死何依,寫下了這首《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上片從寫景入手,李清照一夢而醒,于波濤搖曳中看到的景色。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雲濤。銀河轉動,像無數的船隻在舞動風帆。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因為在搖動的船艙裡看星星,也可能是在夢中還沒有完全清醒,分不清是真實還是幻境。船搖帆舞,星河欲轉,既有生活的真實感,又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情壯採奠定了基調。

「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半夢半醒之間,想起剛剛好像遨遊到了天庭,遇到天帝,他很熱情地問我去哪?

為什麼天帝有此一問?是真的夢到了嗎?可能是,也可能只是詞人心中的疑問。皇帝棄天下臣民不顧,倉皇難逃,我們這些追隨者,要如何自處?朝廷渙散、天子隱蹤,我又去哪裡尋找依靠呢?

下片頭兩句回答天帝所問,其實也是自問自答。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我回報天帝路途還很漫長,現在已是黃昏卻還未到達。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麼用呢?

為什麼上片寫的是晨景,這裡卻說已到黃昏?因為說的不是一個事兒,晨景是實景,這裡的「暮」是指人生已暮,巧妙地化用了屈原《楚辭》章句。「路長嗟日暮」反映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歷,她使用「 路長 」、「日暮」四字,隱藏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信念,語言簡淨自然,渾化無跡。而「學詩謾有驚人句」則是在傾訴自己的遭遇——滿腹才學無處施展的憤懣與無奈。

通過這兩句對《楚辭》典故的化用,將思維從對自身遭遇的怨嘆轉換到對未來目標的信念:我雖然不得志,很慘,年紀又大了,但是我依然會「上下求索」,追尋自己的未來。這樣才有後面幾句氣勢如虹。

「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用了屈原的典,這裡又化用了莊子的《逍遙遊》中的句子,要像大鵬那樣乘萬裡風高飛,離開這讓人傷痛的現實社會。風,你不要停,把這輕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讓我真正擺脫現在的迷茫和痛苦。

這是對上片天帝的回答,也是李清照借夢境抒發自己的心情。她希望能夠早日擺脫當下困境而不得,只能藉助神仙之說,求得暫時的心靈安慰。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看題主的問題,這樣一首詞,是否真的「膽氣之豪,境界之高,為宋詞中罕見?」

在易安居士的作品中,這首詞確實比較罕見。因為李清照對於詞牌是有自己的看法,也代表了整個宋朝文人對詞牌的看法。

那就是「詩詞分流」。

她的《詞論》是詞史上第一篇詞學專論,集中反映了李清照早期的詞學觀點,也被視為婉約派的綱領。而她最強調的是,婉約和小情思其實是詞的本質。所以李清照才會批判蘇軾的詞是「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

這種認識,不能說是蘇軾開創豪放派之後的理論倒退,而是當時所有文人的共同認識,是蘇軾個人別具一格而已。而豪放派一過了辛棄疾、張元幹這些人,就在詞牌史中隱匿了。對詞牌的定義,仍然回歸到「詩言志、詞抒情」的分野路線之上,這種態度一直延續到王國維這裡仍然如此。

李清照的「詞別是一家」,意思是說,與詩相比,詞是另一種文體。這種認識,在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並不偏頗。其立論基礎,就是詩詞分野。也就是說,詩不能做詞的事,詞也做不了詩的事。

我們讀過李清照的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個中豪邁情思,遠勝大好男兒。但她卻是詞牌婉約派的代表,即便是後期文風變化,仍然是使用原來的柔弱的詞風來寫較為廣闊的事物和較為深沉而宏大的情感。情感主要體現為淪陷之痛、家國之思,也因為這一點,李清照被列入愛國詩人群體。

但是她的作品表達是割裂的,詩是本性,詞是特色。所以我們才稱她是男子性格的女兒家。

詞的正宗、正統思想,從李清照的《詞論》開始,從北宋一直貫穿元明清三代。而這個正宗、正統,其實是排斥豪放派的。

個人看法,這首詞是李清照在清夢之中藉助莊子、屈原的話語排解個人鬱悶,抒發自己求得自在的想法,從立意上來說,確實脫離了哀怨、婉約的風格,但是和蘇軾、辛棄疾、張元乾等人的豪邁作品來比較的話,還是不能同日而語。就算是周邦彥轉蘇軾詞風的詞人葉夢得,豪放起來也遠勝李清照。

這就是男子和女兒家在當時的根本區別,你讓李清照去戎馬生涯,去豪情天縱,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要說這首詞的風格在易安詞中實屬罕見,那確實如此。估計當時李清照剛剛睡醒,有感於懷,沒有去計較詩詞不同表達方式的隔閡,直接使用了自己最拿手的體裁表達了切身感受。

而且李清照本身也並不反對豪放詞,她只是很少會去用詞牌來表達豪放的感情,這種「詩言志」的心裡建設早就在當時文人中形成一種陳規。蘇軾是打破這種陳規的人,而李清照對蘇軾的批判重點也並非在內容上,而是指出他的作品「音律不協」。

但是你讓易安居士自己去寫,她基本上不會寫豪放詞。

所以說這首詞在她的作品中罕見。

但是你要說「宋詞罕見」,那只能說你讀的作品太少。

這首詞在格局上,別說辛棄疾了,比範仲淹的《漁家傲·秋思》都差了很遠。

黃蘇在《蓼園詞選》中評論:「渾成大雅,無一毫釵粉氣」,也並沒有說在「宋詞」中罕見吧,只是褪去了脂粉氣而已。

而梁啓超的評論更加直接:「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詞》中語。」這就不像李清照的詞,因此才難得。

但是放到蘇辛派裡面,也就這樣。

相關焦點

  • 李清照唯一的一首豪放詞——《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李清照,兩宋之交的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她是宋朝罕見的才女,不但善寫詩文,而且精通金石和書畫的鑑賞。李清照曾與丈夫趙明誠著有《金石錄》,她自己也寫過許多流傳千古的名作。譬如《一剪梅》、《醉花陰》、《聲聲慢》等,這些作品也構成了她婉約和清新別致的詞風。
  • 作為婉約詞派代表的李清照豪放詞作風格是如何產生的?
    李清照是中國宋代女詩人,她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在當今社會,每個人都能唱幾首李清照首詩。早年,李清照過著幸福舒適的生活,「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所有表現改變了她早年的無憂無慮;晚年,李清照改變了她的情緒,例如,《聲聲慢》中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就是表現她內心的悲哀。雖然他是優雅派的代表人物,但在李清照作品中有許多大膽奔放的作品。在《夏日絕句》中:「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九萬裡風鵬正舉,李清照的《漁家傲》反應的是什麼?
    在後世文人或者評論家眼中,宋詞被分為兩派,一派是豪放派,另一派是婉約派。然後根據詞風將詞人歸於婉約或者豪放,這個分門別派久而久之成為人們記憶中,潛意識的就將詞人歸為某派。譬如,提起蘇軾,他就是豪放派的,提起李清照,她就是婉約派的。基於這個分類,他們的作品於是被精挑細選的分派到各自的那一派。但是被歸類的詞人不可能只寫一種詞,譬如以婉約派詞風影響後人的李清照,其實並不全部寫婉約詞。
  • 五位婉約派最著名的代表,每人一首成名作,你幾乎都會背誦!
    宋詞在整體風格上,又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是以範仲淹、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婉約派代表人物非常多,有柳永、晏殊、歐陽修、秦觀、李清照、李煜、溫庭筠等等。相對於氣象恢弘豪放派來說,婉約派更是側重兒女情長,語言圓潤,重音律邪婉具有符合中國人個性的婉轉之美。
  • 如此豪放的詞竟是婉約派一個女人寫的!難怪被稱為李白轉世
    漁家傲李清照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一代才女,婉約派代表詞人,卻寫出了氣魄宏大,想像瑰麗,風格豪放的作品。李清照的經歷頗為坎坷!朝廷南渡,丈夫死亡,夫家父家相繼敗落,可謂國破家亡!再加上封建社會對女人的各種束縛!令人窒息!她想要掙脫這束縛!但是現實中又做不到,只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寄情詩詞!通過夢境,通過詩詞來尋找出路。全詞都是寫夢境,天空、雲濤、曉霧、星河、千帆競舞。
  • 【溼地課堂】謝申:此花不與群花比 ——《如夢令》《漁家傲》(李清照)教學設計
    ——《如夢令》《漁家傲》(李清照)教學設計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教材中涉及的李清照詞作品共兩首,分別為課內的《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和課外誦讀部分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寫於早年少女時期,為婉約派小令,格調清麗,淺顯易懂,故以學生自讀為主;《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風格豪放,難點在於詞人南渡之後,歷史環境的巨大變革決定了作者心理、創作的巨大變化。兩首詞風格迥異,難度差異也大,若是單篇獨立地學,則缺少對詞人的整體把握,容易造成對詞人形象的扁平化理解。《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是課內教學內容,本課教學將重點賞讀。
  • 八年級語文,李清照《漁家傲》常考知識點匯總
    這首詞顯示出來的「九萬裡風鵬正舉」的浪漫情調、豪放風格,充滿蘇辛詞的豪邁氣概,氣度恢弘,格調雄奇,一掃《漱玉詞》的婉約風格。3. 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所呈現的畫面。 天上雲海茫茫,那一團團的白雲相接,就像奔湧的波濤,又和拂曉的晨霧連在一起,越發顯得迷離。
  • 從李清照的《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讀出了膽氣與豪氣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宋.李清照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李清照《漁家傲》一詞,大約完成於公元1132年,是她南渡之後的作品。當時距離丈夫趙明誠離世已有兩年時間,李清照已有50歲。國破家亡丈夫死,使李清照的精神受到極大的打擊。此後,李清照隻身漂泊江南,孤單寂寞的度過了她那艱苦的晚年歲月。
  • 李清照最美的五首詞,第二首大氣磅礴,最後一首被稱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清照之所以受得如此讚揚,也非徒有詞名,在宋朝那個詞風極盛的年代,她用另一種白描的手法寫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眾多才子才女中鶴立雞群,終成婉約派代表人,在她眾多詞目中,筆者總結了大概有五首各有特色的詞作
  • 李清照唯一的一首豪放詞,氣勢雄奇壯大,千百年來被人盛讚不絕
    今天是公元2020年5月12日,距離偉大女詞人李清照的離世恰好865周年。在大家的印象中,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一位代表女作家前期多寫其閒適生活,後期則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她的詩歌風格:如「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之閒情,或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之沉痛,風格均委婉含蓄,不失婉約派本色。但是在她眾多的詞作中,卻有那樣一篇風格特殊的《漁家傲》,氣勢之磅礴,音調之豪邁,展現了詞人精神境界裡雄奇闊大的另一面。
  • 婉約派為什麼是「宋詞正體」?
    其中,宋代作為詞的鼎盛朝代,將「詞」的文學高度推到了巔峰,產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詞人,名篇佳作層出不窮,並出現了各種風格、流派。其中以兩種流派為主,其一是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與豪放派不同,「婉約派」的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婉約派」的詩詞是如何徵服宋詞的半壁江山的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宋詞:婉約宗師李清照的虎狼之詞
    眾所周知,宋詞分豪放、婉約兩派,不同於豪放派的氣勢雄偉,婉約派以委婉含蓄稱諸於世。李清照作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留下了無數經典,她的詞清新簡麗,賦物予情感,是古今公認的「千古第一才女」。然而作為婉約宗師,其實李清照一點也「不婉約」,今天就帶大家走近這位才女「不婉約」的一面,虎狼之詞的代表作《醜奴兒·晚來一陣風兼雨》。
  • 李清照的這首豪放詞,描寫夢境,意境開闊大氣,不輸蘇軾和辛棄疾
    她就是宋朝乃至中國古代詞壇婉約派代表人物,易安居士李清照。她的作詞風格,一向婉約含蓄,清麗細膩,通常描寫閨情憂愁。在她出現之後,之前所有男性詞人,以女子口吻代寫的一切閨怨詩,都黯然失色。但如果你認為,李清照是個時刻愁容滿面,滿心男女之情的狹隘女子,那就大錯特錯了。
  • 這首美詞符合婉約派所有特點,有人執著地認為只有李清照才能寫出
    在宋詞之中,涇渭分明地出現了婉約派和豪放派兩種不同風格。婉約派以柳永、李清照等人為領袖,其中李清照還被後世普遍認為是婉約派的詞宗。可惜的是,李清照的詩詞,流傳於世的並不多,目前僅有四十多首。也許是為了滿足遺憾,也許是因為李清照太過成功,後世很多文人,不免張冠李戴,將一些作者不可考據的詞,也歸於李清照的名下。經過仔細鑑別斟酌,有據可靠的易安詞其實就四十五首,而存疑的大約十來首,其中就包括這首《行香子天與秋光》: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初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 李清照的一首罕見「罵人」詩,她是在罵人,但通篇又不帶一個髒字
    李清照素來被稱作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性人物形象,較為被人所耳熟能詳的代表作品,有《如夢令》《醉花陰》《聲聲慢》等,這其中有很多著名且耳熟能詳的詞,贏得了大家的諸多鍾愛,就比如前段時間還拍了一部以她的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片名的古裝電視劇。
  • 李清照最霸氣的一首詞,都不相信是女子所寫,最後一句狂出新高度
    大家都知道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其中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人物,而婉約派則以李清照、柳永等為代表人物。作為婉約派代表人物的柳永、李清照也偶有豪放詞句,柳永在《鶴沖天》中有「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的豪邁之語,而李清照更是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激昂詩句。
  • 李清照:婉約清麗賢淑剛毅,獨樹一幟唯我易安
    而李清照,不但躋身於作者之中,還是極負盛名的宋詞「婉約派」代表之一。如今人人皆知史上有四大美女,其實史上還有四大才女。她們分別是: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卓文君。四人中若論文採水平及影響力,李清照毫無疑問當屬第一。
  • 談談文學女神——李清照!
    一、李清照是清月朗照的文學女神,是中國文學史上女性作家百園花神,婉約派一代宗主,相當於武俠世界裡的絕色師太!詞與詞之間有異曲同工之妙。絕師太倚天劍一出,必見血封喉,天下誰與爭鋒;李清照同樣以其絕妙的筆法,震動宋代詞壇。
  • 【詩詞賞析】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春間,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歷盡風濤之險。此詞中寫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詞人自己,都與這段真實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關。根據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此詞就作於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這首詞,《花庵詞選》題作「記夢」,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詞,是她南渡以後的作品。一般來說,李清照南渡以後寫的詞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這一首卻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