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唐詩宋詞」總為人稱道,這是因為唐和宋分別代表了詩和詞這兩種文學體裁的巔峰時代。
其中,宋代作為詞的鼎盛朝代,將「詞」的文學高度推到了巔峰,產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詞人,名篇佳作層出不窮,並出現了各種風格、流派。
其中以兩種流派為主,其一是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豪放派的特點是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
與豪放派不同,「婉約派」的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
「婉約派」的詩詞是如何徵服宋詞的半壁江山的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如夢令
明確提出詞分婉約、豪放者,一般認為是明人張綖。詞本為合樂而歌,娛賓遣興,內容不外離愁別緒,閨情綺怨。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早期詞作。此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
蝶戀花
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間集》和李煜詞為代表的香軟詞風。故明人以婉約派來概括這一類型的詞風。但內容比較狹窄,人們形成了以婉約為正的觀念。
《蝶戀花》
宋·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
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此詞寫深秋懷人,是宋詞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婉約派詞人許多傷離懷遠之作中,這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首。
它不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點,而且具有一般婉約詞少見的寥闊高遠的特色。它不離婉約詞,卻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約詞。
採桑子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也是宋代文人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文學成就極高,作品包括詩、詞、散文等多種形式。
《採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
宋·歐陽修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
垂柳闌幹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此詞寫暮春依欄觀湖遊興之感,描寫了潁州西湖暮春時節靜謐清疏灑的風姿,詞人在暮春美景中寄託閒適之情。
全詞將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現得優美可愛,體現了對大自然和現實人生的無限熱愛和眷戀。詞以細雨雙燕狀寂寥之況,於落寞中尚有空虛之感,文字疏雋,感情含蓄。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làng)苑裡,它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
而婉約派詩詞則像是一朵朵嬌豔美麗的花,不僅裝飾了花圃,也在它的庇護和滋養下生得越發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