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鞦韆架下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讀書偶得# 姜夔作為宋詞婉約派大宗師,其詞作世人皆知之。但其詩就極少人提及。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世稱姜白石。自小父母雙亡,一生皆在幕僚清客中度過,故其詞多應酬之作,然而即使如此,也往往能出好詞,這與他極高的文學天賦是分不開的,且姜夔愛好音樂,所以姜夔的詞讀起來都有一絲音韻婉轉的別樣味道。四庫存目標註對姜夔的詩評價極高:「姜詩在南宋最為傑出,雖篇幟無多,而格意不在範、陸下。其自序主於冥心獨造,可謂不負所言。」試舉一首:細草穿沙雪半銷,吳宮煙冷水迢迢。梅花竹裡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其詩氣質與其詞氣質十分貼近,全詩細草、沙岸、殘雪、吳宮、煙水、梅花、竹林、石橋疊出。與其詞如《暗香》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皆是各景疊出,清幽峻冷,不同的是詞有極厚的憂世傷生之慨喟,而詩則見清空灑脫。如姜夔自己說作詩:詩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雖多亦奚為?可見姜夔是有自己的一套創作文藝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