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唯一的一首豪放詞,氣勢雄奇壯大,千百年來被人盛讚不絕

2020-12-19 詩享書局

今天是公元2020年5月12日,距離偉大女詞人李清照的離世恰好865周年。

在大家的印象中,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一位代表女作家前期多寫其閒適生活,後期則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她的詩歌風格:

如「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之閒情,或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之沉痛,風格均委婉含蓄,不失婉約派本色。

但是在她眾多的詞作中,卻有那樣一篇風格特殊的《漁家傲》,氣勢之磅礴,音調之豪邁,展現了詞人精神境界裡雄奇闊大的另一面。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這首詞,在《花庵詞選》裡題作「記夢」,寫於李清照南渡以後,在消沉愁苦的作品中獨樹一幟。

詞一開頭,便展現出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的圖景,拂曉時分,雲霧海濤混沌一片,銀河閃爍,千帆競舞。

天、雲、霧、星河、千帆這幾個景象本已極其壯麗,詞人又準確嵌入「接」、「連」、「轉」、「舞」幾個動詞。

「接」、「連」二字把垂圍的天幕、洶湧的波濤、瀰漫的雲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轉」、「舞」二字,則將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

我們仿佛能看到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星空,天上的銀河似乎也在轉動。海上颳起了大風,無數的舟船在風浪中飛舞前進。亦真亦幻間,構築了一個瑰麗雄奇的境界。

接下來「仿佛」三句,寫詞人在夢中見到了天帝。詞人經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仿佛升入了天國,見到了慈祥的天帝。他殷勤地問著我:你可有歸宿之處?

這便有了下闕對天帝提問的回答,一個「報」字恰好對應天帝的「問」。「我報路長嗟日暮」,來自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詞人結合自己的身世,表達了自己不怕長途遠徵,只求日長不暮,以便尋覓天帝、不辭上下求索的情懷。

「學詩謾有驚人句」,是詞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卻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流露出對現實深深的不滿。

「九萬裡」三句意思是說:看大鵬已經高翔於九萬裡風之上,大風呵,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萊三島去吧!

「三山」指的是渤海中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居所,遙望可見。然而乘船前去的人們,每每臨近時卻會被風吹開,無人能夠到達。

詞人卻翻舊典出新意,借大鵬扶搖九天的風力,吹到三山去,膽氣之豪,境界之雄,詞中罕見。

上闕天帝詢問詞人歸於何處,此處交代海中仙山即為詞人歸宿,前後呼應。

這首詞寫於南渡以後,北宋淪亡,南宋偏安江南一隅,詞人雖是女子,卻同樣有著深切的家國之思。詞人對海中仙山的尋覓,對天國境界的描摹,對天帝形象的刻畫,都反映出了詞人對理想境界的嚮往與渴求,背後隱寓著的則是對南宋黑暗現實的失望與憤懣。

鄭振鐸先生在《中國文學史》中盛讚李清照是「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我想不僅僅是她婉約詞宗的地位,更在於她後期詞作裡那些深沉蘊藉的家國之思,都映射出一位偉大詞人「家國興亡,匹夫有責」的品格。

往期精彩

每天一首古詩詞|劉方平: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每天掌握一個文學典故|莊周夢蝶:忽忽枕前蝴蝶夢,悠悠覺後利名塵

10首詩詞,10種溫暖:願你歷盡山河,覺得人間值得

相關焦點

  • 每天一首古詩詞|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這首詩前兩句寫景,描摹春日的旖旎景致,在顏色運用上尤其出彩。以江水之碧綠來襯託鳥兒翎毛的潔白,碧白交相輝映;以滿山的青翠欲滴來襯託鮮花的紅豔無比,青紅互相競麗。「逾」字,寫得深中畫理;「欲」字,則在擬人化中賦予花兒以動態,搖曳生姿。江、山、花、鳥四景,分別敷碧綠、青蔥、火紅、潔白四色,景致清新,令人賞心悅目。
  • 李清照唯一的一首豪放詞——《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李清照,兩宋之交的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她是宋朝罕見的才女,不但善寫詩文,而且精通金石和書畫的鑑賞。李清照曾與丈夫趙明誠著有《金石錄》,她自己也寫過許多流傳千古的名作。譬如《一剪梅》、《醉花陰》、《聲聲慢》等,這些作品也構成了她婉約和清新別致的詞風。
  • 南渡之後的李清照,寫下此生唯一一首豪放詞,字字扣人心弦
    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漁家傲》,是詞人李清照於「靖康之難,衣冠南渡」之後所做,也就是歷史上第三次衣冠南渡。這次衣冠南渡之後,大量愛國詩詞出現猶如璀璨繁星,既美麗又令人悲痛。陸遊《示兒》中的一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人人都能讀出陸遊心中遺憾與悲壯;鄭思肖《畫菊》裡的一句:「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 李清照的這首豪放詞,描寫夢境,意境開闊大氣,不輸蘇軾和辛棄疾
    如今但凡人們提及宋朝文學史,就不可能繞過一個女人。她就是宋朝乃至中國古代詞壇婉約派代表人物,易安居士李清照。她的作詞風格,一向婉約含蓄,清麗細膩,通常描寫閨情憂愁。在她出現之後,之前所有男性詞人,以女子口吻代寫的一切閨怨詩,都黯然失色。
  • 李清照這首詞,氣度恢宏,格調雄奇/宋詞淺析賞評,作者,潭影
    曠世奇才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李清照/李清照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一座雄奇的山峰,靈歷代文學家為之傾倒仰視。曠世奇才李清照詞人結合自己的身世,把屈原在《 離騷》中所表達的不憚長途遠徵,只求日長不暮,以便尋覓天帝,不辭「上下求索」的情懷隱括入律,只用「 路長 」、「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
  • 李清照在逃亡途中,含淚寫下一首詩,氣勢和意境超過蘇東坡
    宋詞作為古代文化中的瑰寶,千百年來經久不衰,深得世人喜愛,隨口就能吟誦出幾句,對著名詞人也如數家珍。從風格看,宋詞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詞作,一般都充滿豪情壯志,意境也非同凡響,讓人讀後有種盪氣迴腸之感。
  • 李清照坐船南渡寫下一首詞,豪放不亞於蘇軾,梁啓超大加讚賞
    易安是女子,女子多情,所以她的詞被稱為婉約詞,她被稱作婉約派,不過這些所謂的稱謂不過是後人穿鑿附會給加上的,我們的易安可並不是只靠幾句悽悽慘慘戚戚又或者是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得來的。李清照年少的李清照就有一首和張耒《讀中興頌碑》的詩作,叫做《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詩中諷刺了唐朝發生安史之亂的原因以及影射了宋朝的腐敗,詩末句【嗚呼,奴輩乃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後專
  • 蘇軾和李清照,各寫一首《點絳唇》,訴說愁緒,兩人難分勝負
    蘇軾和李清照,同為宋代兩位詩詞大家。他們的年齡雖然相差了兩倍,但一樣以詞宗之名,名垂青史,為後世學子敬仰千百年。他們一位是豪放詞代表,一個是婉約派代表,同為宋詞四大家,自然免不了多次被拿出來比較。但其實,李清照也不乏「九萬裡風鵬正舉」豪壯奇情之句,蘇東坡亦少不了「十年生死兩茫茫」傷情婉轉之詞。而這兩人也頗有奇緣,都依照過同一個詞牌《點絳唇》音律寫過一首同樣表達相思情感的詞。其中所用意象,表達的傷心之感也十分相似。
  • 【惠州文脈·雜談】蘇東坡與豪放詞:走出兒女情長,抒寫家國時代
    豪放詞出現後,宋詞突破原本小我限制,將個人際遇與家國命運結合,題材範圍和辭章格調獲得提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資料圖在北宋時期,以柳永為代表的婉約詞和以蘇東坡為代表的豪放詞之差異,有個形象說法,那是南宋人俞文豹在《吹劍續錄》中的總結:「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 李清照唯一一首推崇某花為第一流的詞,寫花也是寫自己,收藏了!
    ,這是菊花的氣節;「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是梅花的品質;「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這是荷花的魅力。李清照也寫過很多花,寫海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寫菊花,「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還有梅花,「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這些都是李清照自己抒發感情的寫照,但是有一種花在李清照這裡是非常特殊的,那就是桂花。
  • 李清照唯一一首應酬詞,令古今學者爭論不休!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雖是女輩,但論作詞絲毫不輸男兒,甚至更勝!李清照不僅詞作成就高,還提出了詞「別是一家」的觀點,主張詞應注重語言與音律的美感,她也最擅長運用語言旋律的變化創造出起伏優美的意境,因而被後人尊為「一代詞宗」!其《如夢令》、《醉花陰》、《聲聲慢》等被選入中小學生課本教材中。
  • 應該如何理解李清照的名句,生當作人傑,這裡的「人傑」是指誰?
    我們翻開她的詞集和詩集就會發現,無論是她的文採,還有對於文學的理解,她都不遜色於當時任何一位大文豪。千百年來李清照擁有無數的追隨者,許多人把她當成偶像,同時李清照三個字儼然已經成為了才女的代名詞。提起李清照的詩歌,有一首詩是繞不過去,那就是這首《夏日絕句》,這是他最負盛名的傳世名篇,整首詩氣勢磅礴,寫得很大氣。這首詩的誕生,其實還有一個小故事,當時金國大舉入侵北宋,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駐守江陵,可是他並沒有反抗,而是帶領家人逃難,這件事情讓李清照很氣憤,於是在事後她寫下了這麼一首帶有諷刺的作品。
  • 最不像李清照寫的一首詩,卻一開頭就驚豔了世人,震古爍今!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女詞人。與辛棄疾並稱「濟南二安」,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作為婉約詞派的代表,我們所熟悉的她是《如夢令》中:「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活潑秀麗的李清照;也是《一剪梅》中:「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充滿離愁的李清照。
  • 蘇軾被貶期間寫下一首豪放詞,楊慎:結句雄奇,無人敢道
    蘇軾在落魄中堅守的幽獨精神,是以他內心的安然坦蕩為基礎的,而且,在他看來,人生的悲樂之故,往往不取決於其境遇和地位的好壞高低,而在於一個人內在的心境與修養,這從蘇軾被貶黃州時所作的《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便能看出來。
  • 李清照很大膽的一首詩,短短幾字霸氣沖天,令多少男人無地自容
    比如她的一句「悽悽慘慘戚戚」,讓人只讀了這一句便感覺無限悽涼;她的「載不動許多愁」,更是將沒法衡量的愁思寫的好像有了實體;她的「人比黃花瘦」,更是說不出的讓人憐惜。最後兩句說的是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故事,這個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十分熟悉。這首詩大意是說,人活一世,就應該像項羽那樣成為人中豪傑,就算是死了,也應當如鬼雄那樣豪氣不減。人們之所以到現在仍然在思念項羽,就是因為他不願意獨自渡過烏江,而是力戰而死,讓人佩服!
  • 古詩詞中最有氣勢的六首詩詞,每一首都震爍古今!
    古詩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美的組成部分,千百年後我們再讀依然餘音嫋嫋,那些富有辭採聲韻之美,又飽含作者深刻人生感悟的佳作,給予了我們精神上極大的享受。今天小編盤點的便是古詩詞中最有氣勢的十首詩詞,相信你和我一樣,每每讀起它們總能振奮人心。
  • 柳永的婉約詞和蘇軾的豪放詞,各有哪些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
    除過慢詞和小令,柳永還創作了不少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長調短令,把唐詩的雄強剛健之風融入到宋詞裡,還從日常口語和俚語中吸收了許多語言表達方式,像他著名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中的最後兩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裡,「伊」字就是北宋時期典型的口語,這樣創作,讓詞聽起來親切有味,活潑有趣,讀者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 李清照的一首詞,寫得浪漫豪放,堪比蘇軾、辛棄疾
    李清照是宋代婉約派詞人,在詞的創作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後世流傳多首她的詞作,堪稱中國文壇的佼佼者。但是今天我們來欣賞她的一首浪漫豪放的詞。這首詞,《花庵詞選》題作「記夢」,是李清照不多見的豪放詞,是她南渡以後的作品。一般來說,李清照南渡以後寫的詞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這一首卻是例外。 上片一開頭,便展現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這樣的境界開闊大氣,為唐五代以及兩宋詞所少見。
  • 辛棄疾閒來無事,模仿李清照,寫了一首婉約詞,描寫閒暇時光
    其實說到李清照和辛棄疾,我們會發現這二人其實想去並不遠,雖然不能稱得上時一個時代的人,但是二人離得卻很近。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在辛棄疾的詞作之中看到李清照的影子,不過這並不代表辛棄疾和李清照相見過,更多的時辛棄疾對於李清照的仰慕。
  • 李清照最冷門的一首詩,鮮為人知,卻堪稱千古絕唱!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詞作上的成就堪稱一代詞宗,可以說是婉約派的巔峰。其傳世的詞數量不多,僅有四十餘首,但卻每每都是精品佳作。僅僅我們所熟知的名作就有十多首,如《聲聲慢》、《如夢令》、《一剪梅》、《醉花陰》、《鳳凰臺上憶吹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