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期,杜蕾斯才開始做每年一次的公益調查,現在這項調查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性調查。
90年代中期,杜蕾斯才開始做每年一次的公益調查,現在這項調查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性調查。
2004年,新加坡人在杜蕾斯全球性報告中,被排在了「性生活頻率」最低的國家之列。新加坡記者頗有感觸,走上街頭,拿著調查報告結果採訪了不同的人,大部分人認可報告中的數據,卻借題發揮,開始大發牢騷:新加坡的工薪階層壓力那麼大,怎麼可能有時間和心情過性生活?
過了一年,這篇報導依然被杜蕾斯的員工念念不忘。一份耗費大量精力、時間和財力出來的報告得到了呼應,自然值得公司高興。實際上,2004年,杜蕾斯的報告在中國掀起的波浪更大。平均每年性生活只有90次的中國人,卻有平均高達19.3人的性伴侶。很少有人相信這個數字,大多數的輿論甚至認為,杜蕾斯的性報告是在「侮辱」中國人的性態度。一時間,質疑杜蕾斯調查有無科學性的呼聲四起。
質疑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公司的商業炒作;網友搗亂;大部分人旁觀不願分享信息,導致採集樣本不準……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杜蕾斯全球性調查在中國數據上的波動。不過,從英國來到中國市場不久的陶峻對記者說,所有的數據都來自調查的真實情況。陶峻是杜蕾斯在中國地區合資公司的商務總監。
杜蕾斯品牌有著幾近一個世紀的歷史,在回顧這個商品發展史時,有一種感受極易壓迫你的大腦。那就是,安全套本身實在並無意義,因了各種文化實踐,才附帶有了意義。顯然,這種意義的豐富遠遠超過其他快速消費品。即便在歐美,80年代之前,安全套在經濟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仍然微不足道,安全套讓人們「竊笑」,卻不讓人們重視。當時的杜蕾斯根本無法在媒體中得到重視,有些地方甚至是安全套的禁忌之地。
90年代中期,杜蕾斯才開始做每年一次的公益調查,現在這項調查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性調查,報告結果很為全世界傳媒關注。中國大陸在2000年被列為調查對象,前幾年呼聲寥寥。從2002年開始,杜蕾斯全球性調查開始在網絡上進行。杜蕾斯公司承認調查不盡完善,但畢竟讓人們對周圍人的生活原貌,全球性傾向和性行為有了逐漸深入而真實的了解。
我們不得不說,禁忌、困窘、大範圍調查,以及商業宣傳甚或炒作,一點點在改變著人們的理念,這種改變會以健康的步伐,帶著商業色彩,跨過某些曾被我們珍視過的東西。80年代以後,杜蕾斯在媒體中的活躍,不幸緣於蔓延的愛滋病。現在,人們對全球性調查的爭議也正彰顯它存在的活力。歷史忽略別的,卻會一直緊緊攥著生存的稻草,不管是在生命意義上,還是精神意義上。
11月8日,2005年杜蕾斯全球性調查的結果在全球同步發布。採訪前,已經有無數的人對杜蕾斯的性調查報告表示出了興趣,可這次中國發布會的規模比去年明顯小了很多。發布會結束後,杜蕾斯中國地區的負責人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杜蕾斯全球性調查是怎麼來的?
——專訪青島倫敦杜蕾斯有限公司商貿總監陶峻
三聯生活周刊:恐怕大家最關心的是,杜蕾斯全球性調查每年的結果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去年中國人均性伴侶是19.3人,幾乎沒有人相信這個數字,今年結果卻只有3.1人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操作不科學,還是有商業炒作的成分?
陶峻:你們關心這個數據,我們比你們更關心。每年拿到結果,杜蕾斯的人都想先看看今年是什麼情況。這個調查是SSL英國總部每年都要做的一次全球活動。杜蕾斯只是公司旗下的一個品牌,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叫青島倫敦杜蕾斯有限公司。SSL也有其他品牌,但因為杜蕾斯是廣為人知的安全套品牌,就選擇了這個牌子命名全球性調查。
關於調查的結果,我們只能說,是報導自願上網回答問題的真實情況。我們只問他(她)的年齡和性別,至於他(她)是做什麼工作的,什麼人種,我們都不去問。原則上,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到杜蕾斯網站來回答問題。這是不是反映了中國整個人群的情況?我說不是,首先他得能接觸到網絡,其次,他上了網之後,願意回答我們提出的調查問題。總的說,年輕人會多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人會多一些,今年有20%的調查者來自北京,其次是江浙,第三位是廣東。
全球我們都是這麼操作的,如果有誤差,那應該反映在所有的國家和地區上。我認為,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看出全球性的特徵來,比如開放程度和文化教育等等。
三聯生活周刊:既然杜蕾斯性調查到今天依舊是全球最大的性調查活動,那麼公司有沒有考慮用更科學的調查方法呢?
陶峻:我們是委託一家英國的專業研究機構來做,由他們設計問題,我們最後敲定。今年有48個國家參加了調查,只有41個國家的數據是有效的。從總人數看,調查者超過了31萬,規模和9年前的第一次相比,已經擴大了4倍。中國大概有9萬人參加,這些人數已經足夠大,能夠反映一定的社會現象。在調查之前,我們都會在各個國家做一些宣傳活動。去年,中國參加的調查者多為男性,今年我們特意到一些女性網站通知大家。最後的調查結果顯示,今年的男女比例基本上是一半對一半。
三聯生活周刊:這些問題每年都一樣嗎?能反映性文化的歷史變化嗎?
陶峻:有些問題是共性的,比如性伴侶和性生活頻率等。有些是不同的,每年我們都會就人們對性生活的態度,來做一些調整。今年著重的問題是人們在性生活中有沒有使用潤滑劑和振動器。杜蕾斯性調查不會追蹤調查一群人的情況,而是由調查者自願參加。今年,中國的數據會偏年輕化。
三聯生活周刊:杜蕾斯公司會在商業上使用這份報告嗎?
陶峻:我們就是想盡一些社會責任,了解人們性生活全景,並和社會來分享信息。這個報告和商業沒有任何關係,也不會為商業而用。針對商業推廣的市場調查,我們有更細分的報告。比如,新產品上市前,我們都會有專門的市場調查。我們最近要在中國上市一種新款的「Love」,專門針對年輕人。包裝很有特色,一隻眼睛美麗動人,一隻眼睛半睜半閉,充滿激情和狡黠。我們鼓勵年輕人的安全性行為,希望年輕人能納入到杜蕾斯的這個進程中來。■
杜蕾斯的故事
幾近一個世紀以前,倫敦一家菸草商的房間後面有一個小房間,從德國進口理髮師專用的器具。這個小公司叫倫敦橡膠公司(LRC)。公司在1929年首次註冊了杜蕾斯(Durex)的商標,取自耐用(Durability)、可靠(Reliability)和出色品質(Excellence)的英文組合。
30年代,杜蕾斯在英國Hackney成立了安全套生產廠,專注於研究新興不久的乳膠技術。戰爭傳奇般地捧紅了很多快速消費品牌,杜蕾斯也算其中之一。杜蕾斯的故事似乎更讓人容易聯想到無利不往的商業本性。二戰中,所有的軍方鼓勵士兵使用保險套。因為德國安全套的生產貨源被切斷,LRC就擴大了杜蕾斯的生產,用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軍方需要。
杜蕾斯的成長,自始至終伴隨著一系列的全球創新。50年代,杜蕾斯成功上市,建立了歷史上第一條全自動生產線,大大提高了安全套的生產速度。工程師也研發出了電子檢測設備,用來檢測安全套的安全問題。1957年,杜蕾斯生產了歷史上第一個帶有潤滑劑的安全套。60年代。杜蕾斯在英國設置了第一家家庭計劃診所,安裝了第一個安全套自動售貨機。60年代末,杜蕾斯還推出了第一個根據人生理結構設計出來的安全套。
80年代,隨著愛滋病的出現,杜蕾斯開始通過大型活動和廣告積極推廣品牌。1981年,它甚至贊助了英國F1方程式賽車,一個完全不搭界的領域。1987年,杜蕾斯推出了「當男孩遇到女孩」的系列電視廣告,成為英國第一個通過電視宣傳安全套的品牌。也是在這一年,公司推出「不要因為無知而死去」的愛滋病公益廣告活動。
不過這個階段,安全套的宣傳總是呆板、保守,以強調安全性為主。直到近來,一系列創新品牌問世才結束了這種局面。1996年,杜蕾斯推出了第一個混合包裝款式,多彩果味裝「Durex Select」,內裝有橘子、草莓、香蕉和冰薄荷4種彩色果味安全套。隨後市場又有新發現,可以和凡士林膏和嬰兒油等一起使用的超薄安全套(Durex Avanti),螺紋裝,易穿裝,以及耐力安全裝都配上了有趣豐富的廣告。其中,「杜蕾斯蟲蟲先生」的一系列廣告都輔之以令人深思的口號。廣告的創新意念甚至為杜蕾斯贏得了無數英國和歐洲大獎。
杜蕾斯進入北美和拉丁市場,是60年代通過併購美國的Julius Schmid來完成的,而進入亞太則已經到了1989年。1999年,杜蕾斯所在的倫敦國際集團和Seton Scholl合併,成立了SSL國際集團。SSL收購澳大利亞安全套品牌。到今天,杜蕾斯已經佔據了世界40億安全套市場份額的26%,成為世界安全套當之無愧的第一品牌。■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燃Ran」、「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