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會員講述直銷經歷:我為什麼退出了如新

2020-12-22 中國網財經

  我為什麼退出了如新

  受到調查事件影響 如新公司本月多場營銷活動已取消

  導讀:上周,《人民日報》連續三天發表了關於美國直銷企業如新在中國的業務存在違規涉嫌傳銷的報導,再度引發了人們對於直銷行業規範化經營的關注。目前,中國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都已表態將對有關報導情況進行核實和調查。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採訪一位前「如新」會員,她向記者講述了曾經在如新做直銷的經歷。

  32歲的徐小姐從去年十月份開始決定告別如新,成為夥伴們眼中的「退出者」。做出這個決定,她整整花了三個月時間,其中也有動搖和反覆,但經濟上再難以支付每月在如新數千元的花銷最終堅定了她的決心。

  「每年能買一輛豪華跑車」?

  儘管已經過了三個月,但當年介紹她加入如新的郭老師依然常和她聯繫,談工作問孩子,噓寒問暖的與她拉家常,每次也都講講自己的工作業績。徐小姐很清楚,郭老師希望她能重新拾起如新。不過直到現在,郭小姐也不願相信郭老師和她的夥伴們在欺騙自己,她寧願相信他們也是善良人,大家為了生計都不容易。所以郭小姐只願意說如新不適合自己,而不是受騙,她也不願說如新的壞話,即便自己已經退出。

  徐小姐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她身邊的夥伴們經常講很多身邊做如新業績出色而每月收入幾萬甚至數十萬的例子。有一次她被夥伴拉著去聽一場培訓會,一名據稱是來自日本的如新直銷員講述自己是如何用各種技巧實現了業績飛躍的。「我記得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說自己每年能買一輛豪華跑車』」。 這時徐小姐才知道真正想在如新裡掙錢,並不是依靠自己拼命推銷商品,而是要靠發展更多的夥伴,讓他們繼續發展,這樣才能都為自己累積業績獲得提成。

  不過做了幾個月之後,徐小姐的業績並沒有起色,只有幾名親戚朋友買了她的東西,而下線她一個也沒拉到,這時她開始懷疑自己用心不夠。於是她開始認真閱讀如新的直銷員培訓教程,並積極參加每一場培訓。與此同時,為了能達到銷售業績,更為了不拉郭老師和夥伴們的後腿,她每月只能先自己花錢囤積下商品衝業績。這樣過了幾個月,徐小姐感到身心疲憊,更關鍵的是家庭開始因此而出現矛盾。她終於覺得有些支撐不住了,開始考慮放棄。

  通過下線賺錢是如新潛規則

  真正讓徐小姐驚醒的就是「拉下線」,因為這就是她印象中的傳銷。徐小姐確認,在她參加的幾次培訓中,培訓老師都是直接將發展下線、從下線獲得提成當作了如新直銷員獲得成功的標誌。根據培訓老師的話說,「對於高級別的直銷員肯定不能再靠自己一件一件賣商品掙錢了,那樣累死也掙不來別墅啊!」而根據老師的話說,從下線獲取提成,不是剝削更不是見不得人的事,而是對你之前為如新奮鬥的回報,因為能達到這個層次的人都是一點一點幹出來的。

  不過如新中國公司在其《直銷員報酬制度》中明確:直銷員所得佣金將構成直銷員從如新(中國)獲得的全部收入,而且明確規定「不會允許直銷員以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團隊的方式獲得銷售業績,不會以其他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直銷員報酬。」

  在如新內部的考核體系中,直銷人員的收入是按照銷售業績計算的,按佣金計算基數乘以相應的提成比例,再由如新直接將錢打入直銷員的帳戶,而不經第三方。

  如新的佣金計算基數是這樣的:直銷員銷售額÷(17%+1)×90%,其中17%是中國的增值稅率。在這個基礎上,每月銷售1000元以下商品沒有佣金,1000至3000元提取1%,3000至5000元提取2%,5000至8000元提取3%。從8000元開始提取比例有了大幅提升,其中8000至30000提取10%,直至最高的10萬元以上可提取25%。照此計算,即便一個月賣出10萬元的如新產品也只能獲得25000元的提成,而且還要被代繳個稅。據一些從事直銷行業的人介紹,如果嚴格扣稅,個人做直銷收入要按20%的稅率扣。這顯然與月收入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相去甚遠,而對於正常做直銷的個人而言,每月賣出10萬元同一品牌的商品已經是奇蹟。

  由此可見,通過下線掙錢已經是包括如新在內的不少直銷企業的潛規則,這一點在如新的內部培訓會上更是大力推廣的經驗。

  據了解,如新經常都有規模大小不一的培訓會、交流會,其中很多會議的組織者本身就是所謂的上線,他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其實就是如何發展更多的下線、以及讓下線做出更多的業績,從而達到自己的地位和收入實現倍增。而根據我國的《直銷管理條例》第24 條明確規定,直銷企業支付給直銷員的報酬只能按照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收入計算,也就是說不得靠下線業績獲得收益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正是區分合法直銷和非法傳銷的界限之一。

  而事實上,像如新實施的這種提成與業績成倍增關係的提成制度,本身就使得直銷員單兵作戰並「不合算」,倒不如集中在一個人下面做下線。比如同樣銷售出10萬元的商品,如果累積到一個人的業績,可以獲得稅前提成25000元;而如果10個人每人完成1萬元銷售業績的話,雖然同樣是10萬元,但這10個人從如新獲得的提成總額只有1萬元;如果分散到50個人完成,則提成只有1000元了。這種巨大的懸殊本身就從制度上促進了上下線的形成。

  密集培訓活動有時要花上千元

  除了身邊夥伴的現身說法,各種培訓和表彰獎勵也是如新激勵或者說刺激直銷員的重要方式。密集的培訓甚至會讓很多直銷員感到吃不消,「每次培訓並不是必須要去,但老師(指上線)和其他夥伴都會激勵你去參加,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也可以說是迫不得已!」徐小姐對於如新的各種培訓確實有些感觸。「此外還有一些活動被安排在郊區甚至外地,如果去參加,食宿和差旅費都要自己承擔。有時候要花幾百,有時則要上千元,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僅以今年1月份前三周為例,如新除了每周六和周日都舉辦「星峰大會」外,還有1月6日、1月10日、1月17日、1月24日的「全星匯+TR90加強班」,1月9日的「ageLOC科技大未來活動」,1月16日、1月23日的「事業夥伴培訓」。事實上,由於這個月適逢春節,所以安排的培訓還不算最多的。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今年正好是如新建立30周年,一場以「創歷史」為主軸的系列慶祝活動正在展開。如新30周年的「星峰大會」慶典第一場和第二場已經分別於1月4日和1月11日在廣東東莞的現代國際展覽中心和北京的九華山莊舉行,會上有眾多新晉級的「千萬卓越成就名人」、「五百萬卓越成就名人」、「百萬卓越成就名人」以及「2013寰宇領袖」等受到來自如新總部的表彰,他們中有的是一個人,也有夫妻、兄妹或者閨密。他們的照片和事跡也在如新直銷員內部公開展現,成為其他夥伴們的榜樣。而伴隨表彰的同時,眾多如新直銷員群情激奮、振臂高呼的場面每隔一會兒就會在場上出現。

  不過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受到媒體負面報導的影響,原定於前天在西安和溫州兩地同時舉行的「星峰大會」已經被取消,同時本周末在成都和南京的活動也將被取消。

  直銷員們的圈子

  「事實上,加入如新在內的很多直銷事業的人,似乎都生活在一個其他人無法理解的圈子裡。」一位曾經是某大品牌直銷員的人告訴北青報記者。他說,直銷員雖然是一個需要每天與陌生人溝通的職業,但他們真實的內心卻很少流露出來。

  「有時你在地鐵裡,就會有一名外貌、穿著以及素質都不落伍的人主動向你推薦某種直銷商品,即便你一開始就會顯示出不感興趣甚至躲避,但他並不介意甚至根本就沒有察覺,而是一直執著、耐心而且彬彬有禮地與你分享他的經驗,直到你根本不好意思拒絕地耐心地把他的話聽完。

  不過他也表示,還有很多從事直銷人的心態則是「吃盡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們面對人們的不理解、白眼甚至是拒絕也感到無奈,但身邊很多榜樣的力量使他們堅信自己只要「忍」就也能改變命運,這種人時常會處於一種麻木的狀態。無論你對他是什麼態度他都可以視而不見,只顧自己執著地推銷商品。

  事實上,雖然絕大多數人都是抱著掙錢的目的走進直銷隊伍,但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在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培訓之後,就會把自己融進了事業中,從而產生「無我」的感覺。這種很難為直銷之外的人理解的狀態,也常被外人斥為「走火入魔」,也因此而成為直銷最不能為外人理解的一點。「按說,直銷行業最初應該是一種親和而富有信任的行業,但做直銷的人現在卻成了最不被理解的人,這就是直銷行業在中國的尷尬。」這位曾經經歷三年直銷終而退出的人士這樣評價直銷。(記者 張欽)

相關焦點

  • 如新的成功是因為如新直銷模式,還是別的原因?
    前些年直銷品牌剛剛盛行的時候我們還能隨口列舉出好幾個品牌,近幾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好像很多品牌都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裡了,能堅挺的存活下來的都是大浪淘沙的戰利品,比如熱度不減的如新,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如新可以長久發展,是得益於如新直銷模式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今天就以自己的一點小見解跟大家探討一下
  • 如新多層次直銷涉嫌違規:發展下線全靠人際關係
    如新進入中國之後,各界對其的質疑就從未間斷過。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顯示,如新在中國批准直銷產品有3類84種,而時代周報記者從如新廣州生活體驗館獲得的一份產品一覽表暨訂購單顯示,上面銷售的產品一共103種,這意味著19種產品超過批准直銷產品範圍。
  • 女業務員之死:直銷巨頭如新在華的第二次危機
    妻子離世後,張偉進入她的臥室,牆角有一箱還未拆封的g3果汁,床頭柜上堆滿了g3果汁和很多標著如新品牌的膠囊瓶罐。張偉輾轉找到多家媒體,希望用趙麗的經歷警醒更多消費者。3月18日,如新公司稱,已成立專案小組立即採取調查措施。兩天後,張偉委託北京市浩東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曉玲與如新公司見面。
  • 如新偽直銷真相調查:涉嫌多層次發展下線拿提成
    儘管如此,如新卻並沒有履行「無效全額退款」的承諾。  不僅是TR90,如新其他美容護膚產品也不斷有消費者舉報。如新進入中國之後,各界對其的質疑就從未間斷過。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顯示,如新在中國批准直銷產品有3類84種,而記者從如新廣州生活體驗館獲得的一份產品一覽表暨訂購單顯示,上面銷售的產品一共103種,這意味著19種產品超過批准直銷產品範圍。
  • 中脈、康恩貝、如新……直銷瘋狂何時休?
    「女兒,幫我打聽下你們大學生的創業基金。」   「違法直銷只是個開始,我的願望是打倒中脈。」在一個400人的中脈受害者維權群裡,有人發出了這樣的聲音,想必,這也是所有維護正義與規範的公眾心聲。   經銷商汪某算了一筆帳:「每個會員家庭每個月消費300元,公司就給了你七塊五毛錢的獎勵,如果你有1000個會員,會員每個月就是7500每年就是9萬,如果是6000個會員,你什麼都不做,一年也有54萬的收入。根據《禁止傳銷條例》康恩貝集團這種「直銷魅力倍增」的模式無疑被判定為「涉嫌傳銷」,但事情到這,才只揭開了冰山一角。
  • 深入如新 直銷立法前夜
    直銷立法前夜2004年03月23日09:51:30 21世紀經濟報導 程必忠深入如新  直銷立法前夜  當時,如新公司高層透露,如新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目標是在2003-2008年達到10億美元。  從開業那天起,如新公司就告誡直銷商,海外直銷商如果在中國從事直銷活動,就會威脅如新公司以及直銷商在中國合法經營的機會。
  • 直銷市場兩度遭遇存亡危機,如新的直銷之路為何始終備受質疑?
    如新,也是最早進入中國的直銷企業的之一,1998年,如新在中國建立工廠和研發中心;2002年,如新在中國成立第一家實體店鋪;2003年,如新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006年,如新獲得直銷牌照。據了解,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佔如新全球的總收入達1/3,是其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
  • 中脈、康恩貝、如新、美樂家……直銷瘋狂何時休?
    中脈、康恩貝、如新、美樂家……不同公司,相同的套路,暴露的「直銷亂象」,年年新瓶裝舊酒,月月換湯不換藥,編織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發財夢」「富豪夢」,那些所謂的大公司、大品牌,真的像表面上看到的在「規規矩矩做營生」嗎?
  • 如新違法直銷被「罰沒」486萬
    新京報訊 (記者李媛)兩個月前,如新被爆涉嫌傳銷一度引起業內關注。昨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稱,直銷企業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如新被沒收違法收入和罰款共計約486萬元。不過工商總局並未認定如新「傳銷」。
  • 曾經輝煌的直銷品牌安利、雅芳、如新們 如今過得怎麼樣?
    作為一個直銷起家的品牌,會員資源一直是雅芳的核心資產。通過精細化維護,雅芳2017年會員從年初的250萬人次,增加到目前的300多萬人次,會員在雅芳專賣店的銷售貢獻比高達75%,忠誠度較高。而下一步,伴隨著產品的高端化,VVIP高端會員計劃將成為升級管理的方向。
  • 美直銷企業「如新中國」違法違規直銷被重罰
    京華時報訊(記者胡笑紅袁國禮)關於今年年初被曝光的美國直銷企業如新中國涉嫌違規一事塵埃落定。昨天,國家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如新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擅自直銷、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
  • 做空如新:五級代理制的直銷模式起底
    香櫞做空報告與安利、康寶萊、玫琳凱、雅芳並稱全球五大直銷集團的如新,近年開始全面加速中國版圖的布局。不到一個月前,如新方面剛剛宣布了大擴張計劃——「2017年前增加店鋪和銷售支援網點數量至3倍,拓展直銷區域與業務經營,以及新增其它銷售渠道以提高市場滲透率」。上一財季如新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增長一倍以上,達到近2億美元,已經佔集團全球總營收的三分之一。
  • 揭開「如新」謊言:跨國直銷公司操作暗藏貓膩
    趕緊加入我們的直銷團隊,2007年十屆人大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直銷是現在的趨勢,是國民擇業的最好機會,無數人定會在這個行業中成功』」。  記者查證發現,200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並未提及直銷。  此外,如新的宣傳冊還提到2009年中國直銷協會秘書長提出,「直銷是未來十年能增長30倍的行業」。
  • 如新培訓畫面曝光是什麼樣的?如新是怎麼培訓新員工的內幕揭秘
    如新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我們今天有非常大的誠意跟家屬溝通,但是這樣一個安排,我們也覺得非常遺憾。」公開資料顯示,如新集團創立於美國,經營個人護理品和營養保健品,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2006年獲得直銷牌照。記者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查詢到,如新直銷產品共計4類125種,備案的產品以化妝品居多,僅有包括如新華貿牌茶沛膠囊在內的14款保健食品,最早的備案日期為2012年7月。
  • 如新在直銷公司排名裡面居然是這個地位?原來背後有這麼多事
    今天和朋友們在一起討論直銷公司排名的時候,發現大家對如新的評價一致都非常高。雖然我本人也買過如新的產品,但是對於這樣的結果,我還是有點好奇的。他們到底為什麼會這麼想呢?後來大家把各自的想法說出來以後,經過拼拼湊湊,我們才知道,原來如新之所以能夠在直銷公司排名裡面名列前茅,背後其實有這麼多事兒!
  • 如新直銷理念:「和諧」意味著品質和規範(圖)
    人民網經濟頻道訊:近日,如新公司獲得國家商務部頒發的北京市的直銷牌照,其大中華區總裁範家輝認為,對於直銷企業來說,和諧的氛圍更重要,他目前就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與剛剛建立起的直銷法規政策的銜接上。
  • 如新CFO回應香櫞質疑 稱中國區直銷無問題
    如新CFO回應香櫞質疑 稱中國區直銷無問題   (i美股訊)2012年8月16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如新集團CFO於昨日發表言論,駁回著名賣空者(暗指香櫞)關於「公司在中國區的銷售模式(直銷)是非法」的聲明,並稱「中國區沒有調整的必要,計劃無變」。
  • 美國直銷巨頭如新陷果汁風波 人民日報三度發文直指涉傳銷、洗腦
    如新成為第四家出事的直銷企業。繼權健、華林、無限極後,如新作為第四家出事的直銷企業被推向了風口浪尖。據媒體報導,蘇偉的妻子林麗(化名)因為肺部嚴重感染搶救無效死亡,此前林麗感冒數天,高燒數天,但卻始終沒有去醫院看病,也沒有吃任何藥物,而是喝著如新的果汁、產品,任由發燒。林麗自己也是如新的業務員。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直銷企業如新,是最早進入中國的直銷企業的之一,2006年獲得直銷牌照。
  • 工商總局:直銷企業如新公司違法違規經營被查處
    工商總局:直銷企業如新公司違法違規經營被查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4 17:14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24日稱,直銷企業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擅自直銷、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
  • 如新真實收入到底是多少?圈內人現身解答!
    我為什麼辭職?  好了,既然選擇了放棄穩定的工作,加入了如新這個直銷企業。那麼,大家關心我的收入也是正常。不過我想說,在和我同一期加入如新的人裡面,有的人已經選擇了退出,有的人業績做得比我好,當然,比我差的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