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違法直銷被「罰沒」486萬

2020-12-22 新京報

  新京報訊 (記者李媛)兩個月前,如新被爆涉嫌傳銷一度引起業內關注。昨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稱,直銷企業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如新被沒收違法收入和罰款共計約486萬元。不過工商總局並未認定如新「傳銷」。

  涉嫌違法「工作室」被關

  今年1月15日-17日,《人民日報》連續發表多篇報導,曝如新公司涉嫌違法違規經營。報導稱,如新「宣傳虛假信息、組織聚會『洗腦』」、「入行需先買500元產品,發展『下線』可一直晉升至『寰宇領袖』」。

  國家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昨日表示,報導發出後,國家工商總局組織相關工商機關對該報導以及其他媒體後續報導中反映的情況和線索進行調查核實。經查,如新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擅自直銷、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

  上述新聞發言人稱,工商總局已依法對如新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的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處理。記者統計,上海市工商局和北京市工商局共沒收如新公司違法銷售收入448.2萬元,處以罰款38萬元。

  其中,上海市工商局行政約談如新公司,督促其落實整改要求。北京市工商局責成如新公司北京分公司對有關「工作室」進行全面清查、整頓和規範,關閉涉嫌違法違規的「工作室」。

  工商總局還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直銷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查處直銷違法違規行為。

  如新稱將積極整改

  如新是美國五大直銷商之一,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2006年獲得直銷牌照。截至目前,如新的直銷區域已覆蓋了中國內地19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數據顯示,如新大中華區2013年第一季度營收為1.757億美元,與上年同期增長90%。中國大陸地區營收增長141%。

  對於國家相關主管部門的處理決定,如新昨日在官網發表聲明稱,公司將立即遵照意見進行積極落實和改進,並不斷加強對銷售人員的行為教育及規範。

  不過,此前《人民日報》報導的如新涉「傳銷」一事,工商總局在相關處罰中未認定如新「傳銷」。

  自今年1月如新被披露遭到調查以來,其股價已自1月中旬的140.50美元高點重跌近50%。

  ■ 觀點

  認定「傳銷」有困難

  對於如新未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傳銷」,業內有觀點稱,國內直銷和傳銷不太好界定。

  昨日有不願具名的直銷專家對新京報記者稱,在中國,直銷和傳銷的邊界本來就比較模糊,此次國家監管機構的認定沒有明確說「傳銷」,既兼顧到了監管,又兼顧到了市場的現實。「因為中國的直銷法規,把純粹的單層次直銷歸為直銷,多層次歸為傳銷,實際上我國多數直銷企業都無法規避多層次『傳銷』,而在國外,95%以上的直銷企業都採用多層次銷售模式,是世界認可的主流模式」。

  業內人士稱,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第二章第七條的規定,只要滿足三大條件就是傳銷:一,發展下線;二,買產品或者交錢;三,形成上下線關係,並根據業績提成。目前對有直銷牌照的公司是否以發展下線的方式拓展市場缺乏有效監管。

相關焦點

  • 美直銷企業「如新中國」違法違規直銷被重罰
    京華時報訊(記者胡笑紅袁國禮)關於今年年初被曝光的美國直銷企業如新中國涉嫌違規一事塵埃落定。昨天,國家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如新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擅自直銷、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
  • 工商總局:直銷企業如新公司違法違規經營被查處
    工商總局:直銷企業如新公司違法違規經營被查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4 17:14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24日稱,直銷企業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擅自直銷、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
  • 直銷市場兩度遭遇存亡危機,如新的直銷之路為何始終備受質疑?
    接下來,國家工商總局對此進行調查後發現,如新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擅自直銷、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 據此,國家工商總局依法對如新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的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處理,在這起事件當中,如新累計被罰款共計486萬餘元。
  • 入華16年的直銷巨頭如新竟成「背後推手」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20日電(董湘依) 3·15剛過去不久,「女子喝如新果汁去世」事件又引爆輿論,將直銷巨頭如新集團推至風口浪尖。在如新進入中國市場的16年來,其發展之路上的質疑聲未曾休止,且屢次觸碰違法違規的紅線。5年前《人民日報》敲響的警鐘猶在耳邊,但誰能想到,在百億帝國權健轟然倒塌後,如新又成為了下一個 「死亡推手」。
  • 如新TR90體重管理產品頻遭投訴:服用後體重不降反升
    如新「偽直銷」真相調查:涉嫌多層次發展下線拿提成 誇大宣傳產品功效  3月24日,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了對如新的調查結論。  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稱,因如新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
  • 中脈、康恩貝、如新……直銷瘋狂何時休?
    「違法直銷只是個開始,我的願望是打倒中脈。」在一個400人的中脈受害者維權群裡,有人發出了這樣的聲音,想必,這也是所有維護正義與規範的公眾心聲。 ,近年來,第一批獲牌的外資直銷企業如新,也深陷傳銷疑雲,屢遭打擊,屹立不倒。
  • 如新多層次直銷涉嫌違規:發展下線全靠人際關係
    如新「偽直銷」真相調查:涉嫌多層次發展下線拿提成 誇大宣傳產品功效 進入中國之後,如新一直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  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稱,因如新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  事實上,據多名人士向時代周報披露,「如新的直銷模式其實是多層次發展下線銷售模式,直銷員往往以發展下線、抽取提成為目標,並超出直銷區域限制進行銷售。」
  • 市監總局:2018年全國查處傳銷直銷案超3500件罰沒9.6億
    原題 市監總局:2018年全國查處傳銷直銷案超3500件罰沒9.6億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消息,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規範直銷與打擊傳銷)工作會議日前召開。
  • 如新偽直銷真相調查:涉嫌多層次發展下線拿提成
    3月24日,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了對如新的調查結論。  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稱,因如新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
  • 做空如新:五級代理制的直銷模式起底
    香櫞做空報告與安利、康寶萊、玫琳凱、雅芳並稱全球五大直銷集團的如新,近年開始全面加速中國版圖的布局。不到一個月前,如新方面剛剛宣布了大擴張計劃——「2017年前增加店鋪和銷售支援網點數量至3倍,拓展直銷區域與業務經營,以及新增其它銷售渠道以提高市場滲透率」。上一財季如新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增長一倍以上,達到近2億美元,已經佔集團全球總營收的三分之一。
  • 美國直銷巨頭如新陷果汁風波 人民日報三度發文直指涉傳銷、洗腦
    國家工商總局曾通報如新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擅自直銷、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時間財經表示,虛假宣傳這個是直銷類產品的這個通病,如新出現這樣的事故應該使得整個公司會陷入一個高度危機的,從整個政策端、產業端,再到消費端綜合去看的話,此次事故對如新重重一擊。
  • 深入如新 直銷立法前夜
    直銷立法前夜2004年03月23日09:51:30 21世紀經濟報導 程必忠深入如新  直銷立法前夜  在中國開業一年,如新營業額就達到4000萬美金。業績快速飆升的背後是怎樣的發展路徑?  2003年1月8日,如新在中國正式開業,與此同時,100多家如新專賣店在上海、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省市開始營業。
  • 工商總局:已對如新公司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處理
    中國網財經3月24日訊 據國家工商總局網站消息,針對如新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近日,工商機關已依照《直銷管理條例》有關規定,依法對如新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的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處理。  2014年1月15日-17日,《人民日報》第9版報導了如新公司涉嫌違法違規經營問題。
  • 中脈、康恩貝、如新、美樂家……直銷瘋狂何時休?
    中脈、康恩貝、如新、美樂家……不同公司,相同的套路,暴露的「直銷亂象」,年年新瓶裝舊酒,月月換湯不換藥,編織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發財夢」「富豪夢」,那些所謂的大公司、大品牌,真的像表面上看到的在「規規矩矩做營生」嗎?
  • 工商總局:如新公司確存違規直銷行為 已作處罰處理
    東方網3月25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針對日前有媒體報導如新公司涉嫌違法違規經營問題,國家工商總局昨天通報,已組織相關工商機關對該報導以及其他媒體後續報導中反映的情況和線索進行調查核實,同時對如新公司近年來的經營情況進行了全面核查。
  • 直銷企業風光不再 如新盈利下滑股價暴跌 曾遭中國消費者腎臟損傷...
    2月14日商務部表示,將建立直銷企業和主要從業人員信用「黑名單」制度。這讓以中國市場為主要市場的如新集團前景更加堪憂。2月1日《華夏時報》記者曾聯繫到如新方面並就相關問題致函,截至發稿未獲回復。直銷風光不再根據年報數據,如新集團幾年來業績持續下滑。
  • 如新的成功是因為如新直銷模式,還是別的原因?
    前些年直銷品牌剛剛盛行的時候我們還能隨口列舉出好幾個品牌,近幾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好像很多品牌都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裡了,能堅挺的存活下來的都是大浪淘沙的戰利品,比如熱度不減的如新,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如新可以長久發展,是得益於如新直銷模式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今天就以自己的一點小見解跟大家探討一下
  • 曾經輝煌的直銷品牌安利、雅芳、如新們 如今過得怎麼樣?
    1990年,雅芳就以直銷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鼎盛時期眾多的產品線覆蓋了當時的年輕以及中產以上的消費者。  1997年,雅芳中國的直銷人員就有35萬,年營收就超過10億元,是護膚品市場中產品品質和形象俱佳的品牌。品牌專賣店也成為每個城市裡最常出現的連鎖品牌。  如今,131歲的雅芳在中國市場輝煌不再,曾經擁有35萬直銷人員的雅芳則只剩709人。
  • 「如新」會員講述直銷經歷:我為什麼退出了如新
    我為什麼退出了如新  受到調查事件影響 如新公司本月多場營銷活動已取消  導讀:上周,《人民日報》連續三天發表了關於美國直銷企業如新在中國的業務存在違規涉嫌傳銷的報導,再度引發了人們對於直銷行業規範化經營的關注。目前,中國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都已表態將對有關報導情況進行核實和調查。
  • 如新直銷模式起底:入門最低需買5000元產品
    而這之前,國內外直銷巨頭如安利、雅芳、康寶萊、隆力奇均曾沾上過疑似傳銷的惡名。  香櫞的做空報告讓如新在美國紐交所的股價應聲跳水。目前,中美律師正徵集股民證據赴美集體訴訟維權。參與訴訟的跨國訴訟索賠專家律師郝俊波向記者表示,傳銷傳聞以及由此的做空消息公司均未對此進行風險披露,導致股民權益受損。「已有幾位來自國內外的股民和我們方面進行聯繫,目前正在整理交易記錄等相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