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夥伴和我開玩笑說,每個人學習新的語言的時候,最開始學會的就是髒話。這個在我們學習英語的時候就體現得淋漓盡致,比如「Fuck」「Shit」等,但是有一種語言確實一種例外,那就是日語,你很少會在日語中聽到攜帶某器官或者某行為的一些髒話,也很少會去問候別人的家人。那你們肯定會好奇,如果沒有髒話,那麼他們平時吵架或者罵人時會說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01日本人吵架首先會從外表入手
日本人罵人時通常胡從外表開始對你進行攻擊,比如說它們會開始罵對方「ブス(bu su)」,也就是「醜陋」的意思,雖然很多節目組會將它翻譯成「醜女」,但是事實上它是一個中性的詞,其實在男生身上也是使用的。與這個意思類似,還有「見にくい顔(mi ni ku i ka o)」,它表示對方有著一張很難看的臉。除此之外,它們也會從身材上攻擊對方,比如用「デブ(de bu)」去罵對方胖,這個句子帶有貶義的含義,所以你想要和朋友開玩笑說他發福了,千萬不要用這個詞,否則你們絕交可不要怪我。還有針對大叔的單詞——「ハゲ(ha ge)」,它的含義就是「禿頭」,即使對方不是真的禿頭,也會有人會用這個單詞來咒罵對方。
02|動物也經常會被用來罵人
除了外貌,小動物也經常會被用於罵人,比如想要罵對方毫無人性,我們也可以用「畜生(chi ku syou)」,它的含義就和中文一樣,這裡就不展開解釋了。比如說對方胖的話,我們也可以用「豚(bu ta)」,比如說對方是小三,會用「泥棒貓(do ro bo u ne ko)」去形容,就是說它是偷腥的貓。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動物被莫名地被當作罵人的話用,那就是章魚——「タコ(ta ko)」,其實這個字本身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用在人身上總是會給人一種強烈的貶義。至於為什麼它為啥會變成罵人的話,我們也無從考證。但總之你可以和日本說他長得像貓像狗,但是千萬不要說對方像章魚就好了,這個可不是什麼好話。
03|笨蛋在不同地區說法不同
如果你看過日劇或者動漫,你會發現日本人在罵笨蛋的時候經常會用「馬鹿(バカ,ba ka) 」,我們的看日劇裡經常聽到的「八嘎呀路」就是來自於這個詞。和「馬鹿」含義類似的還有「阿呆(あほう,a ho u)」這個詞。雖然這兩個單詞都是用來說對方是蠢貨,但是在日本的關西和關東表達的程度卻有所不同,在關東用「馬鹿」是輕微地取笑,甚至帶有戲謔的感覺,而「阿呆」則是有強烈的責罵意味,而在關西地區則相反。所以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了解下對方是哪個地區的,如果害怕出錯,就建議不要使用。除了「馬鹿」及「阿呆」,還有「頭悪い」、「愚か者」、「ボケ」等來表達對方是個笨蛋或者傻子的含義。
今天來給大家分享這些單詞,並不是為了讓你們去罵人,而是讓大家儘量避免使用,而且讓大家知道如果被罵了該如何回擊。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