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月兩起燕窩走私案背後:趕超阿膠九成是水貨,一公斤賺數千元

2020-12-13 AI財經社

文 | AI財經社 趙怡然

編 |鹿鳴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燕窩受寵,阿膠遇冷」,是青山資本《2020中國快消品早期投資機會報告》保健品一章的標題。

據報告,規模約3000億元的保健品市場,傳統滋補佔去900億元,其中燕窩150億元,雖然仍是小眾市場,增速已達15%—20%,線上增速和即食燕窩增速,更是達到60%和90%。已有趕超阿膠,代表「口服美容」食品的趨勢。

畢竟,曾經滿世界找驢的東阿阿膠,已於2019年出現上市首虧,實現營收29.59億元,虧損4.454億元,分別同比下降59.68%、121.29%。東阿阿膠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仍為虧損,淨利潤預計同比下降135%—151%。作為對比,燕窩界的網紅品牌小仙燉,今年618開場半小時,售出10萬瓶,背靠章子怡、周鴻禕、俞敏洪等明星投資人。

作為新晉網紅,燕窩會重現阿膠尋遍全球的歷史嗎?流行於網絡的燕窩熱潮,是營銷引導下的「智商稅」,還是真實存在的需求?

九成為水貨,每公斤賺數千元

熟悉宮廷劇的人應該知道,我國幾乎不生產燕窩,而是「由南洋諸國進貢」。

數據顯示,2014-2018年,我國合規幹燕窩的進口量分別為3.09噸、22.5噸、37.1噸、81.4噸及105.2噸。進口國為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

但和許多進口食品一樣,合規渠道進口數量,遠不等於市場流通數量。

7月26日,湛江海關破獲10億元燕窩走私案,查獲走私燕窩101噸。6月,汕頭海關偵破60億元燕窩走私案,經查證先後走私燕窩536噸。也就是說,兩起燕窩走私案涉及數量,約為5年合規進口總量的2.5倍。燕窩行業「水貨」橫行,再次擺上桌面。

曾有媒體援引業內人士的信息稱,我國每年進口乾燕窩數量超過千噸,按此推算,官方數字不及實際進口量的10%。市場流通的燕窩,約九成是「水貨」。

事實果真如此?據青山資本報告,燕窩銷售的主陣地是微商,佔比約50%,還有40%是電商,10%在線下。AI財經社詢問多名微商發現,其銷售的燕窩,的確大多來路不明。

微商張夢坦言,目前市面流通的燕窩,以非溯源碼為主,「這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至於來源,則不要深究。「從哪裡走,我們做二十多年了,都有自己的途徑。」

資料顯示,2011年「毒血燕」事件後,進口燕窩開始重視溯源管理,正規進口的燕窩,每一盞都有一個溯源碼,掃碼即可獲取燕窩經銷商、生產批次等信息,實現全程追溯。

在張夢看來,這一做法看似合理,實則侵害消費者利益。

「進口燕窩對亞硝酸鹽含量有要求,毛燕(採摘後未挑毛的燕窩)亞硝酸鹽一定超標,過不了關。亞硝酸鹽溶於水,所以進口燕窩都用溼挑。而溼挑燕窩,不僅泡發率低,價格也比幹挑盞貴20%,等於值一塊錢的東西,花一塊五證明它很可靠,還要損害東西品質。」

這一說法並非被所有同行認可。微商李純說,自己入行以來,只賣有溯源碼的燕窩,和同仁堂、燕之屋、小仙燉等品牌共享供應商。「水貨最大的問題是沒人管,工廠在東南亞,人家在垃圾遍地的三無工廠給你做,誰知道?摻假騙了你,去哪找?只會抹黑整體形象。」

而在汕頭海關的描述中,銷售非溯源碼燕窩的微商,也並非是大公無私、一心為消費者考慮的良心賣家。據其介紹,走私鏈條層層獲利頗豐,貨主獲利比重最大,每公斤大概有幾千元的利潤空間。如果以次充好,則利潤空間更大。

是智商稅嗎?

拋開走私頑疾,如按業內人士透露的千噸以上實際進口量,燕窩行業有望形成千億市場規模。

畢竟,作為滋補領域代表性食材,昔日身份與富裕的象徵,燕窩從來不缺故事。慈禧太后最愛的一道菜,是野鴨子燉燕窩。《紅樓夢》更是提及17次,稱其「比藥還強,最是滋陰補氣」。

但從小眾到形成規模,只有故事還不夠。

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京東滋補養生成交額同比增長150%,燕窩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300%。在李純看來,本輪燕窩的走紅,離不開「惜命養生」「傳統國貨」「網紅帶貨」等精準營銷概念,以及產品技術渠道上的創新改良。

「從幹燕窩,到即時燕窩,再到鮮燉燕窩,更方便健康,更便宜,肯定是趨勢。我現在三種都賣,感覺上,客戶自己泡發燉煮的幹燕窩,和標準化瓶裝鮮燉燕窩,已經是完全不同的生意了。」

誰在消費燕窩?李純說,貴婦備孕、護膚需要,仍是主流。但這兩年,也有一些年輕人出於好奇,用對待「低卡零食」的心態,三瓶兩瓶的嘗試,「還會吐槽不好喝」。她還透露,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以往不是消費群體的男性,也出於潤肺考慮,食用燕窩。

而從小眾走向大眾的隱約趨勢,也讓『「智商稅」的質疑再度出現。

此前,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闢謠稱,吃何首烏頭髮不會變黑,吃核桃不補腦,而有買燕窩阿膠的錢,還不如吃雞蛋,雞蛋價值比他們高。

對此,有微商向AI財經社抱怨:「網上很多打擊燕窩的言論,說蛋白質含量不如雞蛋,但誰吃燕窩,目的是補蛋白質呢?真正目的是護膚潤肺。」

一篇題為《翻遍微博和小紅書,我們終於找到了智商稅的套路》的文章則認為,作為燕子的唾液,燕窩早已不再只是商品,而是一種「疼愛的象徵」。例如小紅書上,一位媽媽寫道:「孩他爹買了三大盒,智商稅該交還得交。」

相關焦點

  • 售價40元的成本不到1元,深扒2個「智商稅」產品,千萬別騙了
    近日,快手頭號直播辛巴在直播間銷售的燕窩被網友質疑為「糖水」引發廣泛關注。 「辛巴燕窩事件」目前已被立案調查。辛巴表示已認識到錯誤,將按照退一賠三的標準補償給消費者,據統計,賠償總價款超過六千萬。不過這次售賣假燕窩引發的後果不是辛巴賠償六千萬就能解決的,律師指出,有可能面臨刑事處罰的風險。
  • 絕大多數燕窩都是「水貨」 甚至是假貨
    店內一男子稱:「沒有證書,不過你別擔心,我家是老店,質量肯定有保證。」黎明西路一家燕翅行也稱售賣的是印尼燕窩。一店員表示:「燕窩有檢驗檢疫的證件,但存放在香港總公司。」  在人民路葉同仁店,記者詢問:「這裡有沒有印尼燕窩?」一店員稱,國內不可能進口這麼多印尼燕窩,店內售賣的進口燕窩只有產自馬來西亞的,其檢驗證書存放在葉同仁總部。
  • 啥玩意燕窩自由?我呸!
    於是他一拍大腿,這麼名貴的玩意兒,敢情不是我們賣貴了,是賣便宜了啊!然後豪言阿膠出廠價要回歸到五六千元一斤。從此東阿阿膠開啟了長達12年的漲價之路,每年都會佔據媒體頭條,阿膠也因此被稱為「藥中茅臺」。東阿阿膠和茅臺除了價格都是3000元以上一公斤,在品牌影響力、公司估值、未來預期和口碑方面,都已經天差地別。最後東阿阿膠終於無路可走,迎來爆雷。東阿阿膠的策略就是提價。自2006年以來提價13次,到2018年底阿膠塊出廠價從每公斤196元,上漲到3858元。
  • 啥是燕窩自由,這波智商稅竟然輪到我身上?
    前董事長秦玉峰找到了一段話:清朝時,阿膠的價格是白銀3.2-4兩/斤,民國23年北京同濟堂參茸阿膠莊藥目表上所印一斤阿膠16塊大洋。於是他一拍大腿,這麼名貴的玩意兒,敢情不是我們賣貴了,是賣便宜了啊!然後豪言阿膠出廠價要回歸到五六千元一斤。
  • 阿膠燕窩核桃都沒用?丁香醫生創始人Diss養生謠言,多家公司躺槍
    有買燕窩、阿膠、花膠的錢,買雞蛋吃效果會更好。  就這麼一句話,至少牽扯到椰樹集團、養元飲品、東阿阿膠、同仁堂四家公司。  目前還處於風口浪尖的椰樹集團,對於廣告涉嫌虛假宣傳一事回復稱:  2  醫藥、保健品:東阿阿膠 同仁堂  不僅僅是飲料,燕窩阿膠等保健品更是多次被丁香醫生diss。  在此次亞布力論壇上,李天天更是再次重申:有買燕窩阿膠的錢還不如吃雞蛋,雞蛋價值比他們高。
  • 燕窩刷明膠增重20% 食用明膠會有危害嗎
    在一家名為貫康的滋補品店,店家極力向記者推銷自己的燕窩,「你捏一下我這個就能知道,我們沒刷明膠、沒加厚、好泡發,一克才10元錢,產地是馬來西亞的。」  而當記者向上述商家提出能否提供產地證明、檢驗檢疫證書、衛生證書等相應證件,是否有「一品一碼」的正規貨時,店家卻表示:「做散貨的哪有這些,你要證照齊全的可就不是這個價了,一克至少50元。」
  • 保健品「坑爹計」升級:阿膠非驢皮 燕窩刷明膠
    阿膠非驢皮 燕窩刷明膠  「這些阿膠越煮越臭,能吃嗎?」一名陳姓女士反映,她在當地鄉鎮一家藥店買回的阿膠,熬出來的味道和顏色令人生畏,買回來卻不敢吃。  作為傳統的補血佳品,由驢皮熬製的阿膠儘管「名貴」,卻深受歡迎。
  • 燕窩刷明膠增重20% 批發商說反正也吃不死人
    在一家名為貫康的滋補品店,店家極力向記者推銷自己的燕窩,「你捏一下我這個就能知道,我們沒刷明膠、沒加厚、好泡發,一克才10元錢,產地是馬來西亞的。」  而當記者向上述商家提出能否提供產地證明、檢驗檢疫證書、衛生證書等相應證件,是否有「一品一碼」的正規貨時,店家卻表示:「做散貨的哪有這些,你要證照齊全的可就不是這個價了,一克至少50元。」
  • 9成都是水貨,卻撐起一個百億級別的市場!年輕人甘願交智商稅?
    而且現在年輕人的「養生局」已經越來越高端了,特別是對以「燕窩」為首的高端滋補品很感興趣。去年9月,主播薇婭在直播間推薦了一款鮮燉燕窩,僅3秒的時間,4000件庫存被搶購一空。 據悉,在如今3000億元的保健品市場中,燕窩這一款補品,就達到了驚人的150億元!
  • 燕窩成本不足1元?揭那些不為人知的養生騙局
    可殊不知,在朋友圈各種燕窩營銷廣告刷屏,電商平臺直播網紅也紛紛帶貨即食燕窩的背後,卻是產品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亂象。 成本不足1元,所有即食燕窩都是糖水? 「燕窩其實是一場騙局?」「即食燕窩就是糖水?」「燕窩到底有沒有滋補美容功效?」近日,職業打假人王海和快手頭部主播辛巴越來越激烈的對峙,也讓燕窩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 Mojito燕窩、阿膠酸奶,年輕人為什麼愛上 「輕養生」?
    而現如今,當代「懶系一族」甚至連泡枸杞這個步驟都開始省略了,而是直接喝起了「枸杞原漿」。根據CBNData《年輕人養生消費趨勢報告》,90後購買傳統滋補營養品時,偏好度最高的是阿膠、桃膠和燕窩;線上即食滋補品消費規模中,即食阿膠和燕窩佔比超過80%。
  • 有溯源碼燕窩為何受冷落?
    資料顯示,自2011年7月血燕亞硝酸鹽超標事件後,我國一度停止所有海外燕窩產品的進口,直至2013年起才逐步放開對印尼和馬來西亞的燕窩進口,並推動進口燕窩溯源管理。為了防止以次充好、染色增重等事件發生,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開發了「中國燕窩溯源管理服務平臺」及溯源標識,提供境外獲華註冊燕窩企業進口產品溯源管理,實現燕窩「專廠專號專用」和「一品一碼」,消費者通過唯一的「燕窩碼」查詢,可獲得燕窩原料、生產、進出口等信息。
  • 燕窩行業亂象:大肆宣傳功效 「水貨」擠佔正牌軍
    上次燕窩行業引發大範圍關注還是在9年前。2011年8月,浙江省工商局抽檢發現,3萬多盞血燕亞硝酸鹽含量超標,最高超標350倍,血燕產品不合格率高達100%。「血燕」事件曝光後,國家工商總局開始部署全國工商系統開展專項執法檢查,一時間,血燕產品遭全國「通緝」,國家還一度全面禁止進口燕窩,燕窩市場遭遇重創。
  • 這一「騙局」被揭露?近150億市場,竟然9成都是水貨,不少人上當
    早期向外售賣的燕窩都是「幹燕窩」,因為燕窩比較「名貴」所以對它的儲存條件以及燉煮條件要求都非常高,一不注意就會使燕窩的營養成分流失,當然售賣的價格也不便宜。現在市面上很多賣的都是即食燕窩,也就是打開蓋子就能直接飲用的那種,這種燕窩對消費者來說更加的方便,也符合現在人們的飲食習慣。
  • 燕窩行業亂象:大肆宣傳功效「水貨」擠佔正牌軍
    「血燕」事件曝光後,國家工商總局開始部署全國工商系統開展專項執法檢查,一時間,血燕產品遭全國「通緝」,國家還一度全面禁止進口燕窩,燕窩市場遭遇重創。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燕窩中活性成分的功效目前還停留在動物實驗水平,人類益處更多停留在心理和社會層面上,不宜過度宣傳。
  • 東阿阿膠元氣難復 市場早已變天|福牌阿膠|同仁堂|九芝堂_網易財經
    醫藥行業分析師、深圳中金華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濤10月16日對時代財經表示,東阿阿膠盈利離不開兩大因素,首先,新推出的阿膠粉和阿膠珠(中藥飲片)等方便、即食的產品加快線下庫存消化。其次,線上銷售發力,一定程度上對衝上半年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龔濤認為,東阿阿膠全年扭虧的可能性較大,不過還要看線上業務增長態勢能否保持。
  • 阿膠只是「水煮驢皮」?這背後可是數百億的大生意
    事實上,該內容並非第一次在網上出現,2016年,醫療自媒體「丁香醫生」曾撰文指出燕窩、阿膠、蜂蜜等保健品實際功效堪憂。而此次,衛計委微博只是將該文章內容部分截取,並逐條發布。  無獨有偶,人民日報也曾在2016年時引用果殼網等資料,稱阿膠、紅棗、紅糖這些 「補血神品基本沒用」。其中,阿膠由驢皮熬製,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和豬皮、牛皮及其他皮的成分並無太大不同。
  • 燕窩的騙局:被吹上天的補品|焦點
    阿膠只是水煮驢皮,補不了血;桃膠裡也沒膠原蛋白,論口感和價值還不如銀耳。但只要商家一吹噓,廣告滿天飛,大家依然趨之若鶩。畢竟大多數的腦迴路都是:「賣這麼貴,肯定是有什麼神奇功效!」被吹上天的滋補佳品、養生聖品——燕窩,也是如此。
  • 足幹燕窩和九成幹燕窩的區別?買到的燕窩是足幹的嗎
    經常購買燕窩的窩友應該聽說過足幹燕窩,甚至,很多商家在宣傳的時候都說,自家的燕窩是足幹的,相應的說法是有九成幹燕窩,這裡的足幹燕窩和九成幹燕窩是指什麼?那一種燕窩更好呢?足幹燕窩和九成幹燕窩是指燕窩的幹度,就是燕窩中含水量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