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金貽龍 蔣政 北京報導
近期,廣州海關破獲億元走私燕窩大案的消息不脛而走,使得燕窩行業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上次燕窩行業引發大範圍關注還是在9年前。2011年8月,浙江省工商局抽檢發現,3萬多盞血燕亞硝酸鹽含量超標,最高超標350倍,血燕產品不合格率高達100%。「血燕」事件曝光後,國家工商總局開始部署全國工商系統開展專項執法檢查,一時間,血燕產品遭全國「通緝」,國家還一度全面禁止進口燕窩,燕窩市場遭遇重創。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燕窩中活性成分的功效目前還停留在動物實驗水平,人類益處更多停留在心理和社會層面上,不宜過度宣傳。
但在多個電商平臺,大多數店鋪都宣稱其產品具有養顏美容、滋陰潤燥、抵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同時,為了獲得高銷量、塑造中高端的品牌形象,一些燕窩品牌在打廣告上絕不手軟,比如燕之屋先後選用劉嘉玲、林志玲等知名藝人作為其形象代言人。
營養價值眾說紛紜
據新華社消息,廣州海關5月12日通報,5月8日,廣州海關開展「奮戰09」打擊燕窩走私專項行為,共打掉7個走私燕窩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查證走私燕窩約19噸,初步估算該案案值達1.33億元人民幣。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多年來,我國對燕窩進口有著嚴格的監管,自2011年「血燕」事件發生後,為配合國家「東協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原國家質檢總局分別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籤署了輸入燕窩產品的檢驗檢疫和衛生條件議定書,只有獲得國家認監委註冊的燕窩及其製品的加工企業,才能向我國出口燕窩產品。
燕窩為雨燕科金絲燕及同屬燕類用唾液與絨羽等混合凝結所築成的巢穴,主產地在東南亞地區,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燕窩消費國,但缺少金絲燕的生產環境,幹燕窩原料全部依賴進口。現在消費者在國內市場上見到的即食燕窩或燕窩衍生品,是由於燕窩加工而成。
此外,中國檢科院多年來一直跟蹤開展燕窩質量安全研究和燕窩準入註冊技術支持工作,並開發建立了「中國燕窩溯源管理服務平臺」,該平臺於2013年12月25日上線運行。截至目前,獲得我國註冊的境外燕窩產品加工企業已達59家,這些企業均納入了中國檢科院的溯源體系,該平臺對其輸華燕窩產品進行溯源管理,並在其輸華燕窩產品的最小銷售包裝上加貼CAIQ溯源標籤,實現進口燕窩的全程可追溯。
業內普遍認為,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尚未正式出臺之前,該溯源標籤對於燕窩行業來說相當於識別合法合規燕窩的「身份證」,消費者可通過溯源標籤查詢獲取產品信息,如果沒有這一標籤,基本可判斷為非正規渠道進口的燕窩,即為「水貨」。
在電商平臺上,「水貨」燕窩並不少見。記者以代理產品名義,輾轉與巢派燕窩的銷售人員孫斌(化名)取得聯繫。孫斌稱,作為燕之初公司的獨立品牌,巢派上個月推出了新品鮮燉燕窩,主要面向線上渠道,比如微商、抖音直播、淘寶直播。談及該產品是否具有溯源碼,孫斌直言不諱地說,「我們這個產品上新不久,都沒有溯源碼,可能後期市場做好了,推出高端產品時會貼上溯源碼吧。溯源碼的作用就是讓顧客放心,但是國家也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有溯源碼。」
針對進口通關、溯源標籤相關問題,記者致電致函了巢派燕窩相關負責人,其表示,「沒有時間接受採訪。」
另一家名為「健康養之道」的拼多多店鋪客服告訴記者,「(我們的)燕窩產自印尼,走廣東海關過來的,下單就發溯源碼,連結可以選擇,沒有溯源碼的都是過haiguan(海關)沒有交shui(稅)的,走si(私)過來的相對便宜。」
記者注意到,5月14日,在「健康養之道」店鋪購買一盒沒有貼溯源碼的50克燕盞要花1300元,這一價格比相同重量、貼有溯源碼的類似燕盞便宜110元,而且無溯源碼產品數量佔該系列產品數量的三分之二。
一名不願具名的燕窩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根據行業估計,我國市場上目前所售燕窩,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並非通過正規渠道進入中國境內,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國家強制統一的燕窩購銷規範以及食品安全標準急需建立起來。隨著國家目前對燕窩行業打擊走私力度的加強,行業將逐步走向規範。
瘋狂的燕窩
通過「地下通道」流入中國境內後,如果遇到黑心商家,「水貨」燕窩還會被染色、刷膠,行業人士對此秘而不宣。
青島市飲食文化研究會會長王錫芬曾對媒體透露,目前市場上燕窩造假主要有三種:一類是用化學物品,像食用膠、澱粉之類進行偽造,表面上看上去跟燕窩很像,但是在煮的時候煮不爛,沒有營養價值;第二類是用替代品濫竽充數,最常見的是海產品,像低劣的海蜇之類的,添加一些澱粉、食用膠甚至皮革膠來定型;第三類就是用豬皮等膠原蛋白類產品增加膠、澱粉來做的成品。
一名食品安全專家告訴記者,最優質的蛋白質就存在於日常的食物中,比如牛奶和雞蛋,而幹燕窩中含有約50%的蛋白質,30%的碳水化合物,10%左右的水分以及一些礦物質。《中國青年報》也曾刊文,著名打假人士方舟子博士考證,燕窩、魚翅者流,並無特殊的營養成分,營養價值連雞蛋都不如,僅僅是因為物以稀為貴,才成了中國人推崇的養生極品。
對此,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燕窩市場專業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從營養素角度進行比較,燕窩鈣、鎂、鋅、鐵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顯著高於雞蛋。雖然燕窩中蛋白質和能量含量高,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但比例不夠合理,屬於「半完全蛋白」。可以說在蛋白質的吸收利用上,雞蛋比燕窩具有優勢,不過只要注意食物的搭配,完全可以通過「蛋白質互補」來提升燕窩的營養價值。燕窩和雞蛋各有所長,更不可能相互取代,作為日常補充蛋白質,當然首選雞蛋,如果選擇滋補品,看中的是唾液酸,希望增強免疫力,燕窩更適宜。
關於燕窩的營養價值,在多個電商平臺,大多數店鋪都在以「溯源進口」「綠色天然」作為賣點,宣稱其產品具有養顏美容、滋陰潤燥、抵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售賣的燕窩產品品類眾多,包括即食燕窩、鮮燉燕窩,甚至還出現了很多燕窩衍生品,比如燕窩餅乾,還有針對女性的燕窩化妝品。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獲得高銷量、塑造中高端的品牌形象,一些燕窩品牌在打廣告上絕不手軟,比如目前市場上體量最大的企業燕之屋,其先後選用了劉嘉玲、林志玲等知名藝人作為其形象代言人。有消息顯示,2008年9月~2010年9月,劉嘉玲代言燕之屋的代言費高達500萬元。
朱毅告訴記者,燕窩中活性成分的功效目前還停留在動物實驗水平,人類益處更多停留在心理和社會層面上,不宜過度宣傳。畢竟很多燕窩衍生品,像燕窩餅乾是深加工的,燕窩含量極少,不見得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大家對燕窩消費要有一顆平常之心,並且具備一定的鑑別能力。
她指出,最近八九年間,得益於國家政策和微商、電商紅利,國內燕窩行業急速膨脹,但是燕窩本身屬於資源性產品,無法進行工業化生產和重資產投入,這是行業結構決定的。現在只有少數幾家品牌的體量較大,國內大部分燕窩企業仍然是在賺快錢,主要是在賣渠道,靠代理加盟賺錢,行業毛利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高,總體來說,行業小眾而分散。
朱毅認為,燕窩的產品特性符合當下大健康的消費趨勢,一些城市中產階層之所以願意為此買單,看重的不僅是營養學價值,還有心理學、社會學價值。企業要在生產和品牌方面下更大功夫,打消大眾對於「血燕」和走私燕窩的恐懼,提高對正規燕窩的認識,行業才能更快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