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行業亂象:大肆宣傳功效「水貨」擠佔正牌軍

2020-12-20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金貽龍 蔣政 北京報導

近期,廣州海關破獲億元走私燕窩大案的消息不脛而走,使得燕窩行業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上次燕窩行業引發大範圍關注還是在9年前。2011年8月,浙江省工商局抽檢發現,3萬多盞血燕亞硝酸鹽含量超標,最高超標350倍,血燕產品不合格率高達100%。「血燕」事件曝光後,國家工商總局開始部署全國工商系統開展專項執法檢查,一時間,血燕產品遭全國「通緝」,國家還一度全面禁止進口燕窩,燕窩市場遭遇重創。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燕窩中活性成分的功效目前還停留在動物實驗水平,人類益處更多停留在心理和社會層面上,不宜過度宣傳。

但在多個電商平臺,大多數店鋪都宣稱其產品具有養顏美容、滋陰潤燥、抵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同時,為了獲得高銷量、塑造中高端的品牌形象,一些燕窩品牌在打廣告上絕不手軟,比如燕之屋先後選用劉嘉玲、林志玲等知名藝人作為其形象代言人。

營養價值眾說紛紜

據新華社消息,廣州海關5月12日通報,5月8日,廣州海關開展「奮戰09」打擊燕窩走私專項行為,共打掉7個走私燕窩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查證走私燕窩約19噸,初步估算該案案值達1.33億元人民幣。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多年來,我國對燕窩進口有著嚴格的監管,自2011年「血燕」事件發生後,為配合國家「東協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原國家質檢總局分別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籤署了輸入燕窩產品的檢驗檢疫和衛生條件議定書,只有獲得國家認監委註冊的燕窩及其製品的加工企業,才能向我國出口燕窩產品。

燕窩為雨燕科金絲燕及同屬燕類用唾液與絨羽等混合凝結所築成的巢穴,主產地在東南亞地區,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燕窩消費國,但缺少金絲燕的生產環境,幹燕窩原料全部依賴進口。現在消費者在國內市場上見到的即食燕窩或燕窩衍生品,是由於燕窩加工而成。

此外,中國檢科院多年來一直跟蹤開展燕窩質量安全研究和燕窩準入註冊技術支持工作,並開發建立了「中國燕窩溯源管理服務平臺」,該平臺於2013年12月25日上線運行。截至目前,獲得我國註冊的境外燕窩產品加工企業已達59家,這些企業均納入了中國檢科院的溯源體系,該平臺對其輸華燕窩產品進行溯源管理,並在其輸華燕窩產品的最小銷售包裝上加貼CAIQ溯源標籤,實現進口燕窩的全程可追溯。

業內普遍認為,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尚未正式出臺之前,該溯源標籤對於燕窩行業來說相當於識別合法合規燕窩的「身份證」,消費者可通過溯源標籤查詢獲取產品信息,如果沒有這一標籤,基本可判斷為非正規渠道進口的燕窩,即為「水貨」。

在電商平臺上,「水貨」燕窩並不少見。記者以代理產品名義,輾轉與巢派燕窩的銷售人員孫斌(化名)取得聯繫。孫斌稱,作為燕之初公司的獨立品牌,巢派上個月推出了新品鮮燉燕窩,主要面向線上渠道,比如微商、抖音直播、淘寶直播。談及該產品是否具有溯源碼,孫斌直言不諱地說,「我們這個產品上新不久,都沒有溯源碼,可能後期市場做好了,推出高端產品時會貼上溯源碼吧。溯源碼的作用就是讓顧客放心,但是國家也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有溯源碼。」

針對進口通關、溯源標籤相關問題,記者致電致函了巢派燕窩相關負責人,其表示,「沒有時間接受採訪。」

另一家名為「健康養之道」的拼多多店鋪客服告訴記者,「(我們的)燕窩產自印尼,走廣東海關過來的,下單就發溯源碼,連結可以選擇,沒有溯源碼的都是過haiguan(海關)沒有交shui(稅)的,走si(私)過來的相對便宜。」

記者注意到,5月14日,在「健康養之道」店鋪購買一盒沒有貼溯源碼的50克燕盞要花1300元,這一價格比相同重量、貼有溯源碼的類似燕盞便宜110元,而且無溯源碼產品數量佔該系列產品數量的三分之二。

一名不願具名的燕窩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根據行業估計,我國市場上目前所售燕窩,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並非通過正規渠道進入中國境內,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國家強制統一的燕窩購銷規範以及食品安全標準急需建立起來。隨著國家目前對燕窩行業打擊走私力度的加強,行業將逐步走向規範。

瘋狂的燕窩

通過「地下通道」流入中國境內後,如果遇到黑心商家,「水貨」燕窩還會被染色、刷膠,行業人士對此秘而不宣。

青島市飲食文化研究會會長王錫芬曾對媒體透露,目前市場上燕窩造假主要有三種:一類是用化學物品,像食用膠、澱粉之類進行偽造,表面上看上去跟燕窩很像,但是在煮的時候煮不爛,沒有營養價值;第二類是用替代品濫竽充數,最常見的是海產品,像低劣的海蜇之類的,添加一些澱粉、食用膠甚至皮革膠來定型;第三類就是用豬皮等膠原蛋白類產品增加膠、澱粉來做的成品。

一名食品安全專家告訴記者,最優質的蛋白質就存在於日常的食物中,比如牛奶和雞蛋,而幹燕窩中含有約50%的蛋白質,30%的碳水化合物,10%左右的水分以及一些礦物質。《中國青年報》也曾刊文,著名打假人士方舟子博士考證,燕窩、魚翅者流,並無特殊的營養成分,營養價值連雞蛋都不如,僅僅是因為物以稀為貴,才成了中國人推崇的養生極品。

對此,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燕窩市場專業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從營養素角度進行比較,燕窩鈣、鎂、鋅、鐵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顯著高於雞蛋。雖然燕窩中蛋白質和能量含量高,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但比例不夠合理,屬於「半完全蛋白」。可以說在蛋白質的吸收利用上,雞蛋比燕窩具有優勢,不過只要注意食物的搭配,完全可以通過「蛋白質互補」來提升燕窩的營養價值。燕窩和雞蛋各有所長,更不可能相互取代,作為日常補充蛋白質,當然首選雞蛋,如果選擇滋補品,看中的是唾液酸,希望增強免疫力,燕窩更適宜。

關於燕窩的營養價值,在多個電商平臺,大多數店鋪都在以「溯源進口」「綠色天然」作為賣點,宣稱其產品具有養顏美容、滋陰潤燥、抵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售賣的燕窩產品品類眾多,包括即食燕窩、鮮燉燕窩,甚至還出現了很多燕窩衍生品,比如燕窩餅乾,還有針對女性的燕窩化妝品。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獲得高銷量、塑造中高端的品牌形象,一些燕窩品牌在打廣告上絕不手軟,比如目前市場上體量最大的企業燕之屋,其先後選用了劉嘉玲、林志玲等知名藝人作為其形象代言人。有消息顯示,2008年9月~2010年9月,劉嘉玲代言燕之屋的代言費高達500萬元。

朱毅告訴記者,燕窩中活性成分的功效目前還停留在動物實驗水平,人類益處更多停留在心理和社會層面上,不宜過度宣傳。畢竟很多燕窩衍生品,像燕窩餅乾是深加工的,燕窩含量極少,不見得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大家對燕窩消費要有一顆平常之心,並且具備一定的鑑別能力。

她指出,最近八九年間,得益於國家政策和微商、電商紅利,國內燕窩行業急速膨脹,但是燕窩本身屬於資源性產品,無法進行工業化生產和重資產投入,這是行業結構決定的。現在只有少數幾家品牌的體量較大,國內大部分燕窩企業仍然是在賺快錢,主要是在賣渠道,靠代理加盟賺錢,行業毛利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高,總體來說,行業小眾而分散。

朱毅認為,燕窩的產品特性符合當下大健康的消費趨勢,一些城市中產階層之所以願意為此買單,看重的不僅是營養學價值,還有心理學、社會學價值。企業要在生產和品牌方面下更大功夫,打消大眾對於「血燕」和走私燕窩的恐懼,提高對正規燕窩的認識,行業才能更快成長起來。

相關焦點

  • 燕窩行業亂象:大肆宣傳功效 「水貨」擠佔正牌軍
    來源:中國經營報燕窩行業亂象:大肆宣傳功效 「水貨」擠佔正牌軍本報記者/金貽龍/蔣政//北京報導近期,廣州海關破獲億元走私燕窩大案的消息不脛而走,使得燕窩行業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燕窩中活性成分的功效目前還停留在動物實驗水平,人類益處更多停留在心理和社會層面上,不宜過度宣傳。但在多個電商平臺,大多數店鋪都宣稱其產品具有養顏美容、滋陰潤燥、抵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 啥玩意燕窩自由?我呸!
    在古早滋補品的蠻荒年代,阿膠就是行業中的頂流。2009年私募教父趙丹陽,在紐約曼哈頓的Smith & Wollensky牛排店,和巴菲特共進午餐時,老趙就送了老巴兩件特產,一瓶茅臺酒和一盒東阿阿膠。這也凸顯出高端滋補品的一大特點:主要用來送禮。
  • 絕大多數燕窩都是「水貨」 甚至是假貨
    如今,市場上售賣燕窩的滋補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然而根據資料顯示,全國每年進口燕窩1噸左右,市場消費量卻高達350多噸,巨大的反差,令人心生疑竇。這越來越多「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燕窩究竟來自哪裡?是否有其身份證明?記者昨前兩天走訪市區10多家燕窩店後發現,其中暗藏玄機。
  • 啥是燕窩自由,這波智商稅竟然輪到我身上?
    一開始,阿膠的主要功效是傳統上的「補氣血」。但是「補氣血」這個說法就非常含糊,不夠具體,也不夠現代。於是營銷人員又看準了阿膠的成分,將其中的膠原蛋白作為賣點。在古早滋補品的蠻荒年代,阿膠就是行業中的頂流。
  • 辛巴被調查 小仙燉遭處罰 燕窩行業為何亂象頻出?
    辛巴被調查、小仙燉被處罰……燕窩市場亂象暴露在公眾視線。在業內人士看來,燕窩行業發展還處於初期,缺乏規範化建設,部分企業經營基礎較為薄弱,受網紅文化刺激、資本進入後希望企業加速擴張變現,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行業亂象頻出。
  • 燕窩能抵抗新冠病毒 這只是燕窩行業虛假宣傳冰山一角?
    目前獲得中國註冊的馬來西亞燕窩企業有16家,印尼燕窩企業有8家。燕窩行業資深人士張之剛表示,朋友圈一些賣燕窩的微商,有一些可能連溯源碼是什麼都不知道。她們銷售的燕窩,很大一部分是走私的三無產品,不能保證品質。公開資料顯示,微商在朋友圈賣出去的散裝燕窩,佔據了市場50%以上的份額。現在微商和電商貢獻了燕窩行業近九成的營收。
  • 燕窩報關毛燕進口水貨燕窩走私燕窩加盟燕窩招商燕窩品牌正宗燕窩
    燕窩報關毛燕進口水貨燕窩燕窩走私燕窩加盟燕窩招商燕窩品牌正宗燕窩燕窩咱現在也吃得起了,這種高端保健滋補品真的有效嗎上班路上,電臺中傳出一個廣告,一個女聲娓娓道來:「我嘗過婚姻的味道,我嘗過媽媽的味道,但是我卻從沒嘗過燕窩的味道……」,同事對此廣告嗤之以鼻,吐槽:你還沒嘗過泥巴的味道,
  • 網售「奢食品」背後:假貨擠佔正牌 高價難買真品
    新京報記者近日選取神戶牛肉、燕窩、松茸、海參這4種「奢食品」進一步重點調查發現,這些「奢食品」價格不一,同種商品的價格之差甚至高達30倍,以假亂真、傍名牌、虛假宣傳等亂象叢生。  早在2001年就被我國禁止進口的日本神戶牛肉,網購平臺上不少見,原來多是澳洲牛肉借著「神戶」的名氣;近兩年才剛解禁的進口燕窩,網上也湧現大量水貨;長得相似、實則不同類的姬松茸則常被拿來冒充昂貴的松茸;山東海參、福建海參冒充大連海參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 揭秘即食燕窩的暴利黑幕!
    辛有志在直播間澄清後,本以為此事會就此結束,但是沒過幾天,打假人王海發出的一則檢測報告直接把這次的燕窩事件推上了風口浪尖!王海在社交網絡上發布的一則檢測報告中稱,經過一系列的系統檢測,辛有志大肆宣傳售賣的即食燕窩實則是風味飲料,檢測結果顯示,這款產品的蔗糖含量為4.8%,碳水化合物為5%,說白了就是糖水!
  • 近150億市場,竟然9成都是水貨,不少人上當
    其實與其說是消費者盯上了燕窩,不如說是燕窩行業盯上了眾多養生大軍。隨著燕窩越來越火,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最近幾年,不同的燕窩品牌如雨後春筍一般接連出現,在商家的改革下,燕窩的種類也多得眼花繚亂。
  • 網際網路銷售模式助長保健品市場亂象
    然而,中國保健品行業在歷經30年高速發展的同時,一些亂象也逐漸浮出了水面。其中不乏經營多年的大品牌。2018年12月28日,權健集團涉嫌虛假宣傳、傳銷等問題被集中曝光,天津市武清區市場監管局已對其涉嫌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 辛巴公司被立案調查 燕窩行業水有多深
    然而,辛巴涉事燕窩並非只是這個行業的偶然,此次事件背後的高價低成本、代工生產品質難保證、誇大宣傳、虛假宣傳等市場亂象也浮出水面。辛巴公司被立案調查據媒體報導,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辛巴燕窩造假事件調查的重點產品是相關公司售賣的燕窩,同時其售賣的其他產品也在調查範圍之內。
  • 辛巴被立案調查 燕窩行業水有多深?
    從信誓旦旦地發布律師聲明,稱其所售燕窩為合格正品,到提出「退一賠三」的解決方案,「辛巴燕窩造假事件」歷經多次反轉。然而,「辛巴燕窩造假事件」並非只是燕窩行業的個案,此次事件背後的高價低成本、代工生產品質難保證、誇大宣傳、虛假宣傳等市場亂象也浮出水面。辛巴公司被立案調查 12月8日,有消息稱,辛巴燕窩造假一事被廣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立案調查。
  • 燕窩真的有效果嗎?起底燕窩市場亂象,你吃的燕窩可能只是糖水!
    【燕窩真的有效果嗎?】一些補品的「貴」,不在營養,在「稀罕」,就是所謂「物以稀為貴」。真正分析起所含的營養來,還真不及一些尋常食物。到底燕窩從什麼時候開始這麼值錢了?其實燕窩受寵源於唐朝廚師的謊言。皇帝初嘗後對味道深感不滿,這就意味著獻寶的人失寵或者廚師要掉腦袋,廚師為此想了一條計策,他告訴皇帝此物珍貴異常,具有延年益壽、滋陰壯陽的功效。對於皇帝來說,這不亞於天授聖物,從此燕窩鹹魚翻身,成為飲食瑰寶中的王者。
  • 40元燕窩成本不到1元,即食燕窩收割智商稅?
    「燕窩其實是一場騙局?」 「即食燕窩就是糖水?」 「燕窩到底有沒有滋補美容功效?」 《2019年中國大健康消費發展白皮書》顯示,在滋補養生類目中,燕窩獨佔鰲頭,成交額佔比接近三成。
  • 300億燕窩行業打假,辛巴翻車,小仙燉還能紅多久?
    王海認為,小仙燉本質是含有燕窩成分的八寶粥;同時,燕窩營養價值並不高,完全是「智商稅」。野蠻生長的燕窩行業,以及迅速崛起的行業巨頭小仙燉,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其實,王海不只將矛頭指向辛巴,更是指向了整個燕窩行業。王海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燕窩本身就是「智商稅」,且利用燕窩為賣點的虛假宣傳的品牌不只茗摯一家,並點名網紅燕窩品牌小仙燉虛假炒作。1元成本?
  • 兩月兩起燕窩走私案背後:趕超阿膠九成是水貨,一公斤賺數千元
    九成為水貨,每公斤賺數千元熟悉宮廷劇的人應該知道,我國幾乎不生產燕窩,而是「由南洋諸國進貢」。數據顯示,2014-2018年,我國合規幹燕窩的進口量分別為3.09噸、22.5噸、37.1噸、81.4噸及105.2噸。進口國為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
  • 「快手一哥」辛巴被立案調查 燕窩行業水有多深?
    「辛巴燕窩造假事件」又有新進展。12月8日,有消息稱,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辛巴公司立案調查。從信誓旦旦地發布律師聲明,稱其所售燕窩為合格正品,到提出「退一賠三」的解決方案,「辛巴燕窩造假事件」歷經多次反轉。然而,「辛巴燕窩造假事件」並非只是燕窩行業的個案,此次事件背後的高價低成本、代工生產品質難保證、誇大宣傳、虛假宣傳等市場亂象也浮出水面。
  • 40元燕窩成本不到1元?即食燕窩收割智商稅?
    引人矚目的是,作為傳統滋補品的燕窩,正成為青年群體養生與饋贈消費的心頭好。在朋友圈各種燕窩營銷廣告刷屏,電商平臺直播網紅也紛紛帶貨即食燕窩背後,卻是產品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亂象。王海在2018年底開始關注即食燕窩行業,今年7月,王海發布小仙燉燕窩騙局報告,據其送檢結果顯示,小仙燉鮮燉燕窩含量僅為0.6%,小仙燉宣稱的「燕窩固形物含量大於等於90%」也是假的,其燕窩方便粥中90%以上的固形物為水分和未標示的海洋魚膠原蛋白等增稠劑穩定劑合成的果凍樣凝膠。
  • 辛巴燕窩門,王海只是「槍打出頭鳥」 關注行業亂象橫生的根源
    「燕窩變糖水」,日前,網紅辛巴直播帶貨的燕窩事件,讓輿論譁然,有人為其憤怒,大喊「上當」,有人為其解圍,甚至「抱打不平」。但無論如何,賣的沒有說得好,這或許是「共識」。對此,不少網友認為,難道燕窩出問題,僅僅是對銷售團隊的「聲討」,那麼涉事燕窩廠家或品牌方呢?可人家品牌方回應稱,賠償是辛選單方面發出的聲明,與品牌方無關,且該品牌合法合格,相關行政單位全面檢測報告他們也可以出具。並稱他們提醒過辛巴團隊,賣得就是飲品,而不是燕窩,但是為了營銷效果,辛巴還是稱自己賣的就是燕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