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遊戲,用孩子的視角講述抗疫故事

2020-07-25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第十屆江蘇書展上,趙菱、張曉玲和顏青三位作者攜帶6冊戰「疫」暖心繪本,站在少年兒童的角度,將戰「疫」過程中不同家庭、不同生命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以及人們在面臨困境時展現出的生存智慧與人間溫情一一呈現,引導兒童正確認識並應對疫情危機。

冒險、遊戲,用孩子的視角講述抗疫故事

三位作家在臺上分享自己的創作意圖

談起疫情,成年人的感受總是沉重、嚴肅的。但在孩子們的世界裡,什麼叫疫情,為什麼戴口罩,隔離在家意味著什麼反而都添上了不一樣的色彩。繪本《九千毫米的旅行》講述的是一對隔離在家的姐弟,用尺子測量門口到陽臺的距離共有九千毫米。疫情期間,姐弟倆把這九千毫米的距離變成了一場場精彩的冒險旅途。《九千毫米的旅行》的文字作者張曉玲在談到創作意圖時說:「世界範圍內的兒童在成長方面是存在著某種深層次的共通性的。」正是在疫情期間,這種共同性引起了更廣泛的共鳴。

生命,是疫情期間跳不開的話題。無論是病患、醫護人員,還是普通人,特殊時期下,人們湧現出更多對生命的珍惜、對陪伴的感悟。《爺爺的14個遊戲》中,作為醫護人員的父母前往武漢馳援,被隔離在家的爺爺和孫女成為了彼此的依靠。困境讓情感更加珍貴,爺爺用角色扮演的遊戲拉近了兩人的距離,也讓孩子在每一場遊戲中體會到了疫情間各行各業人員的艱苦奮鬥和無私付出。

冒險、遊戲,用孩子的視角講述抗疫故事

繪本部分內容

《愛數數的口罩》以一隻N95口罩的視角,完整展現了疫情來襲之下,人們購買口罩、疫情防護、捐贈醫療物資、醫護人員支援武漢、病患治癒出院的故事。這本書中,作者以童趣化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疫情防控的措施、全社會為這場疫情所作的努力、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以及家庭成員間的濃濃情意。

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原主席、著名出版人海飛表示要用大愛解讀突發而至的童年戰「疫」。「新冠肺炎肆虐期間,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命發生了很多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故事。」

冒險、遊戲,用孩子的視角講述抗疫故事

現場書籍

記者 王宛璐 喻婷 柏麗娟 朱奕歡 高行健

相關焦點

  • 浙商大研究生思政課堂:用英語視頻講述中國抗疫的感人故事
    「這也是我們思政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一份課堂作業,老師策劃開展了『以專業為基,講好抗疫的中國故事』主題的時政評論和『海外看中國』的課堂展示環節,從多個視角講述抗疫的中國故事,傳遞中國好聲音。」  劉露雅是英語筆譯專業研一學生,她說,現在正是需要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的時刻,面對疫情,中國政府採取了切實有效的防控措施。
  •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12-09 17:27 來源
  • 他們向險而行書寫媒體擔當:講述真實感人抗疫故事
    他們是參與者、觀察者、記錄者、傳播者,他們記著初心、記著擔當、記著堅守,他們用筆桿、鏡頭為大家講述一個個真實的、感人的抗疫故事。 在第二十一個中國記者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走進記者的世界,一起去了解他們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是如何記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又是如何呈現一個個真實感人的鏡頭。
  • 《動物城保衛戰》講述深圳抗疫故事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周倩) 近日,羅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出抗疫主題兒童繪本——《動物城保衛戰》,用「動物城」「保衛戰」等卡通元素生動還原了深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景,並將預防傳染病、保衛健康的理念深植孩子幼小的心靈。
  • 外國人講述中國抗疫故事《凱哥日記》中英文版新書發布分享會在渝...
    王凱從外國人的視角講述了中國抗擊疫情真實情況,並分享了他在重慶生活的所見所感。自2014年8月起,王凱與妻子王曉琳在重慶生活,就職於重慶外語學校,是重慶國際傳播中心的兼職審稿編輯。2020年上半年居家隔離的日子裡,他用日記詳細記錄了每天的生活日常。
  • 《千與千尋》講述了兩個故事,而冒險的故事給大家的啟發更大
    《千與千尋》給我們講述的其實是兩個故事,一個是不要被眼前的物質所誘惑,要保持初心,另一個是年少的千尋不得已走上冒險之路獲得成長,並找回了自己也找回了家人也找回了初心,給大家直觀感受的也許是第一個故事,畢竟千尋是因為爸媽被食物所誘惑而變為豬,所以開始整個故事,但其實,第二個的故事給當下我們的啟發更大
  • 扮演貓咪 開放世界故事冒險遊戲《和平島》公布
    《和平島(Peace Island)》是一個開放世界遊戲,在遊戲中玩家扮演貓咪展開冒險,日前正在國外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集資。眾籌目標是25000美元,目前只籌到2747美元(60名支持者),還剩下24天時間。
  • 戰疫護衛英雄走進中山職校,與學生講述抗疫故事
    戰疫護衛英雄徐小護講述抗疫故事8月27日上午,抗疫一線戰士、援鄂醫務人員徐小護來到湘陰中山職業技術學校,分享戰「疫」經歷,為學生們帶來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武漢戰疫護衛英雄---徐小護為學生們講述了自己在武漢的抗疫故事
  • 超好玩的三款高畫質冒險類手遊,遊戲的畫質原來也可以這麼高
    大家最近是不是又沒有遊戲玩了,不要著急小皮這些天又找到了幾款不錯的冒險手遊,並且畫質是相當高的!小皮試玩過後從來想到原來手遊也能有這麼高的畫質,讓你在玩的過程中也能享受畫面的優質感!奇異人生《奇異人生》是一部由SE社和DONTNOD Entertainment聯手打造的敘事冒險遊戲,該作講述了一個高中女生在神秘失蹤五年後,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探索真相。遊戲分為五章劇情,可以穿越時空、倒帶人生。在遊戲中玩家做出的選擇及其後果將改變整個故事走向。
  • 《開學第一課》節目預告,帶孩子聽鍾南山講述感人的抗疫故事
    節目將邀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以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張文宏、吳尊友、毛青等,共同講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
  • 第三人稱動物視角冒險遊戲《逃離生存系列》專題上線
    中文名稱:逃離:生存系列英文名稱:AWAY: The Survival Series製作公司:Breaking Walls發行公司:Breaking Walls遊戲類型:冒險遊戲AVG遊戲平臺:PC遊戲語言:英文發售日期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
    一個話筒傳知識,一根網線系師生,一臺電腦表師情……抗擊疫情鬥爭中,魏金君用行動演繹戰「疫」之歌。魏金君是全國模範教師、齊魯名師、省首批齊魯名師領航工作室主持人。延時開學期間,中小學生居家學習,英語學習往哪個方向努力呢?魏金君認為很好的一點就是要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
  • 講述抗疫故事 唱響友誼之歌
    ,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醫療專家、視頻博主等友好人士,以音樂、舞蹈、故事分享等形式,以英語為主要語言,唱響關於中外友好交流、守望相助、勠力抗疫的友誼之歌,傳遞共建更加美好地球家園的國際社會正能量。  歌聲唱出廣州2020年戰「疫」故事  這場音樂故事會是一場聽覺盛宴。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土耳其駐廣州總領事夫人Tulu ICOZU AYKAN帶來震撼的女聲獨唱。「第三首歌曲展現了20世紀土耳其風格音樂和詩意。」AYKAN解讀了自己的選歌,「這首歌是從土耳其民間音樂主題創作的。我也藉此預告我們將在2021年慶祝中土建交50周年。」
  • 講述抗疫故事 傳遞榜樣力量——八裡臺鎮黨建辦舉辦新黨員「築基...
    內容提要: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學習抗疫英雄的先進事跡。6月4日,八裡臺鎮黨建辦舉辦了新黨員「築基」培訓活動,特別邀請津南區支援湖北的一線抗疫人員講述抗疫故事。來自全鎮各村居、機關、「兩新」組織、衛生院的黨務幹部及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共100餘人參加。
  • 藍天救援隊走進晴川學院 講述抗疫故事分享急救知識
    武漢藍天救援隊隊長張泉分享抗疫故事。(胡秋璇 攝)武漢晴川學院楊梓欣同學分享抗疫故事。「抗疫工作很辛苦,但一想到是為人民與國家付出,可以盡最大努力拯救每一個鮮活的生命,渾身又充滿了幹勁。」11月4日,「抗疫英雄進校園」暨藍天救援隊應急救護知識培訓會在武漢晴川學院舉行,為同學們講述抗疫故事,分享急救知識。
  • 一款第一人稱視角動作跑酷遊戲
    世上的遊戲千千萬,有許多好玩的遊戲由於缺乏宣傳,所以不被廣大玩家所熟知。在這裡小白每天會為大家推薦一款評價很高但是不太出名的遊戲~《鏡之邊緣》(Mirror's Edge),是一款由瑞典EA DICE遊戲工作室開發、美國藝電發行的第一人稱動作遊戲,遊戲從跑酷運動中獲得靈感,以「第一人稱」和「動作跑酷」的結合為主要特色。
  • ...最美逆行者》以現實主義創作彰顯偉大抗疫精神和感人的中國故事
    以「小切口、小人物、大情懷、大主題」為創作思路,以「真實、鮮活、溫暖」的現實主義創作基調,反映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用電視劇的藝術形式生動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開學第一課,張伯禮等老師講述抗疫故事,少年強則中國強
    近幾年的9月1日,都會和孩子一起看看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暑假,還和孩子一起重溫了一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恰同學少年》講述的是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範大學求學期間的故事,青少年時期的毛主席已經展現出超越普通人的求索精神和高遠志向,讓人心懷敬仰,心緒澎湃。
  • 牡丹區3名教師用英語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牡丹區第四小學楊曉珍、石姍姍、李俊可3位老師創作了《以信仰之名·譜使命擔當》微視頻,用英語講述了中國抗「疫」故事。在這段長達7分鐘的短視頻中,3位老師發音標準,聲音動聽,用英語講述了中國抗「疫」故事,詮釋了抗「疫」英雄的使命擔當,表達了對抗「疫」英雄的崇敬之情,飽含了對廣大學子的殷切期望,讓人觀看後深受鼓舞。
  • 《大護法》導演不思凡推新作《大雨》,用中國風講述少年冒險故事
    談起這部新作,不思凡用「中國風」「幻想」「突破」三個關鍵詞來形容。「《大雨》是一個孩子尋找父親的冒險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呈現一個完全原創的幻想世界。」不思凡說,這個故事的起源,可能跟他的思維習慣有關。「我小時候的生活的環境,總是自己一個人跑到山裡去,這種探尋未知世界的感覺,可能特別能引發我的創作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