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根 朗讀:劉猷峰
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神(來:6:1)。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透過希伯來書的這節經文,我們分享一個題目:竭力追求、超越自我。
有時候我們信主的年日與靈命的長進常常不成正比,信了幾十年,按信主的時間和所受的教導,應當可以教導那些初信和幼稚的人。可是,不但沒長進到更深的一步,反而停滯不前,甚至退步到一定程度。正如不及格的學生,本該高中畢業了,卻蹲在小學裡一年級老是留級,還需要另外再補習。
經文勸勉: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離開不是離棄,正如數學中的幾個數字,一年級就學會了,但不能只會認寫,還要進一步學習應用到加減乘除,還要延伸到高等數學……不能停留到簡單的認知階段,乃是要離開啟蒙的開端,降服於主的帶領,竭力追求進深到成熟的地步。根基與開端意思是相同,不必再立根基,是指不要老是在信仰的初級階段上徘徊。正如數字的基礎從一到十,三歲的孩子需要學,三十歲的大人早就知道明白,卻還是停留在這簡單的認知階段,信主的人絕不能把起頭當作終點。
人的惰性是阻礙人超越現狀的最大阻力,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其實,每個人骨子裡都不安於現狀,無論生活、事業和靈性上都渴望突破自我,進入到更新更豐富的狀態。我們有時候會陷入一種瓶頸,這種象瓶子的頸部一樣的關口,只有往上突破才有出口,有所突破就需要付出行動和代價。
走出開端,超越現狀,必須竭盡全力的追求,才能穩步長進。竭力追求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勤奮。《孔雀》舞蹈劇巡演之時,舞蹈皇后楊麗萍接受採訪說:別人是跳舞的,我是跳命的。楊麗萍卓越輝煌的背後,是玩命似的竭盡全力,是勤奮和汗水的結晶。一個人生命的質量與其勤奮付出,追求卓越的努力永遠成正比,不管選擇努力的領域是什麼。信仰也不例外,經文教導:盡心盡力盡意愛主,盡乃是用最大的力量,力求達到最大的限度。我們往往在`盡『上達不到。不是不盡,乃是不能竭盡。
主耶穌來,不僅是讓我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得生命只是起步,得更豐盛的生命才是目標!驕傲者,總以為自己已得的太多,便固步自封,原地打轉。懶惰者,總貪圖安逸舒服,便不會有饑渴如鹿的心。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在生活和靈性上竭力追求的人,都有一個特點:惜時如金,看古聖先賢們,哪一個不是早起親近神,夜晚要靈修。為什麼別人靈性高悟性好?而自己信了十幾年耶穌,卻還如嬰孩不能吃饅頭?那是因為別人有一顆追求的心,那是因為別人能殷勤去做,努力尋求。貧窮是因為人不辛勤勞作,缺乏是因為人太懶惰,人種的什麼就收什麼,種的是勤奮收的是碩果,種的是懶惰什麼也收不著。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流淚撒種的才能歡呼收割?,手懶的要受貧窮,手勤的卻要富足,懶惰人羨慕卻無所得,殷勤人必得豐裕。這話一點不假。
靜止固定,不肯改變和發展,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作為一個信徒,不僅僅靈命上要長進,工作事業上,恩賜服侍上,都需竭力追求,超越現狀。如果把一張白紙比作基督道理的開端,比作已立好的根基。我們可以在這張白紙上,進一步追求創新,可以繪出不同的美麗圖案,可以書寫讚美的詩篇……只要願意做,神就會幫助我們在真理的基礎上,讓其一點點進步,一步步豐富。如果主交給我們的這張白紙,我們懶得動用它,讓它躺在一邊睡大覺,它就永遠是一張白紙。
如果一個信徒有唱詩的恩賜,不應該只停留在會唱的階段,還要學會練習科學的發聲,還要學會唱的技巧,在現有的條件和優勢中,更上一層樓,力求把更完美的聲音獻上,甚至還可以突破到自己也能拿起歌詞設計旋律。當然這需要一個追求的過程,超越自我不是一口吃個大胖子式的拔苗助長,日常生活中的一點點改變,一點點的創新,一次次的自我約束,一回回經歷中的信心長進,一次次靈修時的亮光,一次次默想中的沉澱,都是一個小小的超越和突破。
一個討神喜悅的基督徒,絕不會逗留在初級小學,他會緊緊抓住神的雙手,一步步拾級而上,在成聖的靈程路上,竭力追求,超越自我。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這是神的應許。
?為人父母,絕不喜歡自己的孩子二十歲的年齡,卻只有十歲的心智。天上的父神,也絕不喜歡自己的子民,信主信了二十年,卻還如孩童般不見進步。「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許許多多信仰上的朱儒症,其癥結不是缺餅少水,乃是不思進取的惰性所致。
親愛的弟兄姊妹,求神引導幫助我們在成聖的道路上竭力追求,勤奮努力,進到完全。求神賜給我們智慧和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夠突破現狀,超越自我,活出更有質量的人生。
聖網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