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上學路:體溫37.3度,折騰一上午

2020-12-11 方寸之晨

早上,大寶一覺醒來,就順手拿出耳溫計給自己測體溫。忽然大寶尖叫起來:天哪,37.3度。我剛準備在釘釘上給娃健康打卡,聽到娃的尖叫,嚇得手機差點滑落。

我連忙對大寶說:測另一個耳朵。大寶馬上照辦,又是一聲尖叫:這只是37.4度。緊接著,大寶就大哭起來:我還怎麼上學,哇,我的綠碼會不會變成黃碼。

我一邊安撫大寶:沒事沒事,大不了今天請假。一邊給大寶班主任老師打電話,和老師商量該怎麼辦。老師給的意見是:今天學肯定是不能上了,去學校體溫肯定不過關,索性就讓大寶在家歇一天,讓我去學校給孩子把今天的作業本拿回家。

在我的安撫下,大寶也漸漸平靜下來,特別是忽然想到自己相當於比別的同學多放了一天假,不由地竟有些雀躍起來了。我也就放心地去上班了。

剛到單位,接到了大寶學校老師的電話,估計是把健康情況做匯總的老師。這位老師的大意是:孩子的體溫在37.3、37.4度,這個算臨界點,必須到婦兒醫院的發熱門診做檢測,發熱門診顯示溫度是正常的,到時候孩子就可以返校,否則還需要打一堆的返校證明。要擱以前,孩子這個溫度,我肯定不會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的,但現在是特殊時期,我只好又匆匆回家接娃去婦兒醫院。

剛在家裡自由自在地玩耍的大寶,聽說又要去醫院檢查,又嚇壞了,並且腦補各種畫面:哦不,要核酸檢測了對不對,我會不會被隔離,我的碼會不會變黃碼……這個時代的孩子懂得實在是多,懂得多也煩,不太好哄。

醫院的發熱門診好多人,分診臺兩個護士全副武裝在做各種登記,恨不得分出三頭六臂,今天的天氣,我穿個短袖短裙都覺得熱,她們一定是熱壞了吧。她們先讓我給家庭住址所在街道打電話報備,又讓我掃二維碼,又讓我寫保證書,然後給娃測溫。一測又是37.3度,她們也沒說明白,我也沒有多想,直接去掛了號。

看要過好久才能輪到看,我又打電話給學校老師說明情況。學校老師一聽我已經在發熱門診掛了號,驚道:這個溫度過一陣子再量可能就好了的,你現在掛了發熱門診的號,就只能按照發熱的流程來走了。我不太懂,問:發熱的流程是什麼意思?老師說:就是你要驗血,要核酸檢測……我也急了:那確實是麻煩。老師說:就驗個血、做個檢查還容易得,煩的是等核酸檢測的結果,現在出結果慢,要四五天。我快崩潰了:那不是要過好久,孩子還怎麼上學。老師表示已經掛了號就沒有辦法可想了。

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找分診臺護士商量,護士說:掛了號倒是可以退號,但孩子的體溫是37.3度,這個要做發熱處理的。我心想,說不定是剛才帶娃來的時候走得急,又加上天熱,所以娃會熱一些。護士也幫我想辦法,說讓我用下口腔溫度計,但是不能用腋溫。大寶聽說要用口腔溫度計,又躲在後面:裡面是水銀,我不小心咬碎怎麼辦。好吧,是我科普做得太好了,讓娃知道太多。

無計可施,又耗了一會兒,我和護士商量:那再給娃測一下耳溫吧。護士看了我一眼,說:好。一測,37度。她說:去退號。得嘞,退好了號,護士又給我開了證明。總算可以帶娃回家了。打電話給老師,老師也很高興,說:那等她狀態好點,就可以回學校上課了。

對這件事,有幾點感想。一,現在的精密智控做得不錯,無論是醫院還是學校,都把好關,確實做到每一個孩子負責就是對所有孩子負責。二,更加想念那些不用因為體溫雞飛狗跳的日子。三,還是有很多事情是小馬過河,多問多溝通,尋求最好解決方法。

相關焦點

  • 嬰兒體溫37度正常嗎 嬰兒體溫37.1頭有點燙怎麼辦
    一個多月的嬰兒體溫37度正常嗎我們常常會發現我們的體溫會比其他人要高,感覺到冷,用體溫計測量的時候,只有三十七度,那麼腋下體溫37度算發燒嗎,發燒怎麼退燒比較好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
    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每天測量體溫是我們的日常操作,現在也有不少人復工了,進單位前或回家時或都需要測體溫。很多細心的人就發現了測量額頭、手腕和耳後,得到的溫度有所差別,那麼人的正常溫度到底是多少?測量哪裡更為準確呢?超過多少度才算是發燒?還有在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就越強的說法,又是否真實?關於體溫的一些知識,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 成年人正常體溫是多少度?體溫37度算發燒嗎?看醫生怎麼說
    在多數人看來,37攝氏度是正常的體溫,超過37度就是發燒了,但真的是這樣嗎?成年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下面醫生給大家詳細說清楚,可能很多人一直以來所認為的並不是很正確的。成年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37度是大家一直以來認為的正常體溫,一般來說,這是正確的。不過醫生也提醒大家,人的體溫不是固定一個數值不變的,每個人的體溫不完全一樣,測量不同的部位得到的體溫也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測量腋溫是常見的方式,腋溫在36-37.2之間是正常的範圍。
  • 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體溫37度和36.3度,分別說明什麼?
    雖然今年已經快過去了,但相信很多人依舊還是有經常測量體溫的習慣,誰能想到每天測量體溫竟然能變成日常操作,不過畢竟已經還沒有全部結束,時不時地還會冒出病例來,我們依舊要做好防護和檢測。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37度和36.3,分別說明什麼?真的是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嗎?
  • 初三學生開學體溫檢測37.3度,卻被要求進行自費隔離14天,怎麼辦
    初三孩子在5月6日上學,體溫檢測為37.3度,不問緣由就讓120拉去自費隔離14天?我認為這樣的行為確實有點奇怪,人體正常的體溫是36.5-37.3度,而37.3度基本上屬於正常體溫的範圍,而老師卻不問緣由也不做任何檢測就讓120拉去自費隔離?
  • 成年人體溫為多少度,算發燒?體溫一直是37度,正不正常?
    特殊時期,測量體溫成為了家常便飯,只要是去公共場合,幾乎都要先測量體溫,在測量體溫時,聽到體溫是36度多會很放心,但凡聽到是37度,就會比較緊張了,需要再測量一次才安心。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不是以前都說37度是正常體溫嗎,怎麼現在一到37度就懷疑是發燒了?
  • 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度?37度就算發燒嗎?
    ,但是很多人對於體溫的正常範圍並不太了解,有些人以為只要超過37度就算是發燒了。那麼到底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度呢?按照專業標準來看,體溫正常值範圍是多少?通常來說,定義的正常體溫範圍在36-37度左右,但由於測量方式以及工具的不同,這樣簡單的定義就顯得不夠用了。一般來說,腋溫在36.0-37.0度是正常範圍,≥37.5就高了;口溫在36.3-37.2度為正常,上午≥37.2、下午≥37.7就高了;肛溫在36.6-37.8正常,≥38度算高了。
  • 成年人體溫為37度,算發燒嗎?一直是37度,需要看醫生嗎
    但是實際上,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正常的體溫到底應該保持在什麼數值,體溫37度算不算發燒呢?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說明一下。一、人體的正常體溫應該保持在哪個範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測量體溫一般是測量的的腋下體溫。
  • 你的體溫還有37度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下降30%!3招或有幫助
    在量體溫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你的體溫並沒有37度!而是在36度多一點。以前,人們普遍認為,人體的溫度是37度。那麼,體溫下降會給人體帶來什麼影響呢?人體正常的體溫是37度的說法,起源德國的一個內科醫生,他叫溫德利希。1851年,他收集了大約26000名正常人的體溫數據,發現大家的體溫基本上都是37度。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每天測量體溫是我們的日常操作,現在也有不少人復工了,進單位前或回家時或都需要測體溫。很多細心的人就發現了測量額頭、手腕和耳後,得到的溫度有所差別,那麼人的正常溫度到底是多少?測量哪裡更為準確呢?超過多少度才算是發燒?
  • 德馨: 體溫37.5度算發燒嗎 多少度算發燒
    人的體溫是否正常是有相應的範圍,超過了相關標準的話則屬於異常,可以考慮為發燒。一些人感覺到頭腦昏昏沉沉,人也沒有精神,這時候四肢也感覺到燙熱燙熱,經過體溫計一測量為37.5度。那麼,37.5度算不算發燒嗎?
  • 兒童正常體溫 兒童正常體溫上午和下午分別
    兒童正常體溫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 體溫高於37.5℃ 必須暫停上學
    商報訊為了預防和控制聚集性疫情發生及蔓延,省教育廳昨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學校在晨檢的基礎上增加午檢,每日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告晨、午檢和缺勤登記結果,一旦發現學生發熱體溫超過37.5℃,學校必須要求學生暫停上學,並及時就醫。
  • 孩子體溫超過37度是發熱?如何正確判斷?哪種體溫計好?
    到了醫院,一測體溫,37度3,可沒想到醫生說,沒事,這正常的,並不是發熱。欣欣不解了,體溫超過37度,不就是發熱了嗎?為何醫生說,孩子是健康正常的呢?其實,和欣欣一樣有這方面疑惑的家長有不少。最近我也收到不少寶媽寶爸的留言,比如:家長A:"孩子體溫超過37度,是不是就是發熱了呀"家長B:"給寶寶測量體溫,用哪種體溫計比較好呢?是水銀溫度計,還是電子溫度計..."家長C:「什麼時候可以給孩子量口腔溫度了呀,每次量肛溫,寶寶都很痛苦。」
  • 現代人正常體溫為什麼達不到37度?
    於是如你所見,無論是小區保安,還是村口大爺,又或是超市的守門員,都人手一把體溫槍:一路走、一路測。有網友調侃說:活了這麼多年,對體溫狀況的了解程度第一次超過了存款狀況。在很多機構,執行的標準是:體溫高於37.3度時,會認定為非正常發熱,需要立即送到醫院拍肺部CT以及檢測核酸,而37度到37.3度則要密切關注,絕大多數人的體溫都在37度以下,而且在如此特殊時期,人們都認為身體溫度較低者比較有面子。
  • 寶寶體溫37.3或37.4.或37.5算低燒嗎?
    護士一量,「沒啊,正常的」,「37.5度了,不是低燒嗎?」「真的不是,就是正常體溫……」 這樣的對話,小南每天都要聽到N次,聽得多了後,得,犧牲一下休息時間,給大家說說寶寶多少體溫正常、多少體溫算發燒吧。
  • 人類體溫已不再是37度!這很可怕!
    這一個月,大伙兒算是把這一輩子的體溫都量了。如果知道體溫低於37度,都鬆口氣,如果高於37度,都嚇到不敢喘氣!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人類的體溫其實是越低越可怕。而據研究證明,人類的正常體溫早已不再是37度了!那這意味著什麼呢?
  • 寶寶體溫37.6,午飯後38度多,小孩發燒到38度怎麼退燒?
    【育兒】寶寶上午量體溫還是37.6度,午飯吃完後體溫達到38度多,問下小孩發燒到38度多怎麼退燒? 1、小孩子更多的時候是由於體溫調節中樞的失調。 2、寶寶如果發燒在38.5℃以下,建議只用物理方法幫助寶寶降溫。
  • 體溫37.8度怎麼退燒?
    機體發熱體溫37.8度時,可敷貼退熱貼進行對症處理。退熱貼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物理降溫產品,具有降溫效果好,副作用少的優點。大多數退熱貼都是以高分子凝膠做為載體,主要作用原理是通過凝膠內水分的蒸發,帶走機體多餘的熱量,從而起到解熱降溫的目的。
  • 37度的正常體溫已成歷史,為什麼人類的體溫在降低?說明什麼?
    自去年疫情開始以來,量體溫可以已經說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家常便飯。量體溫時,我們會發現現在大家的體溫都是在36.5攝氏度左右。記得以前37度才是標準體溫,但現在會發現,多數人普遍達不到這個體溫。而有研究發現,近幾十年來,人類的基礎體溫在降低,已經從37度,降到了36.5度左右。那麼,威懾麼人類的體溫在降低?這說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