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塔林童話 時光釀就千面之城(圖)

2020-12-25 環球網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這座看起來甜蜜浪漫的小城有著口感醇厚的韻味和令人著迷的風姿。多少人只在它童話般的中世紀老城中逛了不到一個來回便匆匆離去,無緣邂逅塔林在千年時光中釀造出的千面風貌。波羅的海的溫潤海風帶來塔林秋高氣爽的九月,在這大概是全年最美的季節,我和同伴應塔林市政府之邀,在城中過上了地道的「塔林生活」,探索它中世紀的古老與傳奇,乘坐濱海電車拜訪當地人住在森林裡的家,在晴空下搭乘渡輪出海來到隱形離島奈斯島……

作別塔林已有一段時間,耳邊卻時常想起城中有軌電車穿梭經過發出的「鐺鐺」聲。電車時而穿過濃蔭密布的城市綠地,有如在森林中穿行;電車時而緊貼海岸線行走,仿佛激起的浪花隨時會拍打到窗玻璃上;塔林秋日的陽光溫暖地曬在靠窗的乘客身上。在這樣一座寧靜美好的城市,下一站目的地的意義變得可有可無,只要身在其中,便是最大的樂趣。

在中世紀老城雕刻時光

我們入住的塔林城市酒店坐落在塔林老城外,緊挨著維盧廣場,一條林蔭大道由廣場一直通往老城。也只是一盞紅綠燈的距離,老城新城的分割並不那麼明顯,古老城牆下一字排開的花店讓這裡沾滿生活的熱烈喧囂,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遊客都饒有興致地在簇擁的鮮花前認真挑選,店主也不著急叫賣,只是在一側微笑地看著你。

塔林老城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驕傲,這座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老城,富有建築的美,如蜜糖般惹人喜愛,叫人一見傾心。老城沿山而建,又分為上城與下城,上城是上流社會、宗教階層和封建權貴的聚集地,著名的託姆比亞城堡就坐落在上城。下城是商人和手工業者的居住地,石板路兩邊全是琳琅的店鋪和散發美味香氣的露天咖啡座,既有氛圍又有逛頭。對許多人而言,塔林感覺相對陌生,它在歷史上是漢薩聯盟的一個重要貿易據點,扼守著「歐洲十字路口」的絕佳地理位置,東歐的琥珀、北歐的原木、遠東的寶石全都在此匯集,吸引了南來北往的商人到此尋覓商機。一個又一個世紀過去,老城依然保持著中世紀的風格,多條鵝卵石小街,為遊人設下迷局。但仔細觀察後,你會發現,每條街道都以行業命名,如市集街、金飾街、藥店街、車夫街、鞋匠街、司令官街等。聖凱薩琳通道是一條狹長走道,沿著它可以走到聖凱薩琳教堂。這條通道的魅力所在是位於小巷南側的工作室。在小小的房間內,藝術家正用傳統的方式製作玻璃器皿、帽子、被子、陶器、珠寶、手繪絲綢和其他商品。城內街道狹窄,以石鋪路,閒步遊覽最佳。古老的塔樓遍布,庭院、餐館、教堂、修道院插布其間,只見尖塔高聳入雲,仿如兒時的積木城堡,「塔林」這名稱果然是名實相符的,有一種迷宮般的引人入勝的美。

無論你對歐洲中世紀的歷史了解多少,來到塔林老城,那段時光立刻在眼前鮮活起來,如果你也像我這般興奮點較低,一定會立刻進入「戀愛狀態」,迷上那段旖旎舊時光。看,老漢沙餐廳門口那身穿尖頭復古皮鞋的金髮小哥正招呼你進屋品嘗他們沿襲自14世紀的傳統美味,當你還在思考是不是要把午餐安頓在這裡時,門前恰好經過一隊吹拉彈唱的樂手,領頭的小夥子敲著鑼大聲地在宣讀著什麼,你尾隨著隊伍不知不覺尾拐入令一條街巷,卻發現自己來到一座古老的郵局門前,年輕的郵差用鵝毛筆幫遊客更正信封上的地址,到了發信時間他便站在門口吹響銅喇叭,提醒眾人抓緊時間前來投遞。有趣的是,塔林市郵局現在的標誌正是一個黃色的喇叭,象徵著傳統的延續。此外,市政廣場北側的老藥店也很值得一看,這間成立於1422年的藥店仍在營業,當是歐洲最古老的藥店。據說,那時生病的市議員曾在這裡購買風乾的青蛙腿、蟲皮和黑貓血。現在藥店仍出售比較傳統的藥物,同時也售賣以古法製作的杏仁蛋白軟糖。

開往森林的電車環遊

在一晚上的中世紀童話美夢中醒來,遠處傳來清晨第一班有軌電車的「鐺鐺」聲,街道上處處飄散著新鮮出爐的麵包和咖啡所散發的芳香氣息,開始了小城新的一天。

愛沙尼亞的秋季剛剛來臨,清晨微涼透亮的天光中透著清新。我和旅伴在酒店門前的車站跳上緩緩駛來的電車,開始我們一整天的「電車環遊」。從當地朋友張立的口中我們得知,塔林的有軌電車也是這座城市精心收藏的一件「老古董」,又稱作「叮噹車」,最初為馬拉有軌車,後發展成為有軌電車。今年正好迎來它的125周年紀念。8月底,塔林還專門舉辦了盛大的紀念活動,有軌電車公司專門拿出珍藏多年的各種老式「叮噹車」,進行環城巡遊。由此,不難看出塔林人對城市交通建設的重視與用心。

說到塔林的城市交通,不得不提到它的「免費公共運輸」計劃。今年開始,塔林成為歐洲國家中第一個對居民實行免費公交的首都城市。這項計劃的開展後,「叮噹車」的流行再度攀升。我們的嚮導張立是生活在北京的愛沙尼亞人,說得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對於有軌電車和免費公交,在塔林市政府工作的阿蘭·阿拉屈拉的看法和大多數愛沙尼亞人的觀點一致,他說:「有軌電車環保,線路發達,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時又能支持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愛沙尼亞,沒有過剩的汽車尾氣,人們在這裡可以自由呼吸。」

愛沙尼亞是世界衛生組織評選出的空氣品質排名第一的國家,當地人熱愛和遵從著大自然的習性並世代相傳。「我們的家園就在大森林」,愛沙尼亞人常常這樣唱道。愛沙尼亞國土面積的一半都是森林,只有在城鎮或海邊才能看到沒有森林的地平線。離開城市後無論向哪個方向前行,無論在何處轉身,你都會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森林之中,大口呼吸著純淨的空氣,植物的芳香在四處瀰漫。雖然我們搭乘的是城市有軌電車,但大半時間都像在森林裡穿梭,陽光透過針葉在軌道上灑下點點光斑;剩下的一半時間則緊貼著海岸線航行般前進,時不時有海鷗掠著翅膀經過。

一路上我透過車窗好奇地打量這座城市鮮為遊客所見的細節,電車所經之處有小學、碼頭、火車站、百貨公司和成片的居民區。路上行人甚少,偶爾見到跑跑跳跳的便是背著書包的小學生,看到電車經過他們會停下來對車裡的人招手,趕上四目相對便又淘氣地跑開。

如果你對前蘇聯的歷史秘聞感興趣,電車行至維盧大道時可以下車參觀維盧酒店。別看這座高樓相貌平平,它可曾是克格勃的秘密根據地。蘇聯時期,任何來愛沙尼亞的外國政要或是記者,一下飛機就會被立即接往這家酒店。訓練有素的門衛拉開大門,熱情地歡迎他們的到來,然後由服務員殷勤地引領來到位於22樓的頂層客房。如今,這裡被稱作「著名的22樓」,改建成供遊客參觀的博物館,房間還原成最初的蘇聯風格。在講解員佩普的帶領下,我們通過一臺臺精心布置的竊聽設備了解到當年詭譎的諜影風雲。佩普介紹說,在過去,會有4名克格勃終日坐在這裡,運用這間房裡複雜的電報系統和其他設備攔截赫爾辛基發來的無線電,並向莫斯科傳遞情報。

波羅的海離島日光生活

在邂逅了塔林老城的童話與森林電車的浪漫後,我們把最後一天留給湛藍無際的波羅的海。波羅的海對塔林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只是今天的塔林人更懂得享用波羅的海帶來的愜意休閒,沿岸的沙灘上常能見到年輕人穿著短褲健步快跑,老人牽著狗,媽媽帶著小朋友,各色人等都在海風吹拂下度過各自的好時光。

我和旅伴則選擇搭乘渡輪前往塔林的最大離島奈斯島,去探一探這座曾經「隱形」長達數十年的海島上藏著怎樣的秘密。一個小時的航程是大家曬日光浴的好機會,不少人躺在甲板上舒展著身體,我卻倚著欄杆對著岸上的塔林狂按快門。遠處依稀可見聖奧拉夫教堂尖尖的塔頂劃破長空,老城槌形的屋頂和石頭炮臺的紅瓦在藍天下顯得更加鮮豔,換個角度看塔林老城原來也一樣迷人,

由於長期沒有居民生活,奈斯島周邊的海水異常清澈,島上林木茂盛,倒是很有幾分原始意味。船才靠岸,一輛軍用大卡車已在碼頭等著我們,我正疑惑著,張立馬上給我們解釋了其中原委。原來,奈斯島在蘇聯時期曾是扼守芬蘭灣的重要軍事基地,蘇聯紅軍在這裡布下水雷,並常有潛艇和軍艦巡遊。因其獨特的軍事地位,這座島長期未在民用地圖上標註,除駐守部隊外他人也被禁止隨意靠近,所以大家開玩笑說奈斯島「隱形」了幾十年後終於得以重見天日。

你可以像許多塔林人一樣,拉上三五親友來一次森林徒步,不時還能發現藏在樹下的廢棄水雷和軍事掩體。你也可以像我們一樣試試軌道滑板——利用蘇聯紅軍留下的貨運鐵軌來一次風馳電掣的滑行,海風會吹散你的驚聲尖叫,駛向終點的那一刻暢爽到令人詞窮。玩累了,就跟當地人一塊兒在營地裡搭起燒烤架,烤烤肉,喝喝酒,困了枕著北緯60度的陽光睡個午覺,醒來以後塔林風情的種種美好便深深地刻在你的心裡了。

相關焦點

  • 愛沙尼亞塔林:童話裡的城市
    愛沙尼亞塔林:童話裡的城市 田正賡 文/攝 《 青年參考 》( 2016年03月16日   26 版)
  • 在愛沙尼亞邂逅一段中世紀時光
    塔林在哪裡?愛沙尼亞在哪裡?在這條票圈下面,不少明明見世面很多的朋友很認真地問我。其實在去北歐之前,「愛沙尼亞」對我來說就是一個一聽就很窮的國家,在我的認知裡和「XX斯坦」差不多。當然節儉如我,不管認不認識,都不會買~「塔林古城區分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會、宗教階層和封建權貴的聚集地,下城則是商人和手工業者的居住地。」我們踏著幾個世紀前的石板路,沿下城而上,感受時光在這裡留下的印跡。相比歐洲其它滄桑的中古世紀老城,塔林並沒有因為戰火而失去色彩,反倒有一種童話般的浪漫純真。
  • 愛沙尼亞塔林老城,地處歐洲「十字路口」,中世紀風情歷久彌新
    位於歐洲東北部,波羅的海東岸,與芬蘭隔海相望的愛沙尼亞,就是一個具有風光優美、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小國。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並稱為波羅的海三國,這個國家不大,領土上的森林覆蓋率達47%。繁茂的森林資源,賦予愛沙尼亞絕佳的自然環境,使其成為全世界空氣品質最優、生活環境最舒適的國家之一,首都塔林更被譽為「洗肺聖地」。
  • 愛沙尼亞塔林大學校史簡介
    塔林大學(TU )是在愛沙尼亞公立研究型大學。塔林大學位於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中心,是該國三大高等教育機構之一。QS世界大學和時代高等教育排名均將其排在世界1000強大學之列。歷史塔林大學的前身是塔林教師研討會,成立於1919年。
  • 愛沙尼亞篇-塔林大學-TLU
    關於大學作為愛沙尼亞大學,塔林大學主要根據愛沙尼亞的需求,以愛沙尼亞語言提供和發展教育與研究。
  • 愛沙尼亞塔林工業大學校史簡介
    TalTech位於首都塔林,是一所工程,商業,公共管理和海事大學。TalTech在Tartu和Kohtla-Järve設有大學。儘管名稱相似,但塔林大學和塔林工業大學是分開的機構。歷史在20世紀初,愛沙尼亞意識到迫切需要本地培訓的工程專家。在那之前,來自愛沙尼亞的年輕人在聖彼得堡,德國或裡加接受過專業教育。
  • 愛沙尼亞塔林大學招生簡章
    愛沙尼亞塔林大學愛沙尼亞塔林大學是一所公立高等教育機構,創建於2005年,由19個研究所和6所學院組成,是愛沙尼亞規模第三大的高等學府。該校在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方面實力雄厚,在自然科學方面發展迅速,是該國發展速度最快的大學。
  • 波羅的海之虎,愛沙尼亞擁有兩所世界名校:塔爾圖大學、塔林大學
    愛沙尼亞位于波羅的海東岸,芬蘭灣南岸,西南瀕臨裡加灣,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脫維亞和俄羅斯接壤。國土總面積45339平方公裡,主體民族為愛沙尼亞族,總人口131.3萬,首都塔林。愛沙尼亞的國名(Eesti)可能來源於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的著作《日耳曼尼亞志》中描述的被稱為「Aestii」的人群。該國擁有大量油頁巖和石灰石以及覆蓋47%領土的森林。
  •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一座擁有濃濃貴族氣息的城市(二)
    塔林的老城不大,非常適合閒庭信步,逛一圈下來你會發現,這裡的街道名字大多與行業有關,如:金飾街、鞋街、藥材街……還有兩條最著名的街,名字大出人們的意料,一條叫「長腿街」、另一條叫「短腿街」。不妨放慢腳步,慢慢逛、慢慢看,你會從這些老街的細枝末節發現塔林的美,無論是手工藝品、韻味十足的招牌還是厚重複古的大門,以及屋簷下懸掛的走馬燈,各有特色,決無雷同。這才是塔林最漫不經心讓人著迷的地方,小奢和質樸,在這兩條街上競融合的這麼好。「深藏不露」的老餐廳,抵擋不住的美味。老城逛累了,就去溫暖的老餐廳吃頓美味晚餐,將冰天雪地當成窗外的風景。
  • 留學愛沙尼亞:具有性價比的歐洲新選擇(圖)
    如果想吃中國菜,解決之道是自己動手做。·不夠熱鬧。愛沙尼亞人口密度低,當地人對個人空間也很重視,對陌生人談不上熱情,所以很適合學習或清修,但如果想「圍著火鍋唱著歌」式的夜夜笙歌,這不是個理想的地方。·寒冷的天氣。正常年景,愛沙尼亞的冬天能從11月持續到次年4月,雖然室內都有暖氣,不過如此長的寒冬確實讓人有點鬱悶。
  • 愛沙尼亞部長建議不啟動塔林-赫爾辛基隧道空間計劃
    愛沙尼亞公共行政部長雅克艾博(Jaak Aab)計劃向政府提議,不啟動塔林—赫爾辛基海底隧道指定國家空間計劃程序及芬蘭灣人工島項目。 據稱,艾博的提議是基於對開發商FinEst Bay Area Development OU提交的申請、政府收集的額外信息、與芬蘭政府合作等方面因素考慮作出的。
  • 2K3 愛沙尼亞塔林/馬爾他....從愛琴海到北極圈 你的別樣歐洲來了!
    當 意西,德法國,英倫 這些主流的目的地已經不能打動你的時候,你可以含稅2K+, 去波羅的海畔的童話塔林,去阿爾卑斯哺育的貝萊德湖,去地中海明珠馬爾他,去索菲亞或克拉科夫感受另一個歐洲愛沙尼亞 塔林,一場童話一場夢
  • 通訊:愛沙尼亞的中國「小春晚」
    扎著一根辮子的愛沙尼亞女孩伊迪絲·梅裡拉27日在愛沙尼亞塔林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的新春聯歡會上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15歲的梅裡拉是當天8位舞龍表演者中唯一的女孩。蛟龍騰飛時,她身影靈動,拉開架式,氣勢非凡。梅裡拉興奮地說,她練習舞龍有一個月的時間了,這次表演是她的「處女秀」。  正值中國農曆雞年除夕,這場新春聯歡會可以說是塔林的中國「小春晚」。
  • 愛沙尼亞藝術學院校史簡介
    它位於塔林。 根據《 EKA章程》,愛沙尼亞藝術學院的主要活動目標是促進創造力和研究,使基於綜合學習的當代高等教育得以實現,並滿足精細領域的高等教育標準藝術,設計,媒體,建築,藝術史,保護修復和教師教育。 根據2007年2月10日頒布的愛沙尼亞教育與研究大臣第145號法令,EKA獲得了國際專家委員會的認可。
  • 愛沙尼亞音樂與戲劇學院校史簡介
    開始作為的混聲合唱團愛沙尼亞社會音樂系(EMD)前夕第一次世界大戰。愛沙尼亞社會的集會於1918年11月17日創建了塔林高等音樂學校。開幕典禮於1919年9月28日舉行。1923年,該教育機構更名為塔林 音樂學院。1938年,國立戲劇學校成立。1993年,學校改名為「愛沙尼亞音樂學院」。1995年,戲劇學院改名為高等戲劇學校。
  • 俄國防部發布1944年塔林攻勢文件
    有關1944年塔林攻勢的文件已公開發布,相應的文件出現在了俄羅斯聯邦國防部的網站上。文件記載了1944年9月17日至26日的事件。紅軍在這些天裡從入侵者手中解放了塔林、派爾努和愛沙尼亞的其他城鎮。在同一天,塔林被解放。 從文件來看,第一個進入該城市的是紅軍第7愛沙尼亞師。這些文件敘述了有關紅軍事跡的故事。
  • 愛沙尼亞,感受中世紀的生活情調,一步穿越回中世紀
    愛沙尼亞總是與眾不同,雖然與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有著相似的地理環境與歷史,但是這個國家的文化卻不同。獨立後的愛沙尼亞最厭惡的國家是俄羅斯。位于波羅的海東岸的愛沙尼亞(Estonia),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一個較為陌生的國度。但它卻是整個波羅的海勢力範圍內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國家。
  • TAB2021:誰將成為第六屆塔林建築雙年展的策展人?
    在等待有關威尼斯第17屆建築雙年展發展的消息的同時,將於2021年9月至11月在愛沙尼亞首都舉辦的另一場國際性建築活動的策劃競賽已經開始:塔林建築雙年展TAB2021。愛沙尼亞建築中心 (Estonian Architecture Center)發起了塔林國際建築雙年展(TAB 2021)策展競賽,其具體目的是任命其首席策展人或策展團隊,並選擇最適合愛沙尼亞和當代建築環境的主題。下一屆和第六屆會議的所有版本都將於2021年9月至21日在塔林舉行。
  • 愛沙尼亞,被譽為「歐洲的十字路口」,享受靜謐氣息
    愛沙尼亞位于波羅的海東岸的共和國。全稱愛沙尼亞共和國。面積4.51萬平方千米。人口157.4萬人(1994)。愛沙尼亞人佔61.5%,俄羅斯人30.3% ,烏克蘭人3.2% ,白俄羅斯人1.8%東與俄羅斯相連,南與拉脫維亞接壤,西南瀕裡加灣,北臨芬蘭灣。
  • 資料:愛沙尼亞概況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1∶7。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組成,自上而下分別為藍、黑、白三色。   首都:塔林(Tallinn) ,人口約40萬(2002年)。塔林市分為8個區,總面積為158. 3平方公裡。1991年愛恢復獨立後成為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