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每天讀論語·憲問14.20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2021-02-19 荀卿庠之好寶寶壞寶寶

【荀卿庠讀書會每天讀論語】憲問14.20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原文】14.20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翻譯】

孔子說:「說話如果大言不慚,那麼實現這些話就是很困難的了。」

【荀卿庠視頻·每日學一句論語】

1.王自成老先生視頻帶讀論語一句,解釋一句,講解一句;

2.學習原文文字一句;

3.白話文翻譯一句;

4.圖片一句;

5.群成員討論一句;

6.群愛好者共同解析一句。

7.每日上午人民號、百家號、今日頭條、愛奇藝等矩陣號同步播放《論語》。

進入論語微信圈子

已經錄製《憲問》章句視頻(點藍色數字進入):

論語憲問篇14.0: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論修身為人之道,以及對古人的評價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14.15

14.16  14.17  14.18  14.19

視頻聲明:

      《論語》視頻單純是荀、王兩家族的家學,因家族人數眾多,分別各地難以聚集,做視頻單純為兩家族後人學習之用,作為家風傳承留念。

       視頻不做為學術研討,也不作為私塾課程,更不是培訓機構教材。

       我們把孔子當普通人看看是多麼的勵志

廣告:荀家鋪子微信總店

「貝智奇」3D木製品立體拼圖益智玩具招商

尋荀文化,荀卿庠,荀家鋪子招聘信息

荀家鋪子滇澤金純藕粉供僧500名師父

仁本之義:《論語》二十章

(如何做人?怎麼做人?做人的樂趣在哪裡?)

請點擊進入每日學一句論語討論區>>>

學而  為政  八佾  裡仁  公冶長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鄉黨  

先進  顏淵  子路  憲問  衛靈公  

季氏  陽貨  微子  子張  堯曰 

王者之師:《孟子》十四章

(如何做好一個「仁義」的領導?怎麼管理單位?領導具備的品質是什麼?)

梁惠王章上  梁惠王章下  公孫丑章上  公孫丑章下

滕文公章上  滕文公章下  離婁章句上  離婁章句下

萬章章句上  萬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盡心章句上  盡心章句下

帝王之術:《荀子》三十二篇

(提醒:必須在荀卿庠讀書會學習三年,荀子嫡系孫面授心法)

勸學  修身  不苟   榮辱  賦  非十二子  非相   仲尼   

儒效  王制   富國   王霸  君道   臣道   致士   議兵  

強國  天論   正論   禮論  樂論   解蔽   正名   性惡 

君子  成相   大略   宥坐  子道   法行   哀公   堯問 

專家們:荀子思想評論(2017)   

劉志軒:對荀子漫議  小說《荀子》

廖名春荀子其人其書及其思想: (一)  (二)  (三)

焦子棟:

劉向系統整理荀子著作    晁補之詔封荀子蘭陵伯

蘭陵笑笑生 「性惡說」       林希建言荀子入祀孔廟

司馬遷為荀子立傳          楊倞給《荀子》作注

荀學借《金瓶梅》之殼    範縝天道觀傳承與改造

陸賈荀子治國理念          諸葛亮荀子思想的傳承

韓愈之於荀學                浮雲遮眼明月何時-王安石

羅貫中打蘇東坡臉          荀子「群論」與西方社會學

荀子與沂蒙青箱學          荀子與沂蒙兵學

武林秘籍十二集:

(聲明:以下秘籍修煉走火入魔,編輯概不負責。)

十二:乾坤大挪移(附帝王之術秘籍)

十一:嶽飛武穆遺書全文(武林兵法秘籍)

十:打狗棒棒法(非丐幫弟子不傳)

九:易筋經(附原書分解詳圖)

八:大力金剛掌(少林七十二藝中的第五十一藝螳螂爪)

七:六脈神劍(必須懂經脈才可以練)

六:獨孤九劍(一招一式一圖一一分解)

五:北冥神功(附如來神掌玉女心經)

四:降龍十八掌全文招式(有圖解附周易全文)

三:凌雲微步

二:葵花寶典全文(多種版本)

一:九陰真經全文(有美女圖解)

文王:周易

(以下臺灣曾仕強視頻講周易。連山、歸藏失傳。)

何為易經  何為陰陽  何為太極  何為八卦  八卦成圖

易有三義  善易不卜  卦有何用  解讀乾卦  解讀坤卦

乾坤人生  破解命運  易經家庭  卦象數理  超越吉兇

老子:道德經 

佛教:金剛經

李斯:諫逐客書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a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論衡》《春秋》《鬼谷子》《商君書》《尉繚子》《金瓶梅》《推背圖》《素女經》《燒餅歌》《馬前課》《梅花詩》《藏頭詩》《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公孫龍子》《呂氏春秋》《二十四史》《乾坤萬年歌》《黃櫱禪師詩》……

(古籍書籍太多太長,發布網絡需要時間,請諒解,微信:361877696)

----

《百家姓》-姓氏文化,家族歷史。

已經整理髮布的中華姓氏拼音排序查詢:

a  安

b  伯  柏  貝  鮑  畢  卞  卜  貝  賁  包

c  程  陳  褚  曹  昌  春  岑  常  成  蔡  崔  儲

d  竇  狄  戴  董  杜  刁  丁  鄧  單

f  輔  馮  範  鳳  方  酆  費  傅  伏  樊  房

g  苟  芶  勾  句  葛  郭  顧  高  管  幹  龔

h  郇  韓  華  花  亥  賀  郝  黃  和  胡  霍  

    幹  何  杭  洪  滑  惠

j   蔣  晉  金  姜  己  節  計  紀  季  賈  江 

    經  吉  嵇  家  靳

k  況  孔  開  康  柯

l  李  劉  呂  郎  魯  柳  禮  廉  雷  羅  樂 

   梁  藍  路  婁  林  駱  凌  盧  陸

m  馬  苗  孟  穆  毛  米  明  茅  閔  麻  梅  莫  繆

n  年  倪  寧  鈕

p  潘  彭  皮  平  龐  裴

q  錢  秦  戚  喬  齊  祁  屈  強 邱  裘  麴

r  任  仁  阮  榮  芮

s  孫  沈  司  施  水  蘇  舒  史  時  邵  宋  師  盛  單

t  塗  陶  唐  湯  滕  談  童  田

w  吳  王  衛  魏  韋  鄔  伍  汪  危  萬  翁

x  荀  尋  邢  許  席  謝  奚  徐  心  信  孝  薛 

    蕭  肖  解  熊  項  夏  宣

y  楊  尤  嚴  喻  諭  渝 雲 隕 妘  芸  貟  員    顏

    虞  應  鬱  羊  俞  袁 義  殷  於  餘  元  尹 姚  禹

   羿

z  趙  周  鄭  臧  朱  自  張  俎(且)鄒  章  中行  

   智  知 忠  湛  祝  鍾  支  昝  宗  諸  左  甄

論語》視頻全文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 ↓ ↓↓

相關焦點

  • 清風典歷 | 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嘴上功夫孔子還說過一句話:「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意思是,君子以口裡說的超過實際做的為恥。和這一句結合起來看,可以知道孔子最崇尚的是少說多做、多做少說,或者至少是言行一致。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做之前,做之中,做之後。在這三個階段,需要「說」的集中在兩個階段。做之前說,大概就是計劃,一些人可能還會藉此「表態」;做之後說,大概就是總結,一些人可能還會藉此「表功」。
  • 《論語》精選20句,勵志人生,滿滿的正能量!
    《論語》精選20句,勵志人生,滿滿的正能量!1. 朝聞道,夕死可矣!語出《論語·裡仁》。早晨知曉了道,即使當晚便死去,這樣也可以啊!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語出《論語·憲問》。怍:慚愧。說大話而不慚愧的人,他做起來也難。7. 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語出《論語·子罕》。三軍的主帥是能夠俘虜過來的,但是對於一個有志氣的人來說,你不可能使他屈服改變其志向。
  • 論語憲問第十四14.26、14.27、14.28、14.29原文及翻譯
    論語憲問第十四14.26原文及翻譯「原文」: 蘧伯玉①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論語憲問第十四14.27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 論語憲問第十四14.34、14.35、14.36原文及翻譯
    論語憲問第十四14.34原文及翻譯「原文」:微生畝①謂孔子曰:「丘,何為是②棲棲③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④也。」 「注」:①微生畝:指孔子家鄉中的年長者,因此直呼孔子的姓名。②是:如此。③棲棲:忙碌不安、不安定的樣子。④疾固:疾,憂患。
  • 論語憲問第十四14.30、14.31、14.32、14.33原文及翻譯
    論語憲問第十四14.30原文及翻譯「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論語憲問第十四14.31原文及翻譯「原文」: 子貢方①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注」:①方:評論、指責。
  • 一起學《論語》14.11憲問篇——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語》14.11憲問篇——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原文】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朱子曰:處貧難,處富易,人之常情。然人當勉其難,而不可忽其易也。又曰:諂之病甚於怨,無怨之難則甚於無諂。白石錢氏曰:貧逆境無怨則難,富順境無驕則易。
  • ​一起學《論語》14.3 憲問篇篇——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語》14.3憲問篇篇——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原文】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錢穆曰:士當厲志修行以為世用,專懷居室居鄉之安,斯不足以為士矣。張栻曰:懷居者志不立,其何以為士乎?戴溪曰:士而懷居,百事不成,已非士人矣。
  • 龔興芳讀《論語》:不患人之不己知
    《論語•學而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16)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相關的論述在《論語》中還有:《論語•憲問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 跟領導人讀《論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元心按:此章分歧較大,梁啓超等人將其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還有斷為「
  • 清明時節讀《論語》:在儒家的山水裡慎終追遠
    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俑者,古時製作用於殉葬的木偶,孔子覺得俑的面目與人非常相似,用以殉葬十分殘忍,故孔子厭惡創始者的不仁。)後引申以作俑指創先製造壞事,首開惡例。現今孔廟的神龕內不設偶像崇拜,亦無孔子塑像。臺中孔廟正殿內有書寫雕刻的《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神位牌為貼金箔九龍所蟠護,是民族藝術薪傳獎木雕大師李松林先生之作品。
  • 《論語》|人生在世,是聽天由命,還是不可為而為之?
    《論語》裡記載,看守城門的人說,「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聖賢安身立命的學問,一定要記住。李衛恭敬地接受了道士的教訓,後來做了官後積極作為,不做太平官。「知不可而為之」出自《論語·憲問篇》。這個看門人不是一般的人,他是一個隱士,一聽子路說是孔子的弟子,就譏諷說,「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不可」,是不可能實現的意思,隱士的意思是說孔子明明知道自己的政治主張實現不了,還要去做。他認為,這是一個不可為的時代,世事混亂,任何人做什麼都不挽救不了時局,就應該像他那樣隱居起來才對。
  • 周作人:讀《論語》小記
    《論語》二十篇所說多是做人處世的道理,不談鬼神,不談靈魂,不言性與天道,所以是切實,但是這裡有好思想也是屬於持身接物的,可以供後人的取法,卻不能定作天經地義的教條,更沒有什麼政治哲學的精義,可以治國平天下,假如從這邊去看,那么正是空虛了。平淡無奇,我憑了這個覺得《論語》仍可一讀,足供常識完具的青年之參考,至於以為聖書則可不必,太陽底下本無聖書,非我之單看不起《論語》也。
  • 感悟聖賢的智慧——《論語》名言警句分享之三
    ——《論語.憲問》人窮了,志就容易短,若每日為衣食住行勞碌奔波,生活仍然捉襟見肘,入不敷出,而看別人悠閒自在,卻富貴亨通,心裡肯定不平衡,那就難免怨天尤人了,所以說貧而無怨很難;人富了,就容易生驕傲之心,覺得自己有本事,高人一等,但是為了擺姿態,裝謙虛,雖然骨子裡充滿傲慢,但表面上還是會很低調的,所以說富而無驕容易,畢竟只是
  • 《論語》中的20句經典名言,句句勵志,值得收藏!
    《論語》一書詳細的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較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思想,為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論語》中的20句經典名言,句句勵志,值得收藏!1.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語出春秋·孔丘《論語·為政》。知道承認自己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便是智慧。
  • 200個論語裡智慧文雅的女孩名,道盡人生真諦,領悟人生之美
    如果說參考詩詞為女孩取的名字有詩意之美,那麼參考儒家典籍為女孩取的名字便是更具文化底蘊。《論語》作為儒家經典之一,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等思想,極具哲學內涵,家長們如果想為寶寶取一個智慧文雅的名字,不妨借鑑《論語》取名。江南易林從《論語》中精心篩選出了200個女孩名字,個個富有智慧才氣,道盡人生真諦,幫助寶寶感悟人生之美。
  • 學會這115個成語,《論語》也讀的差不多了!
    【出自】《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14. 成仁取義【解釋】成仁:殺身以成仁德;取義:捨棄生命以取得正義。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釋】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出自】《論語·魏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36.
  • 錢穆:餘著《論語新解》,求其為一部人人可讀之注
    序《論語》自西漢以來,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讀《論語必兼讀注。歷代諸儒注釋不絕,最著有三書。一、何晏《集解》,網羅漢儒舊義。又有皇侃《義疏》,廣輯自魏迄梁諸家。兩書相配,可謂《論語》古注之淵藪。二、朱熹《集注》,宋儒理學家言,大體具是。三、劉寶楠《論語正義》,為清代考據家言一結集。
  • 《論語》中「小子何述」之「述」是什麼意思?
    《論語》在國學經典中算是一部比較容易讀懂的書,但是有些句子我們讀起來還是感到很費解,如「史闕文」「馬借人」之類,許多注家各執一詞,莫衷一是;有些句子我們都以為讀懂了,但是細究起來,也常常言人人殊,比如「切問近思」,或以為「切問」為「懇切地發問」,「近思」為「認真思考」,或以為「『切問
  • 錢穆:孔子誕辰勸人讀《論語》並及《論語》之讀法
    讀《論語》並不難,一個高級中文中學的學生,平直讀其大義,應可通十分之四乃至十分之五。讀《論語》可分章讀,通一章即有一章之用。遇不懂處暫時跳過,俟讀了一遍再讀第二遍,從前不懂的逐漸可懂。如是反覆讀過十遍八遍以上,一個普通人,應可通其十分之六七。如是也就夠了。任何人,倘能每天抽出幾分鐘時問,不論枕上、廁上、舟車上,任何處,可拿出《論語》,讀其一章或二章。整部《論語》,共四百九十八章;但有重複的。
  • 【荀卿庠讀書會每天讀論語】子路13.5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
    【荀卿庠讀書會每天讀論語】子路13.5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原文】13.5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