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清和吹入夜
初聞細雨不知聲
四月
通常稱: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陽月、 麥月、梅月、餘月、純月、清和。
槐月:萬物枝長葉茂青翠欲滴,槐樹也綻開了黃白色的花瓣兒,有人稱四月為"槐月"。四月槐花掛滿枝,又稱槐月。
孟夏:初夏,指農曆四月。農曆一年四季中的每個季節都有"孟"、"仲"、"季"的排列。農曆夏季的三個月即四、五、六月,分別對應稱為"孟夏""仲夏""季夏"。
首夏:是始夏,初夏,指農曆四月。
三國 魏 曹丕 《槐賦》:"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南朝 宋 謝靈運 《遊赤石進帆海》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 唐 魏徽 《暮秋言懷》詩:"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 吳沛霖 《春盡日寄林三金陵》詩:"倘許一緘重報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初夏:指農曆四月。
陽月:農曆十月的別稱。 漢·董仲舒 《雨雹對》:"十月,陰雖用事,而陰不孤立。此月純陰,疑於無陽,故謂之陽月。"
漢·董仲舒 《雨雹對》:"十月,陰雖用事,而陰不孤立。此月純陰,疑於無陽,故謂之陽月。"《後漢書·馬融傳》:"至於陽月,陰慝害作,百草畢落,林衡戒田,焚萊柞木。" 唐·章孝標 《次韻和光祿錢卿》之二:"同期陽月至,靈寶祝葭灰。" 清·錢謙益 《蔚村溫如陳翁八十壽序》:" 蔚村溫如陳翁 ,孝廉確庵子之父也。今年陽月,春秋八十。"
麥月:指的是農曆四月。 農曆四月為麥子成熟的時候," 孟夏之月 麥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釋為:"百穀各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麥以孟夏為秋。"四月便稱麥月。
梅月:從季節氣候而言,四月為梅雨季,時值梅子黃熟,陰雨時間較長,唐柳宗元所作《梅雨》云:"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
餘月:四月的別稱。《爾雅·釋天》說:"四月為餘。"郝懿行義疏云:"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餘。餘,舒也。"
清和:傳統農曆四月的別稱。
①明·盧象升 《與蔣澤壘先生書》之四:"家大人於清和閏月初二日抵白登公署。"一說指農曆二月。
②清·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五:" 張平子《歸田賦》:'仲春令月。'蓋指二月也。 小謝詩因之,故曰:'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今人刪去'猶'字,而竟以四月為'清和'。"
③清·胡鳴玉 《訂訛雜錄·清和月》:"二月為清和。
④張平子 《歸田賦》:'仲春令月,時和氣清。'謝靈運詩:'首夏猶清和。'今以四月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