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唯美的別稱,微風清和吹入夜,初聞細雨不知聲

2020-12-18 磕詩

微風清和吹入夜

初聞細雨不知聲

四月

通常稱: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陽月、 麥月、梅月、餘月、純月、清和

槐月:萬物枝長葉茂青翠欲滴,槐樹也綻開了黃白色的花瓣兒,有人稱四月為"槐月"。四月槐花掛滿枝,又稱槐月。

孟夏:初夏,指農曆四月。農曆一年四季中的每個季節都有"孟"、"仲"、"季"的排列。農曆夏季的三個月即四、五、六月,分別對應稱為"孟夏""仲夏""季夏"。

首夏:是始夏,初夏,指農曆四月。

三國 魏 曹丕 《槐賦》:"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南朝 宋 謝靈運 《遊赤石進帆海》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 唐 魏徽 《暮秋言懷》詩:"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 吳沛霖 《春盡日寄林三金陵》詩:"倘許一緘重報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初夏:指農曆四月。

陽月:農曆十月的別稱。 漢·董仲舒 《雨雹對》:"十月,陰雖用事,而陰不孤立。此月純陰,疑於無陽,故謂之陽月。"

漢·董仲舒 《雨雹對》:"十月,陰雖用事,而陰不孤立。此月純陰,疑於無陽,故謂之陽月。"《後漢書·馬融傳》:"至於陽月,陰慝害作,百草畢落,林衡戒田,焚萊柞木。" 唐·章孝標 《次韻和光祿錢卿》之二:"同期陽月至,靈寶祝葭灰。" 清·錢謙益 《蔚村溫如陳翁八十壽序》:" 蔚村溫如陳翁 ,孝廉確庵子之父也。今年陽月,春秋八十。"

麥月:指的是農曆四月。 農曆四月為麥子成熟的時候," 孟夏之月 麥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釋為:"百穀各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麥以孟夏為秋。"四月便稱麥月。

梅月:從季節氣候而言,四月為梅雨季,時值梅子黃熟,陰雨時間較長,唐柳宗元所作《梅雨》云:"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

餘月:四月的別稱。《爾雅·釋天》說:"四月為餘。"郝懿行義疏云:"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餘。餘,舒也。"

清和:傳統農曆四月的別稱。

①明·盧象升 《與蔣澤壘先生書》之四:"家大人於清和閏月初二日抵白登公署。"一說指農曆二月。

②清·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五:" 張平子《歸田賦》:'仲春令月。'蓋指二月也。 小謝詩因之,故曰:'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今人刪去'猶'字,而竟以四月為'清和'。"

③清·胡鳴玉 《訂訛雜錄·清和月》:"二月為清和。

④張平子 《歸田賦》:'仲春令月,時和氣清。'謝靈運詩:'首夏猶清和。'今以四月當之。"

相關焦點

  • 3月再見,4月你好朋友圈說說 四月你好唯美句子大全
    光陰冉冉,歲月匆匆,萬物復甦的三月,居然馬上就要悄悄溜走了,春光明媚的四月,又即將撲面而來。以下是小編帶來的3月再見,4月你好朋友圈說說,適合發朋友圈、微博、QQ空間等,相信以下四月你好唯美句子,總有一句適合您。
  • 100句唯美春日詩詞: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秦觀《八六子·倚危亭》6、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7、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8、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遊《臨安春雨初霽》9、金爐香燼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
  • 幾首名不見經傳的小詩,寫出最美人間四月天
    無邊的綠意蔓延至高山、田野,白茫茫的水色與天光輝映;一聲聲杜鵑啼叫裡,細雨如煙。宋代詩人翁卷的這首《鄉村四月》,寫的是舊曆四月水鄉鄉村初夏的景致,有聲有畫,色彩鮮明,意境朦朧。綠色,似乎是這一時節的主宰,而如煙的細雨,也成為初夏的起始。這幅鮮明生動的初夏景色圖,便被寥寥兩句勾勒出來。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 人間最美四月天,細讀那些寫給四月的詩詞
    古羅馬的四月,正是大地回春,鮮花初綻的美好季節。英文四月April便由拉丁文Aprilis(即開花的日子)演變而來。Aprilis又來源於aperio---開花的意思。四月(April)來源於單詞aperire,表示「開」,可能意味著植物在春天開始生長。
  • 一年十二個月,竟有這麼美的別稱!書法創作時用得上
    四月 槐序 別稱: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陽月、麥月、梅月、純月、清和、餘月。 萬物枝長葉茂青翠欲滴,槐樹也綻開了黃白色的花瓣兒,有人稱四月為「槐月」。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朋友圈驚豔時光的32條說說: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所有原諒都是為了不想失去,更多溫柔才能配得上偏愛和例外。3. 我用光了所有的表情,從人群中倉皇逃走。4. 我只是看起來年輕,骨子裡卻是老朽的思想,連靈魂都無聊至極。5. 簡單介紹下自己:沒什麼特長,就是素質教育漏網之魚。6.
  • 可以用作網名的超美月份別稱
    可以用作網名的超美月份別稱 一月:首陽 去追趕時間的河流, 儘管是那樣地用力, 還是被遠遠地拋在了後頭。 二月:紺香 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掃乾乾淨淨 歸還給一個陌不相識的人
  • 唯美春雨古詩詞8首,細雨綿綿,滿滿的詩情畫意!
    唯美春雨古詩詞8首,細雨綿綿,滿滿的詩情畫意。1、《春盡》韓偓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後衣裳見酒痕。「斷雲含雨入孤村」一句,寫殘斷之雲隨風吹下一陣細雨之景,暗示的正是南方春盡的節候。這首詩所用的「細」、「浮」、「別」、「斷」、「孤」五字,都有令人頓生悲涼的感情色彩。因此,此二句詩若結合寫作的大背景看,則既是傷春,又有悲嘆唐王朝滅亡的意味。
  • 四月芳菲,古代哪些優美詩句描寫四月
    一說到四月芳菲,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先想到那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詩詞。《大林寺桃花》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那麼,古代人描寫四月,還有哪些詩詞呢?下面我將所收集到的詩詞,做了整理,和大家進行分享。
  • 唯美風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唯美風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 重溫《大聖娶親》: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其實最難的是那一轉身,此後路遙十萬八千裡,有無再見且不知何年,明明撕心裂肺 卻要裝作坦蕩不羈+再無波瀾。孩童的時候看,或許不懂,後來看,哭的撕心裂肺,再後來的時候看,已經不會哭了,心中有萬言,但生活即是如此。
  • 描寫四月的優美句子迎接四月句子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四月的詩詞
    莫負春光  和鮮豔色彩結伴,去戶外自在奔跑。丟掉煩惱與顧慮,迎接最溫暖的一抹陽光,擁抱最明媚的一抹生機。  關於四月的詩詞: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全文)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 三月再見,四月我來啦!
    四月,天氣溫暖舒適,沒有暴雨的狂瀾,沒有烈日的炙烤,花兒開的繽紛豔麗,把世界妝扮成粉紅的新娘,枯樹竟也爆出新芽,綠的活力四射,池塘邊上傳來青蛙陣陣的呱呱叫聲和草叢裡喧囂的蟲鳴,它們仿佛在這樣一個盛大的節日裡,奏著一首首歡樂的交響樂。
  • 品味《山丘》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山丘》是有李宗盛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收錄於李宗盛2013年發行的同名專輯《山丘》裡,該曲獲得第25屆流行音樂「最佳年度歌曲」和「最佳單曲」。第一次聽山丘 李宗盛抱著吉他 自談自唱。開始感覺這歌就是很好聽。
  • 何炅和劉若英告訴我們什麼是「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對於何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主持人,同時也是一名演員、歌手、還曾是大學老師所以我們通常都很親切的稱呼他何老師,何老師演過很多電視劇可惜都不如做主持人出彩,但是何老師有一首歌《梔子花開》卻是傳唱度非常的高的,在當時也算是紅極一時了,之後何老師把這首歌改編成了同名電影是由李易峰和張慧雯主演的一個充滿情懷青春的文藝片
  •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或許這就是「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的意思吧。往往第一遍看《大話西遊》的時候,僅僅看到了片面的東西,或許是因為當時年齡小,又或許是因為沒有經歷過,所以才會將劇中的情節當成一種笑話來看。比如說是至尊寶戴上金箍的那一刻說出來的話,或許有很多人將這句話當作挽回感情的神句,但是經歷過那種痛苦的人,一定會感同身受吧。
  • 這些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的歌曲,真的流淚了!
    有些歌曲,你初聽的時候不知道它要表達的意思,但是當你再聽的時候,卻已經是曲中人了!這樣的歌曲,往往都是需要感情的襯託的。所以這也就是看歌手的能力的時候了。而這樣的歌曲也是數之不盡的,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下面的這些歌曲,都是小編覺得很有感情,很好聽,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的歌曲。
  • 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英文版
    ▲ 微信關注「唯美英語」,每晚10點發現英語之美~ 作者:林徽因譯文:黃新渠 「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 You are the April of this world
  • 四月: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鄉村四月》【宋 】 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梅雨》【唐 】杜甫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茅茨疏易溼,雲霧密難開。《客中初夏》【宋】司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 《後來》—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一首劉若英的《後來》,不知見證了多少人的情竇初開和漸行漸遠。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後來》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7歲的女孩小美喜歡上了自己的同班同學,男孩不僅是一個體育健將,還是一個心細的男友,他記得所有屬於兩個人的日子,記得女孩特殊的日期,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小美覺得這就是值得一生託付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