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十二個月,竟有這麼美的別稱!書法創作時用得上

2020-12-20 騰訊網

一月

首陽

別稱: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陬月。正月:正陽之月。

端月是指農曆的正月,一年的開始為「正」。後來,秦始皇當政,「正」和「贏政」的「政」諧音,所以正月便改為「端月」。端,頂也,仍是開端伊始的意思。

丙寅正月

宋.張九成

常年正月未全春,春色今年輒去人。

試上小樓南北望,紅英滿地綠粼粼。

二月

紺香

別稱:杏月、仲春、仲陽、如月、麗月、花月、仲月、酣月。

二月,大地吐綠,萬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麗的名稱——杏月。

杏花

唐.羅隱

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

半開半落閒園裡,何異榮枯世上人?

三月

鶯時

別稱:桃月、春晚、晚春、暮春、蠶月、上春、春日、綢月、季月、鶯月、末春。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稱桃月。三月是養蠶的月份,所以叫「蠶月」。

風雨看舟前落花絕句

唐·杜甫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

四月

槐序

別稱: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陽月、麥月、梅月、純月、清和、餘月。

萬物枝長葉茂青翠欲滴,槐樹也綻開了黃白色的花瓣兒,有人稱四月為「槐月」。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五月

鳴蜩

別稱:蒲月、仲夏、超夏、榴月、鬱月、嗚蜩、天中、仲夏、皋月。

五月初五端午節,許多人家懸掛菖蒲、艾葉於門上,用以避邪,因此,五月又稱「蒲月」。五月榴花紅似火,又稱榴月。

榴花

唐.韓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六月

季夏

別稱:荷月、季月、伏月、焦月、署月、精陽、溽暑、季暑、荷月、伏月:

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許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無精打採,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擻,因而,便稱之「伏月」或「荷月」。

採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七月

蘭秋

別稱:巧月、瓜月、蘭月、蘭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

七月鳳仙節節開,又稱巧月。巧月:七月七日是我國婦女向天上的織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織女使她們心靈手巧。所以,七月就叫「巧月」。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八月

南宮

別稱:桂月、壯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竹春、桂月、仲秋。

農曆八月,一曰桂月,二曰壯月,因居秋季之中,又叫「仲秋」。在民間,人們根據節氣、農事、花期等又將八月稱為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

八月桂花遍地開是人們爭相吟頌的佳景,八月美名曰「桂月」,自然是名副其實了。

詠巖桂

宋.朱熹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天香生淨想,雲影護仙妝。

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

九月

菊月

別稱:深秋、暮秋、窮秋、涼秋、霜商、商序。九月菊花傲秋霜,又稱菊月。到了農曆九月,萬木蕭瑟,落葉紛紛,獨有那婀娜多姿、熱烈怒放的菊花給人們以活力和溫暖,「菊月」被世人看作是九月的代稱。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十月

子春

別稱:陽月、陰月、小陽春、孟冬、初冬、上冬、良月、露月、開冬、冬、飛陰。十月芙蓉顯小陽,又稱陽月。十月叫成「陰月」的理由據說是源自古代陰陽學說,十月要「純陰用事,嫌於無陽,故以名之小陽春:指農曆十月,現在還習慣稱夏曆十月為「小陽春」。

秋詞

唐·劉禹錫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十一月

葭月

別稱:辜月、冬月、仲冬、中冬、暢月、葭月、龍潛月。十一月叫「辜月」,有吐故納新的意思,正像古人所曰:「十一月陰生,欲革故取新也。」冬月葭草吐綠頭,又稱葭月。

冬至宿楊梅館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裡外遠行人。

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

十二月

冰月

別稱:臘月、季冬、嚴冬、殘冬、冰月、嚴月、除月、季冬、殘冬、末冬、嘉平、窮節、星回節。古代在農曆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農曆十二月叫臘月。臘月梅花吐幽香,又稱臘月。臘月是農曆十二月,因在十二月裡要摘臘祭,這種稱呼在秦朝時就已經家喻戶曉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相關焦點

  • 【薦讀】十二個月的雅稱,原來這麼美
    一年有十二個月, 你知道,十二個月還能怎麼說? 農曆五月最常用的別稱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 本月五日為端午節,舊時農家用菖蒲葉與艾葉等扎懸於門首,用以驅邪,因稱五月為蒲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韓愈《題榴花》
  • 「薦讀」十二個月的雅稱,原來這麼美
    一年有十二個月,你知道,十二個月還能怎麼說?我們古人在長期的生活中,為每一個月都起了許多雅稱,今天就來介紹十二月份的雅稱,你更喜歡哪一個月的稱呼呢?農曆五月最常用的別稱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本月五日為端午節,舊時農家用菖蒲葉與艾葉等扎懸於門首,用以驅邪,因稱五月為蒲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韓愈《題榴花》六月季夏、且月、荷月、晚夏、暮夏、荔月。
  • 書法之理源於自然之美——對書法創作的一點思考
    我9歲開始習書,在漫長的書法研習的道路上,逐步完成了用筆、解體、氣韻等環節在書法創作中的應用,但每經沉心細品,作品少精神,缺氣象,為此苦惱了很久。一日,在好友石原的推薦下,翻閱清朝人江慎修《河洛精蘊》中關於地盤與天盤對應演變的東南西北運行規律,悟得自然之道,隨之用於書法。   書法從自然中來,毋庸置疑,書法藝術的形成也必然遵行著自然法則。
  • 十二個月的雅稱,原來可以這麼美。【她閱讀】
    點擊上方「燕趙女性」可以訂閱哦一年有十二個月,可你知道,十二個月還能怎麼說?農曆五月最常用的別稱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五月初五為端午節,舊時農家用菖蒲葉與艾葉等扎懸於門首,用以驅邪,因稱五月為蒲月。《爾雅·釋天》說:「五月為皋。」故五月又稱為皋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韓愈《題榴花》六月季夏、未月、且月、林鐘、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
  • 書法創作時用墨很重要,很多人忽略這幾點,難怪作品有瑕疵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我們今天聊聊書法創作時用墨的方法。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我國西周時期就有了。據《述古書法纂》上記載:西周「邢夷始制墨,字從墨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繼而,用石炭為墨,到了漢代以後,開始用松煙、桐煙制墨。墨的種類、名稱很多。
  • 到底應該如何理解書法,書法學習與書法創作呢?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理解書法,書法學習與創作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寫毛筆字與創作書法作品是不同的概念,書法創作主要是指用毛筆,墨汁在宣紙上書寫詩文等,把漢字書寫上升到藝術層次的藝術活動!中鋒運筆就是令筆心在點畫中心運行,在提按頓挫應用熟練的情況下,寫出來的線條飽滿有力度,中國書法的線條看作是在矛盾中運行的,每一個筆畫運行中都有無數「力」的折衝,中國書法線條的基本特點可以表達為「一波三折」,「一波三折」在捺畫中體現的最多,舒展而美。結構」是研究每一個字中點畫之間哦搭配方法。作為文字,每一個字都有特定規範的組合形式,因而表現出它的「規律性」。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創作中的「四個原則」
    丹青中國我們在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時,一般而言,都是先從整體著眼,一眼看去,整篇作品給人的印象如何,是美?還是不美?然後再看,墨色是不是舒服啊?用筆是不是流暢啊?但是,作為一幅書法作品來講,最基本的字法、筆法、墨法、章法都要有美的體現,整幅作品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我把這「四法」稱為書法創作中的「四個原則」。當然了,涉及到書法創作,有很多原則和因素,但這四法是最基本的,有了這四法,才能稱其為作品。
  • 一年十二個月,這兩個月很不適合坐月子,不幸趕上得多受罪
    導讀:一年十二個月,這兩個月很不適合坐月子,不幸趕上得多受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年十二個月,這兩個月很不適合坐月子,不幸趕上得多受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扇面書法創作 摺扇的創作形式
    【提示】新朋友可點擊上方藍色字體「書法屋」關注我們  扇面書法創作中,團扇書法創作是最自由、最豐富多彩的
  • 在古漢語中,原來茶的別稱可以這麼美
    而有了《茶經》之後,才統一用了「茶」作為名稱。3、 甘露甘露的別稱出自《宋錄》,其中記載「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4、 靈草靈草的別稱出自唐代農學家陸龜蒙所寫的《奉和襲美茶具十詠 茶人》,其詩寫到「天賦識靈草,自然鍾野姿。」
  • 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別稱,滿滿的都是詩意!(上篇)
    一年一共有十二個月,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識,並且,在這十二個月中,四季皆是風景,不論是春天的花香瀰漫,夏天枝繁葉茂,還是秋天的金風颯颯,冬天的白雪皚皚,月份和四季之美,都深入人心。其中,農曆十二個月份的別稱,亦是詩情畫意,美妙不可言傳,所以,今天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農曆十二個月份的雅稱,不知道你都聽說過嗎?首陽——一月農曆一月是一個快樂而又溫馨的月份,也被稱為正月、端月,不僅是團圓的最美好時刻,而且還是新一年的開始,寓意著團圓美滿,面向新生。
  • 這些事物的別稱,單是讀出來,就美得不行!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在古代,他們不僅用的是很美的繁體字,而且熱愛生活,常常也用一些美得不可方物的稱號來代替我們生活中參見的一些事物,可以說他們的志趣是很高雅了。所以,今天起名網就整理了一些古人對事物的別稱或者雅稱,真的是太美了,千萬不要錯過喲~牽牛花——朝顏牽牛花的花期很短,開易謝落難尋,它也是清晨花開,傍晚花謝,只有在美好的清晨,才能看到它最美的「容顏」,故而其有「朝顏」這個別稱。
  • 「平正」和「險絕」怎樣在書法創作中融合?歐陽詢用了三種方法!
    在創作上,歐陽詢留下了《九成宮醴泉銘》《虞恭公慍彥博碑》《黃甫誕碑》等"翰墨之冠",在書論上他留下了《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經典技法。然而,卻有很多人說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老不正經」 ,這是為什麼呢?
  • 張立德書法工作室首屆臨帖·創作班(招生簡章)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西大學書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山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山西書法家協會理事山西詩詞協會會員呂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呂梁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呂梁市大眾書畫院副院長孝義市書協藝術指導瓜衍書社社長青島名人書畫院院士青島金石書畫院名譽院長
  • 書法話題:碑帖上的「筆畫增減」寫法,創作時到底是否可用?
    這種碑帖上的「筆畫增減」寫法(或稱「特殊寫法」或「異體字」),創作時到底是可不可以使用?(魏碑中「霄」字出現的筆畫減省現象)其次,碑帖上的「筆畫增減」寫法,創作時到底是可不可以使用?麓風軒認為:古代的文字(特別像碑刻、墓誌一類主要來自民間)有精華也有糟粕。對於這些字,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要區別對待:第一種情況:其中有一些字在結構和點畫上的特殊處理,有趣味,有妙想,體現了書寫者的「獨具匠心」,這種可以學,甚至可以給我們啟示,舉一反三。
  • 非常實用的書法用詞大全
    書法作品落款位置沒有固定格式,也無絕對的位置,它是與正文互為關聯的。落款的內容視情形可長可短,但字體不能大小懸殊,要有相應比例。題款所用字體按照傳統慣例,原則上遵守「今 不越古」、「動不越靜」的規矩。一般來說,如以大小篆為正文者,落款就用隸書、章草書寫;以隸書、魏碑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書書寫;以楷書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書、楷書書寫。
  • 書法創作應該寫繁體字還是寫簡體字?
    在書法圈裡,寫繁體字異體字廢棄字不規範字的現象非常普遍,有些書法愛好者在臨帖的時候,就連字中的敗筆都臨得惟妙惟肖,以寫繁體字異體字廢棄字不規範字為美,這確實是一種審美怪癖,其實簡化字也有其簡約的美,有些簡化字寫出來時
  • 南京大學藝術碩士王衛軍的書法創作理念:美是唯一的價值標準!
    歷史上泗陽出現了劉世勳、盧廷蘭、林大木等一批有影響的文化名人與藝術家。王衛軍從小受家庭薰陶、練得一手好字,在高中畢業時就舉辦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個人書法作品展。他多才多藝,臨池不輟,是典型的江南才子。王衛軍的書法創作以歷代經典為取法對象,醉心傳統並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個性與時代的特徵。
  • 用注射器寫草書,盲寫書法……藝術創作成了「江湖雜耍」?
    日前,書法家邵巖用注射器寫草書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引起爭議。緊接著,又有多段四川美院教授張強「盲寫書法」的視頻流傳網絡,被不少網友認為 「胡鬧」 「糟踐文化」。這樣的招術並非獨創,也不鮮見。其作品的藝術價值見仁見智,但有「江湖雜耍」之嫌的創作方式,仍然給人譁眾取寵之感。藝術需要借這樣的「行為藝術」博眼球上位嗎?
  • 趙泉有書法工作室 2018書法臨摹與創作研究集訓
    (附視頻)3、輝縣兩人微信群內傳播淫穢視頻和連結被抓…4、看:輝縣孟莊多起砸車盜竊案,吳村一起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5、輝縣北雲門姜姚固村兩家打架的恩怨仇氣…6、趙泉有書法工作室 2018書法臨摹與創作研究集訓關注輝縣播播忠實粉絲,才可查看更多資訊!有權留言!相逢是緣,關注了,請勿輕易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