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的歷政:知道正時、正朔、禮、政典分別指的是什麼?

2020-12-17 司南讀歷史

日食,正時者為太陽曆,正朔者為陰陽曆,監管正時、正朔以及以禮發布時令者為政典,正時、正朔、禮、政典的總和為歷政。農耕社會,精密的曆法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應對四時氣候的變化,取得好的收成,古代多有歷政一說。早在夏朝時期,中國就開始使用太陽曆和陰陽曆,前者為正時,後者為正朔,而政典就是監管這兩種曆法並以禮發布時令。夏朝的歷政其實就是正時、正朔、禮、政典這四個東西的總和。

一、正時

正,立杆測影,杆直為正。杆子不直不能當圭,不立正就無法測影,就無法找到春夏秋冬的正中。

時,四時。太陽曆正時,正春、夏、秋、冬四時,如《堯典》所說:以殷仲春以正仲夏以殷仲秋以正仲冬。

太陽曆是根據日影的長短找到年與年之間的節點,日影最長時為冬至,日影最短時為夏至,日影中正時為春分、秋分。在歷史上,中華民族往往把年與年之間的節點定在冬至。找到了年與年之間的節點,四季的中點也就找到了,八節也就容易劃分了。原始的太陽曆是一年四季、八節。四季是春、夏、秋、冬。八節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古時候,村村寨寨都立杆測影,一個聰明的農夫憑立杆測影就能知道春種秋收。古漢字中就是杆字象形,苗族的蘆柱、天安門前的華表都是上古杆的遺存。如果管理天文曆法的羲和官玩忽職守,廢時亂日,耽誤了祭祀農時,影響到稅賦徵繳,實在是不小的罪過,《政典》是該管一管了: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

太陽曆正時,正春、夏、秋、冬四時,如羲和官誤時誤事,確實該殺!

二、正朔

朔,日月在空中有規律地會合叫朔。正朔,羲和官在正時的基礎上,依據對日月運行軌道的觀測,預先計算出日月相會的日期叫正朔。

我國天文學史的開拓者錢寶琮認為:經過了很長時期的對於月亮在天空中運行速度的研究,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發現了月亮速度變化的規律,已經了解從每一月的合朔到第二個月的合朔經過的時間不是相等的,每一個月的合朔時刻是可以計算出來的。也就是說,東漢時天文學家才能較準確正朔,在漢代以前準確正朔還是很困難的事情,更何況是夏代。由於陰陽曆初創,夏代的羲和官還沒有發現月亮速度變化的規律,也就談不上準確正朔。如西漢時期,正朔的準確率僅25℅左右,多把晦日(上月的最後一天)當成了朔日。如日食:

高后二年六月丙戍晦。七年正月已醜晦,日有食之,既,在營室九度,為宮室中。時高后惡之,曰:此為我也。明年應(師古曰:謂高后崩也。)平帝元始元年五月丁已朔,在東井。二年九月戊申晦,日有食之,既。凡漢著紀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

陰陽曆正朔,但,夏代的羲和官沒有能力準確正朔,要求準確正朔是強人所難。公元初的西漢遠不能準確正朔,更何況公元前兩千年前的夏代。

三、禮

禮,人君每月告朔於廟,有祭,謂之朝享。朔日卯辰時,日月當合於辰,皇帝率領百官迎接日月之會,祭祀祖先上帝,向天下發布農時令,督促百姓春種秋收,並傳達上帝的旨意徵收稅賦審查刑獄等,這就是告朔之禮,簡稱朔禮,與望禮合稱朔望之禮。朔禮進行中,如果遇到日食,還要舉行救日儀式。

朔禮的基礎是正朔。由於受科學技術的制約,古代的羲和官難以準確正朔,不能精確地捕捉到日月合朔的瞬間,見不到日月合朔的畫面,根本無法驗證日月合朔。

所謂日月合朔,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在天球上處於同一經度,天文學上稱此時日月的黃經差等於零,實際上在合朔的時候,太陽、月亮、地球三者接近一條直線,此時位居中間的月亮,未被太陽光照亮的半面,正對向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存在。日月合朔是一個具體的瞬間,這一瞬間可能出現在農曆初一這一天從零時至24時之間的任何一個時刻。夏代的羲和官無法捕捉到日月合朔的瞬間。如:1998年12月19日,即農曆十一月初一(北京時間:日出:07:31 ,日落:16:52),日月合朔在北京時間6時42分;又如:1999年1月17日,即農曆十二月一日(北京時間:日出:07:34 日落:17:15),日月合朔在北京時間23時46分。這兩次日月合朔,一次在天亮前,一次在半夜,超出了中國的觀測範圍。在夏代,類似這樣的合朔都觀測不到,捕捉不到合朔瞬間也找不到觀測地點。

日月合朔時如果太陽、月亮、地球三者完全在一條直線上,出現月與日同經度又同緯度的天象奇觀,月亮遮擋住了太陽光,這就是日食。由於日月運行的軌道之間有傾角,每五次日月合朔才產生一次日食,初步估算,世界每年只能產生2.4次日食,中國每年所見日食僅有0.2次。就某一地區來說,日偏食是十年、數十年一遇,日環食是百年數百年一遇,就卯辰某一地來說,日食更是百年不遇。在夏代,由於捕捉不到日月合朔的瞬間,也就無法預測日食。

綜上所述,《尚書正義》所謂: 日月當合於辰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由於羲和官捕捉不到日月合朔的瞬間,見不到日月合朔的畫面,在周代,君不告朔是無奈的事,是可以理解的。

四、政典

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該條文適用於太陽曆,不適用於陰陽曆,適用於正時,不適用於正朔。如果依據該政典條文正朔,東漢以前的所有羲和官都得被殺無赦。

而先時、不及者,謂此曆象之法,四時節氣,弦望晦朔,不得先天時,不得後天時。這是《尚書正義》的孔穎達說的,孔穎達是依據唐代天文曆法水平說的,弦望晦朔超出了夏代天文曆法水平,是不實際的。

相關焦點

  • 正朔與正統:從歷史之秤到歷史素材
    從語法的角度來說,「正朔」是並列結構,「正+朔」,而「正統」是偏正結構,「正的統」。而我們對這兩個概念的誤解,還遠不止於此。本文嘗試辨其異同,考其源流,以饗讀者。「正朔」本來是曆法概念,正就是正月,朔就是初一。所謂「夏曆建寅,殷歷建醜,周曆建子」,夏商周三代的正月——據說,其實很可能是漢儒瞎編的——是不一樣的,分別相當於今天農曆的一月、十二月、十一月。
  • 傳統文化有「五禮」之說,分別用在不同場合,「五禮之冠」指的啥
    今天,我們分享的話題是:傳統文化有「五禮」之說,分別用在不同場合,「五禮之冠」指的啥?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先輩們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並且形成了許多禮儀規範,「衣冠上國,禮儀之邦」並非虛有其表。
  • 正時皮帶和正時鏈條,分別多少公裡更換一次?最好別超過這個時間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汽車的正時系統是由皮帶傳動或鏈條傳動組成,早先的車大多數都是皮帶的,只有高端的車才是鏈條傳動,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的大多汽車都是鏈條傳動了,哪怕是很便宜的代步車可能也是鏈條傳動,那么正時皮帶和正時鏈條哪個好
  • 正時皮帶多久換一次?很多司機都不知道
    都知道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齊整要行駛起來離不開發動機的轉動,而發動機也是由各種零件組裝起來的,其中正時皮帶是發動機運轉的關鍵零件之一。正時皮帶是發動機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連接曲軸,保證進氣和排氣時間準確,保障發動機在高速運轉的時候其餘各個系統能夠正常工作。作為發動機系統的關鍵零件之一,正時皮帶多長時間更換一次比較好呢?
  • 新桑塔納正時皮帶安裝圖,新桑塔納發動機正時皮帶更換教程
    新桑塔納正時皮帶安裝圖——作用正時皮帶的作用就是當發動機運轉時,活塞的行程(上下的運動)氣門的開啟與關閉(時間)點火的順序(時間),在「正時"的連接作用下,時刻要保持「同步」運轉。正時,就是通過發動機的正時機構,讓每個汽缸正好做到:活塞向上正好到上止點時、氣門正好關閉、火花塞正好點火。
  • 問答│「經史子集」分別指什麼
    問:「經史子集」分別指什麼?經:經書,指儒家經典著作;史:史書,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詩詞彙編。春秋時期,孔夫子整理文獻,將其編為《六經》:詩、書、易、禮、樂、春秋,即每類各有其書。到了清代的四庫全書中,四部分類法又有了進一步發展。
  • 正時皮帶和正時鏈條哪個好?多少公裡更換一次?了解一下!
    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小編的文章,對大多數司機來說正時皮帶都聽說過,也知道要定期更換,但是大部分的車主不知道究竟多久更換一次比較好,其實不管是正時皮帶還是正時鏈條它們的作用就是通過發動機曲軸的轉動帶動凸輪軸進行發動機配氣工作的完成,他們的工作目的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傳動的材料不一樣而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以前的車子基本上都是用正時皮帶的,只有高檔的車子才會使用正時鏈條
  • 沈長雲:論我國夏代國家的起源
    例如夏是在什麼地方,包括在什麼樣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下產生的?夏代囯家是因何緣故和通過什麼途徑產生的?學者的意見並不統一。這裡,我想換一種思路,從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文明古國產生的角度,來談談我國最早的古國夏是如何產生的問題。我想這將有助於人們把對夏的認識建立在更加科學的基礎之上。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大概是目前國內外學者的一個共識。
  • 中國古代五禮分別是什麼意思
    主要有祭祀帶帝先王;祭祀先聖先師;籍田與享祀先農之禮,親桑和享祀先蠶之禮;享祀先醫,高禖(祈子之禮);臘祭等。二、嘉禮嘉禮是和合人際關係,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周禮》說,嘉禮是用以「親萬民」的,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社稷祭肉)膰(宗廟祭肉)之禮,慶賀之禮。
  • 《寡人之於國也》:「謹庠序之教」中的「庠序」指的是什麼?
    《寡人之於國也》中,有一句「謹庠序之教」,這句話中的「庠序」是什麼意思呢?這個答案同樣在《孟子》中。《孟子·滕文公上》就有記載:「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這裡雖然沒有直接描述「庠序」是什麼,可是這段話裡透出來一個信息說了,「庠序」在某段時期叫「校」,這算是一步明棋了,只要聯想出「校」來,就可以知道什麼是「庠序」了。也有說「庠、序、校」這三者是夏代的官方教育機構。商代在這三者的基礎上增加了「學」和「瞽宗」。
  • 11萬公裡的大眾換正時套裝,看著換下的正時皮帶,車主說後悔了!
    師傅在保養發動機的時候,發現它的正時皮帶一直沒換,而這輛桑塔納是2013年出廠,已經有6年的時間,行駛裡程也已經超過11萬公裡。於是,師傅建議車主更換正時皮帶,雖然皮帶還能繼續使用,但是正時皮帶斷裂的話,維修成本將會大大增加。車主考慮後,同意更換正時皮帶,還包括漲緊輪和惰輪,它們屬於正時套裝。
  • 汽車正時皮帶到底多久更換一次?到時間不換的話,有什麼影響?
    但是有時候老司機可能也有不懂的地方,就比如汽車正時皮帶到底多久更換一次?到時間不換的話,有什麼影響?這個問題,相信很多老司機也不清楚。正是皮帶是汽車發動機中的重要零部件,主要還是起到發動機齒輪之間的連結作用,保證發動機各個功能的整車運轉。所以正時皮帶對於發動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而正是皮帶損壞也會對汽車發動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嚴重時能直接報廢發動機。
  • 大眾遇正時鏈條風波 終身免維護變6萬公裡更換
    DSG事件剛剛過去,大眾汽車在中國又遭遇了「正時鏈條」風波。大眾車主向媒體反映本為終身免維護的正時鏈條卻在6萬公裡時被要求更換,且費用自理。車主認為這是質量問題。此事經北京交通臺報導後,廠家方面回復有點自相矛盾,既肯定了正時鏈條「傳遞效率高、免維護」,又建議車主「對正時系統進行維修更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車上GL和GS分別代表的什麼意思?買下車這麼久終於知道了!
    GL和GS分別代表的什麼意思?在汽車的尾部,一般都標了一些字母或字母與數字的組合,比如說GL、GS、CRV、RAV4、TFSI、GLC......等等。它們表示什麼意思呢?一般來說,這些標識分別表示車型、配置、發動機類型、驅動方式等。以下分別來說說。
  • 正時鏈條存在致命缺陷,廠家的傲慢解決不了問題
    2、正時鏈條結實耐用,比較省心。但是老話說得好:「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正時鏈條也不是哪兒都好,當您的車總裡程到十萬公裡的時候,正時鏈條的缺點就開始顯現了,十萬公裡是個坎兒,十萬之前貌美如花,十萬之後老大媽。
  • 什麼?元旦原來不是一月一號!
    元旦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據考證,它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現在人都熟知,元旦指的是西曆每年的1月1日,可在古代,不是這麼回事。南京的民俗研究者張夢龍告訴紫金山記者,元旦在古代曾經分別指過農曆正月初一、十月初一、十一月初一、十二月初一。這是古代不同的曆法造成的。
  • 在古時候,「犧」和「牲」分別指的是什麼?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34課,講三個漢字,全部屬《說文解字》「牛」部漢字,分別是「、牲、牷」,標題裡列的問題答案放前面:(1)《詩經》裡「靡愛斯牲」,「牲」指代所有的祭祀用畜類,並不單指牛。(2)在古時候,「犧」指毛色純一的祭奠用牛;「牲」,指供祭祀用的整牛。詳情請見第二個字牲的解說。1、 。
  • 正時皮帶多久更換一次,白瞎了開車這麼久
    正時皮帶一、正時皮帶是什么正時皮帶有時候也會承擔其它功能,比如驅動燃油噴射泵,水泵,平衡軸等。二、正時系統是什麼因為車上就算有備用的正時皮帶,一旦發生斷裂,就癱在路上了。最麻煩的是,正時皮帶的斷裂是沒有徵兆的,只能靠車主的檢查和定時更換才能避免。正時皮帶好比人的褲腰帶那麼重要,對於汽車發動機正時機構是靠正時皮帶帶動的車輛,它對發動機的正常工作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有問題一定要及時更換正時皮帶。正時皮帶一旦損壞,氣門、點火工作會停止或者亂套,發動機將不能工作,嚴重的情況氣缸蓋還會被損壞。
  • 嚴重者可致發動機報廢 正時皮帶情況調查
    雖然免維護正時鏈已經被廣泛使用了,但還是無法完全取代正時皮帶。正時皮帶的更換費用較高,不同車型更換正時皮帶的裡程也不一樣。下面我們將對21款車型的正時皮帶保養信息做一個調查,希望對各位車主有所幫助。  ●正時皮帶斷裂致使發動機報廢?
  • 正時皮帶多少公裡更換最合適?很多人不知道,老王的教訓值得深思
    無奈之下,只能叫拖車,拖車花了1000大洋,拖到4S店一看,原來是正時皮帶斷了,導致了氣門頂死,缸蓋變形,需要進行徹底的大修,保守估計需要一萬大洋,老王的心裡的滴血呀!…… 4S店工作人員說老王的車已經快12萬公裡了!正時皮帶的壽命早就過了,一直在超期服役!才會導致這樣慘烈的事件發生!